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热气球载人实验

推荐阅读: 牧神记仙骨风流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解咒战纪全民大学霸龙蛇之拳镇山河暗月纪元

    “不不,小当家答应我的事情当然是能办到的。”
    考克斯怕李国助误会,慌得连连摆手道,
    “其实我是想问,你们去年有没有批量酿造过橡子酒?”
    “毕竟既有蚕场,又有荷兰风车,收集和粉碎橡子都已经不是难事了。”
    果然考克斯也是明白人,知道去年南海边地公司就已经能工业化生产橡子酒了。
    李国助却语塞了,片刻之后才点头道:
    “去年酿造的橡子酒倒也不算少,大约有2万斤左右吧,装满了40多个橡木桶。”
    这个产量大约是一个12~15人的中型半自动化酿酒作坊的年产量。
    不过南海边地公司目前并没有常设的酿酒作坊或酿酒厂。
    去年秋蚕收茧之时,蚕场的橡子也恰好成熟了,
    便让蚕场的工人收茧的时候,顺手也收集了一些橡子,再临时组织十几个人来酿造。
    去年,李国助也是考虑到今年做实验需要酒精,
    才在回平户过中秋前,吩咐颜思齐临时组织人酿造橡子酒的。
    其实20万亩柞蚕场出产的橡子,大约能酿造出800吨50度的橡子酒。
    颜思齐去年临时组织的人总共才酿造了2万斤橡子酒,可见很多橡子都被白白浪费了。
    其实就算是在现代,柞蚕场的橡果一般也是很难被充分利用的。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李国助,让他觉得是该办个酿酒厂了。
    且不说海参崴冬季天寒地冻,人们有饮酒御寒的需求,
    以后的医疗和化学实验也需要大量75度及以上的酒精,
    若是再能打开一两个海外市场,比如近处的朝鲜和日本,还能给公司创收呢。
    这些需求可不是酿酒作坊能满足的,怎么都得有个酿酒厂不可。
    不要说每年酿造800吨50度的橡子酒了,
    就是能酿出100吨也能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润呢。
    “哦,那真是太好了,能把这40多桶橡子酒都卖给我吗?”
    考克斯一听说有这么多橡子酒,立刻就两眼放光,搓着手提出了收购请求。
    李国助沉吟片刻,说道:
    “我建议您还是先买20桶在平户试销一下吧。”
    “如果好卖,到9至10月您过来收购生丝和丝绸的时候,我再卖给您20桶。”
    “至于今年酿造的,您肯定只能等明年来买了。”
    “不管什么酒,至少都得等储存三个月才能饮用吧。”
    “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证,明年一定可以供应更多的酒,”
    “因为我打算今年在永明城投资兴办一家酿酒厂。”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
    考克斯兴奋到不能自已,
    “我以多年经商的直觉保证,橡子酒在平户一定可以大卖!”
    ……
    1618年7月27日,万历四十六年六月初六。
    廉司南要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实验。
    他坚持要亲自做实验,李国助劝都劝不住,
    只好给了他一个降落伞包,教了用法,嘱咐他遇到危险时使用。
    这是李国助去年回平户前嘱咐纺织厂研发的,就是为了预防热气球载人实验时出意外。
    降落伞的设想在欧洲由来已久,
    1485年,达?芬奇在记事簿上绘制出人类第一张降落伞的设计图,
    不过这只是理论设想,没有实际制造出来。
    1616年,克罗地亚的发明家福斯托?韦兰齐奥在《新机器》一书中描述了一种矩形帆布降落伞。
    他还可能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钟楼上进行过跳伞测试,但该传说未被证实。
    1777年,法国人蒙高尔费用亚麻布制成直径2.5米的半球形降落伞,并从自家房顶上安然跳下。
    为解决小直径伞降落速度太快的问题,另一位法国人布朗夏德发明了平顶式降落伞,
    但存在不便折叠、笨重和下落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1797年10月22日,法国人安德烈?加纳林利用自己试制的降落伞,从700米高空上的气球上跳下来,成功返回地面。
    他的“加勒林式伞”成为现代降落伞的基本模式。
    1890年,德国的卡塔?保卢斯发明了可折叠降落伞,解决了降落伞的收纳问题。
    这种降落伞在一战期间拯救了无数飞行员的生命,并于1915年注册专利。
    1911年,出现了能够将伞衣、伞绳等折叠包装起来放置在机舱内,适于飞行人员使用的降落伞,降落伞逐渐走向实用化。
    李国助可以说是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发明给提前带到17世纪10年代了。
    但他只是提出了要求和大致的构想,主要问题都是纺织厂的工人集体解决的。
    她们采用了轻薄柔韧的山绸做伞衣,摸索出了折叠方法,设计了精巧可靠的降落伞包。
    这让李国助不得不佩服,并开始重新审视咱华夏女子的智慧。
    可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然他就要考虑给发明者立生祠了。
    廉司南大加赞赏了这个伟大的“发明”。
    他知道达?芬奇对降落伞的设想,但没想到还能折叠起来背在身上使用。
    去年中秋以后,永明纺织厂就已经遵照他的吩咐,造好了热气球。
    甚至颜思齐都已经做过了动物实验。
    如果不是出于对廉司南的尊重,可能在去年动物实验成功后,颜思齐就做载人实验了。
    无论如何,因为有如此充分地准备,廉司南来了三天就做好了载人实验的准备。
    热气球是在海参崴东南方,距离海岸10公里的船上升空的。
    主要是怕在陆地上升空,热气球会被东南风吹到西北方的内陆。
    那里是野蛮的东海女真聚居的地方,李国助怕老师在那里着陆,会被他们威胁到生命安全。
    至于距海岸10公里的距离,则是他参考了历史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实验的飞行距离。
    在另一个时空,人类第一次载人热气球飞行于1783年11月21日在法国巴黎穆埃特堡进行,由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完成。
    那次飞行持续了25分钟,最终降落在距离起点8千米外的地方。
    由于携带的燃料有限,廉司南的飞行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最后安全降落在了海参崴南边的俄罗斯岛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