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以杀止损

推荐阅读: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三界血歌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盘龙之化身为竹蓝筱温穆楚武神主宰修罗帝尊超级提取次日曙光

    宫门外,正在闹着罢官抗议的江南群臣们,一个个额头出汗,进退两难。
    各自心中纷纷涌起不好的预感,有那聪明之人已经回过味儿来,伺机开溜。
    吴天冷冷的扫视地方官员,哼了一声,吩咐左右:“宣六部尚书前来御书房议事。”
    “遵旨。”
    他并没有理会宫门口喧闹的人群,在所有人的注目礼中回了御书房。刚坐定没有片刻,秦铮等人联袂请见。
    大德进门先笑:“我就知道不对劲,说好的你坐镇金陵,怎么突然要御驾亲征了呢。原来没去前线啊!”
    大头感叹:“大哥你可算是回来了。愁死我了,二嫂答应的粮草,迟迟没有入库,你给催一下啊。”
    秦铮扒拉开二人,急道:“天牢人满为患,厨子锅铲子都磨平了,也做不过来那么多人的饭食啊。
    还有审案,我三天没合眼啦。不能这么抓啊,哪里拷问的过来。全是人,我现在脑子里全是人啊,老天爷,我快疯了。”
    吴天摆了摆手:“坐下说,都别着急。”
    秦铮跳着脚,拍着大腿:“还不急?我的太上皇兄弟啊,你到底想干什么?历朝历代也没有帝王这么大动干戈过呀!
    你把满朝文武关押了个七七八八,朝政已然瘫痪。如今可咋整?我头都大了。”
    吴天让众人稍安勿躁,高声吩咐上茶。
    他瞥见小尼姑端着茶水走进来,惊呼:“你啥时候来的?你怎么进来的?”
    真姑一指门外:“我跟着你一路走回来的啊?小耳朵问我干啥,我说伺候你,他也没说不让我进啊。”
    “你……罢了罢了,茶放下,先出去,把门带上。”
    “哦。对了,我师父给你的。”小尼姑掏出明月玦放在书桌上,转身便走。
    秦铮三人的眼神跟着真姑身影直转,一起扭头望着她走出大门口。
    大头刚坐下,又站起身不自觉的跟了出去,好半晌才回来,低声问道:“大哥,可是收的五房?”
    大德摸了摸光头:“桌上那个什么玩意儿,我瞧着有点眼熟。”
    秦铮也伸着脖子张望:“啥东西?鸡鸣寺给的陪嫁?”
    吴天没好气的拍着桌子:“你们仨还有没有正形?说正事呢。”
    秦铮回过神来:“对对对,可愁死我了。”
    吴天言道:“这一次不能草草了事。既然动了,便要有雷霆之势,斩一切魑魅魍魉。秦老哥,你务必给我严查到底。”
    秦铮苦着脸:“真不能这么查啊!”
    “我又没让你把所有人全部杀了。小恶抄家流放,大恶抄家砍头,重恶抄家凌迟,族人三代不录用。只诛恶徒,不要连累犯官家眷。”
    “那也剩不下多少了呀。这么一来,江南门阀世家还能真心拥戴你吗?”
    “哼哼,他们自私自利,哪有真心?我也不要人拥戴。既然各怀鬼胎,那便看看谁的拳头硬。
    给我杀,杀到他们胆寒,杀到他们以后夹着尾巴做人,杀到没有人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
    秦铮犹自要开口争辩,大德拉住他,冲其使了一个眼色,再而缓缓摇了摇头。
    秦铮欲言又止,唯有叹气。
    耳听大德问道:“兄弟,那朝政怎么办?这么一来,朝堂之上空出的职位可太多了。”
    “我请你们来,不是商量清洗朝堂之事,这事没得商量。我是想问问你们,下一步如何维持朝政?
    我准备马上开科取士,招一批新进士子前来补充大量空缺。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大头表示赞同:“国朝初立,开恩科乃是好事。只是录取的都是新人,能马上入朝为官吗?”
    “无妨,每个衙门又不是杀尽了,终归会有一些原本郁郁不得志之人。将那些人提拔起来,再补充年轻的新鲜血液,不会出大问题。
    我们不过江南两州之地,能乱到哪去?这一次要是震慑不住那些门阀世家,以后他们敢在金銮殿上耀武扬威,作威作福。与民为恶者,绝不姑息。”
    秦铮还是忍不住说道:“抓的官员实在太多了,我审不过来。”
    吴天皱着眉:“我让聂耳派绣衣卫帮你审。不要等什么秋后问斩,只要定案,确保罪行无误,即刻行刑。”
    秦铮叹道:“你这样要得罪多少人?而且这般仓促,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
    “我给你一个判刑标准,不要困守于律法。手上有人命案的犯官,必须死,其余抄家流放。你看着办吧,我只有一个要求,从严从重处理。
    秦老哥,我希望你能严格按照我的意思执行,不要让我亲自动手。此番刑部所有卷宗送中书省核对。”
    “……”
    秦铮默不作声,算是答应了。众人又商议了片刻,告辞离去。
    刚走出御书房,秦铮便拉着大德询问:“大和尚,你刚才为啥不让我劝劝吴老弟。他这么做明显不合适啊?”
    大德摇了摇头:“别劝了,没用。咱们和他相处的时日还少吗?这一次他是铁了心了。”
    “我搞不懂,从没见过他这么武断。这是不计代价的要以杀止损啊!”
    “老秦,你糊涂啊!”
    秦铮颇为不解:“我咋啦?”
    大德叹道:“江南文武百官在此地官场兴风作浪,草菅人命不是一日两日了。
    吴老弟的长子被门阀世家子弟践踏丧命,白妃至今难怀身孕。你别告诉我,你没听说过此事?
    想当年,他历经千辛万苦,只身护送先帝遗诏和传国玉玺南渡,凭一己之力助大齐复辟。
    他保下江南半壁江山免遭涂炭,可谓有功于华夏,最后却落得个人人喊杀,全家亡命天涯,朝不保夕。这事你也不知道吗?
    再后来,前朝姜家清贺太后,城破之际被逼无奈,遣贴身婢女割首传信东海以求援。
    北元大军携裹走了重征帝和城中美貌女子,令华夏蒙受屈辱。那时候满朝文武皆在装聋作哑,另立新帝。
    这么多事强加他身,主公心里岂能痛快的了?这里面因果多了去了,你当真看不懂吗?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吴老弟身上血还没干呢,你怎么劝他大度?要我说,杀的好!”
    秦铮细细琢磨,微微一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