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反悔的时间都没有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第1291章 反悔的时间都没有
    “局长,你先忙吧,我到供销社那边去商量事儿。
    老魏嘿嘿一笑,转身离开。
    何宇柱连反悔的时间都没有。
    何宇柱恨到了极点。
    他终于抓住了这个契机,即将获胜,却被老魏在关键时刻来了个逆转。
    他后悔了。
    以他的棋力。
    估计等老魏退下来,自己都没有翻身的可能。
    何宇柱提了鞋子,往客厅的客厅里一屁股坐下,吞云吐雾。
    他费尽巴拉的弄了这么一个粮站,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他是真的要为厂子争取更多的口粮,他负责的可是整个厂子的后勤,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他可就惨了。
    他也明白,这里的粮食产量不会太高,但有它的道理,就算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可以拿出来一些。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的亲戚太多了,他不可能一直留在工厂上班,虽然没人说什么,但他还是担心自己会出什么意外。
    有了这个粮食收购基地,他们就可以留在那里,不跟工厂的人联系,没人会说什么。
    他在执行这项计划之前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跟他一样给工厂安排工作的人也不少,就拿袁凯宗来说,他的司机班组,基本上都是他的亲人,有表哥,有叔叔,有堂弟,也有堂弟,还有四叔。
    就算是刘建国这个向来公事公办的人,也让自己的外甥去做了宣传工作。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就连刘厂长这样的清正廉洁的人,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
    不得不说,老魏这人做事确实很有能力。
    中午的时候,冯宇就跟供销社谈妥了。
    以供销合作社的名义,由轧钢厂派人组建一个专门的粮食收集站。
    但是,契约上却写着粮食收集站的作用。
    这个集粮站的作用,就是为工厂的食堂提供食物。
    不过,如果没有利益,他们也不会白白帮忙,而是要工厂每月缴纳五十块钱的管理费用,而且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账目进行核对。
    随后,钢铁厂又跟供销社签署了一份新的供货协议,这一次,他们的粮食产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同时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钢铁厂也不是不想吃亏,但也没办法。
    现在国家都处于饥饿状态,所有部门都降低了食物的价格,就算工厂不答应,他们也可以撕毁合同,你能奈他们何?
    一件事,就是没有食物。
    你能奈我何?
    这天中午,老魏拿着一份公文和建立粮食收购点的相关文件,交给了何宇柱。
    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剩下的就是租房和仓储地了。
    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何宇柱亲自去做,自然会有房产部门的人去处理。
    第二日的午后。
    房产管理局的人拿着一份租赁协议,还有一串门的钥匙,老魏拿着一串钥匙去了刘俊的办公室。
    当晚,何宇柱回到家中,将所有人都召集到了自己的小院。
    他将建立粮食收购基地的事情,告诉了刘安邦,又给了他们一家商铺的钥匙和营业执照。
    “安邦,从现在起,你就是这里的收粮站主任,负责买粮。
    “唉,哥,我,我恐怕干不成,不如让我到工厂里去。刘安邦苦涩地说。
    “你不会收集食物吗?何宇柱气的直想揍人。
    自己这么费心巴拉的为他们考虑,结果人家一点都不感激。
    在工厂里工作不像在外面那么自在?再说了,你都一把年纪了,还在工厂里做徒弟,你要是喊他师父,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大多数人都是十多岁就能学会的,而他这个年纪的人,至少也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了。
    他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喊一个年轻的老师,这让他很没面子。
    “仅仅是收割谷物?刘安邦诺诺应了一声,但还是忍住了。
    “是的,你们一天的工作就是收集食物。
    何宇柱说:“我们这里只收粮,不售粮,谁要买,你就按照市场价买,别的不用担心。
    “好吧,我会的。
    闻言,刘安邦这才放下心来。
    按照何宇柱所说,这确实是一份很好的工作,风雨不侵,他倒是不怕辛苦,但也没人愿意去工厂里拿锤子。
    “赵红梅,周苗苗,都在那边,现在只剩下你们三个了,再过两天,就会有新的医生过来。”
    听到这话,刘安邦的妻子赵红梅,周苗苗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哥哥,我们也可以工作了吧?”
    何宇柱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赵红梅,你就是个临时员工。
    但幸运的是,你每月有十八元的薪水,可以贴补一下家里。
    "感谢上帝,我总算能领到薪水了,18元也不算少了,在我们村子里,抵得上我们大半年的薪水了。赵红梅脸色涨得通红,兴奋地说道。
    “是呀,年纪都不小了,想不到我们妇女也有一份力量。”周苗苗也很兴奋。
    刘安邦,周苗苗,都是工厂的正式员工,而赵红梅,则是一个临时员工。
    还好,她并不在意,反正她一个人挣工分,也就是十八块钱。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拿到这么高的薪水。
    刘安邦虽然是工厂的正式员工,但赵红梅一家三口,却没有,他们都是农民,只不过刘安邦的儿子,都是靠着种地为生的。
    刘安邦一个月的口粮,根本不够他一家人吃饭,他必须在黑市上,用粮食换取一些窝窝头,但还是不够他吃饭。
    三爷爷闫埠贵,虽然每月才二十七元,但凭什麽他可以养活一家人,刘安邦就不行?
    就是三叔一家都是城镇居民,七口之家还能分到一份食物,刘安邦一家却是独一份,妻子儿女都没有。
    现在多了一个短工,一个月十八元,还能给家里带些生活费。
    赵红梅,你看着钞票,看着钞票,周苗苗看着账目,账目要对得上,千万别让账目对不上,明白了么?何宇柱解释道。
    “哥,我明白了。
    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第二日,一行人来到了一处粮食收购地。
    这里距离他们居住的小区也就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所以何宇柱特意让房产管理局给他们找了一套新的公寓,让他们可以就近居住。
    何宇柱没有去公司,而是自己开车送他们去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