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商业宗师级人才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虽然我们可以用钱到城内百姓手里购买粮食酒肉,但这居延城毕竟只有十万百姓,他们手里也没多少粮食。”
    “长此以往,末将担心居延城内粮草的价格会失去控制,而那十万俘虏也会因为吃不饱肚子而再次铤而走险......”
    高顺这话虽然说地温婉,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就是跟孙明索要钱粮。
    其实这个问题孙明早就已经想过好多次了。
    居延城不大,原本只有十万百姓。
    现在突然多出十二万人,势必会对这里的方方面面产生很大影响。
    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问题。
    居延城位于漠北草原,这里的主食自然以畜牧业的牛羊肉以及乳制品为主。
    这类主食的特点是产量不高,而且经常是牧民要每年寻找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
    所以才导致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活。
    因此在居延城内人口不多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正常运作。
    一旦人口暴增,城内的粮食供给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进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孙明为此也想过许多解决办法。
    比如从陇山河谷运粮。
    虽然陇山河谷距离居延城只有五六百里远。
    但是这毕竟不是给几百几千人运粮,而是给十几万人运粮。
    工程浩大,运送不易不说,而且路上还会产生大量的消耗。
    所以这个方法既不经济,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除此以外。
    孙明还想到一个办法。
    就是通过贸易手段,吸引整个突厥草原上的百姓都来居延城做生意。
    漠北草原虽然很大,但草原上各部落、族群之间却很分散。
    很多牧民手里有多余的羊毛、牛羊肉或者奶制品却找不到买主。
    而他们需要的盐、茶叶、布帛、蔬菜等物资却又找不到卖家。
    这也是长久以来,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中原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果能想办法将居延城打造成草原上一个贸易集散地的话。
    不仅牧民们可以随时用自己手里多余的羊毛、牛羊肉等东西换取生活物资。
    而且居延城的守军、俘虏的吃饭问题也能得到根本解决......
    不过要做成此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至少需要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业人才才行。
    这样想着。
    孙明已经打开了系统商店里的人才界面。
    想要实现这个宏伟计划。
    孙明觉得至少得兑换一个精英级别以上的商业人才才行。
    不过正当他刚想操作兑换的时候。
    突然想起上次在吐谷浑时,兑换军事型宗师人才的经历。
    那次虽然花了孙明十万点天命值。
    但他不仅获得了陈庆之这样的绝世将才,而且还获得了七千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白袍军。
    不仅救他于危难之中,而且还在后来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此算来,那十万点天命值还是花的非常值的。
    想到这里。
    孙明突然临时改了主意。
    他不打算兑换商业型精英人才了。
    而是打算直接一步到位,兑换一个商业型宗师人才!
    打定主意后。
    孙明便开始操作起来。
    片刻之后。
    【叮!商业型宗师人才兑换成功。】
    【正在为宿主随机分配......】
    【叮!恭喜宿主获得商业型宗师人才,乔致庸!】
    【叮!已为商业型宗师人才在城内开设复盛公商号、大德通、大德恒票号!】
    提示声过后,孙明顿时就愣住了。
    倒不是因为系统分配给他的这个商业型宗室人才竟然是乔致庸而令他感到意外。
    而是因为系统为乔致庸开设的那两个票号!
    虽然票号产生的具体年代不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票号那都是清朝以后的事情了。
    可现在才是唐朝啊!
    连纸币“交子”都没有发明的年代,票号得是多么前卫和让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啊!
    清朝时期,山西的商帮大多数从事长途贩运。
    这样的生意有一个特点,就是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
    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
    例如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
    然后经由水陆之途运销至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
    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而且需要大量货款。
    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山西的商帮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
    再后来,又在账局的基础上形成了票号。
    简单来说。
    票号就是商业活动中的信用金融机构,相当于后世银行的某些业务。
    这样的东西孙明当然可以很好理解。
    可是眼下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可以理解吗?
    虽然孙明对这个乔致庸和那两个票号表示心存疑虑。
    但是现在换都换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只能等人到了再说。
    片刻之后。
    门口的侍卫便来通报,说是大门外面有个名叫乔致庸的人来找孙明。
    孙明忙叫侍卫把人带到这里来。
    又过了一会儿。
    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年轻人便来到了众人面前。
    刚一见面,乔致庸就非常客气地对众人打招呼道:“乔致庸拜见主公,见过诸位!”
    “......”
    看到乔致庸这个样子。
    在场除了孙明以外,其余人全都傻眼了。
    他们哪里见过大男人还梳着个大辫子的。
    见此情形。
    曹纯直接开玩笑道:“这位姑娘,你找我们主公有何贵干?”
    乔致庸:“......”
    虽然看得出来乔致庸很尴尬。
    但现在毕竟是唐代,你梳个满清的大辫子本来就不合时宜。
    所以孙明非但没有阻止曹纯,反而还对乔致庸和曹纯说道:“致庸啊,汉人就要有汉人的样子,你这发型我看着也不舒服,不如让曹纯帮你剪了吧!”
    乔致庸一听,起初还有些不大乐意。
    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
    一来他本来就是汉人,梳辫子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二来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梳辫子反而与这个时代的人格格不入。
    所以在迟疑了一会儿之后,他还是点头同意了。
    “一切听凭主公做主!”
    于是乎,在孙明的授意下。
    曹纯拿出一把锋利的短刀,直接将乔致庸的辫子给割断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