第三二一章 青园到京城路段竣工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夜天子我与她合租的日子秦朗林馨儿

    随着碎石机的成功问世,后续的制造变得越来越顺利。这一技术突破为修路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使得修路的进度如脱缰野马般迅速加快。
    张好古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具的研发工作中,打夯机、搅拌机、推车等各种实用的工具相继涌现。这些先进的工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上的工人数量与日俱增,原本空旷的道路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与此同时,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建成,一片繁忙景象。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张好古在路边每隔十里地便建造一座砖瓦碉楼。这些碉楼高达三层,可供人们登高了望,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张好古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不惜成本,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绝不允许任何质量问题的出现。
    终于,在十月初,京城到青园段的道路工程圆满竣工。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张好古特意邀请了锣鼓队、舞狮队和唱戏班子前来助兴,让全体工程人员共同感受这份喜悦。
    而在剪彩的这一天,张好古更是别出心裁地建议由皇帝和皇后亲自为道路剪彩。这一天,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护国军全体出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此外,还组织了一支整齐的仪仗队,排列在道路两旁,为这一盛事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皇帝和皇后完成剪彩仪式后,伴随着一阵悠扬的乐声,龙舆凤辇缓缓启动。前方,一支庄严而肃穆的仪仗队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开道,他们手持各种旗帜和仪仗,展示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在仪仗队的引领下,龙舆凤辇徐徐前行,身后紧跟着众多大臣。这些大臣们身着华丽的朝服,步伐稳健,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
    这一壮观的场景吸引了无数文武百姓的目光,他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人群中不时传来惊叹声和欢呼声,人们对这一盛大的场面赞不绝口。
    许多有马车的官员,此刻也都放弃了乘坐马车,而是选择步行。他们走在崭新的水泥路面上,感受着脚下的坚实与平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新奇之感。这水泥路面与他们以往所走过的道路大不相同,它异常平整,没有丝毫的坎洼或坑洞,仿佛是一条精心铺设的巨龙,一直延伸到远方,似乎没有尽头。
    人们走在这水泥路面上,却不见丝毫尘土飞扬,仿佛这路面有着神奇的魔力一般,将所有的尘埃都吸附其中。皇帝坐在龙舆之上,原本还担心这新修的道路会有些许颠簸,但此刻他却完全感受不到一丝震动,这让他对这水泥路面的质量大为赞赏。
    不仅如此,拉车的马儿们似乎也被这平坦的道路所鼓舞,它们奔跑得异常轻快,速度比以往快了一倍有余。马蹄声在水泥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伟大的工程喝彩。
    当龙舆缓缓驶入青园时,众人惊讶地发现,这次的行程竟然比以往要快上许多。这不仅让皇帝和皇后感到惊喜,就连随行的官员们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的尚膳监早已在青园中忙碌起来,他们提前生火做饭,准备着丰盛的御膳。远远望去,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气。
    水泥路的尽头,一座明黄帐篷高高矗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帐篷显然是皇帝和皇后的歇息之所,帐篷周围还布置了许多精美的装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在这座明黄帐篷的两侧,还搭建了无数顶帐篷,供百官们休息。不过,这些帐篷的规模和装饰可就远不如皇帝的帐篷了。而且,这些帐篷也是按照官员的品级来分配的,高品阶的官员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低品阶的官员自然是没有这个福分了。
    总之这欢乐的日子,路两边到处都是流水席,大包子管饱。就看热闹的百姓也有吃的,一些有眼见的小商贩也在路两边摆开摊子,什么水果零食,捏糖人,小孩玩具,……
    这里不仅有摆茶水摊子的,甚至连说书的都在此处开讲了起来。
    当宴席正式开始时,张好古感到无比荣幸能够置身于那明黄色的帐篷之中。尽管他的官职在众人中是最低的,但由于他是负责修路工程的总负责人,所以也获得了这样的殊荣。
    宴会现场,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张好古与其他官员们一同举杯畅饮,品尝着各种珍馐美味。然而,他的心思却并未完全放在宴会上,而是时不时地看向那明黄色的帐篷,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宴会结束后,皇帝和皇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匆忙返回宫殿,而是在张好古的陪同下漫步于青园之中。一同进入园子的还有一些郧贵大臣,他们对这个园子充满了好奇。
    一走进园子,大臣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园子里种满了各种瓜果蔬菜和粮食作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些大臣们不禁心生疑惑,他们原本以为张好古会在园子里种植些花草树木,或者布置些假山流水,以增添园子的美感。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大臣们暗自思忖,张好古为何不懂得享受生活呢?在这园子里种庄稼,实在是太煞风景了。他们觉得张好古一定是个土财主出身,只知道粮食,不懂得欣赏花园之美。
    然而,他们又怎能知晓张好古的真正想法呢?这片园子实际上是他的实验田,其中蕴含着他的诸多奇思妙想和创新理念。张好古在这里尝试种植各种新品种的农作物,研究如何提高产量和质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