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郑芝龙的两手准备!皇帝入闽!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第一序列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独断大明郡主是个乌鸦嘴抗战从民兵开始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我的游戏副本是三国

    第522章 郑芝龙的两手准备!皇帝入闽!
    “大哥,您说吧,此局何解?”洪旭开口打破沉默。
    “诶,事已至此,我们当做两手准备。
    第一,各家从现在开始,秘密把一部分核心族人转移出海,留下火种;
    第二,告诉下面的人,减缓南越之粮输送天津的数量,若是朝堂上真有人想咱们死,就得掂量掂量;
    第三,各家按照我刚才所说的,支持新政,让陛下看到我们的态度。
    总之,我们以海运粮线为筹码,支持新政为由头,既要皇上看到咱们的重要性,也要表现出咱们忠于朝廷的态度。
    另外,从现在开始严格约束下面的人,不需再惹是非!我给你们十日时间准备,十日后,我亲自赴京在陛下跟前请罪!”
    郑芝龙的话音落下后,在场的人纷纷点头赞成。
    “好,大哥,我支持你的决定,不过若是你在京遭遇不测,我等兄弟定然不会再效命朝廷!”
    郑芝豹起身坚定的说出一句,在场的其他人纷纷出言表态。
    “诶,暂时就这么着吧,你们都去准备吧。”
    众人离去后,郑芝龙脸上带着些许凝重。
    现在的大明朝和以前大不相同。
    从万历朝后期,神宗皇帝荒废朝政,直接影响了泰昌,天启两朝,再近十年的时间吏,中央朝政混乱,文官组成各种党派相互攻讦,接着便是阉党祸乱天下,再加上大明朝长时间的海禁令,沿海几个省和南洋被三方夷人和倭寇,海贼海寇充斥。
    而随着中央朝堂转回正轨,皇帝手握大权,开启改革,麾下不但有能臣干吏,还有精兵强将。
    自己这些人如果不投靠朝廷,未来只有被消灭一条路可走。
    想到这,郑芝龙长叹一声,迈步向臬司衙门走去。
    ···
    另一边。
    朱由检在经过近十日的赶路,终于来到福建地界上。
    在天启朝时,从京城到福建路途遥远,急行之下怎么着也得十五日到二十日的时间。
    现在经过朝廷组织的无数灾民到处修补官道扩建新路,大范围的缩短了路程时间。
    “爷,前面就是蒲城,咱们入城歇歇吧,您这些日子吃喝都在马上,奴婢担心您的身子。”方正化策马来到朱由检跟前小声劝说。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看着前面的县城点头道:“县城先不急着进,我们在县城周边的农村查看一番,另外把咱们随行带的人都散出去,仔细探查民间的情况。”
    “是!”方正化领命后,赶忙去安排。
    因福建多山地丘陵,当地的乡镇和城池大多在山谷中。
    朱由检带着方正化,李若涟几人下了官道后,没多久便来到镇子外。
    “仙洋镇。”
    “朕记得,仙洋周氏和徐氏都是大族,这两家的后人从永乐朝至万历朝都诞生过许多优秀的官员,走,咱们去瞧瞧。”
    朱由检眯着眸子说着,迈步走入镇中。
    “别抢!全部排好队!谁在乱哄哄的往前挤,今天一碗粥都不会放!”
    朱由检刚走入镇子边缘,就看到一个占地面积颇广的义庄前正在煮粥放饭。
    十几个身着麻布衣衫的精壮汉子在嚷嚷着维持秩序。
    “兄弟,给口吃的吧,我的娃子两天都没吃粮食了,你行行好,也给我一碗稀粥,救救这孩子吧···”
    一个身材身弱的中年,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的背着一个孩子跪在一个穿青衫的义庄头头跟前哀求着。
    “走开!昨日我就告诉过你,我徐家义庄只接济当地户籍的人,你连个身份证明和路引都没有,谁知道你是不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若是吃了我们的粥,染上干系,这可不是小事!”
    站在义庄大门前的汉子皱眉说着,一把将人推开。
    周围排队领粥的百姓见状低叹一声,都沉默不语。
    瘦弱的中年被汉子这么一推,身子一个踉跄,就要摔倒,随后被一大手扶住。
    “你这厮当真是不像话,不给吃的就罢了,为何动手动脚?”
    说话的是李若涟,他看到中年被欺,看不下去,上前说话。
    “你是哪里来的鸟人?也敢教训老子?没事滚一边去,别影响老子放粥的心情!”
    青衫汉子看着李若涟皱眉说着,语气丝毫不客气。
    “你!”李若涟刚要发话,肩膀就被按住。
    朱由检迈步上前。
    “看你这样子,应是义庄的司事吧?这人即便无法证明身份,那也是我汉人百姓,你给他一碗粥又如何?”
    司事又称庄务总管,是大明朝民间义庄中负责日常运营,包括钱粮发放、田租征收、义塾管理等事务的人。
    “呦呵,今天真是奇了怪了!老子发个粥,接二连三的有臭虫蹦出来恶心人!”
    青衫汉子冷着脸回怼一句,就准备转身离去。
    “站住!”朱由检猛然暴喝一声。
    “回答我的问题!你为何不给他一碗粥?”
    青衫汉子被这一声暴喝吓了一跳,转身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几人。
    “不是,你!你是什么人?我义庄要给谁分粥,难道还需要问别人的意见吗?”
    “你不用管我是谁!现在我要你回答我的问题!为何不给这人一碗粥!”
    朱由检背手盯着青衫汉子再次询问。
    后者看着这人气度不凡,不像是普通人,说话的语气顿时软了下来。
    “在福建的地界上,所有的义庄赈济施粮,全都要有身份证明,再说了,我徐家义庄是有徐老爷定下的规矩,凡不明身份者,一滴水,一粒粮都不能给!
    现在我说明白了!你若是有问题,可以去城中找徐老爷,我们只是尊上面的意思做事。”
    青衫汉子说完后,再次准备离开。
    “站住!大明律有定!民间义庄施粥,一律平等对待百姓,何时有身份区别之说?福建作为大明朝一省,为何要有如此特殊规定?”
    青衫汉子闻言,脸上带着急躁:“我说,你有完没完?你要是对规矩有问题,就去问徐老爷,去问知县衙门,在这和我抬什么杠?”
    朱由检眼光闪烁后,没有说话,直接令李若涟带着那瘦弱汉子离去。
    义庄不远处的一处街道上。
    朱由检几人直接坐在路边的小吃店里。
    “来,这位老哥,先给你孩子吃些汤面。”朱由检把桌面上的一碗面推到瘦弱中年面前。
    “多谢,多谢恩人!”中年说着就要跪下,被朱由检一把扶起。
    “快起来,来,这碗汤面是你的,先吃饭。”
    朱由检亲自接过小吃店伙计端来的汤面放在中年跟前。
    父子俩看到吃食,赶忙端起碗吃起来。
    朱由检在一旁看着,伸手找方正化要来一支旱烟。
    没多久,二人吃完后,朱由检开口问道。
    “老哥,你是哪里人士,为何会来到福建?”
    中年低叹道:“诶,我是武夷山人士,家中本来有几亩茶田,后来茶田被人抢去,无奈之下来南平投靠孩子他老舅,没曾想到南平后,孩子他舅得急病死了,家里的财产莫名其妙的就被官府收了去,身上又没了盘缠,这家也回不去,只得沿街乞讨。”
    朱由检闻言后,眸子中精芒一闪。
    “老哥,你说茶田被人抢去是什么意思?”
    中年闻言后,眸子中闪过浓郁的哀伤。
    “我家世代都是武夷山茶农,年初时,听说一个福建商人出大钱买了许多茶山,这几年受天气影响,茶田不怎么景气,在加上这孩子体弱多病,我就想着把茶田卖了,凑些钱给这孩子看病;
    没曾想茶田卖给那商人后,第二日就有贼人把卖田的钱给抢了,我在和其中一人拉扯时,亲眼看到那人是商人的随从,我气急之下去衙门告状,谁知知县老爷以没有证据为由无法成案,我去那商人,反而遭受一顿毒打。”
    朱由检听完后,瞬间就明白过来,这是典型的欺诈加暗夺手段!
    “那孩子他舅呢?好端端的一个人即便是死了,留下的遗产也不应该被官府没收呀?”
    中年低叹一声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孩子他舅早年在南京魏国公府呆过几年,后魏国公府被皇帝查抄,孩他舅便被发回老家,
    他膝下没有子嗣,家中只有这孩子一个后辈,我也是在南平县衙的告示中看到的这个情况。”
    朱由检听到这,心中明白过来。
    一定是这孩子他舅在魏国公府当过差,在魏国公被打上叛贼的帽子后,此人回到老家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其人名下的财产,多半是被人给瓜分了!
    “老哥,这样吧,我明日是要去蒲城的,你可以随我一起去,说不定我能帮你找回孩子他舅被官府没收的家产。”
    中年闻言后,先是一愣,赶忙跪在地上。
    “恩公,若是您能帮忙,孩子他舅名下的财产您随意取用。
    孬蛋,快!跪下给恩公磕头!”
    ···
    夜。
    镇上客栈中。
    睡不着的朱由检站在窗边,沉默的抽着旱烟。
    嘟嘟。
    房门被轻敲数下,李若涟推门进来。
    “爷,查清楚了,去武夷山收茶山的商人是郑氏集团中甘家的人。”
    朱由检闻言后,把烟头丢在地面,抬脚狠狠的踩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