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规划与小聚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牧神记

    栖霞山,中山陵,这两个地方昨天刚带小徒弟去逛了,张书睿也不太好意思明天又带着刘思萤和她朋友去逛。
    这样,总感觉怪怪的。
    不过这两个景点,是金陵非常出名的两个景点。好不容易来金陵一趟,不带她们去玩也不太好。
    张书睿纠结了一会。
    实在想不出来,只好遇事不决问百度。
    张书睿打开电脑,在浏览器内搜索“朋友来金陵,带她去哪里玩好一点”。
    出来一堆帖子。
    除去那些一看就知道是在打广告的,或者就是推荐自家旅游App的,剩下的还是有不少网友的热心建议。
    几个帖子浏览下来,张书睿心里大致有数了。
    一般来说,都是以夫子庙、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燕子矶三个点划分区域。
    当然也少不了栖霞寺和紫金山的点缀。
    不过离谱的是,在几乎千篇一律的回答中间,张书睿还翻到了一个奇怪的回答。
    “楼主说的朋友是异性吗,如果是异性朋友,酒店三日游不香吗,把力气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正道。”
    张书睿直接关掉了浏览器。
    果然还是不能太相信百度。
    在学术方面,百度就经常失灵。
    毕竟问题提出来之后,是个人都能选择回答。在底下复制粘贴、打小广告的还算好了,不懂装懂,瞎扯误导人,才是真的令人无语。
    而当你搜索小毛病的时候,百度就更加厉害了。
    不管是小感冒还是小头晕,只要你在百度上搜索,最后往往都只有一个结果。
    嗯,是绝症,可以准备后事了。
    想来想去,张书睿还是决定参考建议之后,自己绘制一个路线图。
    正常来说,从川府坐高铁到金陵,是需要9个多小时的。
    刘思萤和她朋友经过连夜的奔波,明天早上到达的时候,肯定已经累坏了。
    考虑到她们的经济情况,张书睿先帮她们订了新街口的某四星级酒店。
    嗯,因为刘思萤家也是开厂子的。
    那第一天的话,就去附近的明孝陵和大行宫两个景区吧。
    夫子庙离得也近,但张书睿真觉得那地方没啥好玩的。
    建筑上的现代化痕迹太明显了,新街口已经看不出原先孔庙古老而庄严的感觉。
    夫子庙,夫子庙,游客来这不就是为了见证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东西吗,是来欣赏岁月神奇的魔法的,而不是来看你满墙的现代化图案的。
    再说了,夫子庙的秦淮河畔,也就一般般。
    张书睿还真看不到惊艳的感觉。
    尤其是白天的时候,整个就是普通的小河。
    前世张书睿第一次来夫子庙,是宿舍集体出游。
    没到之前,张书睿以为本地人叶长肖在地铁上吐槽的那句“夫子庙真没啥好玩的”只是一句自谦。
    夫子庙可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河畔的标志性建筑。
    结果来了之后,嗯,长肖说得对。
    张书睿都开始怀念老家横殿的景点了,那个好歹还仿造得有模有样。
    夫子庙的建筑群基本都是商铺,琳琅满目,上面摆满了盐水鸭和鸭血粉丝汤。
    卖得贵不说,味道也就一般般。吃起来,可能还没有农大自己研制的烧鸡香。
    但是,来金陵玩,不去夫子庙也确实说不过去。
    那就最后带她们到那边逛逛,买点当地的特产吧。
    第二天的话,就到鸡鸣寺和玄武湖那一带吧。
    那边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正好休息了一晚上,她们的体力应该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就是可惜了,鸡鸣寺的樱花现在已经谢了。
    张书睿很清楚的记得,刘思萤曾经说过,她最喜欢樱花了。
    现在樱花是看不了了,樱花树凑合一下吧。
    不过,倒是能满足她的另一个小吃货属性。
    第二天这样的行程安排,晚上可以刚好去狮子桥和金陵大排档。
    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金陵特色的美食和小吃。
    第三天,就去燕子矶看看长江吧。
    相信每一个看到长江的人都会沉醉其中的。
    在长江边散散步,之后就可以送她们到高铁站了。
    完美的行程。
    张书睿对自己的规划非常满意。
    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按这三条路线游玩就行。
    洗了个澡,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套上一件帅气风衣,张书睿就出门了。
    今晚,院组织部有个简单的饭局。
    国庆假期第二天搞聚会,是组织部的传统。
    据陈旭涛所说,这个传统,他大一进入组织部当志愿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聚会也不是很正式的那种,无非是几个组织部的同学一起吃饭聊天,增进一下感情。
    一方面,是为了欢迎新成员,消除一下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另一方面,是为了花一下,去年在院里审批拿到的经费。
    和其他部门只有一点点经费同时还需要省吃俭用不同,组织部的经费都是由陈旭涛带头,去外面拉的赞助。
    赞助商是附近的几家餐馆和考研机构。
    赞助方式也很简单,在每次举办活动之时,组织部在宣传栏加上赞助商的宣传语就行。
    环资院有个规定,活动经费每年十月中旬向院重新申报之前,都必须在三百元之下。
    如果余额超过三百,就不会重新发放经费。
    而组织部每年好像都有很多经费剩着。
    不知道哪届的部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去聚个餐把钱消化掉吧。
    但,现在的组织部不比当年了,油水蹭蹭上涨。
    光靠一顿饭是消化不完的。
    陈旭涛,虽然平时大大咧咧,但也是个细心无私的人。
    去年聚完餐之后,经费还有差不多小两千。
    在部里面商量了之后,就把这些钱全部换成书本、文具和生活用品等,都捐给了周边的福利院。
    张书睿还是挺佩服他的。
    今年组织部里总共多了三个妹子,除去郑西西之外,还有两个大一新生。
    名字张书睿就不清楚了,就记得了她们的姓,小钟和小宋。
    小钟是属于笑嘻嘻的,能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那种,平时也喜欢化个淡妆涂个口红啥的,算是弱化版的郑西西。
    而小宋,就是那种比较内向的人了,面试的时候,说话就磕磕绊绊。
    陈旭涛能让她加入,是因为她的颜值和其他面试者相比确实还算可以了。
    这个世界,果然颜值即正义。
    张书睿扑哧扑哧地骑着共享单车到达了目的地。
    骑车这种事情是会上瘾的。
    “哟,刚才还在聊张书睿你呢,这不巧了吗。”陈旭涛看见推门进来的是张书睿,笑着过来迎接。
    “不好意思,来得晚了点。”张书睿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刚才骑车骑嗨了,直接把吃饭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绕到不知道哪去了,还是通过导航才骑回来的。
    “没事没事,书睿现在可是大作家了啊。”
    陈旭涛也不介意,拉着张书睿,就坐到了剩下的一张椅子。
    是紧挨着陈旭涛的座位。
    看来老陈是真的把我当接班人了啊。
    如果是别人嬉皮笑脸说着“大作家”,张书睿还会多理解一层意思,想一想是不是在嘲讽。但陈旭涛性子很直,向来都是有话直说的。
    张书睿也就耸耸肩,在大家的呼声中坐到了位置上。
    只不过,正对面的,刚好是昨天在栖霞山遇到的,某个自称昨天下午就要回家的,郑西西同学。
    看见张书睿疑惑地望着她,郑西西笑了笑,说道:“本来我是已经要回家了,这不又被通知今晚有聚会,而且陈部长还说会帮我报销改签的费用,所以就来啦。”
    每次有郑西西,就感觉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张书睿忽然有点后悔来这里了。
    早知道,还不如出去骑一晚上车。?
    <!--17K::-->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