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今时不同往日,大秦目下没有变法的土壤。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东晋北府一丘八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妙医圣手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第261章 今时不同往日,大秦目下没有变法的土壤。
    “大王,今日纲成君前来,会有辩难。”
    李斯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意味深长,道:“辩难之处,便是兰池中心。”
    “这也是修书的一个过程中。”
    脚步一顿,秦王政话锋一转,道:“去兰池,寡人也听听天下士子的高见。”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伸手邀请,道:“大王,请!”
    “嗯!”
    一行人走到兰池,找到一个凉亭落座,李斯吩咐侍从,送来凉茶。
    这个时候,兰池之中,也开始了辩难。
    “诸位,今日辩难,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蔡泽站在高台上,目光灼灼:“以修正秦法为题,若建言有利于秦,相邦必重赏。”
    此话一出,群情激荡。
    他们有一部分都是吕不韦的门客,自然是清楚,他们东家有多大方,若是建言被采纳,未必就不能在大秦谋的一官半职。
    “我有一言。”
    这个时候,一个青年站起身来,道:“修补秦法,目前已经够完善了 ,增补了孝,忠等章节。”
    “当今天下大争之世,大秦为天下第一大国,并没有修法的土壤与需求。”
    ........
    众士子辩难。
    彼此唇枪舌剑,以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
    凉亭中,秦王政抿了一口凉茶,目光落在了岷与李斯身上,道:“诸位觉得,我大秦当下需要修法么?”
    此话一出,岷目光闪烁了一下,这里可是文信学宫,一旦开口,等于是赤裸裸的打脸了。
    “大王,秦法确实是有所欠缺。”
    李斯眼中掠过一精光,语气肃然,道:“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大秦又是天下第一大国,志在东出使天下凝一。”
    “对于秦法,最好只是修补,而不是大刀阔斧。”
    “如今天下局势,大秦不适合修法。”
    “嗯!”
    秦王政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岷身上,道:“郎官,你的见解呢?”
    “不瞒大王,末将的看法,与李编撰差不多。”
    朝着李斯笑着点了点头,岷语气轻松:“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这只是说的文雅,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这是一个乱世。”
    “乱世用重典。”
    “修法,可以不阻止,但是,暂时不能推行。”
    “在大秦兼并六国,统一中原之后的十年内,不能推行,十年之后,再行推行,以收天下之心。”
    “末将年少,曾在乡野跟随着大父耕作。”
    “农人会在耕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如何才能多产。”
    “当总结出经验,便不会轻易改变,除非是这样耕作,导致欠收,而不是增产。”
    “任何的变化,都是来自对于大危机的应对。”
    “大秦如今最需要做的不是修法,而是整训大秦锐士,储备粮草,大兴学室,培养读书识字之史子。”
    喝了一口凉茶,岷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同时在大秦锐士之中,强行推行识字行动,确保大秦锐士都能认识大秦常用字。”
    “到时候,当战争结束,大秦缺少官吏,便可以从大秦锐士之中挑选,转任地方。”
    “这些大秦锐士,对于大王,对于大秦绝对忠诚,也好利于大秦掌控中原各大郡县。”
    .......
    这个时候,岷突然不说了。
    在他看来,这些话已经够多了,每一条想要推行,都有巨大的阻力,以及大量的钱粮。
    “赵高,记下了么?”
    “禀大王,臣记下了。”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岷的脸上,特别是秦王政与李斯,他们自然是察觉到了岷这些话的重要。
    “还有么?”
    面对秦王政的询问,岷笑了笑,摇头,道:“大王,就只有这些了,这些日子,末将也在思考。”
    “这些,是否符合当下大秦,末将不敢保证。”
    “嗯!”
    ........
    “相邦,大王去了文信学宫。”
    王绾神色凝重,朝着吕不韦,道:“今日纲成君也过去了,兰池辩难。”
    “主旨修法。”
    闻言,吕不韦手微顿,思考了半晌,道:“大王去了也好,如今大秦的任何一种国事,都不能越过大王。”
    “王绾啊,你觉得当下是修法的时机么?”
    察觉到吕不韦的目光,王绾沉吟了半晌,道:“相邦,在我看来,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今时不同往日,大秦目下没有变法的土壤。”
    “强行为之,只会动摇大秦根基。”
    “我们是要看到秦法的不足,思考如何补全。”
    “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如今大秦气势如虹,并未到山穷水尽,根本无法聚拢民心士气,朝野上下的支持。”
    说到这里,王绾笑容更为的温和,朝着吕不韦,道:“这只是属下的个人浅见,是否恰当,尚不得知,还请相邦斧正。”
    ........
    喝了一口凉茶,吕不韦也是点了点头。
    他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了。
    要不然,不会连王绾也如此委婉的提醒:“这件事,老夫好好的想一想,再做决断。”
    说到这里,吕不韦话锋一转,道:“如今春耕进展的如何了?”
    “禀相邦,各地春耕都已经大部分完成,正在最后的收尾。”
    这一刻,王绾顿了一下,朝着吕不韦,道:“不过今岁,临洮县令请示,在临洮县内,试种当归。”
    “由于占地不大,只有一顷,属下便同意了。”
    “郎官,在临洮县组建了当归研究坊,配合临洮县第一医坊,正在开发当归的用途。”
    “临洮令的文书中称,临洮县耕作,收成一般,请求试种当归,为临洮县寻一条新路。”
    “这些,应该是岷在任之时,便留下的部署。”
    “临洮令青禾,也只是按部就班。”
    喝了一口凉茶,吕不韦点了点头:“可以,在农事上,要大胆尝试,一顷地,就算是失败了,临洮县也能够承受,大秦也能够承受。”
    “若是成功了,临洮县将会变得富庶,配合临洮县当下的条件与人口,成为陇西第一大县,也是有可能的。”
    “岷是一个干实事干吏。”
    “眼光卓绝,而且手段不俗,他为临洮县,打下了一个大兴的基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