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乡村的美丽,不属于年轻人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大楚最强姑爷周玄机姜雪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东晋北府一丘八妙医圣手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郑雪慧绕过二道梁,有一条小路岔过去就到家了,她还是没有绕道,她顺着二道梁走着。
    就是那一段溃坝的土沟,河坝边被装了土的废编织袋子摞起来。
    那是母女俩摞起来的,一个星期就在二道梁,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喝一口水。
    秋翻冬灌是大坝村一项传统耕作模式,冬灌二道梁溃坝了,没有人跳进冰冷的水中,为你截水修渠。
    郑雪慧望着二道梁,一种愧疚和负罪感悠然而生。
    为了她哥哥,和她的学费,妈妈东拼西借,没有人借钱给她家。
    溃坝了也没有人为她家截水,只有素不相识的舅舅刘世雨。
    她所谓的报答就是献上那层鲜红的膜,在那个瞬间,一种羞耻感涌上来。
    郑雪慧坐在用编织袋子,摞起来的二道梁河沟里,她望着空无一人的河沟。
    在她家油菜花田地里,寥廓的田地有几只绵羊走在田垄上吃枯萎的油菜花。
    慧儿在悲伤的哭泣,一种无助感侵袭了慧儿全身。
    她对着旷野里绵羊哭诉:“年轻就是你的资本吗?”
    她在引水隧洞工程上募捐一百元,也是对舅舅刘世雨的报答,却被老师陆呦呦责难。
    “陆老师,你没有贫穷过,无法感同身受慧儿的心情”。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金钱过剩,装在没有节制的人兜里,这个社会则更加悲哀。
    莫到慧儿无感激,存心还是报恩人,只是恩情太过于沉重。
    她顺着二道梁河沟往家走,抹在她家土墙上,掺上麦秸的墙皮掉下一大块 。
    慧儿进了屋,看到厨房风箱炉子旁妈妈,用盆子扣的饧面。
    妈妈到水管站做饭去了,所以慧儿划了一根火柴,她把葵花杆,放进了灶膛,然后拉起风箱。
    “啪嗒、啪嗒。”
    风箱入口一张一合,她哥哥在外省上学,母女两相依为命。
    风箱炉子烟囱还通着火炕,用土坯砌成的长方台,上面铺席。
    母女两用做饭后的热气,给火炕增加热气。
    郑雪慧洗了手,下了一碗揪面片,吃过饭,她把碗一搁,随手拿起一本地理书,躺在炕上。
    她翻开书,看一节内容:“内陆河断流,对戈壁走廊绿洲的影响。”
    郑雪慧遐想着,西河县应该属于戈壁走廊干旱区。
    不,西河县位置是雪山湿润区。
    她脑子昏昏沉沉,睡着了。
    突然慧儿又惊醒了,她又翻开课本,心不在焉望着窗外发呆。
    慧儿强大起精神,“不,我要学习,只有热爱,才能专注,因为专注,所以热爱。”
    慧儿又睡着了,她做起一个梦,秋翻冬灌开闸放水了。
    慧儿帮妈妈浇水,油菜花田垄上不起水。
    慧儿穿着雨靴,拿着铁锨,走在深耕的油菜花地里,水流在慧儿脚下。
    慧儿陷在淤泥里,我要陷进去了,一切来得太突然,水流把慧儿的身体托起来,她在闸首盈盈秋水中移动,飘到了闸首分水闸边。
    她呼喊着:“救救我。”
    夕阳西坠,晚霞折射着烽燧台,大坝村霞光似锦,刘世雨从烽燧台走来。
    慧儿静静地俯视刘世雨,看他放下闸首总干渠闸板。
    慧儿扑上去,刘世雨越过鸿沟。
    终于两人可以平等说话了,慧儿看到盈盈秋水中的他,有一种疏离感,那是刘世雨吗?
    你快放闸啊,慧儿身体不由自主在流动,她就要跌入穿山破壁漩涡里。
    奔腾不息的西小河,慧儿跌入窟窿峡,峪口漩涡。
    她呛了一口水,头撞在石壁上。
    她就要死了,此时湍急的水流却柔情依依,西小河静静地流淌着。
    岸边开满蓝色的马莲花。
    慧儿的灵魂飘在空中,她的躯体,双手捧着马莲花,献给了刘世雨。
    刘世雨愤怒的把马莲花洒在河中,飘落在慧儿躯体边。
    慧儿自由了,像雪山上飘着的云。
    春天的马莲花在草原上湛蓝,一簇簇马莲花把大坝村铺成紫色的原野,绿色叶子里钻出紫色的花瓣。
    突然西小河消失了,慧儿像一条死鱼搁置在干涸的二道梁沙滩上,她就这样死了吗?
    给她一条河流吧。
    那首情诗她还记得:路漫漫,
    永恒却和我们挨近
    一切都很明白
    爱情就一个
    她在这首情诗写下最后一句话:“大山里没有爱情。”
    刘世雨是一个表面平静的人,内心却流淌着一条大河。
    当她死后,你就把慧儿埋在二道梁沙滩,在慧儿的坟头捧一束马莲花。
    慧儿的马莲花,属于她的世界,她爱那蓝色的花瓣,恰似一串串融化的雪水溪流·····
    她高喊着:“大坝村你为什么那么贫穷?”
    你的美丽不属于慧儿,属于雪山,我和哥哥在大坝村怎么生活?”
    高亢圆润的女声随风而去,听起来有一丝悲切,家乡虽好也留不住她,家乡的魅力让她怦然心动。
    她微微颤颤走到花丛中,又摘下几朵蓝幽幽的马莲花捧在手心。
    慧儿捧着马莲花,宛如一只蝴蝶飞舞在草原上。
    草原上一片碧绿,野鸭在马莲泉嬉戏,流动着泉水太阳光折射下波光粼粼,手捧一束马莲花的慧儿。
    流动的泉水,嬉戏的野鸭,泉边紫色的马莲花,在蓝天映衬下构成瞬间的美。
    这只是一个幻觉而已,大坝村容不下她的身躯,她能走多远。
    只是大坝村离省城太遥远,妈妈用尽洪荒之力托起她,她也仅仅是一名大学生。
    慧儿被妈妈摇醒了,这么大的人了还尿床了,也不害臊。
    郑寡妇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慧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的恐惧。“妈,我怕上不起学”。
    今年油菜花纯收入元,过几天把欠下的三千元债还给你舅。
    “怕什么,考不上大学回来种地,也有十亩油菜花,种地的农民也是人,日子也得过。”
    郑寡妇一边安慰慧儿,一边把炕上的被褥挪下来,故意又洒了几杯子水,晾在院子里。
    她在慧儿手里塞了两千元钱,“这是学费,回去上学去。”
    郑雪慧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县城的路上,她又胡思乱想,不知又想起那个疯子说的话:“我们要忠于自己的成长,忠于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们拼凑成自己,才是独一无二。”
    郑雪慧被失学的恐惧笼罩在心中,就连睡觉也是在梦魇之中。
    郑雪慧做梦,分水闸的水,并不是大坝村民臆想的那般充满黑暗,阴冷,污浊,丑陋的水。
    闸首分水闸的水有时也是清澈,甘甜、清爽、秀美的水。
    自然界不会有圆满的结局,但生命却生生不息。
    只要西小河在流淌,大坝村就多一点生机,生命的循环再一次开始····
    石羊河已经枯竭,曾经那片神奇的土地黑山村,枯竭的青土湖已变成苦难和泪水。
    是沙尘暴生态灾难的孽缘,小西河只是石羊河的支流,曾经奔腾不息穿山破壁的西小河。
    筑坝,截流,到峪口大坝村已是气若游丝,浮不起一条游动的小鱼。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郑雪慧梦魇,她成了一条死鱼,被搁置在干涸的二道梁沙滩上。
    要让西小河浪花闪烁,奔流不息托起一条游动的小鱼,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个什么都不会普通女职工,能当引水隧洞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不仅仅因为是家世显赫。
    王玉霞在勘探中,被冷龙岭雪山困住,经过生命的锻造。
    她不但风姿绰约,而且长袖善舞,娴雅得体。
    因为她热爱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单位不养闲人的。
    她会察言观色,这不她走到领导面前,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杜鹃花瓣上的几滴露珠,飞鸟轻轻一落,转瞬间消失在杜鹃花丛中。
    她柔和的说:“薛市长,吃饭时间到了。”
    王玉霞去掉市长前面的“副”字,轻轻一摆手,示意银白色越野车开过来。
    “到大坝水管站。”
    王玉霞拉开了左侧车门,总指挥薛青草上了车,她又拉开了右侧车门叫了一声“陈县长。”,
    副县长兼副总指挥陈冰晶,知趣的坐在副驾驶上,然后又笑吟吟的说:“南处长,夏处长上车吧。”
    王玉霞关上了车门。
    银白色越野车是市长专车,此时调转车头。
    王玉霞跑到另一辆越野车拉开了副驾驶,她坐在副驾驶座位上。
    “上车啊,你们还得我请吗?”
    水管站长刘世雨,副处长李黎平,钢铁工程局掘进队长赵亮上了越野车。
    “快开,超过那辆车。”
    王玉霞催促司机小李。
    “你怎么不坐市长专车”。 副处长李黎平一本正经的说。
    王玉霞转过身,调侃着:“你以为你是金城市市长,到这里视察,饭就给你做好了。”
    “今天刘站长是主角,你问问,刘站长刚到大坝水管站,连一口水都喝不上。”
    “今天刘站长是主角,我的陪着刘站长。”
    她的优雅举止,神秘的家世背景,与当初勘探判若两人,吸引着车上的两个大男孩。
    刘世雨不置可否笑着,此一时、彼一时,喝不上水的往事已成过眼云烟。
    “家常饭,几个素菜,只是条件有些简陋。”
    只要有便饭就行。
    “要不是我们肩扛勘探水准仪,哪有今天做小车的苦尽甘来。”
    “水木雪莲引水隧洞才刚刚开始,盾构机在窟窿峡峪口,过不去还是次要的。”
    “钢铁工程局勘探队,初步地震波勘探,冷龙岭雪山是松软柔性的泥土和沙层,大多数是砾石组成,专业术语是不稳定岩层组成的。”
    “是吗?赵队长”。 副处长李黎平为了观点正确,把掘进队也拉上了。
    “开凿隧洞前景不容乐观啊。”赵队长也附和着,和施工甲方搞好关系,也是他的工作。
    王玉霞反驳李黎平:“ 要是在战争年代,你就是叛徒,卖国贼,那有施工方说工程容易施工的。”
    “冷龙岭雪峰,看似巍峨,是砾石,被冰川造山运动,超自然力量堆积起来的,其实虚弱不堪。”
    李黎平是个技术员,在外人面前一般不说有技术争议的话题,尤其在王玉霞这样蛮不讲理的女孩面前,他保持了缄默。
    “黎平,怎么不说话了,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秋翻冬灌还有十几天了,闸首分水闸能不拆毁啊。”
    李黎平反戈一击:“拆毁水闸,人家刘站长不急,与你什么关系?我们都是裹挟在河里一朵小小的浪花,翻不起巨浪,在那里筑坝截流,不由我们。”
    “你们两人不要吵架了,只要早一天开挖隧洞引水过来,分水闸就拆吧。”
    “只是石匾有点可惜,六百年来西河县农田灌溉,都是祁连山融雪水。”
    都是“干坝湿轮”和“活水死浇”两种方式,西河县缺水啊。”
    刘世雨幽幽的说:“黎平还记得吗?”
    “记得什么?”
    市长祁连雪带领戈壁省水利厅考察水木雪莲引水隧洞,路过窟窿峡峪口,被大坝村村民堵在峪口,有一个小姑娘,举着羊皮跪在路上。
    听说了,当初大坝水管站长郭成奎,就不是个人,此人不诛,天理难容。
    李黎平开了尊口:“郭成奎撤职了,替换上刘青天了吗?引水工程是大势所趋,拆毁闸首分水闸谁也无法更改。”
    李黎平不要讲大道理了,前任站长郭成奎,用苗木水招引大坝村村妇,践踏水权。
    大坝水管站公信力丧失,村民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刘站长,一有风吹草动,就要上访。
    是啊,刘站长的工作,我是感同身受, 穷山恶水出刁民。
    我们工程局就经常遇到,八十岁的老太太,钻到大型运输车轮下。
    原因就是运输车挂落了几枚青柿子,十几元的事情,讹诈上万元。
    掘进队长赵亮有意讨好路霸龙王爷刘世雨,和合作方搞好关系,也是工作进展的一种手段。
    李黎平呵呵一笑说:“赵队长话也不能这么说,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
    “贫穷是万恶之源,那个老太太穷啊。上无片瓦,下无土地,为了生存,还能指望循规蹈矩?”
    现在全西河县缺水,大坝村也缺水,多浇一分地,就能多买一袋盐。
    大坝水管站的那点苗木水,被前站长郭成奎,用来吃,拿,卡,要,吃喝费摊丁入亩,每亩地摊派二元钱的吃喝费。
    天地昭昭,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再忠厚的村民,也会磨练成刁民。”
    “黎平,问你正经事,闸首分水闸填满行不行?重型运输车过去了,再把闸首分水闸挖出来。”
    不当爹,不知道给两个儿子分家的难处。
    大坝村就怕放水不公平,秋翻冬灌,还要给金城市输工业用水,四十万市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全凭闸首窟窿峡峪口放水。
    就怕大坝村土地撂荒,村民互相埋怨指责。
    滔天大水,村民的一亩三分地都浇不上。
    村民又要到市上,找一个说法。
    “刘世雨百口难辩,往刘站长头上扣屎盆子。”
    正是应验李黎平那句:“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