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春华心事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 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郡主是个乌鸦嘴、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 我真不是乌鸦嘴、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第一序列、 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伸手牵着小包子出院了,娘俩说着儿歌到了花家,“婶子,春华妹子好些了吗?”
花婶子这次没拦着她,反倒热情的很,“好着呢,能吃还能喝,那奶水俺孙子都吃不过来了。”
“那就好,要没奶水俺可担不起。”抿唇笑了笑,带着小包子进了屋。
花婶子急忙解释,“误会了不是,婶子那是老理,你这一揉,又吃了豆浆煮蛋,还有你那个甜酒酿,太神了,奶水刷刷的。”
一前一后到了炕边,看着面色红润的春华,“气色好多了,肚子有啥不舒服的嘛?”
说话间伸手搭在她的手腕上,春华摇摇头,面色带些许愁容,“就是总躺着,那么多活没完事,我心里有些急。”
春华坐月子,想着绣房人手不够,心里愧疚。
顾兰芝看出她的心思,劝慰着她,说出心里的想法,
“我都不急,再说想法子就是了,你可不能上火,婶子该埋怨我了,我今个来就是和商量办法的。”
顾兰芝看着春华,简短的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她想让春花写封信给她娘家,找几个绣工好的领活做活。
这样既带动那边也解决了她这边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春华,你们村就是做这个,你也熟悉好的绣工,让婶子张罗一下子,大家一起赚钱不好吗?”
春华激动地一把抓住她的手,“嫂子,你脑子真好使,我怎么就没想到,村里和我相仿的好几个,还有比我好的,我这就写。”
顾兰芝被她突如其来的一抓,惊了一下,还以为她不同意呢,没想到他们村还有比他手艺好的,拍了下她的手。
“你说就好,其他的我来办。”
春华说着她娘家姓什么,住在哪,他们村谁绣的好,名字也都告诉了顾兰芝,她一一记下了。
说着说着春华掉起了眼泪,弄得她有点蒙。
紧接着花婶子叹了一口气,“兰芝,这事压她心里好久了……”
花婶子说她儿媳妇娘家早就托人送信来了,问他这边过得如何,说他们村男人走了,女人们又担不起事,乱成了一锅粥,如今东西变不了现,没了生计来源,日子过得清苦。
此时顾兰芝才知道,春华娘家村子也出现了状况,这地方的女人不当家,男人们一走,势必影响今后的日子,不像现代男女都能顶一半天。
说的她心里酸酸的,拉着春华的手,“如今此一时彼一时,男人不在,咱们就得顶得住,这事我来办,你好生养着啊。”
“嫂子,你要不提俺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法子帮助家娘家,俺替我娘家谢谢你了。”
起身就要行礼致谢,顾兰芝赶紧拦下了她,“等着你娘家那边有了收入,再谢我也不迟。”
噙着泪看着她笑了笑,看向小包子。
“嫣儿,小弟弟可爱不?”
小包子嘻嘻笑着指着他花奶奶怀里的小宝宝,“娘,俺也要弟弟,好玩。”
哈哈哈——
几个女人都被她都笑了,花婶子伸手摸着小包子的脸蛋,“嫣儿,冬天你就有小弟弟了,花奶奶到时候去看你弟弟行不?”
“行,花奶奶带好吃的给弟弟吃,还得陪嫣儿玩。”徐嫣背着小手,扬着稚嫩的小脸看着她嘻嘻笑着。
花婶子瞧着嫣儿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的笑了,“小家伙,都会和奶奶要东西了,奶奶去的时候给你带。”
顾兰芝笑着起身,牵过小包子的手,“嫣儿,我们回家了,奶奶还要照顾婶子和弟弟呢。”
徐嫣对着他们摆摆手,和她娘走了,花家这一趟,把事情敲定了,心顿时敞亮不少。
娘俩悠闲地往家走,路上遇见了她婆婆和小叔,远看着是他们的人影,牵着小包子的手看向一处往前走。
王莲花眯着眸子前边是她娘俩,看一眼胳膊上挎着的篮子,笑盈盈的迎了过去。
“宝,奶奶给你拿好吃的要不要?”
徐嫣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一眼她娘看向他奶奶,“奶奶,娘说了不需要别人东西。”
小手拉了一下她娘的手,迈着小腿就要走,王莲花又拦住了她,“我是奶奶,咋是外人呢,你小婶子给你生娃了,你知道不?”
说话间,拿出果子在徐嫣眼前晃了晃。
徐嫣伸手推开她的手,“小婶子生娃和我啥关系?上次你还想抢我鸡腿,这果子你自己留着吧。”
“娘,回家。”
顾兰芝看着她女儿笑笑,娘俩径直向家走去。
王莲花拿着果子放回篮子里,看着那娘俩,心里这个气,没有豆腐高的小丫头片子,嘴巴还挺厉害,想套话都不成。
徐青山看着他娘气呼呼的看着他大嫂他们,拉了一下他娘,“娘,那娘俩一个德行,搭理他干啥,快走去看你孙子吧。”
应了声,拎着篮子和他儿子去林家。
顾兰芝走了几步回头看一眼,见他们走远了,看着她女儿,“嫣儿说话是越来越有条理了,看样子娘得教你识字读书了。”
提到读书写字,顾兰芝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这里的娃子没钱上私塾,都在家闲散着。
这年月不识字多吃亏,算个钱估计都算不对,琢磨着这是个照拂孩子的好事,但是办学堂得琢磨一下。
眼下刚买了那么多稻子,手里花费了一大笔,得先把支出的收回来一部分才行。
看着身侧的小奶包,紧着鼻子笑笑,娘俩进院了,“我们回来了。”
“嫂子,你回来的刚好,给,边关来的信。”小姑子拿着信递给她,顺手把小侄女领到一边玩。
顾兰芝看着手里的信,赶紧的展开信纸,见字如面,家中可好,分离至今甚是想念……
字字句句是思念之情,不由得眼里充盈着泪水,拂袖试了下眼角的泪,忽然看见了师父二字。
“媳妇,师父给我们送了野茶干还有腊肉,能吃到你做的东西我心里很是高兴,还说过几日给我们送甜酒酿,金疮药,日后咱得好好孝敬他老人家。”
顾兰芝抿唇笑着,“老头,还挺办事的嘛,我得准备些好东西送给你。”
收好书信,想着给她师父带点什么,家里的新鲜玩应,除了米糕,其他的她师父都知道,没新意,走着走着到了腊肉棚子。
抬头一看,上面还挂着火腿和咸鱼干,这个给他师父下酒好像也不错,拿着杆子挑下鱼干和火腿,抱着进了厨房。
小姑子听厨房叮叮当当的,便过来瞧瞧,“嫂子,你干嘛呢?”
“没什么,给我师父准备礼物,你哥说了,老头子经常给他们送东西,我怎么也得讨他开心一下。”
鱼干装进袋子,火腿包上牛皮纸,等着明日发甜酒酿时候一起发走,而边关那边,她师父望眼欲穿的等着她的甜酒酿。
“莲儿,你姐说送货来,这都几天了,咋还没来呢?”
欧阳智端着茶杯,看着铺子外。
花婶子这次没拦着她,反倒热情的很,“好着呢,能吃还能喝,那奶水俺孙子都吃不过来了。”
“那就好,要没奶水俺可担不起。”抿唇笑了笑,带着小包子进了屋。
花婶子急忙解释,“误会了不是,婶子那是老理,你这一揉,又吃了豆浆煮蛋,还有你那个甜酒酿,太神了,奶水刷刷的。”
一前一后到了炕边,看着面色红润的春华,“气色好多了,肚子有啥不舒服的嘛?”
说话间伸手搭在她的手腕上,春华摇摇头,面色带些许愁容,“就是总躺着,那么多活没完事,我心里有些急。”
春华坐月子,想着绣房人手不够,心里愧疚。
顾兰芝看出她的心思,劝慰着她,说出心里的想法,
“我都不急,再说想法子就是了,你可不能上火,婶子该埋怨我了,我今个来就是和商量办法的。”
顾兰芝看着春华,简短的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她想让春花写封信给她娘家,找几个绣工好的领活做活。
这样既带动那边也解决了她这边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春华,你们村就是做这个,你也熟悉好的绣工,让婶子张罗一下子,大家一起赚钱不好吗?”
春华激动地一把抓住她的手,“嫂子,你脑子真好使,我怎么就没想到,村里和我相仿的好几个,还有比我好的,我这就写。”
顾兰芝被她突如其来的一抓,惊了一下,还以为她不同意呢,没想到他们村还有比他手艺好的,拍了下她的手。
“你说就好,其他的我来办。”
春华说着她娘家姓什么,住在哪,他们村谁绣的好,名字也都告诉了顾兰芝,她一一记下了。
说着说着春华掉起了眼泪,弄得她有点蒙。
紧接着花婶子叹了一口气,“兰芝,这事压她心里好久了……”
花婶子说她儿媳妇娘家早就托人送信来了,问他这边过得如何,说他们村男人走了,女人们又担不起事,乱成了一锅粥,如今东西变不了现,没了生计来源,日子过得清苦。
此时顾兰芝才知道,春华娘家村子也出现了状况,这地方的女人不当家,男人们一走,势必影响今后的日子,不像现代男女都能顶一半天。
说的她心里酸酸的,拉着春华的手,“如今此一时彼一时,男人不在,咱们就得顶得住,这事我来办,你好生养着啊。”
“嫂子,你要不提俺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法子帮助家娘家,俺替我娘家谢谢你了。”
起身就要行礼致谢,顾兰芝赶紧拦下了她,“等着你娘家那边有了收入,再谢我也不迟。”
噙着泪看着她笑了笑,看向小包子。
“嫣儿,小弟弟可爱不?”
小包子嘻嘻笑着指着他花奶奶怀里的小宝宝,“娘,俺也要弟弟,好玩。”
哈哈哈——
几个女人都被她都笑了,花婶子伸手摸着小包子的脸蛋,“嫣儿,冬天你就有小弟弟了,花奶奶到时候去看你弟弟行不?”
“行,花奶奶带好吃的给弟弟吃,还得陪嫣儿玩。”徐嫣背着小手,扬着稚嫩的小脸看着她嘻嘻笑着。
花婶子瞧着嫣儿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的笑了,“小家伙,都会和奶奶要东西了,奶奶去的时候给你带。”
顾兰芝笑着起身,牵过小包子的手,“嫣儿,我们回家了,奶奶还要照顾婶子和弟弟呢。”
徐嫣对着他们摆摆手,和她娘走了,花家这一趟,把事情敲定了,心顿时敞亮不少。
娘俩悠闲地往家走,路上遇见了她婆婆和小叔,远看着是他们的人影,牵着小包子的手看向一处往前走。
王莲花眯着眸子前边是她娘俩,看一眼胳膊上挎着的篮子,笑盈盈的迎了过去。
“宝,奶奶给你拿好吃的要不要?”
徐嫣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一眼她娘看向他奶奶,“奶奶,娘说了不需要别人东西。”
小手拉了一下她娘的手,迈着小腿就要走,王莲花又拦住了她,“我是奶奶,咋是外人呢,你小婶子给你生娃了,你知道不?”
说话间,拿出果子在徐嫣眼前晃了晃。
徐嫣伸手推开她的手,“小婶子生娃和我啥关系?上次你还想抢我鸡腿,这果子你自己留着吧。”
“娘,回家。”
顾兰芝看着她女儿笑笑,娘俩径直向家走去。
王莲花拿着果子放回篮子里,看着那娘俩,心里这个气,没有豆腐高的小丫头片子,嘴巴还挺厉害,想套话都不成。
徐青山看着他娘气呼呼的看着他大嫂他们,拉了一下他娘,“娘,那娘俩一个德行,搭理他干啥,快走去看你孙子吧。”
应了声,拎着篮子和他儿子去林家。
顾兰芝走了几步回头看一眼,见他们走远了,看着她女儿,“嫣儿说话是越来越有条理了,看样子娘得教你识字读书了。”
提到读书写字,顾兰芝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这里的娃子没钱上私塾,都在家闲散着。
这年月不识字多吃亏,算个钱估计都算不对,琢磨着这是个照拂孩子的好事,但是办学堂得琢磨一下。
眼下刚买了那么多稻子,手里花费了一大笔,得先把支出的收回来一部分才行。
看着身侧的小奶包,紧着鼻子笑笑,娘俩进院了,“我们回来了。”
“嫂子,你回来的刚好,给,边关来的信。”小姑子拿着信递给她,顺手把小侄女领到一边玩。
顾兰芝看着手里的信,赶紧的展开信纸,见字如面,家中可好,分离至今甚是想念……
字字句句是思念之情,不由得眼里充盈着泪水,拂袖试了下眼角的泪,忽然看见了师父二字。
“媳妇,师父给我们送了野茶干还有腊肉,能吃到你做的东西我心里很是高兴,还说过几日给我们送甜酒酿,金疮药,日后咱得好好孝敬他老人家。”
顾兰芝抿唇笑着,“老头,还挺办事的嘛,我得准备些好东西送给你。”
收好书信,想着给她师父带点什么,家里的新鲜玩应,除了米糕,其他的她师父都知道,没新意,走着走着到了腊肉棚子。
抬头一看,上面还挂着火腿和咸鱼干,这个给他师父下酒好像也不错,拿着杆子挑下鱼干和火腿,抱着进了厨房。
小姑子听厨房叮叮当当的,便过来瞧瞧,“嫂子,你干嘛呢?”
“没什么,给我师父准备礼物,你哥说了,老头子经常给他们送东西,我怎么也得讨他开心一下。”
鱼干装进袋子,火腿包上牛皮纸,等着明日发甜酒酿时候一起发走,而边关那边,她师父望眼欲穿的等着她的甜酒酿。
“莲儿,你姐说送货来,这都几天了,咋还没来呢?”
欧阳智端着茶杯,看着铺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