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心善

推荐阅读: 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我与她合租的日子夜天子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秦朗林馨儿

    “还有吗?”姜晟问。
    “还有事吗?”谢玉道。
    两句话几乎同时响起,彼此之间差一个字,其中的意思千差万别。
    谢留拨浪鼓一样摇头,拱手:“弟告退!”转身就要跑。
    “等一下。”姜晟唤住,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一颗不大的石头,“这是我平日雕琢的,说不上如何,权当见面礼了。”
    石头上雕琢着山水,是印鉴的料子,一看便知是姜晟的手笔。
    谢留喜形于色双手接过来:“多谢兄长,大兄也时常把玩,这回我总算也有了。”
    “走吧!”谢玉语气不善。
    谢留一颤,忙不迭的跑了。
    屋内谢玉姜晟对视,谢玉面对姜晟眼角眉梢都掩不住的喜色,轻咳:“我是常以为鉴。”谢留看到的是姜晟送给她的那枚“比德如玉”。
    姜晟点头:“我亦常作书画。”姜晟说的是谢玉给他的那枚镇纸。
    目光交错,情深正浓。
    “书画呢?”谢玉问。
    “明日送来。”姜晟道。
    “好。”谢玉道。
    听似淡然,人已经近在咫尺,双手也握在了一起。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耳边吟喃诗词,是世上最优美的词汇, 又是让人沉迷到最深处的缱绻。
    姜晟不知道自己在谢玉眼里是如何的倾城绝色。
    谢玉也不知道自己在姜晟的眼中是怎样的艳若桃李。
    半个时辰之后, 姜晟方走出屋门。
    姜晟面上淡然,唯有耳朵通红一片。
    直到姜晟上了车, 车中摆着一杯凉茶。
    外面寒风瑟瑟,车中虽暖可刚上车也有寒气。
    姜晟瞥姜十八:“这是什么?”
    “凉茶。”姜十八道。
    废话!
    姜晟看姜十八:“可知现在是什么天色?”
    这么冷的天儿给自家主子凉茶,是生怕自家主子不得痢疾?
    姜十八道:“主子每次见过谢大人都以为茶热,属下看主子今儿也有热意涌动, 这才备了茶。”
    “去吧!”姜晟打断。
    “是。”
    姜十八退下。
    车中姜晟闭了闭眼, 端起茶一饮而尽。
    还好~
    谢府内,谢玉也在喝茶。
    口干舌燥,热血上涌,气息不匀。
    即便这个时候姜晟应该已经走了, 可心下的悸动还是有些压抑不住。
    情到深处, 虽然实质上没做什么,但意识中好像什么都做了。
    难怪都说“美人泪,英雄冢”, “宁要美人儿不要江山”。
    小别胜新婚亦是如此吧~
    哎呀,那种事情还没有亲身体验过,也只能想一想,想一想。
    不行,又有点儿口干。
    谢玉仰头连着喝了两杯,这才意识到这茶水的温度正好。
    “不错。”谢玉夸奖谢二。
    小柒小玖不在身边,谢二吕二给端茶倒水,不是热就是烫, 很少合她的口味。
    谢二嘿嘿的笑:“是姜十八提醒属下。”
    “姜十八?”谢玉纳闷。
    谢二道:“是, 姜十八说豫章王喜欢喝凉茶。”
    “什么?”谢玉觉得自己或许是听错了。
    她怎么不知道姜晟有这个习惯?
    谢二看出来谢玉不相信,道:“说是豫章王见过谢大人回去之后就喜欢喝凉茶, 嬷嬷说家主不可贪凉, 故而属下大胆备了温茶。”
    谢玉:“……”
    她知道了。
    咳,有些人的定力原来还不如她。
    谢玉嘴角弯起来, 然后越弯越大, 最后笑出了声。
    笑声在夜色中弥漫, 渐渐飞上高空。
    但见月色明亮, 光影清清。
    *****
    白日的钟声响起,震动了整个京都。
    日出东方。
    皇帝姜枫在百官众目之下, 迎苍天,奠玉帛, 进俎,献礼以礼为序,为大炎国朝之帝。
    以礼部尚书高呼三省为念,一丝不苟。
    谢玉立在百官之中,但见四周白色蓝色的框框密布,随之飘曳,最当中姜枫头顶上的蓝四周凝聚龙形,下面姜晟头顶上的金框也隐隐的泛起长龙之廓。
    同样是穿着衮服的姜晟俊美的仿佛天地间都失去了颜色。
    正是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皇帝祭天, 祭天下。
    而后皇帝下昭。
    威武庄严,肃穆郑重。
    浑然间好似天地都听到了人世间新生的帝王。
    这是谢玉从不曾见识到的。
    但当见识到之后, 方陡然觉得华夏之传承源远流长。
    笔者竟懂这么多!
    足足两个时辰,皇帝终于登基完毕,最后百官齐聚在曾经姜枫呵斥先皇帝的大殿内, 册封皇后,皇子,百官。
    汉王妃自然为皇后。
    汉王世子姜堰为幽王。
    汉王三公子姜庄为襄王。
    汉王四公子姜晟为豫章王。
    不日豫章王领兵, 亲往平定大炎国朝乱事。
    其他官员各有封赐,内阁的人数补齐,曾经先皇帝的心腹被撤下,另有官员上补。
    谢玉正二品之位已是足够高了,赏赐金银,赐爵郡公。
    可谓恩宠。
    皇帝没有册封太子,而幽王的“幽”字亦是意味深长。
    大典过后,皇帝让内阁几位大臣留下,同时留下的还有谢玉。
    谢玉有所觉。
    在偏殿等候的时候有宫婢送来了一碟点心,点心名叫“吉祥果”。
    “大人,这是豫章王给大人准备的。”宫婢道。
    “有劳。”谢玉道。
    偏殿内早有宫中备好的点心茶水, 这碟“吉祥果”绝不是点心这么简单。
    谢玉拿起来一个吃了,味道一如她曾吃过的。
    吉祥, 应该是说她不用担心吧~
    谢玉沉吟中,半碟子点心就吃下去了。
    登基大典就是费力气的活儿。
    她也饿。
    只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吃了饭再宣召她。
    事实证明皇帝敬业的很,很快就召见了谢玉。
    谢玉走到殿门外,那几位内阁大臣刚刚离去。
    谢玉进到殿内, 发现姜晟也在。
    谢玉目光微动,神色不变的向皇帝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皇帝放下银耳羹,看了眼姜晟,也没有废话,直接道出了缘由。
    “若非谢卿冒险带出圣旨,又是找到了王德大监,此番还不知道有多少波折,这些功劳,朕都记得。”也就是说这些功劳不能说出来。
    “今日朕有两法可由谢卿选来,晟儿要率军攻围大炎匪徒,谢卿可为监军,待日后晟儿剿灭为安,谢卿以此功足可入内阁;另一则是谢卿如今功成名就,可回江州以慰,江州观察使之职如何?”
    姜晟神色幽深。
    谢玉眼中微亮。
    皇帝微笑仁慈的像极了谢玉曾经见过的那位老皇帝。
    “若是一时难以择决,可明日再奏。”皇帝很贴心。
    谢玉上前一步:“臣愿回江州,为江州百姓父老略尽绵力。”
    “好!”皇帝抚掌而笑。
    随后皇帝又夸了谢玉一番,才放谢玉离开。
    姜晟随同谢玉一起。
    殿外有盔甲整齐的兵士巡过,看到姜晟行礼,姜晟抬手间即便不曾刻意,隐隐间也若有了王者之气。
    谢玉欣然。
    她可是看着姜晟头顶上金框四周的龙纹越发清晰。
    等姜晟当上了皇帝,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咳,不行,她这个念头要不得。
    人家老子才刚当上皇帝。
    “跟我来!”
    姜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谢玉才发现巡宫兵士早已经离开。
    宫中领路的小太监小碎步的跟在姜晟身后,俨然是听姜晟的意思。
    谢玉跟过去,随在姜晟身后拐过一处宫墙之侧,姜晟一把把谢玉拉到墙壁之角。
    带路的太监看到姜晟拉过谢玉,只当是没看到,小碎步跑到十多步开外眼观鼻鼻观心以示真的啥也不知道。
    姜晟不理他,只低头看着谢玉,目光灼灼之下只让人心跳加快。
    “不想与我一同征战?”姜晟问。
    谢玉道:“想,只是皇上怕是会有条件。”
    姜晟轻叹,倾身抱住谢玉。
    熟悉的气息在鼻端充斥,滚动着刺激着谢玉的理智。
    “别,这是皇宫。”谢玉。
    “没事,他们看不见。”姜晟。
    “……”
    好吧,你说的。
    发现了也是她被胁迫。
    谢玉窝在姜晟怀里,犹豫了片刻,袖手抬起,拽住了姜晟的袖摆。
    谢玉比姜晟矮,又是在墙壁之角,姜晟身上宽大的衮袍几乎能把她整个人都笼罩起来,倒也不虞被人看到,可若是她揽住姜晟就不同了。
    姜晟的袍子是墨色的,她的袍子是紫红色的,太明显。
    只是这样被牢牢保护的感觉极好。
    姜晟也似乎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抱着她不说话。
    恍惚间好似想要直到天长地久。
    可这里总归不是缠绵的地方。
    “难道是我猜错了?皇上不曾提条件?”谢玉问。
    “提了。”姜晟埋首在她脖颈侧道,“让我娶妻。”
    “……”
    谢玉先前还松软的身躯突然有些直硬。
    姜晟嘴角扬起来,眸光萃亮。
    “不是说在孝期?”谢玉道。
    “是,孝期后再行礼。”姜晟道。
    “是哪家小姐?”谢玉问。
    “不知。”姜晟道,“历来皇子的婚事何堪由皇子做主。”
    一言间已有叹意。
    即便谢玉胸口不舒服,也都想要安慰几句。
    当初她就是想活着,哪儿知道后来她竟喜欢上了姜晟啊~
    “婚姻大事,总也是应该的。”谢玉道。
    “……”
    姜晟皱眉。
    谢玉的年岁比他还要大上几岁。
    姜晟缓缓松开双臂,低眉给谢玉整理袍泽。
    谢玉觉得姜晟有些怪,正要打量姜晟,就听着姜晟含眉道:“现在回去也好,京都之地也不是这么安稳的。”
    “怎么说?”谢玉问。
    “父皇给姜堰安置了府邸,与我的府邸隔着一条街,而既是幽王,就不再有圈禁禁足之说,京都王氏姜氏杨氏这些日子也常往皇后那边去,怕也是不会闲着。”顿了顿,姜晟道,“毕竟现在只有幽王膝下有子嗣。”
    皇族之中子嗣最为要紧,今日皇帝登基,没有册立太子,世子又是嫡长,不免让人浮想联翩,暗中动点儿手段也是有可能。
    “皇上是在放长线?”谢玉问。
    姜晟沉吟:“或许。”
    连姜晟都知道皇后那边的动静,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急哄哄的让姜晟率兵出京都,在军中,姜晟的安危不用担心。而不管谢玉是监军还是回江州,也不在京都。
    “皇上心善。”谢玉道。
    姜晟轻叹:“是啊,若是换做我有此子,即便再宠爱,也不会纵容姑息。”
    谢玉颔首:“换做我,我也容不得。”
    姜晟看谢玉:“我动手就可。”
    谢玉怔了下,面颊陡然泛红。
    放肆了哦,胡说些什么。
    宫中之侧角落,谢玉和姜晟先后出来,先前站在外头的小太监低垂着脑袋继续引领京兆府牧大人,豫章王出宫。
    如他们这般只是盯着外臣不得入宫,王爷和大人只是在墙角说了几句话,根本就没入宫,他们也就没有失职。
    待谢玉姜晟出了宫门,小太监几乎是擦着额角的汗往回走。
    而也就是谢玉姜晟刚出了宫门,两人在宫内角落说了会儿话的事故就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靠在龙椅上扶额轻叹。
    真是一点儿也不省心。
    “咚咚。”
    皇帝身后的墙壁传出动静,皇帝骤然紧了眉头,暗处几名黑影人出现,立在墙壁之侧。
    墙壁轻微颤动,露出缝隙。
    “皇上,姜童回来了。”隐约可听到里面有呼声。
    皇帝示意。
    墙壁悄然划出一道可供一人进出的缝隙,黑影人进入,不多时,又有两道声音传出,墙壁上的缝隙扩大。
    一身黑衣的姜童走了出来。
    “姜童拜见皇上。”
    皇帝欣然扶起:“如何?”
    “蒙皇上洪福,一切顺遂。”姜童道,“不过江州谢氏有怪异之处。”
    皇帝眼中陡然湛亮。
    **
    谢府中,谢玉看着桌上渺渺而起的茶烟眉头紧锁。
    她是京兆府牧,熟知百姓中的繁琐事情,宫中朝中大事还是知道的慢一些。
    谢什谢凭又是对政务迟钝,现在明明是皇帝新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今日若不是姜晟告诉她,她都不知道京都竟这么危险,亏她先前还以为皇帝姜枫已经把京都掌握完全,只要日后再平定了大炎境内的匪患就能安稳太平,万事大吉了。
    只是既然皇帝已有所布局,那她到底要不要听从安排离开京都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