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宝藏1

推荐阅读: 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我与她合租的日子夜天子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秦朗林馨儿

    19、01、04、29这四组数字,说不定密码,因为这是裕仁的生日。
    王大山突然信心大增,立刻招呼崔明又一次回到了第二层的大铁门前。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深深呼吸一大口,王大山再一次转动了密码盘。
    崔明在一旁凝神静气,生怕连呼吸都影响他。
    终于在前后转动了三十多圈之后,只听咔哒一声,大门被打开了。
    王大山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
    崔明见状,像个孩子一样大声的叫了起来,然后一把抱住了王大山,疯狂的拍打。
    王大山则微笑的看着他,任由他拍打,也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看起来,似乎破解了这个宝库的密码并不算太难。但其实只有内行才能够知道,这其中多么的复杂,需要掌握多少信息和历史知识。
    别的不说,这不但需要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极为深刻了解,还要对日本的近代史烂熟于胸。
    有几个人知道日本国内的保险柜和金库大多数都出自三菱金库之手?
    又有几个人懂阴阳八卦五行六爻,还会用文王金钱课占卜?
    还有谁跟王大山一样,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仅仅通过一具尸体眼睛看着的方向就能够推断出密码的来源?
    崔明跟王大山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可他依然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王大山也是幸运的,前世的时候,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日军在侵华之前的战略准备。
    他清楚当时日本国内与国外的情况都是什么样的,所以才能准确的推断出密码。
    还有密码输入的方式,后来被国内的保险柜生产厂家完美复刻,成了他们家保险柜上的标配开锁方式。
    好一会儿,崔明才停下拍打的动作,兴奋的说道:“尘哥儿,还是你太牛逼,这样就把密码破解了。你跟我说说,是怎么破解的?”
    王大山微笑的说道:“没啥,都是运气。要不是你提醒我,我还想不到密码就是裕仁的生日。”
    “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儿呢?我提醒你啥了?”
    “你说魏强给我们指路,巧的很,前两天我算卦的时候,算出的就是一个仙人指路的卦象。
    你记不记得,咱们进入大厅的时候,那个自杀的小鬼子,他的眼睛看向的就是裕仁的画像,我就琢磨着密码会不会是他的生日。
    也是运气好,其实本来我也记不住裕仁天皇具体是哪一天生的,只知道他是1901年4月出生,谁知道画像上竟然写了具体日期。”
    崔明竖起大拇指:“老大,还是你屌,简直屌爆了。咱们进去吧,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
    “不急,先打开门让空气流通一下。为了更好的保存文物,里面肯定没有通风管道,又加上几十年过去了,应该早就没有空气了。”
    说完,王大山费劲的拉开大铁门。
    这大门真的很重,光钢板的厚度至少有十来厘米。
    这也幸亏是用钥匙和密码打开了门,如果要用炸药炸,可能把整个地下工事都炸毁了,都不一定能耐它如何。
    大门里面黑漆漆一片,手电照过去,根本就照不到多少地方,在外面几乎什么都看不着。
    眼见手电筒越来越暗,两人干脆将身上的照明设备全部都换上的新的电池。
    又等了好一会儿,王大山这才说道:“差不多了,咱们进去。”
    等他们进去到了宝库里面,发现里面并不算特别大,满打满算大约有二三百个平方。
    里面摆放着一个一个的箱子,有大有小。
    其中最大的,大约长两米左右,宽六十公分,就这样静静的摆放在距离门口最近的地方。
    与王大山的想法不同,这里不是博物馆展厅,没有建造玻璃柜子将文物门全都展示出来,只是全部都呈现打包装好的状态,准备随时运走。
    每一个箱子的外面都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物品名称,规格重量和注意事项。
    王大山随手打开最大的那个箱子,用手电筒照了过去。
    只一眼,他就惊呼了起来。
    一个与真人等身大小的铜人,静静的躺在一堆稻草里面。铜人的身上泛出了绿油油的光芒,上面还刻画着穴位和经络图。
    如果不是王大山有心理准备,都要被这玩意儿吓一跳。
    长得太像僵尸了。
    针灸铜人,这难道是王惟一铸造的两具天圣铜人其中之一?
    如果是,那就简直比国宝还要国宝了。
    王惟一是宋仁宗时期的翰林医官,他受命整理针灸理论,于1026年编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系统规范了354个穴位名称与定位。
    为直观教学,他提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并于1027年完成首批两具铜人,史称“天圣铜人”,存放于汴京(今开封)太医局。
    铜人以青铜铸造,高约1.73米,与成人相近。内部中空,体表精准标注经络穴位,每个穴位旁刻有名称。
    铜人由前后两半拼接而成,可拆卸观察内部结构,如骨骼、脏腑的示意模型等。
    后来,1127年“靖康之变”后,一具铜人被金国掳走,后传入元朝;另一具下落不明,有说毁于战火。
    现在,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确实收藏了一具古代针灸铜人,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北宋原物,但缺乏确凿证据。
    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日本国内收藏的,应为元代仿制。
    如果这里的这一具被证明是真的,那就是天大的不得了的事情。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文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证明欧洲最早的解剖教学模型(16世纪)可能间接受到东方铜人启发。
    也就是说,中国人研究解剖学要比西方早三四百年的历史。
    就说这个牛逼不牛逼?
    两具天圣铜人,其中一具被元朝抢到了大都,后来被明清继承,清末下落不明。
    另外一具,流落到了民间,可能被民间收藏,也可能毁于战火。
    只是不知道,这一具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是其中的哪一具?
    一时之间,王大山的呼吸有些沉重。
    作为一个道士,他十分清楚这具天圣铜人的价值。
    不过他明白,即便这铜人不是北宋的,那也不是私人可以收藏的。
    有点遗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