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重塑大晋,再立儒道传承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你这个孽徒!”
    紫阳真人气得全身发抖。
    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徒弟,学习“不要脸”的本领学得这么快,为了活命简直什么都可以豁出去,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鸣望向两人,禁不住笑道:“当真是师慈徒孝啊!”
    弘景闻言大喜,叫道:“清徽道长,我还知道太一仙门的诸多隐秘,愿意如实相告!”
    紫阳脸色淤青,已经无法言语了。
    “呵呵,欺师灭祖,忘恩负义,不愧是太一仙门的高徒啊!”
    张鸣感叹一声,摇摇头,“不过,贫道也有师父,也有师门,可做不出这等天怒人怨的行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对不住了!”
    这句话令弘景全身一凉。
    想一想,刚才他站在云头,趾高气扬的嘲讽、激怒下方的清徽道长。
    如今磕头谢罪,哭喊求饶,也得不到对方的宽恕。
    真是世事易变!
    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后悔和感叹了。
    黎火金吾向下轻轻吹了口气。
    炽烈的风猛然吹向弘景立身的地方,将其刮得血肉零落,骨骼断折。
    眨眼之间,年轻道人就灰飞烟灭。
    紫阳真人呆立在原地,皱纹攒聚在眉头,仿佛数息之间苍老了数十年。
    “贫道谨慎了一辈子,好不容易修至法相境界,也找了一位天资卓绝的弟子作为传承,可是没想到……没想到……”
    他仰天长叹,“一招落错,满盘皆输啊!”
    张鸣看着这位骨子里自诩甚高的道士,如今跌下高坛,痛苦得宛如一个泥地里的凡人。
    这样的人,他不是第一次见。
    当日琼宇剑派的夙莹,也是这般高傲、自我,最终落个凄惨下场。
    天道恒常,法无凡圣。
    这人若不行善事,人若只顾自我,人若多行不义,终究会有报应。
    或迟,或早罢了。
    “太一仙门……贫道记下了。”
    张鸣对着紫阳缓缓说道,“请紫阳真人坐化。”
    老道全身微颤,跌坐在地上。
    黎火金吾向其吹出一口凋零之风。
    “贫道不甘啊!”
    紫阳真人蓦然大吼一声,纵身冲向峰顶处的张鸣。
    全身法相凝练如一,化为致命一击。
    他在这最后一刻,想到的竟然是同归于尽!
    张鸣负手而立,没有丝毫惧怕,只是对着他决绝的目光微微摇头。
    “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说着,他转身向歧云宫里走,连正眼也不看他最后的一击。
    紫阳的眼眸里像是要喷出火。
    曾经站得多高,姿态摆得多傲,如今便受到多深的侮辱。
    下一刻,黎火金吾吹出的凋零之风,追上了拼命冲向峰顶的紫阳老道。
    他伸掌按向张鸣离去的背影,却再也发不出任何的威能。
    呼——
    骨肉零落,衣袍粉碎。
    眨眼之间,原地只剩下一柄拂尘跌落。
    (pS:本书的编辑叫拂尘,不敢把他写死)
    ……
    五日后,京都洛城。
    一条宽阔的花街,沿着洛水两岸而建,无数行人穿行其中,无数画舫陈舟其上。
    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
    这是洛城最繁华的地带。
    朱雀天街,碧云阁。
    “哎,你们听说了吗?合欢魔宗已经灭了!”
    酒楼深处,有醉醺醺的汉子叫道。
    “嘿!这有什么,我还知道,不仅合欢魔宗灭了,而且是灭在毁了小寒山寺的同一个人手里!”
    旁边的人端着酒应道。
    “东陵郡传来消息,小寒山寺与灵枢观在山上论道,七战七败,最终为灵枢观清徽道长所灭。”
    “随后,合欢魔宗的人出现在寒门镇。”
    “清徽道长改道,登临四圣山合欢宗,连败龙阳、阴阳两峰,折服三阴峰,收于麾下,改其名太阴!”
    静坐在两人不远处的一名郎中模样的男子,似乎不满两人吊胃口,娓娓说道。
    “不过,这些都是太阴峰公开对外的消息了。”
    “她们一峰三百多人,已经传告天下,弃魔修道,不再列属四大魔宗。”
    “可是,我还知道一些没有公开对外的消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听?”
    此人三言两语将这几日的大事说个清楚,转头反而自己卖起关子。
    四周的食客连忙叫唤:“要得要得!”
    郎中模样的男子端起酒,轻抿一口,笑道:“你们可能不知道,在灵枢观清徽道长灭了四圣山合欢宗之后,还有三拨人马紧随而至!”
    众人心里被吊起了兴致:“哦?那是什么人?”
    他们竟然完全不知道,这四圣山的事情,还有其他波折。
    “呵呵,你们以为灵枢观灭了合欢宗之后,就消停了吗?这没隔两日,就来了第一波人,或者说,是一个人。此人,名叫王景龙!”
    他说完,用唇沿贴着酒盏不语。
    然而,这三个字直接震住了众人。
    大晋皇朝儒道准圣,号称洞明书院王浩然之下的第一人?
    白鹿书院——王景龙!
    他怎么去了四圣山,难道也是为了灭掉合欢魔宗?
    不,不对!
    众人摇头对视,眼里都很迷惑。
    “这位兄台,你有什么消息快说撒,小弟都憋不住了!”
    有人开口催促道。
    “你这野郎中,休得胡说,四圣山乃是魔宗所在,关我儒家一脉有何关系!”
    也有读书人不满的拍桌而起。
    “呵呵,你们既然知道这准圣王景龙之名,当知道儒家一脉自两年前开始没落。”
    “可是极少有人知道,儒家当年一连有九名大儒闭锁书院,浩然圣人更是不再履世,这些……都是因为一个地方!”
    中年郎中微微一笑,说道:“灵枢观!”
    众人疑惑,这怎么又扯到了两年前的儒家没落之事。
    当年确实有三郡七城十府,共有九名大儒宣告退隐尘世,专心治学。
    这在当年曾掀起轩然大波,不过消息都被人压下来,无人知道其中的真相。
    如今看来,莫非其中另有猫腻?
    可是,这与灵枢观有什么关系!
    “儒家没落,正是因为这灵枢观啊。当年的观主太虚子……嘿嘿,接连挫败了九名大儒的威名,还令浩然圣人心境受损,不得不闭关谢世。”
    中年郎中放下酒盏,说道。
    太虚子过三郡七城十府的消息,被封锁两年,这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传出,当即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儒家没落是因为败在灵枢观太虚子手里?”
    “这不可能!浩然圣人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名不经见转的小小道观,逼得心境受损!”
    “野郎中!我儒家浩然圣人如今就算闭关,也坐守在京都洞明书院里,可容不得你胡言乱语!”
    “……”
    那郎中端坐在众人之间,好整以暇,不惊不乱。
    渐渐地,争论声低下来。
    众人反而自觉没了底气,有人继续开口催问:“然后呢?”
    “然后?呵呵,这王景龙此去四圣山,自然是为了报当年灵枢观与儒家一脉的纷争之仇。两年前,他闭关突破准圣,未能与太虚子照面,此次就是想再论高下!”
    中年郎中摇摇头,叹道,“可惜,事与愿违啊!”
    这一回,没有人再打断他。
    就算是自诩读书人的几位,也屏住了呼吸,静等他的话语。
    “这王景龙才一露面,就被灵枢观的太虚子道长斩杀当场。准圣陨落,儒家再次折了气运!”
    他扫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
    众人一下子就惊住了。
    “你是说……灵枢观的人杀了王景龙?”
    他们脊背发寒,这怎么可能,他怎么敢!
    这灵枢观如此嚣张,难道要与整个大晋皇朝的儒家一脉为敌吗?
    “这天下……怕是要乱了!”
    有心思敏锐的食客,端着酒狠狠灌入口中。
    “兄台,你刚才不是说有三拨人,难道还有其他人去了四圣山?”
    有人向饮酒不语的郎中男子问道。
    “不错,王景龙之后,又有两拨人马,或者说,他们本就是一起的。”
    中年郎中看向问话的人,笑道,“这两拨人马来历更为不简单,一拨乃是三宗十七派中悬空寺的高僧,另一拨则是太一仙门的两位道长!”
    众人心里一惊,这哪是三宗十七派,分明就是三宗啊!
    悬空寺?太一仙门?
    他们又去四圣山做什么?
    这次没有等众人发问,就听中年郎中说道:“他们之所以去四圣山,听说乃是除魔卫道,但是到了现场才知道合欢魔宗已灭。”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与灵枢观、太阴峰起了冲突,结果……”
    众人咽下酒水的喉咙,都在这一刻顿住。
    “呵呵,管他是法相境的强者,还是三宗的高手,都在灵枢观面前化为乌有!”
    中年郎中知道得不少,直接摇头笑道。
    众人面面相觑,眼里全是震惊。
    “三宗的强者……竟然都死了?”
    “悬空寺!太一仙门!这悬在大晋皇朝头上的两个庞然大物,竟然在灵枢观面前折了威风?”
    “这……怎么可能!”
    他们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消息。
    “野郎中,这些不过是你自己胡言乱语,哪里当得了真!”
    “哼,是啊!你以为我们会相信这般无稽之谈吗?”
    不少人哼哼唧唧的叫唤。
    但是,聪明的人,亦或酒楼里负责打探消息的各大势力的眼线,已经悄悄将事情记下。
    无论如何,从今天开始,这灵枢观之名怕是要响彻整个大晋皇朝了!
    中年郎中扔下酒盏,不忿的站起身,说道:“呵呵,朽木愚民,不足为伍!”
    然后,他拎起身边的虎撑、青囊,摔门而去。
    走之前,不忘带走靠在门口的药幌子。
    众人虽然见他走了,但还是止不住议论。
    这诸多的隐秘消息,快速沿着朱雀天街哄传出去。
    “咦,不对!”
    碧云阁里的一名食客突然拍着脑袋说道。
    旁边的人不解问道:“怎么了?”
    他望向中年郎中离去的地方,皱着眉头,不确定的说道:“你们看见他刚才的虎撑、青囊和药幌子了吗?那上面似乎有一个弯月的标志!”
    其他人还是没明白:“好像是有,那又如何?”
    可是,他们才一说话,就愣在了当地!
    郎中,虎撑,青囊,药幌子……弯月标志?
    “他莫非是……隋斜谷药王宗的门人!”
    众人禁不住吞吸一口凉气。
    这隋斜谷药王宗,正是大晋皇朝三宗之一的最后一位啊!
    自己刚才怼了药王宗的门徒?
    他们想一想,就觉得心底发寒,以后不会得了病,再没地方医治吧。
    这药王宗正是把持大晋皇朝药铺、丹鼎等生意的龙头。
    “看来这花柳之地得少去了……”
    ……
    同一时间,京都洛城。
    在城郊青山之间,藏有一片亭台楼阁、飞檐斗拱的建筑群。
    若是靠近了些,隐隐有读书声从中传出。
    而在那院落的最外面,牌匾之上,写着古朴的四个大字。
    【洞明书院】
    这里正是大晋所有读书人的向往之所。
    儒家的圣地。
    浩然圣人的闭关之处!
    洞明书院巅峰之时,据说可以比肩三宗,几乎成为大晋的第四宗。
    可惜,连番遭遇变故,最终没落至此。
    但是即便如此,洞明书院也在十七派中排名前列,无人敢挫其锋芒。
    大晋皇朝的朝堂、军中,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出自洞明书院。
    文人重气节。
    这番骨气若连成一气,将是极为恐怖的力量。
    而此时此刻,在那洞明书院的深处,一座简朴的庭院里,正立着一老一少两个人。
    正是自白鹿书院远道而来的孟学渊和颜五常。
    “孟圣,咱们都在这里等了三日了,浩然圣人怎么还不见我们?”
    颜五常等得心焦,禁不住问道。
    孟学渊的眼里也有焦虑,不过还是不动声色的瞥他一眼,训斥道:“年轻人,须沉得住气。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浩然圣人的眼界、学识、胸襟,远远超过我等。他老人家既然不出关,定是有其他的想法和安排。我等耐心等候便是。”
    颜五常无奈的回禀一声:“学生知错。”
    两人这般说着,但是心里是实在无法理解。
    景圣陨落这么大的事情,浩然圣人竟然都不闻不问吗?
    而且,那灵枢观的太虚子也重履人世了……
    就在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时,那闭关的屋舍突然“吱呀”一声打开门。
    “孟圣!”
    颜五常激动的提醒一声。
    然后,只见一名衣着素雅、容颜清秀的女先生,自书舍中走出。
    “请孟圣见谅,浩然圣人闭关静修,不见客。”
    她款款一礼,说道。
    孟学渊不敢托大,赶紧回礼,说道:“青青姑娘是圣人门徒,不必与老头子一般见礼,只是……浩然圣人他……当真是不见么?”
    他的眼里满是失望。
    没想到自南赡郡远道而来,求见圣人一面,竟然始终被拒在门外。
    聂青青摇摇头,平静的说道:“正是圣人门徒,才更应该见礼。夫子他确实不见客。”
    孟学渊有些颓然。
    看来自己终究是老了,不该违背当年的闭锁书院之言,再在这世间贪享声名。
    可是,他有些咽不下儒道没落的一口气。
    “不过,浩然圣人传下一句话。”
    那素衣女子语气一转,说道。
    孟学渊当即精神一振,双目灼灼的望过去。
    只见素衣女子的眼眸像是凝望远方,玉唇轻启,若有深意的说道:“圣人有言,如今大势已成,佛道相争,三宗倾轧,方能重塑大晋,再立儒道传承。”
    pS:感谢书友“深圳湾大怪兽”的打赏,4400字大章送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