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孩童们都偏瘦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夜天子我与她合租的日子秦朗林馨儿

    “再来看看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他们那个不是有身份有背景。”
    “老百姓如何能造反?没钱没粮没人,老百姓拿什么造反?”
    “总之、咱大孙说的对,士族没有一个好玩意,只会欺压盘剥百姓,只会祸害国家。”
    “如果当初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的时候,这些士族不使绊子,并且支持隋炀帝杨广的话,结果会是什么样?”
    “肯定不会战乱四起,肯定已经把高丽划入华夏版图。”
    呃!!!
    李善长讪讪笑了起来,谁让他也是出自士族呢,这就有点尴尬了。
    而且、朱元璋说的合情合理,很有道理的样子,李善长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上位、此言差矣,上位不就是出自底层百姓吗?如今上位不就成了大明开国皇帝,成为九五之尊吗?”李善长奉承道。
    朱元璋撇撇嘴笑了起来:“咱当初的情况,你难道不知道吗?咱的成功,是意外,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咱觉得咱了不起,但是……咱可以说,咱的成功例子是万古无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
    这……
    李善长又哑然了,这踏马的尽是大实话,说起朱元璋能成为九五之尊,李善长很多时候都感觉跟做梦一样。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这才创造了朱元璋这个奇迹。
    李善长经常在想,当时如果自己组建一支大军,绝对比朱元璋轻松,他家虽然不是贵族,但也是士族,不是富可敌国,但也有些许钱财。
    而且……如果他组建大军的话,相熟的士族也会帮忙。
    李善长一想到这些,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如果自己也早一点组建大军,那还有朱元璋什么事,自己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弄一个大明,他就弄一个大光。
    只可惜……他现在只能懊悔,谁让朱元璋这家伙起步早,等他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天下格局已经差不多了。
    他只能选择一方投靠。
    而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朱元璋,因为当时张士诚和陈友谅后面都有士族支持,有读士族的书人辅佐了,他去了也没自己的位置。
    也就朱元璋这里,要啥啥没有,他去了就是座上宾,这当然选朱元璋了。
    这就叫宁为凤头不做鸡尾。
    朱元璋挑眉望向窗外:“咱也不是说马上就要出兵讨伐西域和女真,咱只是定下计划,等咱灭了倭国,灭了蒙元……到时候就是对西域,对女真出兵之时。”
    闻言、李善长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马上对西域和女真动兵。
    至于以后,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倭国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然当初忽必烈也不会沉沙折戟。
    虽然说目前倭国处于内乱之中,但真要是有外敌入侵,只要他们不是猪脑子,他们肯定会一致对外的。
    这也就是说,倭国也能拉起来几十万大军。
    灭草原上的蒙元就更难了,好家伙!
    蒙元人不愧是游牧民族,没有家的概念,打不过就跑,草原无边无际,追都追不到。
    “善长、咱大明的日子是不是很苦?”朱元璋话题转变也太快了,把李善长都搞懵逼了。
    马车已经入城,李善长望着街道上妇人牵着的孩童,开口说道:“应该不算苦吧,除了那些难民,城里的孩子瞧着就很不错,脸色红润有光泽。”
    朱元璋摇摇头:“你仔细看,这些孩童是不是都有点偏瘦。”
    这!!!
    李善长定睛一看,目光从一个又一个孩童身上扫过,好像……似乎,还真偏瘦。
    “不对啊……臣仔细看过了,有些孩童穿着锦衣华服,一看就是大富人家的孩子,按理来说,吃食肯定是不愁的,而且顿顿有肉。”
    “可为何,长得胖的非常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眉头紧锁,他又补充道:“还有杨家村也是一样,这几个月杨家村的日子过得非常好,那些孩童依然很是瘦弱,完全没道理啊。”
    朱元璋眉头紧锁,孩子是大明的未来,长得人高马大才有力量,上阵杀敌才勇猛。
    “你让人去查查情况……”朱元璋吩咐道:“尽快弄清楚原因顺便查阅典籍,看看汉、唐、宋、元时期是什么情况。”
    李善长点点头:“臣等会就让人去查。”他说着话音一转:“上位、要不明天问问皇长孙,皇长孙聪明绝顶,或许皇长孙能解答这个问题。”
    听到李善长夸赞大孙,朱元璋笑得嘴都咧开了,如果是把事情推诿给别人,朱元璋肯定会狠狠的呵斥。
    但李善长夸得好,朱元璋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善长说的对,咱大孙是大明第一聪明人,说是大聪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咱大孙可能能解答这个问题。”朱元璋不要脸的卖弄起来。
    边上的李善长闻言,心里酸溜溜的,他也好想要这样一个大孙子。
    羡慕妒忌恨。
    嘚瑟过后,朱元璋沉声说道:“回家以后,好好教导李琪,他不仅是你儿子,还是咱的驸马。”
    “这次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千万别出什么岔子,不然朝廷是不好跟那些官员们交代。”
    李善长重重的点点:“上位、臣会教导好我儿的,臣虽然年迈,但还是能帮着我儿出谋划策。”
    李善长当然知道朱元璋话里的意思,这次不仅仅是关乎着大明邮政的开办。
    更是关系着他儿子的未来。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不喜欢外戚涉政,也就是说,像李琪这种驸马爷,都不可能有实权,他的归宿就是宗人府。
    这次朱元璋提拔李琪,朝中大臣们肯定起了心思。
    如果被李琪办砸了,李琪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甚至会被降罪,好堵住大臣们的嘴。
    同时、李善长心里暖暖的,他以往各种猜忌朱元璋,生怕朱元璋向他们家挥刀。
    是他内心狭隘了,朱元璋根本不是那样的人,是念记情义的,根本不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朱屠夫。
    嘿嘿……
    如果朱轩能听到李善长的心声,绝对会笑得肚子疼,你丫的想多了,原历史中,你可是没有善终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