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272章 门阀世家和科举士绅的区别

第272章 门阀世家和科举士绅的区别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第一序列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抗战从民兵开始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独断大明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的游戏副本是三国

    说起来这还是朱棣监国以来,第一次来向蓝武问计。
    蓝武沉吟了片刻,脸上的表情不由也认真了起来道:“殿下,是想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朱棣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表情。
    “真话伤人,假话倒是可以宽慰殿下。”蓝武道。
    “那咱便先听听宽慰之言吧!”
    朱棣坐直了身子,眼中露出一丝期待。
    蓝武闻言,在心里默默措辞一番,这才开口道:“其实在原本历史上,陛下的处置之法就卓有成效,设置南北榜,便可以有效缓解如今朝廷中的矛盾,而且大明之后也的确把南北榜列为定式了。”
    “既然殿下看过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应该知道,洪熙元年,也就是高炽当上皇帝的第一年,科举便开始正式采用分卷考试制度。”
    “当时甚至还设置了中榜,把整个大明分成了三个考区,进士名额按比例分配,北方三成五,中部地区一成,南方五成五。”
    “这个考试制度显然是卓有成效的,其后整个大明,甚至大明之后的清朝都采用了这个制度。“
    “这样的制度不好吗?”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之色,这些历史他自然全都看过,心中也确实想要把南北榜制度提前拿出来,以此平息这一次的事端。
    但现在听蓝武的口气,这竟然只是宽慰他的话,这多少让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好是好,也可以暂时平息事端,但想要彻底消除江南士绅逐渐壮大,最终把持朝政的隐患却是做不到。”蓝武摇头道。
    “这是为何?”
    朱棣脸上露出一丝讶异。
    “殿下可曾想过科举真正开始施行后的士绅阶层和科举没有施行时汉唐的世家门阀到底有什么区别?”蓝武脸色郑重的问道。
    “区别?”
    朱棣闻言有些纳闷,不知道蓝武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他想了想摇头道:“咱看不出来。”
    “以前的世家是权钱两手一起抓的,他们一边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一边又能通过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等方式保证家族中一直有人做官掌权。”
    “汉末袁绍所在的袁家便是四世三公,唐时五姓七望的李家、崔家、王家更是出过十多个宰相。”
    “无论是汉还是唐,其实真正的掌权者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家而已。”
    “虽然科举制是隋时确立的,但科举在隋唐其实都是虚有其表而已,能够通过科举做官的,到底还是那几家,或者是投靠了那几家的寒门,没有推荐信,即便你学识再好,也休想通过科举实现阶级跨越。”
    “也正是这个原因,寒门子弟才会对大唐失望,他们空有报国之念,却没有报国之门,最终只能放弃朝廷,选择了边镇节度。”
    “最终大唐盛极而衰,酿出了安史之乱这个恶果。”
    “安史之乱在我看来其实并非完全是由安禄山推动的,他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半年就死了,但安史之乱却持续了整整十年,这十年的动乱,就是那些寒门子弟在向大唐朝廷表达不公,表达愤怒。”
    朱棣闻言眼中不由就露出了一丝惊奇。
    说实话,唐朝的历史他自然是知道的,无论是当年在大本堂的老师,还是去了北平之后和姚广孝讨论天下大事,他都听过他们对于唐朝的评价。
    但却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给他讲过安史之乱。
    “有些道理!”
    朱棣默默思考片刻,最终却是不得不点头。
    “咱们再来看科举真正开始实行的宋朝。”
    “要我说那些世家大族的掘墓人一个是黄巢,一个就是科举制。”
    “黄巢是从物理上消灭了世家,而科举则是从根本上摧毁了世家存在的根基。”
    “科举每四年举行一次,每一次挑选出来的人都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人,这些人之前有可能只是农户之子,有可能祖上八辈都是贫农。”
    “他们掌权后,带来的必定是一次权利的流动,靠血脉传承的世家子弟,如何能和通过科举制度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人精去竞争权利呢?”
    “可以说在科举制度真正出现的那一刻,世家的消亡便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听到蓝武这么说,朱棣面色却是不由就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他记得小时候老爹和他讲过汉唐,老爹那时候曾经意味深长的告诉他,汉唐时期的政治生态其实就是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
    皇家是最强的世家,而世家却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一跃而起,成为皇家的机会。
    这也是从汉到唐,将近千年华夏历史上政治斗争的真正底色。
    而将这一色彩演绎的最为淋漓尽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霸。
    现在蓝武告诉他,科举制的出现消灭了世家,那皇家呢?
    皇家在门阀世家逐渐消亡,科举文臣走向政治舞台中心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蓝武自然不知道朱棣心中所想,他继续着自己的讲解。
    “但通过科举制度考上来的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
    “那就是他们获得权利的时间并不能长久,多则一二十年,少则三五年,随着他们离开政治权利中心,那么他们的权利自然而然也会随之衰竭、甚至消失。”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在自己辞官或者致仕之后,不会被继承者,或者是皇帝清算。”
    “以及未来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何体面的生活。”
    说到这里,蓝武脸上顿时就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殿下,您觉得他们会怎么做?”蓝武转头看向朱棣问道。
    “显而易见,宋朝已经给出了答案,大兴文教,开设书院,以师徒、同窗、同门、同乡、同科为纽带,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利益共同体里面,只要遵守一定的规矩,那么所有人都是受益方,当然有一方的权利却因此被限制的死死的!”
    “那就是皇权!”
    朱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他却是已经知道蓝武今天和他说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