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改朝换代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三界血歌次日曙光夜天子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秦朗林馨儿

    是母后?
    苏玉有些不敢相信。
    是母后?!
    她扑上去,双手扶住妇人,眼睛不确定般在妇人脸上游走打量。
    “玉儿!!”
    妇人大喊一声,声音悲戚苍凉,这一声呼喊,穿越了十年光景,终于让苏玉坚定地相信,眼前的人,就是她的母后——南越皇后——叶晚莹!
    “母后!!!”
    苏玉放下所有戒备,一下子扑倒在叶晚莹的怀里,像个孩子一般痛哭流涕。
    易安心里大致明白了眼前的情形,见她们母女重逢,便朝身后众人递了个眼神,所有人都安静地退了出去。
    不明所以跟在易安身后的宇文明,诧异地回头看了一眼,有些好奇地问:“都督,里面那位夫人,真的是陛下的母亲?”
    易安微不可察地点点头:“她是南越皇后,我们都以为,她十年前已经被靖南王杀害,没想到,她竟会被大昭皇帝掳过来,藏在这深宫之中。”
    说着,他脸上浮现出一抹悔恨之色——都怪自己,在宫里的这几年,明明有好几次都已经来这里了,却以为里面住着的人是老皇帝的宠妃,一直都没有潜到里面来一探究竟。
    如若不然,他应该早就查明真相,这样苏玉母女就能早日重逢,免受生离死别之痛。
    他默默地守在门口,直到夜幕降临,寝殿的大门才再次打开。
    苏玉早已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恢复成平日里清冷的样子,只是她的眼睛红红的,出卖了她那颗不平静的心。
    叶晚莹眼角还挂着泪珠,嘴角却止不住地上扬。
    她一直相信,只要自己不死,总有一天,她们母女会再次相遇,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一直忍着心中亡国丧夫之痛,在这深宫之中,借着老皇帝对她的爱而不得,百般宠爱,一点一点把这个院子点缀上南越皇宫的影子,然后在这里安心地等着。
    她想,如果到最后,她一直等不到自己的女儿,就趁着老皇帝来看她的时候,与他同归于尽。
    没想到,重逢的这一天,竟然真的被她等到了。
    十年未见,她的小公主,褪去了曾经的骄纵单纯,长成了一位行事果决的翩翩佳人,若是单从外貌上看,谁能想得到,她竟会是一位双十年华、正值青春的女子呢?
    她从殿内随着苏玉的步伐走出来,时不时地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儿,好像总也看不够一样。
    苏玉察觉到她的目光,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安心下来。
    两人在宫人们的簇拥下,慢慢走出院子,来到如今已经改名叫合熙宫的皇帝寝宫。
    “母后,您就在这里先歇息,等儿臣将朝中杂事处理好,就过来陪您。”苏玉拉着母亲的手,温和地说着。
    叶晚莹笑着点点头:“去吧,你如今身份不一样了,凡事都得顾全大局,要像......你父皇那样,励精图治,好好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祉。”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苏玉退后一步,拱手一拜,而后转身走出寝殿,带着易安等人往乾清宫走去。
    此时已经接近戌时,整个乾清宫灯火通明,宛如白昼,所有拥立新君的大臣全部集结在这里,神情严肃地站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新君过来。
    不一会儿苏玉就在易安等人的簇拥下,缓缓从大殿正中间走进来,一步一步登上大殿的最高处,最后一个威武的转身在龙椅上落座。
    大臣们见帝君已经坐下,便齐齐跪在地上叩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震慑人心。
    在连着三声高呼之后,苏玉威严的目光慢慢从诸位大臣身上扫过。
    这些大臣,有的是早已经不满大昭皇帝章烨统治的旧臣;有的是曾经在南越战争中幸存下来,通过勤学苦读考中进士的南越人;有的是在宫变时就认清局势,早早投靠到苏玉阵营的识时务者。
    苏玉端坐在龙椅上,沉吟片刻,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众爱卿平身!自即日起,大昭、南越融为一国,名大越,开国盛典、登基仪式全权交由礼部负责,于一月内筹集完毕。”
    “现下民生凋敝,战乱未平,百业待兴,典礼一切从简,不可过度奢靡。”
    说完,底下大臣再次拱手行拜礼:“陛下圣明!”
    而后,在苏玉的带领下,大臣们对大越上下如何改革治理进行商讨,在天边露出鱼肚白时,讨论才进行一半,苏玉看向殿外渐渐明朗起来的天空,感觉头脑一片清明。
    一月之期转瞬即逝,京都城内处处张灯结彩,大越开国暨新帝登基的庆典在一片热闹欢腾中拉开帷幕。
    天还未亮,整个京城就已被唤醒。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对新朝的憧憬。
    士兵们整齐列队,银色的铠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将通往皇宫的道路层层护卫。
    卯时三刻,钟鼓齐鸣,声音雄浑悠扬,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苏玉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出乾清宫。她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威严与自信。叶晚莹身着凤袍,仪态雍容,跟在女儿身后,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
    当苏玉一行来到宫门前,早已等候在此的文武百官立刻整齐下跪,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震耳欲聋,经久不息。
    随着悠扬的礼乐声响起,苏玉在众人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祈神台的御辇。
    御辇由八匹白色骏马牵引,装饰得金碧辉煌。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伏地叩拜,口中念着吉祥的话语。
    一路上,彩绸飘舞,花瓣纷飞,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到达祈神台后,苏玉在祭台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向上天禀告大越开国之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礼毕,她接过易安呈上的诏书,面向众人宣读。清朗的声音在天坛上空回荡,诏书内容表达了新帝对国家的治理愿景和对百姓的关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欢呼。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各个角落,烟火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天空。
    五彩斑斓的烟火如同盛开的花朵,象征着大越的繁荣昌盛。皇宫内,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苏玉与叶晚莹、文武百官一同举杯,庆祝大越的诞生。
    整个大典在礼部尚书钱益均的主持下,办得十分盛大,也遵从了苏玉的旨意,将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步骤省去,节省了一大笔银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