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半生半世
推荐阅读: 牧神记、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风流、 解咒战纪、 仙骨、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龙蛇之拳镇山河、 东晋北府一丘八、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快穿:女配又跪了、
“真的?快,快回府!”
如同冬日化不开的寒冰遇上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景韬脸上的喜悦简直可以散布到方圆三里。
可等他回去,却见李承平坐在床上,身上披着狐裘,像个混沌初开的孩童一般,神情呆滞,手脚并用地在找什么,喉咙里含糊不清地发了几个音。
关窈道:“今天您去上朝之后,王妃突然间坐起了身子。但就像被一个笼子关住,坐起身来后在自己周围一点点的地方上下摸索,好像试图找到可以出去的地方。”
景韬激动着握着李承平的手,看见的却是她混沌空洞的眼睛。
“太医说王妃的意识还没有恢复,只是靠着本能在探着什么,类似是梦游。”
关窈道:“而后灼桃终于听见她发出了声音,听起来是......晕?云层?奴婢听了好久,才发现王妃是在喊——”
景韬说:“云琛。”
只此二字,景韬心里就像被刀豁了个口子。
景韬对此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的过去。
李承平会用各种方式喊他的字,虽然多半不怀好意。
“云琛,你刚刚对我是不是有点凶了啊?”
“云琛,你看今天天气不错,一起带呆呆出去吧。”
“云琛,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害你的。”
好好的两个人,怎么会把彼此伤害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无数次告诉自己别再那么没出息,李承平心里根本没有你。
可是只要李承平需要他了,他就想在她身边。
景韬的手握住她的肩膀,可是李承平依然感受不到,继续旁若无人地重复着刚才如同被抽了神智的事情,上下在空中摸索着。
“我在这里。”
景韬握着李承平肩膀的手可以感受道,她怔了一下。
“承平,我在这里。”
李承平微微扭转了一下头的方向,好像在寻找声音的来处。
关窈见状,连忙端起药碗来,说:“公主醒了,至少能好好喝药了。来,喝药吧。”
景韬从关窈手里接过那碗药,说道:“我来。”
他的另一只手将她扶着靠在床头,李承平小小的脸蛋从狐裘里露出来,精致的五官仿佛是如此美好而易碎。
李承平根本不懂得吞咽,药汁便顺着她的嘴角流到了衣领上,景韬狼狈地将碗递给关窈,用手替她擦去嘴角的药。
景韬刚放开,承平立刻瘫软在床铺上,在狐裘里缩成一团,急促地咳嗽起来,接着咿咿呀呀的发出几个音节,眼睛呆滞无神。
景韬吩咐道:“去找大夫来。”
大夫作了一番检查,最后叹了口气说:“王妃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只需静养便可,但是......恐怕高热有损王妃的智力,现在神智有些不清楚,大概只有五岁孩童的智力。”
景韬揪住大夫的领子道:“你什么意思?怎么还是没能治好她!”
大夫扑通一声跪下:“臣真的已经尽心尽力医治了!王妃能醒过来已经是奇迹,臣实在对此束手无策!”
李承平突然间把关窈手里的汤药碗往关窈身上一扔,接着在床铺上开心的跳起来,又把床幔扯下来撕烂。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平怪异的举动。
大夫颤颤巍巍道:“王爷,王妃她虽然醒了,但已经.......疯了。”
景韬愣愣地看着她,不敢相信,那个曾经聪慧过人,天下无双的李承平,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关窈对大夫呵斥道:“大胆!你怎么敢说这样放肆的话!”
大夫连忙磕头求饶:“还请王爷治微臣大不敬之罪!但是王妃变成这副模样,微臣也始料不及,微臣还以为.......以为王妃这辈子都醒不过来了。”
李承平能醒来,已经是大夫积了功德,祖坟上冒了青烟,还不至于给李承平陪葬。
大夫颤颤巍巍的听候发落,没曾想,景韬却并未发怒,只是安静地看着已经痴呆若孩童的李承平。
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曾经坚强而亭亭独立的女子的一生毁在他眼前。
他感到无力,亦是疲倦。
景韬想起了那晚在湖底,有一个声音说:“她阳寿已尽,如果你想要她继续活着,用玄铁和你剩下一半的阳寿来换。”
“大夫,”景韬突然开口道:“人真的可以用自己剩下的一半的寿命,换回已经死去的人吗?”
在场之人皆是错愕。
那大夫好半天才回神,道:“额.......王爷,臣听说西疆有一种诅咒,可以将人和人之间的生命连在一起。一人半生,一人半世,从此,同生共死。”
大夫听了景韬此话,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如同热锅蚂蚁,大汗淋漓。若不是亲眼看见已经在景韬怀里没了呼吸和脉搏的人又重新活过来,他死也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说!
景韬静静的看着李承平,道:“可换回来的却不是李承平,变成了另一个人。”
景韬用他大好人生一半的阳寿,换了一个咿呀学语,眼神呆滞,举止疯癫的女人。
承平似乎是感觉到了周围骤冷的气氛,停下她所有的举动,安静地坐在床上。
她不安地看向景韬,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云、云。”
景韬抬眼看她,承平对他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像那时候景韬带她去河边放风筝的时候,她发自内心的,笑得那么毫无保留。
李承平非常放肆的伸手去捏景韬的脸,把他的嘴巴拉成笑起来的样子。
景韬原本哀愁的面容瞬间被她的笑容点亮,他将手覆在了承平放在他脸上的手,对她笑了笑。
都已经决定了。
一人半生,一人半世,从此,同生共死。
次日清晨,景韬起身去上早朝时,李承平依旧还在睡梦中,可当他回来,却听见德音居里面吵吵嚷嚷的。
关窈正拿着外衣对李承平无奈道:“公主,把衣服穿上,听话!”
李承平就像一个受惊的孩子,只穿着单衣,光着脚在德音居里窜来窜去。
当关窈好不容易抓住了李承平,她害怕的拼命挣扎,怎么也不愿意把衣服穿好。
“公主,我是关窈,不是坏人。您不认识我了?”
李承平一把推开关窈就往屋外跑,正好和要进来的景韬撞上。
李承平看见李承平,如同看见了救命稻草,光着脚兴奋地跳了几下,指着身后咿咿呀呀。
关窈她们拿着衣服追了出去,李承平则躲在景韬身后,“云琛云琛”地喊。
景韬问道:“怎么回事?”
关窈道:“公主她现在不认识我们,早上起来就不愿意穿衣吃饭,已经折腾了一个时辰了。”
景韬皱着眉回头看李承平,却看见一张天真又胆怯的脸,如同受惊的兔子。
他柔声道:“为什么不穿衣服?”
承平瘪了嘴,低头不语,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好了好了,没有在骂你。”景韬半蹲下身,对她道:“上来,大冷天还光着脚,会着凉的。”
承平犹豫了一下,高兴地趴在了景韬背上。
景韬将承平背回到房间后,景韬对着关窈伸手:“我来给她穿衣。”
关窈愣了一下,道:“王爷,这成何体统......”
李承平不伺候景韬穿衣吃饭就罢了,现在还轮到景韬来伺候她?
景韬看着李承平孩童般的眼睛,轻笑道:“你看她现在还要体统么。”
当景韬拿着衣服往李承平身上套的时候,她似乎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妥,该伸手伸手,该伸腿伸腿,只要是景韬让她做的事情,她都照办,不信任关窈,却无条件的信任他。
关窈无奈的看着景韬给李承平穿衣,道:“王爷,公主现在这样,也不能惯着呀,等还有梳妆,吃饭,洗浴......王爷都要亲自来么?”
......
景韬对李承平命令道:“李承平,你要听关窈的话,她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而李承平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对着景韬笑。
等到关窈拉着她去梳头,她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景韬,还招呼他过来。
李承平从关窈手里抢过梳子递给景韬,而自己则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开心地等着。
景韬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左手挽起她乌黑的长发,右手拿着桃木梳子替她梳顺。
景韬可以通过她面前的铜镜看见她的笑脸,似乎非常享受景韬替她梳头。
李承平清醒的时候,何时有过这样天真而快乐的神情?反而是丢了神智,才能从人世的点点滴滴找寻到欢乐。
景韬垂眸,轻轻搂着承平的肩膀道:“只要你还能对我笑,我做什么都愿意。”
承平却理解不了景韬的温情,她挣开景韬,开始在梳妆台上翻找着,终于找出了一个黑色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却是空的。
承平拿着锦盒冲景韬发出呜噫呜噫的声音,看景韬不理解,她又转向关窈。
关窈心领神会:“公主是在找盒子里的簪子吗?奇怪,怎么会不见呢。”
关窈对景韬道:“里面是王爷送给公主的玄铁簪,公主一直都藏着不舍得戴呢。”
景韬瞬间想起了那晚的事情,诡异的剑鸣带着他走到湖面,接着是满湖的血色莲花,不知从何而来的女人的声音,在湖底丢失的沉渊,交换的一半生命......
难道是玄铁之间互相的响应,让沉渊觉察到了另一部分玄铁正处在危险之中,指引着他去找李承平?
景韬蹲下来,与李承平平视道:“承平,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李承平只是看着她,眨了眨眼睛。
景韬扶额:“罢了......”
接下来的一天,李承平无时无刻都粘着景韬,景韬一打算出门她就开始闹,于是他只好在书房里处理西路军的事务,而李承平坐在旁边打瞌睡。
流光递上折子道:“听说王妃醒过来了,兵部尚书和贺侯爷上奏要求您来统领西路军对抗西楚。另外,格族那边,也请您尽快完婚。”
景韬的眼里闪过一丝怒意。
景韬冷冷道:“这些人,又在打我什么算盘?”
流光看了看坐在景韬身边昏昏欲睡的李承平,道:“如果王妃还......或许会知道。”
景韬也撇头看了看李承平,她听见他们在议论自己,好像竖起耳朵在听一样。要是搁在从前,李承平此时必定跳出来替他分析分析这些人的心怀鬼胎。
不过,她不再那么聪慧,也不失为一种可爱。
他就想好好护着她,让她不必多想,不必担忧。
过了一会儿,流云又进来禀告道:“王爷,太后那边派了人来看望王妃。”
话罢,景韬便看见朝雨在书房门口等候,他不耐烦地让她进来。
“母后又有何事?”
“朝雨此次为两件事而来。”朝雨端着手扫视李承平道。
李承平觉察到了不友善的气息,连忙抓紧了景韬的手臂,往他身后缩。
这倒是把朝雨给吓到了,传闻英王妃投湖自尽后虽然没死,但是神智不清,得了失心疯,看来是真的。
景韬皱了眉,道:“有话直说。”
“第一件事,王爷与格族郡主的婚事已经定下,圣旨已经拟好,婚期在您凯旋归来之后。第二件事,英王妃无视禁足之令,投湖自戕,罪加一等,自今日起,不得踏出房门一步,任何人不许探视。”
景韬重重地一拍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王爷息怒,奴婢只是转达太后的意思。”
“不行,我要见母后!”
朝雨道:“王爷,太后恐怕不会见您。英王妃自戕一事已经令太后十分愤怒。”
“她没有自戕,这件事情有蹊跷。”
朝雨问道:“有什么蹊跷?”
“本王有必要和你说吗?”
“奴婢好替您向太后转达。”
景韬愤怒的握紧了拳头:“够了!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能把李承平禁足。”
“还请您遵懿旨。”
景韬脸上写着天大的不服从,他景韬是一个天塌下来都能用肩膀扛住的男人,又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威胁放弃自己的尊严。
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迫害,若是冲着他来,要他的命,他倒也能慷慨赴死。可是现在却都要冲着李承平去,她已经被逼着死过一次,现在神志不清,却还有人依然不肯放过她。
即便那个人是他的母亲,即便他面对的是权力的压迫。
李承平是为了他而留下,他得让放他在心上的人平平安安的,若他连护她周全都做不到,还算是男人吗?
景韬重重的舒了一口气,他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母后的控制?
李承平看见他发怒,害怕得松开了他的手臂。
承平还是怯生生的抓着景韬的手臂,景韬回过身摸了摸她的头:“没事的,有我在。”
朝雨道:“太后让朝雨给您带一句话,‘英王不该再护着一个自戕的懦弱的女人,她是北列皇室的耻辱’。”
“耻辱?懦弱?呵,呵呵。”
景韬突然笑了起来。
“随便你们继续把诋毁和污蔑加在她头上,本王自己有眼睛去看,有良心去品!不是旁人随随便便两句话便可以挑拨!”
朝雨道:“英王妃不遵太后懿旨,无视禁足,擅自离开德音居,不忠不孝,这是其罪之一。英王妃不顾夫君的颜面,不顾自己的尊严,不顾两国的和平,竟然投湖自戕,这是其罪之二。”
景韬回身对朝雨道:“既然如此,朝雨姑娘只需给母后带一句话:这是本王的家务事,母后的手最好不要伸这么长!李承平犯了再多事,在本王这里都只是错,不是罪,也便谈不上什么罪加一等!”
朝雨道:“王爷,太后听说您因为将宁公主自戕而不愿领兵出征已经是盛怒。您是国之重器,万不可被蒙蔽,若是因此误了家国大事,英王妃便有了第三条罪状,妖媚惑主,扰乱朝纲!太后断不能允许这样的女子继续做亲王的王妃,不能作为北列女子的表率!”
“谁有资格做英王妃,本王心中自有衡量,若是母后执意干涉,便可治本王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朝雨姑娘,替本王转告母后,莫要欺人太甚!”
“朝雨必定为王爷转达!”
朝雨在景韬这里吃了满肚子瘪,气冲冲地离开。
李承平这才慢慢从景韬身后探出头来。
景韬一改刚才剑拔弩张的态度,对她柔和道:“承平,你记不记得,我刚从格族回来的时候,你对我说,从今以后,由我来保护你?”
承平咬着嘴唇,依旧惊魂未定。
景韬将她揽入怀中,轻声道:“对不起,以后我一步也不会后退。”
如同冬日化不开的寒冰遇上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景韬脸上的喜悦简直可以散布到方圆三里。
可等他回去,却见李承平坐在床上,身上披着狐裘,像个混沌初开的孩童一般,神情呆滞,手脚并用地在找什么,喉咙里含糊不清地发了几个音。
关窈道:“今天您去上朝之后,王妃突然间坐起了身子。但就像被一个笼子关住,坐起身来后在自己周围一点点的地方上下摸索,好像试图找到可以出去的地方。”
景韬激动着握着李承平的手,看见的却是她混沌空洞的眼睛。
“太医说王妃的意识还没有恢复,只是靠着本能在探着什么,类似是梦游。”
关窈道:“而后灼桃终于听见她发出了声音,听起来是......晕?云层?奴婢听了好久,才发现王妃是在喊——”
景韬说:“云琛。”
只此二字,景韬心里就像被刀豁了个口子。
景韬对此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的过去。
李承平会用各种方式喊他的字,虽然多半不怀好意。
“云琛,你刚刚对我是不是有点凶了啊?”
“云琛,你看今天天气不错,一起带呆呆出去吧。”
“云琛,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害你的。”
好好的两个人,怎么会把彼此伤害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无数次告诉自己别再那么没出息,李承平心里根本没有你。
可是只要李承平需要他了,他就想在她身边。
景韬的手握住她的肩膀,可是李承平依然感受不到,继续旁若无人地重复着刚才如同被抽了神智的事情,上下在空中摸索着。
“我在这里。”
景韬握着李承平肩膀的手可以感受道,她怔了一下。
“承平,我在这里。”
李承平微微扭转了一下头的方向,好像在寻找声音的来处。
关窈见状,连忙端起药碗来,说:“公主醒了,至少能好好喝药了。来,喝药吧。”
景韬从关窈手里接过那碗药,说道:“我来。”
他的另一只手将她扶着靠在床头,李承平小小的脸蛋从狐裘里露出来,精致的五官仿佛是如此美好而易碎。
李承平根本不懂得吞咽,药汁便顺着她的嘴角流到了衣领上,景韬狼狈地将碗递给关窈,用手替她擦去嘴角的药。
景韬刚放开,承平立刻瘫软在床铺上,在狐裘里缩成一团,急促地咳嗽起来,接着咿咿呀呀的发出几个音节,眼睛呆滞无神。
景韬吩咐道:“去找大夫来。”
大夫作了一番检查,最后叹了口气说:“王妃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只需静养便可,但是......恐怕高热有损王妃的智力,现在神智有些不清楚,大概只有五岁孩童的智力。”
景韬揪住大夫的领子道:“你什么意思?怎么还是没能治好她!”
大夫扑通一声跪下:“臣真的已经尽心尽力医治了!王妃能醒过来已经是奇迹,臣实在对此束手无策!”
李承平突然间把关窈手里的汤药碗往关窈身上一扔,接着在床铺上开心的跳起来,又把床幔扯下来撕烂。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平怪异的举动。
大夫颤颤巍巍道:“王爷,王妃她虽然醒了,但已经.......疯了。”
景韬愣愣地看着她,不敢相信,那个曾经聪慧过人,天下无双的李承平,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关窈对大夫呵斥道:“大胆!你怎么敢说这样放肆的话!”
大夫连忙磕头求饶:“还请王爷治微臣大不敬之罪!但是王妃变成这副模样,微臣也始料不及,微臣还以为.......以为王妃这辈子都醒不过来了。”
李承平能醒来,已经是大夫积了功德,祖坟上冒了青烟,还不至于给李承平陪葬。
大夫颤颤巍巍的听候发落,没曾想,景韬却并未发怒,只是安静地看着已经痴呆若孩童的李承平。
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曾经坚强而亭亭独立的女子的一生毁在他眼前。
他感到无力,亦是疲倦。
景韬想起了那晚在湖底,有一个声音说:“她阳寿已尽,如果你想要她继续活着,用玄铁和你剩下一半的阳寿来换。”
“大夫,”景韬突然开口道:“人真的可以用自己剩下的一半的寿命,换回已经死去的人吗?”
在场之人皆是错愕。
那大夫好半天才回神,道:“额.......王爷,臣听说西疆有一种诅咒,可以将人和人之间的生命连在一起。一人半生,一人半世,从此,同生共死。”
大夫听了景韬此话,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如同热锅蚂蚁,大汗淋漓。若不是亲眼看见已经在景韬怀里没了呼吸和脉搏的人又重新活过来,他死也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说!
景韬静静的看着李承平,道:“可换回来的却不是李承平,变成了另一个人。”
景韬用他大好人生一半的阳寿,换了一个咿呀学语,眼神呆滞,举止疯癫的女人。
承平似乎是感觉到了周围骤冷的气氛,停下她所有的举动,安静地坐在床上。
她不安地看向景韬,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云、云。”
景韬抬眼看她,承平对他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像那时候景韬带她去河边放风筝的时候,她发自内心的,笑得那么毫无保留。
李承平非常放肆的伸手去捏景韬的脸,把他的嘴巴拉成笑起来的样子。
景韬原本哀愁的面容瞬间被她的笑容点亮,他将手覆在了承平放在他脸上的手,对她笑了笑。
都已经决定了。
一人半生,一人半世,从此,同生共死。
次日清晨,景韬起身去上早朝时,李承平依旧还在睡梦中,可当他回来,却听见德音居里面吵吵嚷嚷的。
关窈正拿着外衣对李承平无奈道:“公主,把衣服穿上,听话!”
李承平就像一个受惊的孩子,只穿着单衣,光着脚在德音居里窜来窜去。
当关窈好不容易抓住了李承平,她害怕的拼命挣扎,怎么也不愿意把衣服穿好。
“公主,我是关窈,不是坏人。您不认识我了?”
李承平一把推开关窈就往屋外跑,正好和要进来的景韬撞上。
李承平看见李承平,如同看见了救命稻草,光着脚兴奋地跳了几下,指着身后咿咿呀呀。
关窈她们拿着衣服追了出去,李承平则躲在景韬身后,“云琛云琛”地喊。
景韬问道:“怎么回事?”
关窈道:“公主她现在不认识我们,早上起来就不愿意穿衣吃饭,已经折腾了一个时辰了。”
景韬皱着眉回头看李承平,却看见一张天真又胆怯的脸,如同受惊的兔子。
他柔声道:“为什么不穿衣服?”
承平瘪了嘴,低头不语,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好了好了,没有在骂你。”景韬半蹲下身,对她道:“上来,大冷天还光着脚,会着凉的。”
承平犹豫了一下,高兴地趴在了景韬背上。
景韬将承平背回到房间后,景韬对着关窈伸手:“我来给她穿衣。”
关窈愣了一下,道:“王爷,这成何体统......”
李承平不伺候景韬穿衣吃饭就罢了,现在还轮到景韬来伺候她?
景韬看着李承平孩童般的眼睛,轻笑道:“你看她现在还要体统么。”
当景韬拿着衣服往李承平身上套的时候,她似乎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妥,该伸手伸手,该伸腿伸腿,只要是景韬让她做的事情,她都照办,不信任关窈,却无条件的信任他。
关窈无奈的看着景韬给李承平穿衣,道:“王爷,公主现在这样,也不能惯着呀,等还有梳妆,吃饭,洗浴......王爷都要亲自来么?”
......
景韬对李承平命令道:“李承平,你要听关窈的话,她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而李承平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对着景韬笑。
等到关窈拉着她去梳头,她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景韬,还招呼他过来。
李承平从关窈手里抢过梳子递给景韬,而自己则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开心地等着。
景韬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左手挽起她乌黑的长发,右手拿着桃木梳子替她梳顺。
景韬可以通过她面前的铜镜看见她的笑脸,似乎非常享受景韬替她梳头。
李承平清醒的时候,何时有过这样天真而快乐的神情?反而是丢了神智,才能从人世的点点滴滴找寻到欢乐。
景韬垂眸,轻轻搂着承平的肩膀道:“只要你还能对我笑,我做什么都愿意。”
承平却理解不了景韬的温情,她挣开景韬,开始在梳妆台上翻找着,终于找出了一个黑色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却是空的。
承平拿着锦盒冲景韬发出呜噫呜噫的声音,看景韬不理解,她又转向关窈。
关窈心领神会:“公主是在找盒子里的簪子吗?奇怪,怎么会不见呢。”
关窈对景韬道:“里面是王爷送给公主的玄铁簪,公主一直都藏着不舍得戴呢。”
景韬瞬间想起了那晚的事情,诡异的剑鸣带着他走到湖面,接着是满湖的血色莲花,不知从何而来的女人的声音,在湖底丢失的沉渊,交换的一半生命......
难道是玄铁之间互相的响应,让沉渊觉察到了另一部分玄铁正处在危险之中,指引着他去找李承平?
景韬蹲下来,与李承平平视道:“承平,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李承平只是看着她,眨了眨眼睛。
景韬扶额:“罢了......”
接下来的一天,李承平无时无刻都粘着景韬,景韬一打算出门她就开始闹,于是他只好在书房里处理西路军的事务,而李承平坐在旁边打瞌睡。
流光递上折子道:“听说王妃醒过来了,兵部尚书和贺侯爷上奏要求您来统领西路军对抗西楚。另外,格族那边,也请您尽快完婚。”
景韬的眼里闪过一丝怒意。
景韬冷冷道:“这些人,又在打我什么算盘?”
流光看了看坐在景韬身边昏昏欲睡的李承平,道:“如果王妃还......或许会知道。”
景韬也撇头看了看李承平,她听见他们在议论自己,好像竖起耳朵在听一样。要是搁在从前,李承平此时必定跳出来替他分析分析这些人的心怀鬼胎。
不过,她不再那么聪慧,也不失为一种可爱。
他就想好好护着她,让她不必多想,不必担忧。
过了一会儿,流云又进来禀告道:“王爷,太后那边派了人来看望王妃。”
话罢,景韬便看见朝雨在书房门口等候,他不耐烦地让她进来。
“母后又有何事?”
“朝雨此次为两件事而来。”朝雨端着手扫视李承平道。
李承平觉察到了不友善的气息,连忙抓紧了景韬的手臂,往他身后缩。
这倒是把朝雨给吓到了,传闻英王妃投湖自尽后虽然没死,但是神智不清,得了失心疯,看来是真的。
景韬皱了眉,道:“有话直说。”
“第一件事,王爷与格族郡主的婚事已经定下,圣旨已经拟好,婚期在您凯旋归来之后。第二件事,英王妃无视禁足之令,投湖自戕,罪加一等,自今日起,不得踏出房门一步,任何人不许探视。”
景韬重重地一拍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王爷息怒,奴婢只是转达太后的意思。”
“不行,我要见母后!”
朝雨道:“王爷,太后恐怕不会见您。英王妃自戕一事已经令太后十分愤怒。”
“她没有自戕,这件事情有蹊跷。”
朝雨问道:“有什么蹊跷?”
“本王有必要和你说吗?”
“奴婢好替您向太后转达。”
景韬愤怒的握紧了拳头:“够了!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能把李承平禁足。”
“还请您遵懿旨。”
景韬脸上写着天大的不服从,他景韬是一个天塌下来都能用肩膀扛住的男人,又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威胁放弃自己的尊严。
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迫害,若是冲着他来,要他的命,他倒也能慷慨赴死。可是现在却都要冲着李承平去,她已经被逼着死过一次,现在神志不清,却还有人依然不肯放过她。
即便那个人是他的母亲,即便他面对的是权力的压迫。
李承平是为了他而留下,他得让放他在心上的人平平安安的,若他连护她周全都做不到,还算是男人吗?
景韬重重的舒了一口气,他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母后的控制?
李承平看见他发怒,害怕得松开了他的手臂。
承平还是怯生生的抓着景韬的手臂,景韬回过身摸了摸她的头:“没事的,有我在。”
朝雨道:“太后让朝雨给您带一句话,‘英王不该再护着一个自戕的懦弱的女人,她是北列皇室的耻辱’。”
“耻辱?懦弱?呵,呵呵。”
景韬突然笑了起来。
“随便你们继续把诋毁和污蔑加在她头上,本王自己有眼睛去看,有良心去品!不是旁人随随便便两句话便可以挑拨!”
朝雨道:“英王妃不遵太后懿旨,无视禁足,擅自离开德音居,不忠不孝,这是其罪之一。英王妃不顾夫君的颜面,不顾自己的尊严,不顾两国的和平,竟然投湖自戕,这是其罪之二。”
景韬回身对朝雨道:“既然如此,朝雨姑娘只需给母后带一句话:这是本王的家务事,母后的手最好不要伸这么长!李承平犯了再多事,在本王这里都只是错,不是罪,也便谈不上什么罪加一等!”
朝雨道:“王爷,太后听说您因为将宁公主自戕而不愿领兵出征已经是盛怒。您是国之重器,万不可被蒙蔽,若是因此误了家国大事,英王妃便有了第三条罪状,妖媚惑主,扰乱朝纲!太后断不能允许这样的女子继续做亲王的王妃,不能作为北列女子的表率!”
“谁有资格做英王妃,本王心中自有衡量,若是母后执意干涉,便可治本王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朝雨姑娘,替本王转告母后,莫要欺人太甚!”
“朝雨必定为王爷转达!”
朝雨在景韬这里吃了满肚子瘪,气冲冲地离开。
李承平这才慢慢从景韬身后探出头来。
景韬一改刚才剑拔弩张的态度,对她柔和道:“承平,你记不记得,我刚从格族回来的时候,你对我说,从今以后,由我来保护你?”
承平咬着嘴唇,依旧惊魂未定。
景韬将她揽入怀中,轻声道:“对不起,以后我一步也不会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