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五日之内,献上国书,天子请降,大靖亡
推荐阅读: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 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 牧神记、 快穿:女配又跪了、 东晋北府一丘八、 无上丹尊、 地界大陆、
很快,一个月时间过去。
秦天所率领的武朝大军在大靖王朝的疆土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杀的靖朝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武朝大军则越战越勇,锐不可当。
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靖王朝失了近四分之一的疆土,王朝气运也在迅速流失。
仿佛有一团黑色的浓云压在大靖王朝上空,压得大靖朝堂文武百官以及大靖天子愁眉不展,焦虑不已,心沉如冰。
伐武之战,几乎把大靖王朝的武将集团打光了,损兵折将。
攻伐大武王朝的三十多万大军,生还归朝的只有寥寥几万人,尤其是武皇境的战将,几乎尽数陨落。
还有王庭大将古仙芝阵亡。
令得大靖王朝军力大减。
无将可用,无兵可用。
也正是因此,秦天所率之军才能所向披靡,攻城拔寨,一路高歌,直奔大靖王都靖云城。
大靖王朝,危在旦夕。
难道大靖王朝真的要亡了?
对,大靖要亡了!
而且,不止大靖王朝要亡,其他七大王朝也要亡了。
攻伐八朝之战。
秦天没有选择一个王朝一个王朝打,而是同时发兵,兵分八路,朝八大王朝进军。
烟雨楼入武朝,门生参战。
秦天于九大王朝修行界中一呼,无数修行者响应,成为大武王朝伐武大军的一员,几乎九朝修行界中的修行者都参战了。
秦天在修行界中的威名,如雷贯耳,更有人族之杰之称!
绝代人杰,横压人族一代天骄!
那些宗门,帮派,家族势力的掌权人,心都清如明镜,知晓如此人杰,只能深交,不可得罪!
如今,正好有结交人杰秦天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了。
所以,九大王朝修行界中的众多宗门、帮派、家族等势力皆派出了强者,助大武王朝一统八朝。
除此之外,更有秦百战的修罗血卫,祝擎天的金刀战卫以及楚项羽的百战破阵卫助战,武朝征伐大军更是如虎添翼。
也就是说,八大王朝面对的不止是大武王朝,还有九大王朝的几乎整个修行界,还有修罗血卫、金刀战卫,百战破阵卫。
光是武尊境、武皇境以及武王境强者这一块儿,八大王朝就输的彻彻底底,哪怕是八大王朝的武道修行者加起来,也比不上九朝修行界。
如此阵容,八大王朝拿什么来挡?
这,便是秦天兵分八路的底气所在。
当然了,也不是征伐八大王朝的征伐大军都如伐靖大军这般兵多将广,毕竟,同时攻打八大王朝属实有些吃力。
战线打的太长,粮草会跟不上。
所以说,也只有两路征伐大军如秦天所率之军一般,兵强马壮,战将如云,深入敌朝腹地,攻城拔寨,侵略如火,欲直取敌朝都城。
至于其他五路,兵力不多,行军速度也不快,但也能攻城掠地,牵制敌朝之军,防止敌朝合盟,包围武朝征伐大军。
只有向王朝施加压力,那个王朝才不会贸然出兵,因为,一旦出兵,敌军便可能趁虚而入,得不偿失。
王朝天子,不敢冒险。
拿武朝北地三朝来说,秦天便命郭子仪和白夜各自率领一支大军,进攻大月王朝和大楼王朝,对其施压,让其自顾不暇。
而秦天,则可深入靖朝腹地,直取靖云城。
不得不说,秦天在领兵打仗上真是智谋无双,将能算计的都算计进去了,下的一手好棋。
如果将打仗当作棋局的话,那秦天必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不败圣手!
兵分八路,既能牵制八朝大军,也能舍远取近。
如此,大武王朝一统八朝的日子不远了。
大靖王朝。
一座巍峨恢宏的城关屹立世间,城关两边是陡峭的山峰绝壁,险峻万分,形成一道天险。
城关屹立两侧绝壁中间,隔绝前路。
看起来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这座城关,名叫靖丘关,也是靖云城的三道重关第一关,更是靖云城最后的防线。
只要连破三关,便能兵临靖云城下。
靖丘关前,大武王朝的伐靖大军陈兵列阵,战意澎湃无穷。
伐靖以来,武朝大军连破城池,百战不败,一路上的胜利让的武朝大军凝练出了强盛无匹的战意。
成千上万道战意在武朝大军兵将上空凝聚,仿佛有一团可怕的战意浮云悬空,朝着靖丘关的上空笼罩而去,欲碾碎一切。
三军阵前,有一战车。
战车上,有一人,面若冠玉,剑如眉,眸似星,五官匀称宛若刀刻一般,身披天海蛟龙甲,头戴天海龙骧盔,英武无双,威盖三军。
万军中,他即是最为耀眼的存在。
此人,正是秦天!
“驾!”
伴随着一道轻喝之声响起,秦天甩动缰绳,驾着战车孤身朝靖丘关而去。
他没有带随从。
不是不带,而是没必要。
毕竟,靖丘关上的那些靖朝守军谁可伤之?
甘庆之,周泰等将见此情形,也丝毫不慌,一点也不担忧秦天的安危。
“聿!”
片刻间,秦天来到靖丘关前不远处,轻勒缰绳,拉动战车的战马停下。
随着武朝大军的一位战将驾着战车兵临关前,靖丘关上的靖朝守军也皆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万分警惕。
一股莫名的压力涌上心头。
因为,是个人都能看出那战车上的战将不一般。
武朝大军阵前,众多战将不是骑战马就是骑妖兽,唯有此人驾战车。
一般来说,只有三军统帅才驾战车。
驾长车,踏破山阙。
也就是说,战车上的身影,便是武朝大军的统帅。
大武王朝,秦王殿秦天,修为无双,横压四方。
大靖王庭大将古仙芝,便是陨落于他的剑下。
城关上,靖朝将士一想到那战车上的身影是举世无双的秦王殿秦天,额头上就冷汗直冒,心中生出畏惧,暗暗发怵,一下子没了守城底气。
就连王庭大将古仙芝都不是秦天的对手,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如何能守住靖丘关呢?
这靖丘关,还有必要守吗?
就在这时,一道爽朗的声音响起。
“吾乃大武王朝秦天,靖丘关总兵何在?”
秦天目光抬望靖丘关,直接出声。
他的目光平静,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但却透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一座小小的靖丘关,如何挡得住他,挡得住他身后的武朝大军呢?
“在下靖丘关总兵,韩桂!”
“不知秦王殿找在下有何事?”
城关上,一个身形魁梧如铁塔,皮肤黝黑的战将朝城下抱了抱拳,回应道。
这开口的黑脸战将,正是靖丘关总兵,韩桂。
他的眉头微皱了皱,满脸疑惑的看着城下战车上的挺立身影,不由一愣。
两军交战,秦天孤身来到关前找靖丘关总兵,这是为何呢?
有些不大对劲!
事出反常必有妖!
难道,他想劝降我?
如果真是劝降,那我要不要答应呢?我身为大靖王朝的总兵,也是靖人,当为大靖鞠躬尽瘁,流尽最后一滴血,可是……武朝大军来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靖丘关肯定守不住。
韩桂的眼里泛起一丝犹豫之色,眉头皱的更深了。
“韩总兵,幸会幸会!”
秦天也朝城关上的韩桂抱了抱拳,还以一礼。
他一脸和和气气的样子。
“秦王殿,咱就别客气了吧!有事说事!”
闻声,韩桂的目光一凛,旋即抱拳道:“不过,若是秦王殿是想劝降我等,那就不必说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身为大靖王朝的总兵,骨子里也流淌着靖人的血,当为大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韩桂的神色无比坚定,话音铿锵有力。
他想好了!
降是不可能,哪怕是死,也不可能降!
靖人,也有靖人的血性和骨气。
即便是面对着九大王朝的修为至强者,也不惧之,大不了就是一死,有何惧呢?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有一条黑面好汉。
不过,秦天的眼里却是闪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异色。
劝降?
就你?
你一个小小的总兵,值得我出面劝降,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吧!一座小小的靖丘关,轻易便可攻下。
用得着劝降?
不过呢,此行的目的也是劝降,只不过不是劝韩桂。
韩桂,只是一个传话工具人!
秦天的脸上泛起一抹温煦笑容,阳光照在脸上,仿佛曦光映面一般。
他缓缓开口道:
“韩总兵误会了,本王不是来劝降你的。”
呼。
听闻此声,韩桂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还好还好,不是劝降!
刚刚硬着头皮说那般话,拒不投降,可要是秦天真开口了,他倒是不怕死,只是靖丘关的守军将士,也是一条条鲜活的命啊!
因为自己一言,守关将士皆阵亡。
实乃罪过罪过。
只是下一刻,一道声音入耳,韩桂的神情突然一僵,一下子愣住了。
“劳烦韩总兵向大靖天子传个话,武朝大军已兵临靖云城三关前,三关破,便可直捣靖云城!”
“武朝大军自入靖一来,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城拔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破靖云城三关和靖云城,只不过是时间上的事。”
“本王不忍生灵涂炭,战火焚城,愿止干戈!不过,五日之内,本王要见到大靖天子的请降国书,从此以后,再无大靖!”
“五日后,若未见到大靖天子献上的请降国书,本王便会下令进攻,连破三关,直取靖云城!”
秦天直接开口。
慷慨高亢的声音响彻虚空,如洪钟大吕一般传荡这方天地,回声久久不绝,震人心神。
韩桂听得秦天的声音,整个人都傻了,仿佛平地起惊雷一般,炸得他的脑瓜子嗡嗡直响。
秦,秦天说什么?
他要让陛下在五日内献上请降国书,靖归武朝,此后再无大靖王朝!
歪日!
这,这,这……未免太狂妄了吧!
啊,不对,秦天不狂,那他还是秦天吗?
他有狂妄的资本。
他这是要一人压一朝啊!
以一人之力,压大靖王朝天子臣服。
这是何等的狂傲!
韩桂愣在原地,宛若石化了一般。
秦天也不着急,静静的立在战车上,抬眸望城关。
他,就如那太古神山上的绝世剑仙一般,气质出尘,风华绝代。
韩桂只是一个总兵,需要时间消化这个天大的话。
时间一点点流逝而去。
约莫一刻钟后,韩桂终于从震惊中回神过来,只不过脸色有些难看,眉头也拧成了一团。
他看着下方战车上的秦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心一横,硬着头皮试探性的确认道:“秦王殿此话,真不是开玩笑?”
“韩总兵觉得本王像是在开玩笑吗?”
秦天洒然一笑,反问道。
话音刚落,秦天忽的高举起右臂。
“喝。”
“喝。”
“喝。”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呼声响彻寰宇,传荡天地。
武朝大军将士高举起手中的尖兵利刃,呼喊出声,爆发出无比强盛的战意。
那股强盛无匹的战意,仿佛足以将靖丘关吞没摧毁。
可怕!
太可怕了!
闻声感意。
韩桂的头皮当即一麻,额头上不断有冷汗冒出,心生忌惮。
仅仅只是感受到那强盛战意的一瞬间,韩桂就知晓,在武朝大军的猛烈攻势下,靖丘关绝对撑不过一日。
但凡是撑过了一日,把自己头都下了。
是了!
秦天刚刚的也不是开玩笑。
武朝大军爆发出来的强盛战意和呼喊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选择权在大靖天子手中。
不献上请降国书,那便以武力镇压靖云城。
武朝大军有这等实力。
韩桂的目光从那黑压压一片的武朝大军阵营收回,随即看向城下的秦天,朝其抱了抱拳,无比认真的说道:
“秦王殿愿止干戈,实乃大靖百姓之福!也是大靖三军将士之福!”
“在下定会将秦王殿之言,告知陛下。”
他想通了。
秦天率领武朝大军来势汹汹,大武王朝天子更是昭告天下,欲一统八朝,永止战火,这都到靖云城三关了,武朝大军必不可能退去。
而且,靖云城三关包括靖云城,也不可能守住。
既然守不住,那为何还要负隅顽抗呢?
受伤战死的三军将士。
受苦受累的也是大靖百姓。
反正都要败,何必要让大靖的将士白白流血阵亡呢?
当然了,这些只是韩桂的个人想法。
他愿止戈。
只不过,最终还要看大靖天子的选择。
大靖天子要是下令死战,他也只能同靖丘关共存亡。
“有劳韩总兵跑一趟了!”
秦天笑了笑,云淡风轻的道。
韩桂朝着秦天再度抱以一拳,不过却眼里多了一丝敬意,而后转身离开城关。
韩桂离开,秦天也调转马头,驾着战车返回。
兵临靖云城三关前。
这足以让大靖天子压力山大,彻夜难眠,也让大靖天子知晓武朝大军有直取靖云城的实力,也让其知晓大靖王朝,大势已去。
毕竟一路上,那么多城池都攻下了,也不差这三关一城了。
此举,无非只是秦天不愿靖云城周边百姓遭受战火侵袭,靖云城是大靖王朝的都城,城内及城外周边百姓何止千万。
一旦开战,受苦的必是百姓。
武朝灭靖,此后再无大靖,只有武人!
也就是说,那些都是未来的武朝百姓!
能止戈的话,极好!
就如此。
两个半时辰后。
大靖攻城,太和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大靖王朝的文武百官分立两边,低头不语。
龙椅上,大靖天子正襟危坐,揣摩不透的目光在文武百官的身上扫过,面目没有任何表情,看不出半点喜怒哀乐,但身上的天子龙威依旧霸道无匹。
靖丘关总兵韩桂火速赶来靖云城,入宫面圣,大靖天子也得知了秦天要他五日之内献上请降国书。
不然,五日后,便会攻打靖丘关,一路破三关,直取靖云城。
献请降国书一事,事关重大。
大靖天子便诏令文武百官入宫,商议此事。
毕竟,一旦献上请降国书,此后便再无大靖王朝!
殿内的文武百官也是在听到了这则消息后,皆沉默不语,不敢出声,哪怕是遭陛下一顿怒斥也不开口。
正所谓,祸从口出!
这个时候,沉默是金。
因为,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惹怒大靖天子。
你说献上请降国书吧,就说你倾向武朝,包藏祸心,意图覆灭大靖王朝,罪大恶极,当凌迟处死;你说不献上请降国书吧,就说你不懂得体恤百姓,战火无情人有情,而你这厮却冷血无情,还可能让天子背上昏君的骂名,此等臣子,当斩当斩!
更何况,这时候的大靖天子肯定也焦虑无比,心里憋着一团火无处发泄。
大靖王朝传承多朝,却亡在自己的手上,还有何颜面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你就说他焦不焦虑吧?愤不愤怒吧?
所以说,只要臣子一开口,大靖天子必然会迁怒于他,天子可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
不过,满朝文武不开口,大靖天子就没办法怒了吗?
那必然不是!
天子发怒,需要理由?
君臣君臣,君大于臣好吧!
很快,殿内便有怒斥之声响起。
“尔等都哑巴了吗?”
“一个一个不是都挺能说的吗?争执的时候可是能口吐莲花啊!怎么这时候没人开腔了?”
“请降国书,献不献,这都拿不定主意?”
“张御史?”
“赵爱卿?”
“王尚书?”
“周爱卿?”
“郑国公?”
“平远侯?”
……
大靖天子的目光在一个个身居高位的大臣身上扫过,目光凌厉如刀,龙威无比霸道。
不过,那些一个个大臣即便是被点名,也依旧低头沉默。
没办法,这只不过被天子骂一句废物,若是开了口,那就不是被骂句废物这么简单了!
大靖天子的怒斥之声继续在大殿响起。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你们这些臣子拿着朝廷的俸禄,就是这样为朕分忧的?”
“一到关键时刻,谁也靠不住。”
“全都是一群废物。”
“废物!”
……
大靖天子骂的面红耳赤,气得肺都快裂开了。
然而这些狗臣子就是不开口,全都沉默不语。
殿内文武百官听到大靖天子骂自己是废物,在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第一次感觉被骂废物竟然如此直爽。
简直爽歪歪!
比起被陛下一怒之下凌迟处死,被骂几句废物,可太舒服了!
有些臣子更是心里盼望着天子陛下能多骂几句废物,约骂越爽,这也太那啥了吧!
因为,越骂废物,就越不用死。
“陛下!”
突然间,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让的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只见,文官首位,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上前一步,手执玉圭,朝大靖天子深深一拜。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皆有些好奇究竟是谁出声了,忍不住偷偷斜瞟那人,这个时候开口,和找死有何异?
不过,在看见那老臣的背影时,众人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地了。
原来是老太师啊!
那没事了!
老太师早已高老辞官,不问朝堂之事,此次乃是陛下特诏令老太师入宫,而且他也是陛下之师,德高望重。
即便是说得不恰当,陛下也不会将其处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有儿子斩老子的?对吧!
大靖天子见老太师出列,眼睛不由一亮。
关键时候,还是得看太师啊!
那帮臣子,全都是酒囊饭袋,一群废物。
老太师直接出声。
“陛下,老臣为大靖王朝付出了大半辈子心血,看着大靖王朝日益昌盛,心中甚慰!不过,先贤有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靖王朝此次怕是大势已去,大武王朝势必成为一方雄主。”
“武朝大军兵临靖云城三关前,而且还是举世无敌的秦天亲自领军,不日,武朝大军便会兵临靖云城下。”
“大靖将……”
话至此处,老太师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后面那个‘亡’字他说不出口。
他为大靖王朝呕心沥血了大半辈子,自然不愿大靖覆灭。
可是,大势所趋啊!
老太师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下自己激动的情绪。
而后继续道:
“老臣不在朝堂多年,自知人微言轻,但还是恳请陛下,以万民为重!以苍生为重!”
话落,老太师双膝跪地,俯身叩首!
他苍老的声音中蕴含着万般无奈,一滴老泪也随即滴落在地。
心如刀绞!
此中酸楚,谁人知晓呢?
大靖天子闻声,也是陷入了沉默,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沉默良久。
大靖天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随即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道:“退朝!”
话落,他便起身离开,无精打采,像是一下子老了许多。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中文武百官跪地,恭送大靖天子。
很快,一日过去。
大靖天子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二日过去。
大靖天子仍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三日过去。
大靖天子还是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四日过去。
大靖天子还是没有送上请降国书,但不知何人将此消息散布出去,靖云城的百姓知晓了此事,全城百姓都沸腾了,百姓们都在期盼着大靖天子的决断。
因为,百姓不想成为遭受战火侵袭。
四日未有结果,秦天也没抱多大希望了。
不过,第五日来临时。
靖丘关,城门大开。
大靖丞相拿着一道圣旨出关,前往武朝大军营寨,面见秦天。
大靖天子,愿献上请降国书!
请秦天率领武朝大军过三关,大靖天子将在靖云城前,向大武秦王殿献上请降国书。
大靖天子,终究还是选择了体恤苍生万民!
然后,秦天便率领着武朝大军连过三关,来到靖云城。
靖云城,东城门前。
官道上。
大靖天子率领满朝文武百官于此向大武王朝秦王殿献上请降国书。
周边则是围观的靖云城百姓。
百姓们见大靖天子愿献上请降国书,止息战火,无不拍手称道,称颂大靖天子乃是一位明君!
一位体恤万民的明君!
是时。
一道英武无双的身影映入大靖天子的眼帘。
是秦天。
秦天骑着一匹战马缓缓上前,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战意无匹的武朝大军。
秦天看见了大靖天子,便下马上前。
大靖天子穿着龙袍,所以很好辨认。
待秦天上前,大靖天子高呼出声。
“跪!”
大靖天子双膝下跪,其身后满朝文武皆俯首跪下!
“大靖天子,率领大靖文武百官,向大武王朝献上请降国书!”
“此后,再无大靖王朝!”
大靖天子高亢的声音响起。
这些天过去,他也想通了,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也只能接受。
大靖王朝,亡了!
从此以后,他也不再是万民敬仰的天子陛下了。
大靖天子举起双手,将请降国书举过头顶,献于秦天。
秦天看着大靖天子手上的请降国书,目光一凛,随即道:
“吾,大武王朝秦王殿秦天,受尔请降国书!”
话落,他便朝着请降国书抓去。
眼看着就要抓住请降国书了,然而,异变突生,一道诡异的力量袭来,请降国书突然从秦天的眼前飞过。
紧接着,一道宛若惊雷般的怒斥在苍穹上炸开。
“慢着!”
“汝这大靖天子哪来的胆子?竟敢向大武王朝献上请降国书!”
秦天所率领的武朝大军在大靖王朝的疆土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杀的靖朝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武朝大军则越战越勇,锐不可当。
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靖王朝失了近四分之一的疆土,王朝气运也在迅速流失。
仿佛有一团黑色的浓云压在大靖王朝上空,压得大靖朝堂文武百官以及大靖天子愁眉不展,焦虑不已,心沉如冰。
伐武之战,几乎把大靖王朝的武将集团打光了,损兵折将。
攻伐大武王朝的三十多万大军,生还归朝的只有寥寥几万人,尤其是武皇境的战将,几乎尽数陨落。
还有王庭大将古仙芝阵亡。
令得大靖王朝军力大减。
无将可用,无兵可用。
也正是因此,秦天所率之军才能所向披靡,攻城拔寨,一路高歌,直奔大靖王都靖云城。
大靖王朝,危在旦夕。
难道大靖王朝真的要亡了?
对,大靖要亡了!
而且,不止大靖王朝要亡,其他七大王朝也要亡了。
攻伐八朝之战。
秦天没有选择一个王朝一个王朝打,而是同时发兵,兵分八路,朝八大王朝进军。
烟雨楼入武朝,门生参战。
秦天于九大王朝修行界中一呼,无数修行者响应,成为大武王朝伐武大军的一员,几乎九朝修行界中的修行者都参战了。
秦天在修行界中的威名,如雷贯耳,更有人族之杰之称!
绝代人杰,横压人族一代天骄!
那些宗门,帮派,家族势力的掌权人,心都清如明镜,知晓如此人杰,只能深交,不可得罪!
如今,正好有结交人杰秦天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了。
所以,九大王朝修行界中的众多宗门、帮派、家族等势力皆派出了强者,助大武王朝一统八朝。
除此之外,更有秦百战的修罗血卫,祝擎天的金刀战卫以及楚项羽的百战破阵卫助战,武朝征伐大军更是如虎添翼。
也就是说,八大王朝面对的不止是大武王朝,还有九大王朝的几乎整个修行界,还有修罗血卫、金刀战卫,百战破阵卫。
光是武尊境、武皇境以及武王境强者这一块儿,八大王朝就输的彻彻底底,哪怕是八大王朝的武道修行者加起来,也比不上九朝修行界。
如此阵容,八大王朝拿什么来挡?
这,便是秦天兵分八路的底气所在。
当然了,也不是征伐八大王朝的征伐大军都如伐靖大军这般兵多将广,毕竟,同时攻打八大王朝属实有些吃力。
战线打的太长,粮草会跟不上。
所以说,也只有两路征伐大军如秦天所率之军一般,兵强马壮,战将如云,深入敌朝腹地,攻城拔寨,侵略如火,欲直取敌朝都城。
至于其他五路,兵力不多,行军速度也不快,但也能攻城掠地,牵制敌朝之军,防止敌朝合盟,包围武朝征伐大军。
只有向王朝施加压力,那个王朝才不会贸然出兵,因为,一旦出兵,敌军便可能趁虚而入,得不偿失。
王朝天子,不敢冒险。
拿武朝北地三朝来说,秦天便命郭子仪和白夜各自率领一支大军,进攻大月王朝和大楼王朝,对其施压,让其自顾不暇。
而秦天,则可深入靖朝腹地,直取靖云城。
不得不说,秦天在领兵打仗上真是智谋无双,将能算计的都算计进去了,下的一手好棋。
如果将打仗当作棋局的话,那秦天必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不败圣手!
兵分八路,既能牵制八朝大军,也能舍远取近。
如此,大武王朝一统八朝的日子不远了。
大靖王朝。
一座巍峨恢宏的城关屹立世间,城关两边是陡峭的山峰绝壁,险峻万分,形成一道天险。
城关屹立两侧绝壁中间,隔绝前路。
看起来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这座城关,名叫靖丘关,也是靖云城的三道重关第一关,更是靖云城最后的防线。
只要连破三关,便能兵临靖云城下。
靖丘关前,大武王朝的伐靖大军陈兵列阵,战意澎湃无穷。
伐靖以来,武朝大军连破城池,百战不败,一路上的胜利让的武朝大军凝练出了强盛无匹的战意。
成千上万道战意在武朝大军兵将上空凝聚,仿佛有一团可怕的战意浮云悬空,朝着靖丘关的上空笼罩而去,欲碾碎一切。
三军阵前,有一战车。
战车上,有一人,面若冠玉,剑如眉,眸似星,五官匀称宛若刀刻一般,身披天海蛟龙甲,头戴天海龙骧盔,英武无双,威盖三军。
万军中,他即是最为耀眼的存在。
此人,正是秦天!
“驾!”
伴随着一道轻喝之声响起,秦天甩动缰绳,驾着战车孤身朝靖丘关而去。
他没有带随从。
不是不带,而是没必要。
毕竟,靖丘关上的那些靖朝守军谁可伤之?
甘庆之,周泰等将见此情形,也丝毫不慌,一点也不担忧秦天的安危。
“聿!”
片刻间,秦天来到靖丘关前不远处,轻勒缰绳,拉动战车的战马停下。
随着武朝大军的一位战将驾着战车兵临关前,靖丘关上的靖朝守军也皆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万分警惕。
一股莫名的压力涌上心头。
因为,是个人都能看出那战车上的战将不一般。
武朝大军阵前,众多战将不是骑战马就是骑妖兽,唯有此人驾战车。
一般来说,只有三军统帅才驾战车。
驾长车,踏破山阙。
也就是说,战车上的身影,便是武朝大军的统帅。
大武王朝,秦王殿秦天,修为无双,横压四方。
大靖王庭大将古仙芝,便是陨落于他的剑下。
城关上,靖朝将士一想到那战车上的身影是举世无双的秦王殿秦天,额头上就冷汗直冒,心中生出畏惧,暗暗发怵,一下子没了守城底气。
就连王庭大将古仙芝都不是秦天的对手,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如何能守住靖丘关呢?
这靖丘关,还有必要守吗?
就在这时,一道爽朗的声音响起。
“吾乃大武王朝秦天,靖丘关总兵何在?”
秦天目光抬望靖丘关,直接出声。
他的目光平静,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但却透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一座小小的靖丘关,如何挡得住他,挡得住他身后的武朝大军呢?
“在下靖丘关总兵,韩桂!”
“不知秦王殿找在下有何事?”
城关上,一个身形魁梧如铁塔,皮肤黝黑的战将朝城下抱了抱拳,回应道。
这开口的黑脸战将,正是靖丘关总兵,韩桂。
他的眉头微皱了皱,满脸疑惑的看着城下战车上的挺立身影,不由一愣。
两军交战,秦天孤身来到关前找靖丘关总兵,这是为何呢?
有些不大对劲!
事出反常必有妖!
难道,他想劝降我?
如果真是劝降,那我要不要答应呢?我身为大靖王朝的总兵,也是靖人,当为大靖鞠躬尽瘁,流尽最后一滴血,可是……武朝大军来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靖丘关肯定守不住。
韩桂的眼里泛起一丝犹豫之色,眉头皱的更深了。
“韩总兵,幸会幸会!”
秦天也朝城关上的韩桂抱了抱拳,还以一礼。
他一脸和和气气的样子。
“秦王殿,咱就别客气了吧!有事说事!”
闻声,韩桂的目光一凛,旋即抱拳道:“不过,若是秦王殿是想劝降我等,那就不必说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身为大靖王朝的总兵,骨子里也流淌着靖人的血,当为大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韩桂的神色无比坚定,话音铿锵有力。
他想好了!
降是不可能,哪怕是死,也不可能降!
靖人,也有靖人的血性和骨气。
即便是面对着九大王朝的修为至强者,也不惧之,大不了就是一死,有何惧呢?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有一条黑面好汉。
不过,秦天的眼里却是闪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异色。
劝降?
就你?
你一个小小的总兵,值得我出面劝降,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吧!一座小小的靖丘关,轻易便可攻下。
用得着劝降?
不过呢,此行的目的也是劝降,只不过不是劝韩桂。
韩桂,只是一个传话工具人!
秦天的脸上泛起一抹温煦笑容,阳光照在脸上,仿佛曦光映面一般。
他缓缓开口道:
“韩总兵误会了,本王不是来劝降你的。”
呼。
听闻此声,韩桂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还好还好,不是劝降!
刚刚硬着头皮说那般话,拒不投降,可要是秦天真开口了,他倒是不怕死,只是靖丘关的守军将士,也是一条条鲜活的命啊!
因为自己一言,守关将士皆阵亡。
实乃罪过罪过。
只是下一刻,一道声音入耳,韩桂的神情突然一僵,一下子愣住了。
“劳烦韩总兵向大靖天子传个话,武朝大军已兵临靖云城三关前,三关破,便可直捣靖云城!”
“武朝大军自入靖一来,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城拔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破靖云城三关和靖云城,只不过是时间上的事。”
“本王不忍生灵涂炭,战火焚城,愿止干戈!不过,五日之内,本王要见到大靖天子的请降国书,从此以后,再无大靖!”
“五日后,若未见到大靖天子献上的请降国书,本王便会下令进攻,连破三关,直取靖云城!”
秦天直接开口。
慷慨高亢的声音响彻虚空,如洪钟大吕一般传荡这方天地,回声久久不绝,震人心神。
韩桂听得秦天的声音,整个人都傻了,仿佛平地起惊雷一般,炸得他的脑瓜子嗡嗡直响。
秦,秦天说什么?
他要让陛下在五日内献上请降国书,靖归武朝,此后再无大靖王朝!
歪日!
这,这,这……未免太狂妄了吧!
啊,不对,秦天不狂,那他还是秦天吗?
他有狂妄的资本。
他这是要一人压一朝啊!
以一人之力,压大靖王朝天子臣服。
这是何等的狂傲!
韩桂愣在原地,宛若石化了一般。
秦天也不着急,静静的立在战车上,抬眸望城关。
他,就如那太古神山上的绝世剑仙一般,气质出尘,风华绝代。
韩桂只是一个总兵,需要时间消化这个天大的话。
时间一点点流逝而去。
约莫一刻钟后,韩桂终于从震惊中回神过来,只不过脸色有些难看,眉头也拧成了一团。
他看着下方战车上的秦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心一横,硬着头皮试探性的确认道:“秦王殿此话,真不是开玩笑?”
“韩总兵觉得本王像是在开玩笑吗?”
秦天洒然一笑,反问道。
话音刚落,秦天忽的高举起右臂。
“喝。”
“喝。”
“喝。”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呼声响彻寰宇,传荡天地。
武朝大军将士高举起手中的尖兵利刃,呼喊出声,爆发出无比强盛的战意。
那股强盛无匹的战意,仿佛足以将靖丘关吞没摧毁。
可怕!
太可怕了!
闻声感意。
韩桂的头皮当即一麻,额头上不断有冷汗冒出,心生忌惮。
仅仅只是感受到那强盛战意的一瞬间,韩桂就知晓,在武朝大军的猛烈攻势下,靖丘关绝对撑不过一日。
但凡是撑过了一日,把自己头都下了。
是了!
秦天刚刚的也不是开玩笑。
武朝大军爆发出来的强盛战意和呼喊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选择权在大靖天子手中。
不献上请降国书,那便以武力镇压靖云城。
武朝大军有这等实力。
韩桂的目光从那黑压压一片的武朝大军阵营收回,随即看向城下的秦天,朝其抱了抱拳,无比认真的说道:
“秦王殿愿止干戈,实乃大靖百姓之福!也是大靖三军将士之福!”
“在下定会将秦王殿之言,告知陛下。”
他想通了。
秦天率领武朝大军来势汹汹,大武王朝天子更是昭告天下,欲一统八朝,永止战火,这都到靖云城三关了,武朝大军必不可能退去。
而且,靖云城三关包括靖云城,也不可能守住。
既然守不住,那为何还要负隅顽抗呢?
受伤战死的三军将士。
受苦受累的也是大靖百姓。
反正都要败,何必要让大靖的将士白白流血阵亡呢?
当然了,这些只是韩桂的个人想法。
他愿止戈。
只不过,最终还要看大靖天子的选择。
大靖天子要是下令死战,他也只能同靖丘关共存亡。
“有劳韩总兵跑一趟了!”
秦天笑了笑,云淡风轻的道。
韩桂朝着秦天再度抱以一拳,不过却眼里多了一丝敬意,而后转身离开城关。
韩桂离开,秦天也调转马头,驾着战车返回。
兵临靖云城三关前。
这足以让大靖天子压力山大,彻夜难眠,也让大靖天子知晓武朝大军有直取靖云城的实力,也让其知晓大靖王朝,大势已去。
毕竟一路上,那么多城池都攻下了,也不差这三关一城了。
此举,无非只是秦天不愿靖云城周边百姓遭受战火侵袭,靖云城是大靖王朝的都城,城内及城外周边百姓何止千万。
一旦开战,受苦的必是百姓。
武朝灭靖,此后再无大靖,只有武人!
也就是说,那些都是未来的武朝百姓!
能止戈的话,极好!
就如此。
两个半时辰后。
大靖攻城,太和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大靖王朝的文武百官分立两边,低头不语。
龙椅上,大靖天子正襟危坐,揣摩不透的目光在文武百官的身上扫过,面目没有任何表情,看不出半点喜怒哀乐,但身上的天子龙威依旧霸道无匹。
靖丘关总兵韩桂火速赶来靖云城,入宫面圣,大靖天子也得知了秦天要他五日之内献上请降国书。
不然,五日后,便会攻打靖丘关,一路破三关,直取靖云城。
献请降国书一事,事关重大。
大靖天子便诏令文武百官入宫,商议此事。
毕竟,一旦献上请降国书,此后便再无大靖王朝!
殿内的文武百官也是在听到了这则消息后,皆沉默不语,不敢出声,哪怕是遭陛下一顿怒斥也不开口。
正所谓,祸从口出!
这个时候,沉默是金。
因为,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惹怒大靖天子。
你说献上请降国书吧,就说你倾向武朝,包藏祸心,意图覆灭大靖王朝,罪大恶极,当凌迟处死;你说不献上请降国书吧,就说你不懂得体恤百姓,战火无情人有情,而你这厮却冷血无情,还可能让天子背上昏君的骂名,此等臣子,当斩当斩!
更何况,这时候的大靖天子肯定也焦虑无比,心里憋着一团火无处发泄。
大靖王朝传承多朝,却亡在自己的手上,还有何颜面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你就说他焦不焦虑吧?愤不愤怒吧?
所以说,只要臣子一开口,大靖天子必然会迁怒于他,天子可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
不过,满朝文武不开口,大靖天子就没办法怒了吗?
那必然不是!
天子发怒,需要理由?
君臣君臣,君大于臣好吧!
很快,殿内便有怒斥之声响起。
“尔等都哑巴了吗?”
“一个一个不是都挺能说的吗?争执的时候可是能口吐莲花啊!怎么这时候没人开腔了?”
“请降国书,献不献,这都拿不定主意?”
“张御史?”
“赵爱卿?”
“王尚书?”
“周爱卿?”
“郑国公?”
“平远侯?”
……
大靖天子的目光在一个个身居高位的大臣身上扫过,目光凌厉如刀,龙威无比霸道。
不过,那些一个个大臣即便是被点名,也依旧低头沉默。
没办法,这只不过被天子骂一句废物,若是开了口,那就不是被骂句废物这么简单了!
大靖天子的怒斥之声继续在大殿响起。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你们这些臣子拿着朝廷的俸禄,就是这样为朕分忧的?”
“一到关键时刻,谁也靠不住。”
“全都是一群废物。”
“废物!”
……
大靖天子骂的面红耳赤,气得肺都快裂开了。
然而这些狗臣子就是不开口,全都沉默不语。
殿内文武百官听到大靖天子骂自己是废物,在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第一次感觉被骂废物竟然如此直爽。
简直爽歪歪!
比起被陛下一怒之下凌迟处死,被骂几句废物,可太舒服了!
有些臣子更是心里盼望着天子陛下能多骂几句废物,约骂越爽,这也太那啥了吧!
因为,越骂废物,就越不用死。
“陛下!”
突然间,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让的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只见,文官首位,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上前一步,手执玉圭,朝大靖天子深深一拜。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皆有些好奇究竟是谁出声了,忍不住偷偷斜瞟那人,这个时候开口,和找死有何异?
不过,在看见那老臣的背影时,众人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地了。
原来是老太师啊!
那没事了!
老太师早已高老辞官,不问朝堂之事,此次乃是陛下特诏令老太师入宫,而且他也是陛下之师,德高望重。
即便是说得不恰当,陛下也不会将其处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有儿子斩老子的?对吧!
大靖天子见老太师出列,眼睛不由一亮。
关键时候,还是得看太师啊!
那帮臣子,全都是酒囊饭袋,一群废物。
老太师直接出声。
“陛下,老臣为大靖王朝付出了大半辈子心血,看着大靖王朝日益昌盛,心中甚慰!不过,先贤有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靖王朝此次怕是大势已去,大武王朝势必成为一方雄主。”
“武朝大军兵临靖云城三关前,而且还是举世无敌的秦天亲自领军,不日,武朝大军便会兵临靖云城下。”
“大靖将……”
话至此处,老太师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后面那个‘亡’字他说不出口。
他为大靖王朝呕心沥血了大半辈子,自然不愿大靖覆灭。
可是,大势所趋啊!
老太师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下自己激动的情绪。
而后继续道:
“老臣不在朝堂多年,自知人微言轻,但还是恳请陛下,以万民为重!以苍生为重!”
话落,老太师双膝跪地,俯身叩首!
他苍老的声音中蕴含着万般无奈,一滴老泪也随即滴落在地。
心如刀绞!
此中酸楚,谁人知晓呢?
大靖天子闻声,也是陷入了沉默,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沉默良久。
大靖天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随即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道:“退朝!”
话落,他便起身离开,无精打采,像是一下子老了许多。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中文武百官跪地,恭送大靖天子。
很快,一日过去。
大靖天子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二日过去。
大靖天子仍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三日过去。
大靖天子还是未送上请降国书。
第四日过去。
大靖天子还是没有送上请降国书,但不知何人将此消息散布出去,靖云城的百姓知晓了此事,全城百姓都沸腾了,百姓们都在期盼着大靖天子的决断。
因为,百姓不想成为遭受战火侵袭。
四日未有结果,秦天也没抱多大希望了。
不过,第五日来临时。
靖丘关,城门大开。
大靖丞相拿着一道圣旨出关,前往武朝大军营寨,面见秦天。
大靖天子,愿献上请降国书!
请秦天率领武朝大军过三关,大靖天子将在靖云城前,向大武秦王殿献上请降国书。
大靖天子,终究还是选择了体恤苍生万民!
然后,秦天便率领着武朝大军连过三关,来到靖云城。
靖云城,东城门前。
官道上。
大靖天子率领满朝文武百官于此向大武王朝秦王殿献上请降国书。
周边则是围观的靖云城百姓。
百姓们见大靖天子愿献上请降国书,止息战火,无不拍手称道,称颂大靖天子乃是一位明君!
一位体恤万民的明君!
是时。
一道英武无双的身影映入大靖天子的眼帘。
是秦天。
秦天骑着一匹战马缓缓上前,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战意无匹的武朝大军。
秦天看见了大靖天子,便下马上前。
大靖天子穿着龙袍,所以很好辨认。
待秦天上前,大靖天子高呼出声。
“跪!”
大靖天子双膝下跪,其身后满朝文武皆俯首跪下!
“大靖天子,率领大靖文武百官,向大武王朝献上请降国书!”
“此后,再无大靖王朝!”
大靖天子高亢的声音响起。
这些天过去,他也想通了,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也只能接受。
大靖王朝,亡了!
从此以后,他也不再是万民敬仰的天子陛下了。
大靖天子举起双手,将请降国书举过头顶,献于秦天。
秦天看着大靖天子手上的请降国书,目光一凛,随即道:
“吾,大武王朝秦王殿秦天,受尔请降国书!”
话落,他便朝着请降国书抓去。
眼看着就要抓住请降国书了,然而,异变突生,一道诡异的力量袭来,请降国书突然从秦天的眼前飞过。
紧接着,一道宛若惊雷般的怒斥在苍穹上炸开。
“慢着!”
“汝这大靖天子哪来的胆子?竟敢向大武王朝献上请降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