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新旧交替5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无上丹尊暗月纪元唐朝小官人东晋北府一丘八三寸人间道果秦朗林馨儿诡三国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李信

    谷少海接着说:\"远的不说,从我的老师王伟杰担任首相开始,所谓的革新派就是四分五裂的。
    当年革新派刚把刘老太傅赶走,才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副相张达和曾先江就想跳出来抢革新方向的主导权。
    那个曾先江不与身为首相的我老师商量,提了一个“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提案。
    结果革新派差点成了全下士绅的公敌。
    后面令师刘…呵呵,也不过是面和心不和。
    这向守辉虽然也主张改革,但他与我们向来不是一路人,几乎没有一件事是跟我们合拍的。
    卓然,在朝堂朝堂上,政治倾向一样,并不代表就是盟友,更不代表会站在同一立场。
    这一点不止革新派这样,那帮保守官员也一样,他们也团结不起来。
    当然了,你我现在是儿女亲家,天然就是盟友,跟他们比不了的。\"
    道理张伟自然也是懂的,政治说到底就是妥协和利益交换。
    把后世的名言改一下,就是“政坛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向守辉之所以同意配合保守派把李明道拉下来,无非是瞄准了李明道副相的位置。
    谷少海今天跟张伟这么“推心置腹”地讲政坛秘闻,估计也是想让张伟支持他去争夺这个副相的位置。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之后。
    谷少海开口对张伟说:\"卓然,李明道留下的副相位置老夫想争一争,还希望你能支持老夫。
    这其实对你也是有好处的,等老夫担任了副相,就可以把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空出来,到时候你升任礼部尚书之后自然而然就进入内阁了。”
    张伟思考了一下,这样做对双方来说的确是双赢,于是他对谷少海说:\"这副相的位置,我会向太子殿下进言让敬泽兄来担任。
    只是现在太子殿下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也不知道我的话,太子殿下会听几分。
    这几个月来,太子殿下理政的方式越来越有陛下两派左右平衡的模样了。”
    谷少海道:“这就不是我等所能控制的了,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了 。”
    到了大顺二十九年二月下旬,经过数次三司会审之后,前副相李明道的案子终于结了。
    因为李家贪污和侵吞的国库银子特别多,又从根子上危害了朝廷的统治声誉。
    太子周诚光对李家深为恨之,所以他对李家人的处罚也是从重从严。
    李家的成年人不管男女,基本上都被判处了死刑,那妇幼也都发配边疆苦寒之地,李家这些年积累的所有财产也全部被充入国库。
    而且湖州原本的望族李氏也受到牵连,李明道的近枝亲属不用说,基本上都已经入狱。
    其他李家人也都殃及池鱼,近十年来,所有湖州李家人所取得的科举功名全部被取消,甚至所获得的财产,田地,商铺都被人追回。
    宗族的当家人物也都被牵连入狱,一时间,湖州李氏成为从最顶级的地方家族,沦为最低级的罪犯之家。
    张伟看着朝廷对李家的处理公文,看着看着他突然感觉要对自己的家族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教育。
    他把公文拿回家之后让自己十岁以上儿女都写一份\"李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的感悟。
    然后又让长子张智达把这份公告抄写了一份寄给自己老家的三叔。
    这里警告和诫勉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了。
    随着张伟的官越来越大这些年自己家族在武隆老家的势力也越来越膨胀。
    张伟甚至已经从一些渠道收到了自己族人打着自己名号在外为非作歹的告状了。
    当然了,由于张伟对此一向采取不包庇的严厉管束,张家人的行为还远远比不上李家和马家的族人那么嚣张。
    该说的张伟都说了,但老家那边的族人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有没有改变,张伟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张伟让长子张智达把近半年来朝廷对马民家族和李明道家族的处理公文整合一下。
    把两家出事的原因和惨烈的后果总结梳理出来成为一篇劝诫文。
    最后张伟在文章后面亲书:
    “戒贪,戒纵,戒躁,惧王法,惧天理,惧人心。\"
    以此做为张家第二条家规。
    在老家的族人和亲戚张伟管不到,但是自己的子女,张伟觉得还是有必要让他们接受一下这样的教育。
    张伟不仅让自己府上的十多位子女都亲笔抄写这篇劝诫文章并背诵下来。
    当然了,现在年纪太小的等年纪大了再说。
    甚至连自己已经出嫁的两个女儿张婉兮,张婉清也没有放过,给她们各寄了一封张家的劝诫书。
    李明道家族的倒台,给所有文官都上了一课。
    一时间,朝廷大多数重臣之家都掀起了一股反思风潮。
    有些家庭反思的是,怎么管好家人,不让家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
    也有些家庭反思的是,怎么做好家庭内部的保密措施。
    也有部分家庭偷偷的让一些庶出的子弟带着部分财富分散开来。
    不过朝廷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件大事,把这次风潮的热度给压了下去。
    这件大事就是李明道留下的副相之位的争夺。
    这次争夺副相位置的主要有三个人选。
    一位是礼部尚书谷少海,另一位是现任的财相向守辉,还有一位就是首相王楠推荐的,现任刑部尚书秦明汉。
    这秦明汉是一位老刑部了,曾经还担任过张伟的上司。
    太子周诚光面对这三位都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一时犯了难。
    于是张伟这个太子府詹事,自然就被太子周诚光找过来询问对策。
    张伟心里早已经想好要推荐谷少海,但是他先是从王楠推荐的人谈起。
    张伟说:”殿下,且不论秦尚书自从入仕以来一直就在刑部工作,对其他的事务根本不甚了解。
    就说现在的内阁中,副相郭义正已经和首相王楠是同一阵营的。
    如果再让王首相推荐的秦大人成为副相。
    那么内阁可能就成为王首相一言堂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