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吴家另一位小姐
推荐阅读: 牧神记、 仙骨风流、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 九世天雷淬仙骨、 暗月纪元、 李毅黄小蓉、 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 全民大学霸、
竟然还存在过这样的一个家族?
假使佛莲临死前画的狗,真的是指向那个家族,那这又会和长孙云淮存在什么关系?
“太妃,”苏南锦关切道,“您知道这个家族的什么线索吗,或者说,我和我哥哥怎么才能了解到更多这个家族的事?”
舒太妃无奈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这个舒娘娘可不知道。这件事在当年非常隐秘,除了先帝爷谁也不会主动提起。”
怎么最近尽是遇到这种查一查就发现知情人不是全死了就是不肯开口的事。
事情就像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球一样繁乱,苏南锦也不由得心烦:“那舒娘娘,您知道宸贵妃当年的事吗?为什么当年曾有流言,说宸贵妃是狗妖呢?”
总之,能打听一点是一点。
而且苏南锦记得,之前舒太妃提起过几嘴先帝爷宫中的事,那么想来舒太妃这边的口风应该不比太后那边严。
“宸贵妃啊……”舒太妃双眼微眯,似是沉浸在回忆中,柔和的语气夹杂着些感叹,“她当年可是整个后宫里头最受宠的人,其次便是容妃,也就是当今的太后娘娘。她们两个,可是一对宠冠后宫的姊妹花。”
“什么?”苏南锦看向坐在她对面的苏南行,发现对方也很是错愕,“舒娘娘您刚才说姐妹?”
提起当年尚在宫中之事,舒太妃不由得心生感慨。
她现在已是年近半百的人,膝下儿子也已有二十多岁,比她当年入宫之时还要年长几岁。
如今先帝爷故去过年,紫宸殿的龙椅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后宫上有太后,下有贤良淑德四妃,一切青春年华与争斗的热血,都在岁月蹉跎中尽数消散。
舒太妃记忆中宸贵妃与当今太后春日赏花吟诗的场景,似乎也被时光搭上了旧黄色的印记。
“宸贵妃与太后,都是吴家的后人,”舒太妃说完,又觉得奇怪,回神看向苏南行问道,“怎么,苏大人竟然不知道此事?”
苏南行摇头:“太妃,微臣是天宁十三年入的朝,当时宫中已然没有了宸贵妃。”
“天宁十三年……”舒太妃略想了想号历,这些年号对她来说都已经太过久远了,“难怪,你入朝时,宸贵妃已经被废近十年了。”
宫中便是这样,人在,受宠,便是声势浩大,连走过的道路都有人瞻仰膜拜。
一朝落败,君恩变做雷霆,所有人便会对从前瞻仰的人避之不及,连那个人的名字也不敢说出。很快,曾经存在的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就会死在所有人的回忆里。
苏南行细想了一番,仍旧觉得奇怪。
他不记得吴家曾有过第二位小姐啊!
当初跟随太祖皇帝开辟江山的家族有七,吴家便是其中一家。
这七家时代互为姻亲,后嗣子女、弟子门生,渗透了大喻的方方面面,真当得起世家巨族这四个字。
然而随着时代演替,七家之中,齐家因为历代有战功而独占鳌头,又和冯家世代联亲,世世代代皆是如日中天。
董家倒是和冯、齐两家的势力旗鼓相当,祖上三家也互有姻亲,但董家虽然非常支持皇帝,也正因如此,三家虽然还没有撕破脸,但私底下已然是暗潮汹涌,酿蓄着惊涛骇浪,只等一个引发海啸的时机。
剩下的梅、钟两家则因为子孙在科举与战功两处无益,便向在前代就退居南方的吴家一样,求一个守家底稳度日的局面,争取保皇党和齐党两派都不太过得罪。
苏南行在朝为官多年,要说和这几家谁最亲近些,反而不是董家,而是吴家。
吴家祖籍在江南,朝廷局势开始动荡之前,吴家前任家主便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主动向先帝辞去官职,带着夫人女儿回到老家安居乐业。
吴家主家的那些在京有官职的男性后裔,也都得到家主的指示,在要害部门的全都请辞或者请调,走的是明哲保身的路子。
至于分家的那些人,看见主家如此,也都纷纷激流勇退。
因此吴家要找一个能在京城中担任要职的人,只有做御前侍卫的吴琅琊一人而已。就是吴琅琊,等到娶亲之后,也是要跟随家族的脚步辞去御前的职位,调任到地方做个小官。
地位荣华来之不易,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在官场上原样进原样出,提拔一级都是难以登天。而吴家身为大喻七氏族之一,却能够在家族正兴旺的时候直接抽身,道理谁都明白,可真的能做出来的,却是寥寥无几。
为了吴家先代家族这个不同寻常的抉择,苏南行和吴家两代家主都私交甚好,对待吴家子弟也是照顾有佳。
要说吴家有哪些人,苏南行心中如隔清水观鱼,但他在主旁两支都想了一遍,却都不记得除了当今太后以外,还有那一支吴家后人入宫为妃。
“舒娘娘,不知道宸贵妃的父亲是谁?”苏南行左思右想不得,便问。
“她与太后娘娘是同父同母啊,”舒太妃略一想,又道,“呦,是我老糊涂,忘了这宸贵妃并非是吴家的亲生女儿,她是十岁那年被收养的。”
苏南行更是诧异:“十岁那年被收养?”
“我也只是年轻的时候,听太后她老人家提起过,”舒太妃回忆道,“的确是十岁那年被收养的,或许是两边投缘,吴老爷子和夫人看宸贵妃都很喜欢,便把她算作是嫡出的二小姐,后来大选,两个人一并被选上入宫。”
这个故事太过惊异,一个十岁被上被遗弃的丫头,竟然这么好运地被七大族之一的人家觉得投缘,长大后还成了宠冠六宫的贵妃,又一朝身败名裂,废入冷宫后再无人知晓她的结局,但宫内提起宸贵妃这三个字,仍然像是笼罩着一层阴霾。
苏南锦又问了几句,但此事的确只是吴家家事,舒贵妃再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她和苏南行便请辞了。
上了马车,苏南锦还沉浸在宸贵妃诡异磅礴的经历当中。
假使佛莲临死前画的狗,真的是指向那个家族,那这又会和长孙云淮存在什么关系?
“太妃,”苏南锦关切道,“您知道这个家族的什么线索吗,或者说,我和我哥哥怎么才能了解到更多这个家族的事?”
舒太妃无奈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这个舒娘娘可不知道。这件事在当年非常隐秘,除了先帝爷谁也不会主动提起。”
怎么最近尽是遇到这种查一查就发现知情人不是全死了就是不肯开口的事。
事情就像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球一样繁乱,苏南锦也不由得心烦:“那舒娘娘,您知道宸贵妃当年的事吗?为什么当年曾有流言,说宸贵妃是狗妖呢?”
总之,能打听一点是一点。
而且苏南锦记得,之前舒太妃提起过几嘴先帝爷宫中的事,那么想来舒太妃这边的口风应该不比太后那边严。
“宸贵妃啊……”舒太妃双眼微眯,似是沉浸在回忆中,柔和的语气夹杂着些感叹,“她当年可是整个后宫里头最受宠的人,其次便是容妃,也就是当今的太后娘娘。她们两个,可是一对宠冠后宫的姊妹花。”
“什么?”苏南锦看向坐在她对面的苏南行,发现对方也很是错愕,“舒娘娘您刚才说姐妹?”
提起当年尚在宫中之事,舒太妃不由得心生感慨。
她现在已是年近半百的人,膝下儿子也已有二十多岁,比她当年入宫之时还要年长几岁。
如今先帝爷故去过年,紫宸殿的龙椅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后宫上有太后,下有贤良淑德四妃,一切青春年华与争斗的热血,都在岁月蹉跎中尽数消散。
舒太妃记忆中宸贵妃与当今太后春日赏花吟诗的场景,似乎也被时光搭上了旧黄色的印记。
“宸贵妃与太后,都是吴家的后人,”舒太妃说完,又觉得奇怪,回神看向苏南行问道,“怎么,苏大人竟然不知道此事?”
苏南行摇头:“太妃,微臣是天宁十三年入的朝,当时宫中已然没有了宸贵妃。”
“天宁十三年……”舒太妃略想了想号历,这些年号对她来说都已经太过久远了,“难怪,你入朝时,宸贵妃已经被废近十年了。”
宫中便是这样,人在,受宠,便是声势浩大,连走过的道路都有人瞻仰膜拜。
一朝落败,君恩变做雷霆,所有人便会对从前瞻仰的人避之不及,连那个人的名字也不敢说出。很快,曾经存在的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就会死在所有人的回忆里。
苏南行细想了一番,仍旧觉得奇怪。
他不记得吴家曾有过第二位小姐啊!
当初跟随太祖皇帝开辟江山的家族有七,吴家便是其中一家。
这七家时代互为姻亲,后嗣子女、弟子门生,渗透了大喻的方方面面,真当得起世家巨族这四个字。
然而随着时代演替,七家之中,齐家因为历代有战功而独占鳌头,又和冯家世代联亲,世世代代皆是如日中天。
董家倒是和冯、齐两家的势力旗鼓相当,祖上三家也互有姻亲,但董家虽然非常支持皇帝,也正因如此,三家虽然还没有撕破脸,但私底下已然是暗潮汹涌,酿蓄着惊涛骇浪,只等一个引发海啸的时机。
剩下的梅、钟两家则因为子孙在科举与战功两处无益,便向在前代就退居南方的吴家一样,求一个守家底稳度日的局面,争取保皇党和齐党两派都不太过得罪。
苏南行在朝为官多年,要说和这几家谁最亲近些,反而不是董家,而是吴家。
吴家祖籍在江南,朝廷局势开始动荡之前,吴家前任家主便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主动向先帝辞去官职,带着夫人女儿回到老家安居乐业。
吴家主家的那些在京有官职的男性后裔,也都得到家主的指示,在要害部门的全都请辞或者请调,走的是明哲保身的路子。
至于分家的那些人,看见主家如此,也都纷纷激流勇退。
因此吴家要找一个能在京城中担任要职的人,只有做御前侍卫的吴琅琊一人而已。就是吴琅琊,等到娶亲之后,也是要跟随家族的脚步辞去御前的职位,调任到地方做个小官。
地位荣华来之不易,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在官场上原样进原样出,提拔一级都是难以登天。而吴家身为大喻七氏族之一,却能够在家族正兴旺的时候直接抽身,道理谁都明白,可真的能做出来的,却是寥寥无几。
为了吴家先代家族这个不同寻常的抉择,苏南行和吴家两代家主都私交甚好,对待吴家子弟也是照顾有佳。
要说吴家有哪些人,苏南行心中如隔清水观鱼,但他在主旁两支都想了一遍,却都不记得除了当今太后以外,还有那一支吴家后人入宫为妃。
“舒娘娘,不知道宸贵妃的父亲是谁?”苏南行左思右想不得,便问。
“她与太后娘娘是同父同母啊,”舒太妃略一想,又道,“呦,是我老糊涂,忘了这宸贵妃并非是吴家的亲生女儿,她是十岁那年被收养的。”
苏南行更是诧异:“十岁那年被收养?”
“我也只是年轻的时候,听太后她老人家提起过,”舒太妃回忆道,“的确是十岁那年被收养的,或许是两边投缘,吴老爷子和夫人看宸贵妃都很喜欢,便把她算作是嫡出的二小姐,后来大选,两个人一并被选上入宫。”
这个故事太过惊异,一个十岁被上被遗弃的丫头,竟然这么好运地被七大族之一的人家觉得投缘,长大后还成了宠冠六宫的贵妃,又一朝身败名裂,废入冷宫后再无人知晓她的结局,但宫内提起宸贵妃这三个字,仍然像是笼罩着一层阴霾。
苏南锦又问了几句,但此事的确只是吴家家事,舒贵妃再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她和苏南行便请辞了。
上了马车,苏南锦还沉浸在宸贵妃诡异磅礴的经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