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都是钱惹的祸4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东晋北府一丘八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龙蛇之拳镇山河李毅黄小蓉无上丹尊

    听到首相王楠的话,众人沉默了一会后,副相谷少海沉声道:"王相公,商税和关税涨不涨,咱们内阁可以商讨。
    对于一些税率一直比较低的品类,确实可以升一升。
    但是像盐铁茶的特许经营费都事关底层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可不能轻易上涨。”
    王楠轻哼一声:"诸公莫要装聋作哑哑!
    这几年民间物价飞涨,这些盐铁茶难道没有涨?
    怕是只有这些商人交给朝廷的特许经营费没有涨吧。"
    这话说的,内阁众人都是一阵脸红。
    盐铁茶这三项特许经营权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那个众人的影子。
    连张伟都和淮盐的特殊经营权有一定关系。
    张伟的"小姨子"赵灵珊代表赵家至今还管理着淮安府的清河盐场。
    扬州的盐商们也与张府各种藕断丝连。
    财相向守辉虽然想提醒各衙门节省用钱,却不想因此扯进税改的漩涡。
    向守辉出面说:“王相公的建议,还是等把此次亏空危机解决之后再聊吧,大家认为呢。”
    除了王楠之外,其他人均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应对,于是纷纷同意了向守辉的意见。
    随后内阁众人又处理了一些内阁的常规政务,时间一到,众人开始各自下朝回家。
    张伟本想着下朝后去皇宫内看一看大昌帝,安抚一下他的情绪。
    但是张伟抬头一看,天色马上就要黑了,他也顾不上看望大昌帝就直接回家了。
    张伟回到府上后,跟妻子邹若芙还有赵灵菲,关琳等直接经营产业的人,讲了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
    首先是这个"边试"和朝廷借款的事,
    然后是王楠想要增加关税和商税以及特许经营权费用的事情。
    张伟提醒说:"你们手上如果有相关的业务,可以提前进行安排了。"
    邹若芙:“这个"边科”,虽然是夫君提出来的,但是咱们家在京城着实没有这样的亲朋故旧要安排。”
    张伟心里暗叹了一声自己的老朋友付同程,多年以前可能很需要这样的机会。
    只不过身为秀才的他现在已经在昭陵府为吏多年,不知道还有没有拼一拼的心思。
    一会让师爷写封信通知他一声吧。
    如果他愿意,张伟肯定会给他一个公平参考的机会。
    邹若芙:”朝廷要向票号借款的事,虽然与我们府上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倒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现在这些年咱们府上进项多,银子大手大脚的花也没关系。
    但是一旦日后进项少了,这个花钱速度恐怕我们也供不起。
    府上也要清理一下我们的各项花费,把一些不必要的花销给省下来。”
    张伟听完邹若芙的话,轻拍了一下她的小手道:“贤妻考虑的真周到。”
    赵灵菲听到邹若芙的话,倒没有太大的反应。
    她院子的花费虽然不少,但还在正常水平之内。
    加上她在府外有一些其他的进项,她每年还能攒下一些银子。
    关琳听到邹若芙的话,脸色微微一红。
    随后她大大方方的承认后:“夫人,妾身院子里花费的确超额了,妾身以后一定会控制的。”
    邹若芙看着自己的丈夫伸了另一只手去安抚关琳。
    她笑道:”关妹妹,你院子里人多一些,花费多一点也是正常的,只是注意不要浪费就好了。”
    关琳毕竟带了那么一大笔“嫁妆”上门,并且关家每逢过年过节都有不菲的礼物送上。
    邹若芙自然没有太大的理由去怪关琳。花费过大。
    邹若芙:"至于夫君讲的朝廷可能要增加商税和关税。
    以及盐铁茶三种特许经营费可能上涨的事。
    这个就让我们家相关的铺子做好准备,随时调整价格。”
    赵灵菲:“赵家那边妾身去通知,如果盐业特许证上涨的费用过大,干脆把特许证出售给扬州盐商得了。”
    关琳:"赵姐姐,小妹倒认为这盐业特许证可千万不能卖,大不了卖盐的时候也多涨一点。
    盐业需求永远存在,这特许证可是一张会不断生钱的宝物。”
    赵灵菲看了一眼张伟道:"关妹妹,你有所不知,咱们淮南的盐业可不比别处。
    咱们老爷在苏北时,给淮南盐业定了不少规矩,让扬州淮南的盐业比别处艰难不少。”
    当年张伟在扬州,不过是制定了一些保障盐工权利,保证盐价基本平稳的政策。
    这就将让盐商们怨声载道,一直抱怨到现在。
    商人天生逐利,不对他进行严格的管理,他很容易把事情做到极端。
    张伟道:"你据实写信给灵珊,让她自己做决定就是。"
    讲完了商业相关的事,最后,张伟还讲了今天王楠对大昌帝态度特别强硬的事。
    在大夏,从太祖以后,历代的内阁首相对皇帝都不算特别软。
    但是像王楠今天这样公开直接硬刚皇帝的首相还是比较少见的。
    对于这种事,邹若芙和赵灵菲基本上只有听听的分。
    关琳开口帮张伟分析道:"王楠是大顺二十二年开始担任首相的,现在到现在已经有八九年了,他的年纪也有六十多了。
    是不是知道自己反正快要退下来了,在朝野中刷一波名声。”
    张伟回应道:"这倒不至于,王楠的后辈子侄在朝为官的人数还挺多的。
    他不至于为了这点名声把自己子侄和后辈的前途都给毁了。”
    关琳:"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难道仅仅是为了多向少府争取一点银子拨到户部来吗?"
    张伟道:"户部和少府的矛盾确实一直是相权和皇权的矛盾之一。
    历任内阁首相都非常喜欢,从少府调拨银子去补贴户部。
    但王楠也不至于表这么激烈。”
    关琳开口:"这也许就是王首相王老爷子一时脾气上来了。
    老爷你也说了,这王首相做事向来专横要强。
    今天被陛下和朝臣之间架了起来,一时间就做出了这个举动。”
    张伟琢磨人的功夫还没有到家,对此毫无头绪。
    张伟也只好摇摇头,不去考虑这老首相王楠是怎么想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