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 第134章 定计

第134章 定计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东晋北府一丘八妙医圣手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东郡通往邺城的路上。
    新降的臧霸被委派为先锋,率领五百本部兵马,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忙的不亦乐乎。
    在他看来,这正是潘凤信守承诺,将他带在身边教导的体现。
    中军所在位置。
    潘凤与郭嘉各自骑马,并排前行。
    后者怀里抱着酒壶,一路上就没松开过。
    潘凤挥手让亲卫离远一些,众人当即会意,自家主公有事要和军师商议,顿时将护卫的圈子扩大到三丈之外。
    “奉孝如何看待友若写信让本侯出手搭救天子一事?”
    “呃~”
    郭嘉打了个酒嗝,摆了摆手,随意回道:“君侯欺我醉酒,头脑不甚清醒,便要胡乱编排吗?”
    “荀友若有封侯拜相之志,如何会行这等不智之举?必是他人借他之名所为。”
    潘凤轻笑一声,看来不止他一个人知道荀谌是什么样的人。
    “哎,奉孝且莫管是谁所为,这件事你怎么看?”
    他站在后世的角度,认为迎立汉献帝,弊大于利。
    但他也想听听,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站在客观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件事。
    郭嘉抿了一口酒:“君侯既有决断,又何必踌躇不定,四处问计?臣所言未必正确。”
    他看得出来,潘凤不想迎立汉献帝,而且态度坚定,不会轻易被他人说动。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问的?
    为君之道,切忌好谋而无断,优柔寡断。
    他担心说的多了,反而会影响潘凤的判断。
    潘凤笑道:“本侯虽有决断,但未必一定是对的,为君者,可不能像霸王一样刚愎自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本侯得多听听。”
    此去邺城还有几天,赶路闲着无聊,聊一聊也是好的。
    还能听听郭嘉是怎么想的。
    郭嘉微微摇头:“君侯有做好与天下世家为敌的准备吗?”
    潘凤神色一肃:“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正色道:“天子,执掌天下权柄,身边汇聚一群天下最顶级世家的家主,如弘农杨氏家主杨彪,太原王氏家主王允,汝南袁氏家主袁隗等人,他们与天子一起分润着权柄。”
    “每一家向下,根深蒂固,有无数附庸,家财万贯,仆役成群,试问君侯,他们岂容一介武夫压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君侯起于微末,一刀一枪浴血奋战,又遇到一个好时候,得以占据冀州,攻略青兖。”
    “如今打下偌大的基业,可甘心拱手让人?”
    潘凤直接问道:“所以奉孝认为不该迎立天子?”
    郭嘉幽然道:“君侯不肯让,世家更不可能让,除非君侯学那董卓,刀剑加身,稍有忤逆,则当众处死,以作威慑。”
    “然后引起天下世家不满,群起而攻之,抗过去,则可称霸天下,扛不住,则如王莽,身首异处。”
    “相反,若不迎立天子,则无看不清形势的世家来冀州与君侯相争,争也争不过,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潘凤微微颔首。
    此时的汉献帝和公卿大臣,虽然饱受董卓欺辱之苦,但还没经历过李傕和郭汜的毒打,大概看不清形势。
    贸然带到邺城,的确自讨苦吃。
    除非他学黄巢朱温,有杀绝天下世家的决心。
    那样一来,汉族人口起码减少一半,实力大减。
    他可不想学司马家,成为民族罪人。
    所以,没得说了,汉献帝该去哪去哪,别来冀州就行。
    不仅他不能迎,还得阻止别人行,比如刘备和曹操。
    其实让汉献帝死在李傕郭汜手上,对他最为有利。
    正好天下无主,群雄逐鹿,皇帝的位置,有德有能者居之。
    至于各大世家,等汉室没落了,不用挑拨,他们自己会生出别的想法。
    要么支持看中的诸侯,要么亲自上场。
    联手的可能性反而不大。
    这样,潘凤就能各个击破,比扎堆对付轻松多了。
    潘凤笑道:“等回到邺城,还得奉孝出面,多劝劝那些让本侯出手搭救天子的人。”
    郭嘉连忙摇头:“臣可不敢做这恶人,背负乱臣贼子的罪名,成为某些人眼中钉。”
    “君侯也不想哪天臣喝醉了酒,迷迷糊糊就被别人摘了脑袋吧。”
    他可以在潘凤面前反对迎立汉献帝,但不能在外人面前反对。
    前者是行使谋士的责任和权利,后者就要和人结仇了。
    尤其是那些世家。
    迎立天子,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
    足够让很多人加官晋爵,荫袭后人。
    当人升官发财,无异于杀人父母,这仇可大了。
    潘凤不满道:“本侯也没让奉孝干巴巴的反对,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
    “比如谁提议,就让谁带人去?想从西凉军手上抢人,可没那么容易。”
    大家都是聪明人,对付人用脑子好吗?
    郭嘉并不吃这套:“君侯这不是都有了法子吗?臣拍马难及,就不献丑了。”
    可潘凤岂能让他置身事外?
    “没关系,本侯会因奉孝献计而予以奖赏。”
    郭嘉想隔岸观火,哪那么容易?
    不管是不是郭嘉的计策,潘凤用计之后,只管给郭嘉奖赏就行。
    其他人自然会“知道”是郭嘉做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没人会真的在意。
    郭嘉脸色一垮:“不知君侯打算如何应对?既要名声,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潘凤意有所指道:“奉孝与本侯丢下兖州事务,匆匆赶回邺城商议对策,难道还会受人指责不成?”
    态度都表露出来了,谁还能说他做的不对?
    郭嘉闻言严肃道:“说到此处,兖州与青州新定,君侯当真不重视一下吗?”
    哪有打下来不到一个月,拍拍屁股就回去的?
    不怕降而复叛吗?
    潘凤不甚在意郭嘉突然转移话题,回道:“兖州有程昱、满宠和孙观三人,程昱和满宠需防范曹操,孙观则需防范陶谦。”
    “陶谦老迈,二子草包不成器,眼下恐怕忙着交代后事,哪敢轻易与本侯结仇?他除非想断子绝孙,才会无缘无故攻打泰山郡。”
    “至于曹操,在本侯手上吃了两次亏了,若无必胜的把握,断然不会轻举妄动,况且程昱满宠皆能臣之辈,治一郡已有些屈才,本侯迟早会将他们调到身边听用。”
    “若非急需稳定兖州四郡,本侯未必舍得将他们放在那里,有此二人在,曹操想打过来,也没那么容易。”
    他没记错的话,程昱可是连吕布都能防住的大神。
    若非如此,他哪放心留点兵马在东郡防范曹操?
    “至于青州,有元直子龙这对组合,加上新收编的五万青州兵,对付一群被黄巾军杀的心寒的豪族,岂不是信手拈来?”
    “实在不行,让管亥暗中带人在犁一遍,元直带人收场即可。”
    “对了,本侯交代过子龙,东莱有一猛士,武艺不比他弱多少,让他收复东莱时,记得上门拜访。”
    “其实打下青州不难,但治理青州不易,经黄巾军肆虐,青州已成疲弊之地,要想恢复产粮之地,元直恐怕得费不少心思。”
    郭嘉叹道:“君侯算无遗策,对付一些利令智昏的家伙,估计手到擒来,何必非得拉上在下?”
    您老人家对付那些人,轻而易举,哪需要我跟着一起?
    潘凤不以为意道:“单打独斗哪有并肩作战令人向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