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江岸新颜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妙医圣手、 周玄机姜雪、 兽魂无双、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最强篮下霸王、 陈元昭许瑾瑜、 垂钓之神、 末世超级农场、 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然而第二天,《丹江日报》头版的大标题打破了这份平静:\"玉龙交建违规施工致堤坝渗漏\",配图中郝妍设计的叠坝景观泡在浑水里,刚种下的银杏树苗被冲得东倒西歪。
肖刚把报纸摔在桌上,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胡闹!明明是暴雨导致水位上涨,怎么就成了我们违规施工?\"
郝妍站在窗边,眉头紧锁:\"更麻烦的是,北朝国考察团下周还要来,看到这种报道...\"
她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个边境工程已经不仅仅是建设项目,更关系到对外形象。
暴雨过后,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市委书记周志远召集各方开协调会,会议室里的气氛比窗外的天气还要阴沉。
\"同志们,\"周志远环视会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省里对这个项目很重视,要求必须按期保质完成。现在距离北朝国考察团来访只剩十天了。\"
王立峰市长接着说:\"陈市长提出的环保问题要重视,但工期也不能耽误。这个项目已经上升为对外形象了。\"
常务副市长陈学民推了推眼镜:\"我建议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工程质量、环保和文物保护进行全面监督。\"
玉龙集团董事长张玉龙立刻表态:\"玉龙集团一定全力配合。肖总,你们施工计划要重新调整。\"
肖刚黑着脸点头,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调整方案。散会后,郝妍被周志远单独叫住:\"小郝啊,你的设计很好,但也要考虑施工实际困难。多和肖总沟通,找到平衡点。\"
郝妍若有所思地点头答应。走出会议室,她看见杜娟正在和陈学民交谈,两人神情严肃。
\"郝总,\"杜娟看到她,招手示意,\"陈市长想了解遗址保护方案的进展。\"
陈学民走过来,语气比以往和缓:\"郝总,听说你提出了将明代遗址融入景观的方案?\"
\"是的,\"郝妍展开随身携带的图纸,\"我们可以将遗址做成下沉式展示区,周围设计观景平台,既保护文物又不影响整体景观。\"
陈学民仔细查看后点头:\"这个方案很好。白教授也看过了吗?\"
\"看过了,他很支持。\"
\"那就这么办。\"陈学民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工期可以适当延长,但质量必须保证。这个项目已经引起了省里的高度重视。\"
郝妍望向窗外,江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景观工程竟会牵动这么多人的目光。江对岸,北朝国的巡逻艇正缓缓驶过,船上的士兵朝这边张望着。她突然意识到,这里是边境,一草一木都关乎着国家的形象。
后续:2009年5月,丹江沿江景观带正式竣工。竣工典礼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郝妍站在自己设计的观景平台上,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玻璃护栏。初夏的阳光穿透10厘米厚的超白玻璃,在她脚下投下粼粼波光,仿佛整座平台悬浮在江面之上。两年前那天提出的\"银河落九天\"设计,如今完美呈现在眼前——LEd灯带在透明玻璃下流淌,即便在白天也能隐约看到它的轮廓。
\"郝总,典礼马上开始了。\"助理小林小跑过来,递给她一份流程单。
郝妍点点头,目光却还停留在眼前的美景。22.5公里的叠坝景观宛如一条翡翠项链,蜿蜒在丹江沿岸。8米宽的步道上游人如织,有人推着婴儿车,有人牵着宠物狗,更多的是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
步道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游船缓缓驶过,拉出长长的白色尾迹;另一侧是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带,香樟、银杏、紫薇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听说今早六点就有人来占位置了。\"小林顺着她的目光解释道,\"网上有个视频火了,说这里是'小外滩'。\"
郝妍微笑着。两年前那个满是泥泞的工地,如今已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她望向健身区,老人们正在打太极,动作整齐划一;休闲区里,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文化景观前,游客们排队等待在\"丹江明珠\"雕塑前合影。
最让她欣慰的是明代遗址区——下沉式的露天博物馆。白教授有时候会带着一群学生来讲解,围观的大人和孩子们都会瞪大眼睛听得入神。
\"各部门注意,领导车队已到达西门。\"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指令。
郝妍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快步走向典礼主会场。红毯两侧的礼仪小姐已经就位,巨大的背景板上\"丹江沿江景观带竣工典礼\"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张玉龙正与几位市领导交谈,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三十七岁的他作为玉龙集团掌门人,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超越年龄的沉稳。
似乎感应到她的注视,张玉龙微微转头,隔着人群向她挥了挥手,嘴角勾起一抹只有她能读懂的笑意。
郝妍感觉心跳漏了一拍,急忙收回视线。两年来他们成了推心置腹的知己,还有那些隐秘的夜晚浮现在脑海——在他住的丹江国际酒店房间,还有她那套可以俯瞰整个丹江的顶层家中...。
市委书记周志远率先走上红毯,身后跟着王立峰市长和北朝国旅游部的官员。剪彩仪式后,周志远对着话筒说道:\"这条景观带是丹江的崭新名片!\"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广场,\"它凝聚了设计者的智慧、建设者的汗水,和全市人民的期待!\"
掌声如雷。郝妍站在第二排,看到前排的张玉龙挺直了身板。作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每天日夜操劳,为这个项目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也正是在那些业务合作中,他们的关系逐渐超越了工作伙伴...。
王立峰市长接过话筒:\"特别感谢玉龙集团的辛勤付出,还有景致园林的精彩设计!尤其是悬挑玻璃平台和遗址保护方案,得到了省领导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郝妍感觉脸颊发烫。她设计的玻璃平台如今是网红打卡点,而那个曾引发争议的下沉式遗址博物馆,更是被《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专题报道。
\"下面请设计单位代表郝妍女士发言。\"
突如其来的点名让郝妍一怔。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从周书记手中接过话筒时,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汗来。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勘现场时,\"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江滩。\"大屏幕上适时放出当年的照片,灰蒙蒙的江岸与如今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是各位领导的信任、施工单位的配合,让我们能把图纸上的线条变成今天的实景。特别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肖刚的位置,\"在遇到分歧时,我们最终都选择了对工程最有利的方案。\"
台下响起会意的笑声。所有人都记得那些争吵激烈的协调会,记得暴雨夜的抢险,记得报纸上的负面报道。而现在,一切艰辛都化作了掌声。
肖刚把报纸摔在桌上,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胡闹!明明是暴雨导致水位上涨,怎么就成了我们违规施工?\"
郝妍站在窗边,眉头紧锁:\"更麻烦的是,北朝国考察团下周还要来,看到这种报道...\"
她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个边境工程已经不仅仅是建设项目,更关系到对外形象。
暴雨过后,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市委书记周志远召集各方开协调会,会议室里的气氛比窗外的天气还要阴沉。
\"同志们,\"周志远环视会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省里对这个项目很重视,要求必须按期保质完成。现在距离北朝国考察团来访只剩十天了。\"
王立峰市长接着说:\"陈市长提出的环保问题要重视,但工期也不能耽误。这个项目已经上升为对外形象了。\"
常务副市长陈学民推了推眼镜:\"我建议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工程质量、环保和文物保护进行全面监督。\"
玉龙集团董事长张玉龙立刻表态:\"玉龙集团一定全力配合。肖总,你们施工计划要重新调整。\"
肖刚黑着脸点头,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调整方案。散会后,郝妍被周志远单独叫住:\"小郝啊,你的设计很好,但也要考虑施工实际困难。多和肖总沟通,找到平衡点。\"
郝妍若有所思地点头答应。走出会议室,她看见杜娟正在和陈学民交谈,两人神情严肃。
\"郝总,\"杜娟看到她,招手示意,\"陈市长想了解遗址保护方案的进展。\"
陈学民走过来,语气比以往和缓:\"郝总,听说你提出了将明代遗址融入景观的方案?\"
\"是的,\"郝妍展开随身携带的图纸,\"我们可以将遗址做成下沉式展示区,周围设计观景平台,既保护文物又不影响整体景观。\"
陈学民仔细查看后点头:\"这个方案很好。白教授也看过了吗?\"
\"看过了,他很支持。\"
\"那就这么办。\"陈学民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工期可以适当延长,但质量必须保证。这个项目已经引起了省里的高度重视。\"
郝妍望向窗外,江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景观工程竟会牵动这么多人的目光。江对岸,北朝国的巡逻艇正缓缓驶过,船上的士兵朝这边张望着。她突然意识到,这里是边境,一草一木都关乎着国家的形象。
后续:2009年5月,丹江沿江景观带正式竣工。竣工典礼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郝妍站在自己设计的观景平台上,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玻璃护栏。初夏的阳光穿透10厘米厚的超白玻璃,在她脚下投下粼粼波光,仿佛整座平台悬浮在江面之上。两年前那天提出的\"银河落九天\"设计,如今完美呈现在眼前——LEd灯带在透明玻璃下流淌,即便在白天也能隐约看到它的轮廓。
\"郝总,典礼马上开始了。\"助理小林小跑过来,递给她一份流程单。
郝妍点点头,目光却还停留在眼前的美景。22.5公里的叠坝景观宛如一条翡翠项链,蜿蜒在丹江沿岸。8米宽的步道上游人如织,有人推着婴儿车,有人牵着宠物狗,更多的是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
步道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游船缓缓驶过,拉出长长的白色尾迹;另一侧是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带,香樟、银杏、紫薇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听说今早六点就有人来占位置了。\"小林顺着她的目光解释道,\"网上有个视频火了,说这里是'小外滩'。\"
郝妍微笑着。两年前那个满是泥泞的工地,如今已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她望向健身区,老人们正在打太极,动作整齐划一;休闲区里,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文化景观前,游客们排队等待在\"丹江明珠\"雕塑前合影。
最让她欣慰的是明代遗址区——下沉式的露天博物馆。白教授有时候会带着一群学生来讲解,围观的大人和孩子们都会瞪大眼睛听得入神。
\"各部门注意,领导车队已到达西门。\"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指令。
郝妍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快步走向典礼主会场。红毯两侧的礼仪小姐已经就位,巨大的背景板上\"丹江沿江景观带竣工典礼\"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张玉龙正与几位市领导交谈,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三十七岁的他作为玉龙集团掌门人,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超越年龄的沉稳。
似乎感应到她的注视,张玉龙微微转头,隔着人群向她挥了挥手,嘴角勾起一抹只有她能读懂的笑意。
郝妍感觉心跳漏了一拍,急忙收回视线。两年来他们成了推心置腹的知己,还有那些隐秘的夜晚浮现在脑海——在他住的丹江国际酒店房间,还有她那套可以俯瞰整个丹江的顶层家中...。
市委书记周志远率先走上红毯,身后跟着王立峰市长和北朝国旅游部的官员。剪彩仪式后,周志远对着话筒说道:\"这条景观带是丹江的崭新名片!\"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广场,\"它凝聚了设计者的智慧、建设者的汗水,和全市人民的期待!\"
掌声如雷。郝妍站在第二排,看到前排的张玉龙挺直了身板。作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每天日夜操劳,为这个项目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也正是在那些业务合作中,他们的关系逐渐超越了工作伙伴...。
王立峰市长接过话筒:\"特别感谢玉龙集团的辛勤付出,还有景致园林的精彩设计!尤其是悬挑玻璃平台和遗址保护方案,得到了省领导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郝妍感觉脸颊发烫。她设计的玻璃平台如今是网红打卡点,而那个曾引发争议的下沉式遗址博物馆,更是被《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专题报道。
\"下面请设计单位代表郝妍女士发言。\"
突如其来的点名让郝妍一怔。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从周书记手中接过话筒时,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汗来。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勘现场时,\"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江滩。\"大屏幕上适时放出当年的照片,灰蒙蒙的江岸与如今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是各位领导的信任、施工单位的配合,让我们能把图纸上的线条变成今天的实景。特别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肖刚的位置,\"在遇到分歧时,我们最终都选择了对工程最有利的方案。\"
台下响起会意的笑声。所有人都记得那些争吵激烈的协调会,记得暴雨夜的抢险,记得报纸上的负面报道。而现在,一切艰辛都化作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