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承包玻璃厂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经过一个来月的整合,整顿,终于把玻璃厂给承包出来了。
    王建国持大股,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了玻璃厂的大股东。
    他们四个也分配了工作,周永伟负责销售,朱一旦继续当厂长,王建国负责财务,李诞负责采购。
    而48个员工,各守其职,其中的40个员工也持股。
    这天,四个大股东开了个懂事会。
    王建国:“各位,咱们玻璃厂现在是全员到齐,一切准备就绪,今天开一次讨论大会,现在大家有什么建议,请积极发言。”
    周永伟:“好,那我就先说说我的建议,首先第一点,厂里的制度要整顿,整改,以前大集体那种制度不适合未来的发展,现在不是国有企业了,现在是民营企业,那么咱们就从制度开始改革。
    第一,工资问题,工资不能一律平等,能计件的部门或者岗位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
    计件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存在出工不出力行为。以往的制度就像以前的大锅饭一样,一个人干三个人看,出工不出力,公分照拿,导致他娘的最后都得饿肚子,所以咱们要实行大包干做法,这个我比较懂,因为我以前就是当村支书的。
    第二,产品质量问题,质量是一个厂的名片,如果质量不好,咱们这个厂依然做不下去,会重蹈覆辙,我的宗旨,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挣钱第三,只要打好了名声,质量保证,钱自然而然就能挣到,不图快,只图稳。
    第三,业务问题,咱们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坐等上钩,主动出击,组织业务员跑业务找市场,这个部门我来负责。我的话讲完了,大家有没有意见或者反对!”
    周永伟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条条是道,话音一落,大家拍手鼓掌。
    “说的好,我赞同!”
    “我也赞同!”
    朱一旦站了起来。
    “周永伟深刻的认识到了厂里的一些病端,说白了就是制度不够完善,大集体害死了这个厂,就按计件制实行,多劳多得,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的一些观点。首先我认为技术人员的工资要提高,而且得大力培养技术人员,甚至我们得到社会上寻找技术人员。
    第二点,厂里的某些设备老化,得想办法弄到资金更换新的设备,当然现在咱们资金链不够厚,这事得以后再说。”
    大家都一致的表决了朱一旦的观点,朱一旦毕竟是厂长,关心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厂里的设备和技术问题。
    李诞:“我也说一下我的观点,之前我是厂里的采购员也是是销售员,但以前的客户大多数都是政府单位部门,哪里的一些人我比较熟,所以我也会大力参与销售工作。
    其次是,采购的问题,咱们现在说实话,很多材料以私人的名义很难进货,虽然现在文件下来了,所以刚开始咱们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我的意思是说,关于采购的问题,必须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来解决,比如现在的石英砂私人的名义根本买不到,还得用单位的名义,但我们是私人企业。
    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得找熟人,得找关系,比如王建国你就有这方面的能力。”
    什么行业都有过渡期,这时候内地的很多企业正在崛起,很多以往的乡镇企业,或者国有企业,正在转变制度的一个过渡期。
    以往不管去采购什么材料,都是以国有企业的单位去采购,现在突然说是民营企业,有些思想还没转变过来的人还是不会卖给私人企业。
    虽然文件下来了,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相互合作,挂牌运营等等文件。
    但市场上依然是国有企业第一,民营企业第二。
    比如去进货,人家先考虑的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私人企业。
    换句话说,这个时期,国有企业是亲妈生的,私人企业是后妈生的。
    李诞作为采购他非常明白这层关系,所以这才向大家提出来他的难处。
    一个公司连进原材料渠道都不完善,谈何生产,谈何发展。
    周永伟站起来道。
    “李诞,我想问一下,关于生产玻璃所需的材料,全部能在个旧市买到吗?”
    “不能,但大部分的原材料可以在个旧市里买到,一些材料得到省城去购买。”
    “行,我跟陈书记熟,我跟他打个招呼,让他跟一些相关部门打个招呼,这样咱们关于进原材料的问题就好办多了。”
    周永伟话音一落,他们三个都惊呆了,万万没有想到周永伟居然跟陈庚尧陈书记熟。
    而且更巧的是,陈庚尧是王建国的二舅。
    “永伟,你跟我舅舅熟?万万想不到啊!”
    “呵呵,我更没想到陈书记是你舅舅,哈哈!”
    “你是怎么认识我二舅的,我真的很好奇。”
    “咳,这事说来话长,等开完会,慢慢说这事,话又说回来,陈书记是你二舅,那事情不就更好办了。”
    “对,所以以后咱们玻璃厂会有市场的,我二舅是州长,以后城里搞建设,他打个招呼,咱们不就有销路了吗?”
    “成,成,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关于采购的问题也解决了,说说看一下王建国你的观点,你是大股东,你说两句。”
    “好,那我就说两句,反正咱们四个得齐心协力,我虽然是大股东,但不管什么事都大家说了算,接下来说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首先,刚才大家所发表的意见我全部接受,也共同努力完善,尤其周永伟说的业务员部门,我觉得这个部门是重点,公司能不能发展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业务员决定的,业务员没有接回来单子咱们吃个屁。
    所以我决定,除了老朱,我,周永伟,李诞,咱们三个除了本职工作以外都要参加业务员的工作,老朱就管好厂里的生产。
    咱们三个大力发展业务,咱们是小公司,一人多职难免,我们大家艰苦的度过这段期间,我话说完了,大家有没有意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