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手机牌照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1998年到2004年期间,国内手机厂商只有获得信产部颁发的手机生产牌照,才能够从事手机制造。
    到了2004年,手机制造开始实施核准制度,由发改委核实手机制造企业资质,给合格的企业颁发手机生产牌照。
    手机牌照核准制实行,给想进入的手机制造业的厂商定了三个门槛,一是注册资金2亿以上,二是企业连续经营两年以上,三是有研发能力、有环保等相关规定的认证。
    功能机时代,拥有一张手机牌照,相当于有了一张发财的通行证。
    陈强就记得前世他上大学的时候,一款带照相功能的国产手机,就能卖到两三千,内存不过5M,下两个铃声就没空间了。
    整部手机可能最贵的就是屏幕,1.3英寸的TFT屏幕,在当时来说,成本不过一百来块钱。
    而手机内部,其实全部用的都是联发科的全套解决方案。
    换个壳子和开机画面,就是一款新手机上市。
    如果有钱舍得请明星做代言投广告,那妥妥的又是一波圈钱的节奏。
    而在1998年,国内几乎没有那个公司有能力独立完成手机的研发工作。
    从1999年起,第一批拿到手机牌照的厂家,无一例外,都是选择与国外的公司合作开发。
    但是与这些全球通信业巨头合作,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不说,也拿不到真正的技术,核心的东西你是碰都别想碰。
    陈强创建雷电,如果说不是对手机业务眼馋,他自己也不信。
    所有的布局,无非是想在移动互联时代,成为业界巨头。
    所以,这张手机牌照,他必须要拿到手。
    而摆在陈强面前的,则是两个问题,一是要对雷电再次注资,而是要拉上一家有成熟技术的公司合作。
    对雷电注资,则无可避免的要稀释掉林风的股份。
    但是如果另起一家新公司,时间成本则会更高,陈强等不起。
    当陈强到雷电找到林风说出自己的计划的时候,林风并没有马上回答,毕竟,这涉及到他作为股东的利益。
    当前雷电的注册资本只有一千万,要达到两亿的规模,如果按比例出资,林风需要追加950万的投资,尽管刚刚他分红了500万,但距离950万,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这些钱不是说林风拿不出来,当初他卖掉电子厂的时候,也拿到不少钱。
    不过,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一旦陈强判断失误,或者雷电出现经营问题,则有可能血本儿无归。
    “两个方案,一就是等比出资,股份不变;二,就是我追加投资,你的股份维持在2%。”陈强与其说是跟林风商量,不如说是让他二选一。
    即便是2%,那也是林风占了便宜,相当于陈强白送了林风三百多万。
    “这事儿,我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好,要不容我想两天,最迟后天给你个准话?”
    陈强猜林风就会这样说,于是点头答应。
    这么大的事,他总要去找林岚商量商量,毕竟林风擅长技术,并不擅长公司经营。
    陈强相信,以林岚的眼光,肯定会让林风跟投,维持原有的股份不变。
    对陈强来说,这点股份其实也看不到眼里,林风占2%还是5%,对他来讲,并没有多大影响。
    林风也清楚,上一次陈强在实验室上面做了让步,这一次,不可能再次让步。
    而且从陈强对于雷电研发部的布局来看,明显是冲着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来的,有这样的机会,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只是林山没想到会这么快罢了。
    而另一边,陈强则让耳东开始与全球的手机生产商接洽,商量合作事宜。
    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在内的全球通讯业巨头,都在雷电的合作对象之内。
    这一年,雷电顶着MP3随身听发明者的光环,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股风同样的烧到了国外,由于科幻的外观,精致的做工,还有那能够装满十张数字专辑的存储空间,在高端群体中,早已经是时尚科技和工艺品质的代名词。
    所以,以雷电科技的名义,寻求手机制造的合作,比起国内其他的有意角逐手机牌照的公司来说,更有合作的基础。
    风声只要放出去,但凡是看上了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肯定不会对雷电公司视而不见。
    虽然雷电没有上市,外界看不到具体的经营报表。
    但是以imusic的风靡程度来说,这家公司的利润应该不是个小数字。
    有成熟的研发团队,有成熟的供应链,更有成熟的组装工厂,这些,对于一家即将进军手机行业的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先天优势。
    随之而来的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回复了合作意向,邀请面谈。
    得益于更早的布局,事情比想象中要顺利。
    三天后,林风果然还是做出了跟投的决定。
    陈强则从东凰直接拆借了1.8亿到耳东,再由耳东注资雷电,至此完成了2亿的注册资本门槛。
    雷电手机通讯事业部,正式成立。
    但是这个手机通讯事业部,完全是个空壳子。
    没有人手,没有技术,更没有所谓的生产线。
    不过者不妨碍雷电公司再一次的挖人运动开始。
    挥舞着大把的钞票,从大学找相关的优秀毕业生,甚至是相关行业的教授;从一些国内的代加工厂寻找成熟的技工,从各大通讯巨头的客服中心挖手机维修人员。
    一句话:不差钱!
    规模体量比雷电大的公司多了去了,但是论现金流,雷电也不怕谁。
    而且雷电的股权结构简单,几乎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七嘴八舌是万万不可取的,一言堂才是最好的决策方式。
    部门架子打起来后,再跟硬件部和软件部对接,芯片、屏幕、闪存、音频、相机等等,都将为这个项目服务。
    而所谓的研发,就是购买了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主流的手机,进行拆卸,逆向开发。
    没有核心的技术,可以慢慢来,但是首先得建立基础,得有一个起点。
    这个起点从何而来,不可能等着别人给你送,雷电得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全套通讯技术解决方案。
    造导弹,跟造手机,路数都是一样的。
    同时,雷电正式向信产部提供资料,申请手机牌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