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外国教育史
推荐阅读: 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牧神记、 快穿:女配又跪了、 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 无上丹尊、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东晋北府一丘八、
骑士教育
(1)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教育阶段:
①家庭教育阶段(0~7 、8岁):儿童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
②礼文教育阶段(7. 8~14岁):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待童,学习礼节、行为规范、简单的知识技艺和军事训练。
③侍从教育阶段(14~21岁):重点是学习“骑土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3)评价
优点:中世纪信受歌颂的“骑土精神”,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军长尊敬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时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慷慨豪侠,形成了中世纪的骑士文化。
②局限: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使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并不重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和发展
含义: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1)在政治经济上: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
(2)在文化交流上:西欧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十字军东征复兴了西欧地区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
(3)在传统教育自身方面: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现实带影。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开始出现。其中,以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目。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办学总体特征:自治和自由,学校内部事的由中世纪大学自己管理,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必要保证。
(2)教育目的: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3)教育体制: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4)课程设置:主要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
(5)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6)教学方法: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教材,辩论也都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脱离实际。
4.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
(1)在权利上:中世纪大学保留了高等教育自由、自治的优良传统。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大学也成了一些着名学者的舞台及育才基地。
(2)在思想上:动摇了人们盲目的的宗教信仰,讲来实效和理解力,突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等教学法。
(3)在制度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都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4)在局限性上: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的影响很深。
(1)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教育阶段:
①家庭教育阶段(0~7 、8岁):儿童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
②礼文教育阶段(7. 8~14岁):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待童,学习礼节、行为规范、简单的知识技艺和军事训练。
③侍从教育阶段(14~21岁):重点是学习“骑土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3)评价
优点:中世纪信受歌颂的“骑土精神”,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军长尊敬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时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慷慨豪侠,形成了中世纪的骑士文化。
②局限: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使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并不重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和发展
含义: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1)在政治经济上: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
(2)在文化交流上:西欧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十字军东征复兴了西欧地区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
(3)在传统教育自身方面: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现实带影。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开始出现。其中,以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目。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办学总体特征:自治和自由,学校内部事的由中世纪大学自己管理,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必要保证。
(2)教育目的: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3)教育体制: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4)课程设置:主要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
(5)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6)教学方法: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教材,辩论也都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脱离实际。
4.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
(1)在权利上:中世纪大学保留了高等教育自由、自治的优良传统。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大学也成了一些着名学者的舞台及育才基地。
(2)在思想上:动摇了人们盲目的的宗教信仰,讲来实效和理解力,突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等教学法。
(3)在制度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都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4)在局限性上: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的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