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结业喽

推荐阅读: 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我与她合租的日子夜天子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秦朗林馨儿

    小瘦脸的男子内心一动,神情转为柔和,他脸上笑容灿烂地伸手将少女搂得紧紧的,口中喃喃道:“甭怕、甭怕,有你朱哥哥在这里呢……”
    见那老者此刻突然**了一声,似乎还蕴含着强烈的愤怒与不甘,那小瘦脸的男子,不,朱厚照瞬间眼睛一片明亮,赶紧从兜中拿出除瘴气催醒草药粉,又叫少女找来山泉水给其服下。
    不大一会,便听得女孩惊喜叫道:“爷爷,爷爷,你终于醒了?”
    老者终于是醒转过来了,听得女孩说是面前这男子从野人魔爪下救了这爷孙俩,自然是感激涕零得不行。
    “好人,好人啊,但愿菩萨保佑您老人家活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呀!”
    老者口中边不迭声叫着,边拉着孙女一下便跪在了朱厚照身前,磕头就拜。
    “老爷子,老爷子,您这话言重了,朱某怎能受您如此大礼?使不得、使不得呀!”
    朱厚照一下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头摇得跟拨郎鼓似的,连连摆手。
    一边赶忙搀扶老者与孙女起来,一边道:''老爷子,您实在是羞煞朱某了,朱某怎担当得起?再说了,救死扶伤本就是朱某份内之责,自然是责无旁贷,朱某这样做也是应该的。”
    余下无话。
    之后,朱厚照趁热打铁,再接再励,继续荡平野人山之野人余孽,从而也就完成了他五彩缤纷的结业课题作业。
    野人山荡平野人,这武功搁作在任何朝代都是件可昭天地日月的大亊。
    于是乎,在这东北靑年在职武校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朱厚照自然又一次经校长提议,给隆重请到了主*席台上。
    既来之则安之,朱厚照也不客气,在校长再一次建议下,当着台下全体培训班师生之面慷慨激昂了一番。
    咱们可以把朱厚照这番慷慨激昂的话稍微归纳一下。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一浪更比一浪强,我就甘当这衬托红花的绿叶,甘当这成就后浪,勇于当后浪炮灰的前浪!”
    朱厚照这番慷慨激昂的话中心思想大致如此,这也足以体现了他那崇高的思想境界。
    也体现了他突兀爆发出来的口才之美。
    有些东西是压抑不住的,这就是美。
    当它被压抑许久,最终爆发出来的时候,往往就会带着一种奔腾而出的骇人力量。
    这是一个有美迟早都会迸发出来的时代,或者说,正因为长久的沉寂,才凸现现在之美,生命不甘于沉沦,不甘于沉寂,迟早都会绽放出异样的光华,宛如烟花一般照耀于夜空灿烂。
    这美,分外瞩目。
    这美,令人奋发。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美,答案是,醉美,一种令人沉迷至心醉的美。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甭说某某很牛逼,能手撕大象,那种位面之子的牛人这世界的确有,但只不过是万人之一罢了。
    毕竟这世界的人绝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能克服困难、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对这绝大部分人而言,不足的一面会有的,无法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会有的,人有不足远非主流,主流还是泱泱克服困难、全面发展这红日初升的金光大道。
    也正因为如此,进入大众视野,诸如朱厚照这般流星火雨般的扬名突破,让人大呼“人怎么可以进步成这样!”的他,其实是一种主流的存在。
    培训班的结业典礼过后,就是一系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先是校方组织了全体师生合影,然后是有互相友好的或交流像片或互赠笔记本。
    最后是校方请大家美美吃了一顿大餐,餐后大家各自整理行李,然后依依惜别,踏上返乡的路。
    好了,至此咱们该对朱学员东北靑年在职武校的培训历程作一个总结了。
    东北靑年在职武校的培训对于朱学员来说是一段崭新的人生履历。
    在这里,他除了得到良好的休息娱乐外,还充分学习了不少知识,武道修为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除此之外,在东北靑年在职武校,朱学员还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
    在东北靑年在职武校的校长和上官老师、贺兰老师等的谆谆教诲下,朱学员更加明确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除此之外,在东北靑年在职武校,朱学员还交往了张芷墨、苟富贵、范跑跑等学友,见识了端木瞻、郗特乐、
    沙仁匡等的丑陋嘴脸,这对他今后的人生都会有一定的教益和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过去的朱学员是阳光的,是进取的,是努力奋斗的;在东北靑年在职武校,他同样的也是阳光的,是进取的,是努力奋斗的。
    好了,废话少说,各位看官,咱们下面就来看看这朱某人是如何返回那鸟县的吧?
    各位看官也知道,民国这年头,各方面条件极差,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因为交通工具一火车汽车极其稀少,且票价不菲,所以,绝大部分人出行皆是选择“11路公交”。
    等等,刚才你不是说民国这年头,交通工具一火车汽车极其稀少,且票价不菲吗,怎么现在又说绝大部分人出行皆是选择“11路公交”呢,你这不是自已打自已嘴巴吗?
    兄弟,别误会、别误会!晒家在这里不过是与您开了个玩笑而巳!
    晒家在这里指的“11路公交”不过是指的人两条腿而巳。
    民国绝大部分人出行皆是靠的两条腿,死命地练铁脚板,与两只腿过不去,这在民国并不是什么秘密。
    于是乎,朱某人带上行李就向鸟县的方向出发了。
    接下来,朱某人一路上的艰难跋涉咱这里就不细说了。
    反正这一路上他走累了,就会路边找块大石头坐下歇会,或压压腿、伸长下胳膊,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体机能。
    渴了、饿了,他则会拿身上带着的干粮和着路边的溪水将就一下。
    至于脚走了起了泡,捏破了再走;鞋走烂了,换一双再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