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发放书籍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东晋北府一丘八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妙医圣手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在我学过的东西中,《九章律》中的具体规定被称为法律条文,比如盗赃值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
    犯人盗窃的东西价值超过六百六十文钱,要在脸上刺字,男性犯人一并判处城旦,也就是筑城、修墙等重体力劳动,
    女性犯人一并判处舂米、制衣等劳动。
    “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亲亲相隐,慎刑恤罚运用到律法之中,则被称为法律原则,
    简单来说,法律原则指导具体条文的设立和运用,和董公所说的春秋决狱有些类似。”
    董仲舒听得眼前一亮,“看来富民侯的师门中,对于律法的运用,与我有不谋而合之处。”
    张汤心中有些不满,董仲舒一个儒家弟子,竟然想教他们法家怎么办事。管得实在有些宽,
    可惜大势如此,他也奈何不得。
    陛下罢黜百家,儒家势大难制,法家若是不与儒家合流,恐怕以后在朝堂上会日益艰难。
    “富民侯也认为只用律法不能治理国家么?”
    法家反对礼治和德治,以法为根本,与儒家格格不入,没想到在陆鸣的眼里,儒家是法律原则,法家主张的律法是法律条文,是被儒家指导的对象。
    “当然不能,相对于世间的纷繁复杂,律法总是有限的,存在空缺之处,礼与德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三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审判案件。”
    张汤还是有些不甘心,“加快立法也不行么,方方面面都加以规定。”
    “御史大夫忘了暴秦二世而亡么?”
    董仲舒气呼呼的,秦朝才亡了不到一百年,就有人忘了严刑峻法的危害么,秦法严苛,受苦最深的就是老秦人,
    否则当初高祖皇帝进咸阳时,也不会受到那么多秦人的拥戴。
    被说到痛处,张汤顿时没了脾气,法家的巅峰在秦朝,秦朝二世而亡的结局震动了无数人。
    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却又在十五年后灭亡,法家的理想遭受了重大打击,给了儒家参与进来的机会。
    “御史大夫觉得律法是什么呢?”
    陆鸣忽然开口,定义不同,期待自然也不同,不统一概念的话,容易鸡同鸭讲。
    “法者,国之权衡也。”
    不需要思考,张汤随口就能回答,这是商鞅的观点,被他奉为圭臬,法律就是治理国家的唯一标准。
    韩非子的各种观点,张汤也都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先贤对于律法的理解。
    “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两位觉得这个观点如何?”
    陆鸣笑呵呵的看向其他两人,
    你们都是有学问的,都是能言善辩的,你们来分析分析这句话吧。
    “对了,两位知道谁是统治阶级么?”
    张汤和董仲舒都愣住了,阶级这个词很陌生,但是和统治二字搭配在一起后,他们也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句话太直白了,直白到让人有些害怕。
    尤其是张汤,律法在法家弟子心目中的地位极为崇高,在陆鸣嘴里却是一个工具,他当场就要反驳。
    可大脑思索了几遍,他却发现陆鸣说的没什么错误,很难反驳。
    对于陛下来说,律法可不就是工具么,包括自己和廷尉府,也都是陛下的工具,现实有些扎心。
    “工具哪有唯一的,自然是哪个好用用哪个,实在不行还要混合着使用,法与德,无论哪一个都无法代替其他工具的作用。”
    张汤又一次被扎心了,以他对陛下的了解,富民侯对律法的认识,一定最符合陛下的心意。
    在陛下眼中,谁是工具不重要,有几种工具也不重要,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单一的法家,单一的儒家,哪个都有问题,陛下才会兼而用之,这也证明,在陛下眼中他们都只是工具而已。
    ……
    周齐来到长安,顺利通过了廷尉府的初试。
    考过之后他才知道,一起来参加考试的有二百六十多人,除了部分人水平太差被淘汰,还有两百三十多人通过了初试。
    据说廷尉府只有十三个官职的空缺,接下来还要打败两百多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初试考察的内容简单,不过是些徭役、赋税方面的内容,平时朝廷都会派人宣讲这些内容,之后的考试才有挑战性。
    这些天,长安城内的见闻让他大开眼界,
    提到粮食产量,竟然动不动就是上千斤,要不是早就听说过高产粮食的消息,周齐都要以为长安人得了失心疯。
    食为天的评书听着特别有趣,琳琅阁的东西特别贵,贵到他知道价钱后立刻逃了出来。
    长安真好,他要留在长安。
    想到接下来的考试,他又有些担忧,
    朝廷的律法繁多,他知道的却只有一部分,要是之后的考试需要用到他不知道的律法,那可怎么考。
    想到这,他也没心情在外闲逛。
    回到邸舍后,周齐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朝廷竟然要给他们发放书籍。
    ……
    “陛下,目前共有二百三十一人通过了初试,考题和答案都已经准备好,请陛下过目。”
    考题有帖经题,类似于填空,要补全条文中缺少的部分,
    有策问题,类似于简答题,还有案判题,根据给定的案例,依据法律进行断案,撰写判词。
    “考生的律法书籍都发下去了么?”
    “回陛下,今日已经发放完毕,二百三十一份,全部发放到位。”
    当初考虑是否发放律法书籍的时候,朝堂上还曾爆发过争论,有人认为无此必要,理由也很充分,
    朝廷要的是通晓律法的贤才,来考试的人自然应该学过律法,不需要朝廷发放书籍。
    以陆鸣为代表的一批人则认为应该发放,理由也很充分。
    各种考生的家世条件不同,有的人能接触到很多律法,有的人接触不到,这是家世条件的差距,不是个人能力的差距。
    朝廷发放律法书籍,给考生提供参考,可以最大限度考察考生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家世条件,为朝廷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贤才。
    最终刘彻拍板,发,必须发,朝廷的活字印刷术不是摆设,
    本就是用来打破知识垄断的东西,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