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不管不问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东晋北府一丘八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龙蛇之拳镇山河李毅黄小蓉无上丹尊

    朱由检对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明失望透顶,心力憔悴的他决定撂挑子不干了,任由大明滑落深渊。
    他也是想要看看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那些拥有良田上万亩的官绅们的笑话!
    他们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置朝廷于不顾吗?
    那就让自己儿子的军队,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
    朱由检做出了这个决定后,也是感觉到浑身轻松了。
    面对已经攻入淮安府的联军部队,他这个大明皇帝,不再像是以往那般焦急不堪,忙着调兵遣将应对了。
    他如今就像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一般。
    面对漕运总督路振飞的奏报留中不发。
    面对江北总镇刘泽清,刘良佐的告急军报,同样是留中不发。
    皇帝突然稳坐钓鱼台,一点儿都不慌张,这反而是让满朝文武心里直打鼓了。
    皇帝不急,他们急啊。
    要知道,当初北京城的那一批朝廷重臣不愿意跟着朱由检南巡,大多数都投降了李自成或者多尔衮。
    如今大明朝廷的文武大臣,那大多数都是出身江南地区的。
    以往北方烽烟四起,生灵涂炭,只要没有打到江南,他们压根就不在意。
    可是如今战火马上烧到了江南,要危急他们的性命,危急他们的庞大产业利益的时候,他们又怎么坐得住呢。
    所以他们纷纷的恳请求见皇帝朱由检,希望能够筹集粮饷,调兵遣将,去击退南下的联军,以确保江南的安危。
    “诸位大人请回吧。”
    面对这些紧急求见皇帝的大臣们,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也是给他们带了话。
    “这几日陛下偶感风寒,身子不适,正在休养,不便召集诸位。”
    众臣听了王承恩的话后,也都是觉得皇帝生病的太不是时候了。
    如今大明危如累卵,在这个危急的时候,他怎么能病了呢。
    “陛下病情如何?”内阁大学士史可法当即关切的询问:“太医可瞧过了?”
    “史阁老宽心。”王承恩回答道:“太医说陛下龙体尚可,只需要静养十天半月即可恢复。”
    静养十天半个月?
    众人也都是懵了。
    估计到时候联军都要打过长江了。
    “如今贼军已经打到了淮安府,江北告急,不知陛下可有应对的旨意?”有急眼的大臣忙问。
    “这个陛下倒是没有提及。”
    王承恩道:“诸位请回吧,要是有什要紧的事情,可递折子到宫里,陛下病愈后有事会召见诸位的......”
    王承恩说完话后,则是转身离开了。
    看到王承恩的背影,一众文武大臣怔在了原地,一时间不知所措。
    “如今都火烧眉毛了,陛下竟然病倒了,这算怎么回事。”
    “对啊。”
    “贼军攻势凶猛,江北的官兵抵挡不住,刘泽清已经连发了数封求援的军报,我们该当如何?”
    以往勤勉的皇帝突然病倒不管事儿了,这让一众大臣也宛如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不知道如何办了。
    先前面对朝廷的各种事务,皇帝要求他们去办差的时候,他们都是互相推诿,阳奉阴违。
    如今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时候,他们才着急了。
    “史阁老,您倒是说句话啊。”有人凑到了内阁大学士史可法的跟前道:“如今贼军攻城拔寨,势不可挡。”
    “江北的兵马要御敌,刘泽清那边急需粮饷,咱们总得拿一个章程出来才是......”
    一旦联军席卷江南的话,首先遭殃的将是他们这些人。
    他们数代人积攒的财富,产业那可都在江南呢。
    这短时间想变卖了跑路都来不及。
    为今之计,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将联军给击退。
    史可法望着着急的文武大臣,也是心里冷笑不已。
    平日里一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于皇帝的旨意那是阳奉阴违。
    如今知道着急了?
    早干嘛去了。
    史可法虽然心里对这些文武大臣充满了鄙夷,可是联军兵锋直指江南,对大明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他身为内阁大学士,自然不希望江南富裕之地,遭遇刀兵的荼毒。
    “所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史可法道:“国朝拿出了数百万两白银给刘泽清,刘良佐等人,以让他们训练兵卒,修葺城防。”
    “如今贼军攻入淮安府,他们食君俸禄,当替君分忧。”
    史可法道:“他们应当集结各路军队,据城而守或出城野战,与贼军血战厮杀,以保境安民!”
    “倘若是他们胆敢不战而逃,丢城失地,将严惩不贷!”
    史可法不仅仅是内阁大学士,如今还兼任着兵部尚书。
    皇帝病倒了没有旨意,他作为兵部尚书,却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他也是当即下令,要求江北的刘泽清,刘良佐的军队要依托各处城池和叛军战斗,否则严肃处理。
    “明日我要巡视兵营,以加强南都的守备!”
    “如今贼兵大军压境,各路兵马要御敌,粮饷必不可少,户部也要尽量的筹措......”
    史可法作为忠于大明的忠臣,在皇帝病倒的情况下爱,也是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临时的主持大局。
    众臣无奈,点点头后,旋即只能散去。
    “要密切的关注江北的情况,一旦局势有变,要及时的通禀。”
    这些人返回了自己的宅邸后,也是坐立不安。
    毕竟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随时可能打过长江威胁他们,所以他们没有了往日的淡定从容。
    “给江北那边的管事捎信儿,将田产庄园能卖的都卖了吧,便宜一些也无所谓。”有人开口道:“入袋为我。”
    “咱们的那些家丁也都召集起来,日夜戒备,防止贼军突然过江突袭。”
    “家里的女眷也别留在应天府了,明日就收拾金银细软,去浙江那边避一避......”
    文武大臣们打心眼里不怎么相信刘泽清的军队。
    在如今局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他们没有遵照史可法的命令,尽量的筹措粮饷支援前线。
    反而是一个个的准备变卖庄园田产,送走自己的亲眷,随时准备跑路。
    皇帝朱由检实际上并不是如同王承恩所说的那般偶感风寒,实际上他好着呢。
    他故意的对于前线的事情不管不问,也是他对大明的文武大臣失望至极的缘故。
    他觉得他纵使是昼夜不眠的操劳国事,那些大臣们,依然不会体恤圣心。
    如今他直接撂挑子不干了,看看大明没了,他们还能不能舒舒服服的过着纵情享乐的好日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