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新军装备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牧神记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快穿:女配又跪了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

    在北京城里,因为朱由检要重修剥皮庙,一股恐慌的情绪自京中向地方弥漫。
    皇上禁佛倒无所谓,历史的经验不止一次的证明,禁佛是可以增强国力的,而剥皮庙就不一样了。
    下到官府衙役,上到内阁重臣,谁也不敢说自己将来不会到剥皮庙里长眠,让地方官自己去修剥皮庙,杀人诛心啊。
    养心殿里,朱由检站在大明疆域图前抱膀而立,他盯着陕西,思考着这里未来的发展。
    大明朝南北纵横数千里,子民亿万,朝廷现在也拿得出军费,南方的战事不需要担心,放眼北方,跟林丹汗的联盟对双方都有益,至于努尔哈赤么,看他几时完。
    大明朝最大的问题还是天灾,小冰河时期的异常气候,频繁发生的地震加上干旱、蝗灾,老百姓靠种田活不下去,又找到别的工作来赚钱养家。
    眼瞅着自己老婆孩子要饿死了,这时候去偷去抢也是人之常情,偷盗抢劫的人多了就有了反贼。
    这个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解决,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城,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走进工厂,农耕将不再是百姓的主要出路。
    至于人祸么,锦衣卫、加俸、剥皮庙,以及各种增强对地方统治的办法,杀光贪官是不可能的,尽可能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吧。
    正当他思索之际,一名太监走了进来:“主子,工部张侍郎求见。”
    “哪个张侍郎?”
    “就是张文郁张大人。”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检愣了下,然后才想起,这个张文郁堪称大明朝第一建筑能手,从万历二十五年开始,就负责修缮皇宫。
    朱由检即位以后,宫中用度能省则省,一些房舍也不休了,张文郁就被他派去山西勘察河道了。
    他能来说明已经完成对河道堪舆,“让他进来。”
    “是。”
    很快,风尘仆仆的张文郁走进殿中,朱由检迫不及待的迎上来,“老爱卿,让朕好等啊,快跟朕说说河道情况如何?”
    几个月不见他都快想不起张文郁什么样,但可以肯定比他模糊记忆中的样子老了很多。
    “陛下,容臣到地图前说。”
    张文郁来到地图前,诚惶诚恐的接过朱由检递来的指挥杆,用指挥杆指着地图上山西、陕西两省的黄河分界线。
    “陛下,这几个月来臣勘察了山、陕这段的黄河,黄河堤坝多处破损,急需修缮,倘若不修,现在虽然无大碍,将来黄河泛滥,势必波及两岸百姓。
    臣估计光是要巩固这段河道预算就不会低于450万两,征调的民夫不少于20万,用料无数。”
    450万?!
    要不是因为张文郁在修紫禁城时不辞辛劳的表现,朱由检几乎以为张文郁是不是要在修河这事上贪点了。
    历朝历代治理黄河的花费都不小,只是治理黄河几字型中的一段就要这么大的投入,朱由检实在难以接受。
    450万是张文郁的保守估计,真正修好绝对要多花很多钱,而且那20万民夫也是要花钱,没钱的人才会服徭役,人数凑不够朝廷就要花钱征集民夫。
    总之这段黄河治完,包括白银在内,朝廷所花费的资源总价估计近千万两以上了。
    可又不能不修,这钱来的快,去也够快的。
    张文郁道:“陛下,治理黄河主要为巩固堤坝、疏通河道、开凿支河,还有种树治沙,这都是大工程,如…”
    “停停停!”
    朱由检叫住他的长篇大论,直接了当的问他:“多久能完工?”
    “臣请五年时间。”
    “给你40万人呢?”
    “四年。”
    朱由检眼珠一转:“那…一百万呢?”
    张文郁苦笑道:“如此,怕是十年也完不了工。”
    “怎么人多了,时间还更久了?”
    “陛下,人多就不好管了,涉及的各个关节臣就无法把握,陛下若要增加民夫,三十万为善。”
    “你来得巧了,朕正打算安置一批人呢。”朱由检坐回到书案后,让宫人给张文郁搬来椅子和暖炉后说道:“朕打算从山、陕两省抽掉一些卫所兵和边军,给你凑足30万去修黄河,你意如何?”
    张文郁没想到皇上竟如此重视此事,当即表示:“臣定尽心竭力整顿河道,只是陛下抽调30万将士,边防如何?万一蒙古来犯,我大明岂不危矣?!”
    想到这事朱由检信心十足,本来他也打算用新军替换老军,将已经腐朽的老军用作建设兵团。
    “这事你不用担心,没兵再招就是了,不会出大乱子。”
    “如此,臣便去工部安排调拨用料的事了。”
    “这个不急,你刚回来休息两天再走,若愚,给张爱卿拿件蟒袍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