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死了

推荐阅读: 牧神记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仙骨风流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重生学霸:校草,放肆宠暗月纪元射雕之我是宋兵乙

    依着王姮的聪明,以及对楼彧的了解,她应该能够猜到楼彧为何生气。
    可惜,她还没有开窍,完全没有往情爱方面去想。
    自然也就不知道,某个小变态已经妒火中烧。
    王姮只能按照她的思维,尽量去揣测楼彧的想法——
    难道,阿兄是在怪我夹带私货?
    明明是要为他出气,帮他打脸周贺,却还是掺杂了些许私心。
    但,阿兄不是这般小气的人啊。
    不说这种捎带的私心,就算王姮赤果果的利用,楼彧也甘之若饴。
    王姮丝毫没有想到,楼彧的怒火,只是因为她好奇的多看了慧源两眼。
    与平安告别后,王姮便重新坐上了马车。
    楼彧骑马跟在马车一侧。
    “阿兄,你应该不会生气的,对不对?”
    王姮偷眼看着楼彧冷肃的模样,双手扒在车窗上,小下巴枕着手背,端的是软糯可爱。
    楼彧没有转头,只是用眼角瞥了她一眼,“哦,阿姮且说说,我为何生气?”
    小丫头终于开窍了,知道他在忌妒?
    “那个,我刚才让十三娘、十六娘出手,主要是想彻底让周贺之流明白,阿兄是他们不可高攀、更不可亵渎的存在。”
    “我不是故意要显摆什么,跟在我身边的小伙伴,能够成为有所特长的才女,是我提供了机会,可也有她们的努力——”
    呃,好吧,王姮承认,她故意让郑十三、郑十六在人前展露才华,确实有“打广告”的嫌疑。
    郑氏姐妹,本是郑家最不显眼的庶女。
    除了一张天生的好皮囊,似乎并无才能。
    但,因着跟在她身边,相伴几年,便成长为可以与新晋书法大家相媲美的书道才女。
    这里面固然有两姊妹的努力,却绝对少不了王姮的培养。
    就像方才平安公主所内涵的那般,想要成就一代书法大家,除了个人天赋,生长、学习环境等,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书籍都是传家宝,密不外传。
    好的字帖,成功先辈的学习手札等,亦是有钱都买不到。
    世家之所以有着超然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这些资源。
    不说寻常百姓了,就是寒门、新贵,他们都渴求而不可得,只能望洋兴叹。
    王棉、郑十三、郑十六等女子,却因为跟在王姮身边,做奴婢也好,做伴读也罢,终归是常年相伴,这才享受到了世家的资源。
    还有沈度先生,最初他唯一的女弟子,只有王姮。
    但,王棉等人,作为小伙伴,哪怕是为了伺候王姮,却也能近距离的听到沈先生授课。
    海内名士的课堂,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
    就算是旁听,那也是莫大的荣耀、罕见的机遇。
    而这些,都因为王姮,王棉等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人,都享受到了。
    随后,王棉、郑十三嫁入高门。
    外人还只能感叹一句,她们运气好,遇到了贵人。
    如今,又有了郑十三、郑十六高调展露才艺,世人便知道:
    琅琊公主所提供的,不只是抬高身份,还有更为根本的教育资源。
    王姮可以想象,经此一事,琅琊公主伴读的含金量将会提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给琅琊公主做伴读,不只是有机会攀高枝,还能学得一身的本领。
    嫁个好夫婿,固然能够改变命运。
    可自己掌握才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任何人都夺不走、常伴一生的财富!
    当然,王姮身边,不能养着一大群的伴读。
    但,别忘了,王姮还有个骊山书院呢。
    她会在骊山书院复刻东山书院的模式,即开办女子学堂——德音堂。
    届时,那些因着王棉、郑十三等成功案例想要攀附王姮的女子,就可以入学德音堂。
    近水楼台先得月。
    即便不能成为伴读,可若是能够成为琅琊公主的学生,甚至是弟子,亦是极好的机缘。
    之前王姮给王棉、郑十三的添妆,已经让京中上下知道,琅琊公主是个极其大方的人。
    对自己的心腹,她从不吝啬赏赐。
    或许后续的伴读、学生等,要略逊于王棉、郑十三,这是可以理解的,王、郑等,除了是伴读,还有着一起长大的情谊。
    其他人,晚了几年,少了这份情谊,自然也就少了些许优待。
    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都够许多或是落魄、或是不受宠的女郎君受用终身!
    王姮今日出手,打脸周贺,既是为了楼彧,也是为了自己。
    这对于楼彧来说,王姮的心思多少有些不够纯粹。
    所以,王姮略心虚。
    楼彧听完王姮的话,哭笑不得。
    阿姮在想什么?
    他岂会为了这点小事,就跟阿姮动气?
    慢说只是夹带私货,就是摆在明面上的利用,楼彧都会心甘情愿,积极配合。
    无语的同时,楼彧也再次意识到:得,小丫头还是不开窍啊。
    自己胸中妒火燃烧,阿姮却在想这些有的没的。
    幸而,阿姮不是真的担心,她信赖自己,也知道她被他偏爱。
    “小丫头,还不算真的没良心。”
    否则,楼彧就不只是妒火中烧,他还会十分恼火。
    “放心吧,你的心思,阿兄都知道。”
    “骊山书院之事,阿兄亦会帮你!”
    骊山书院是王姮的,楼彧却会竭尽所能的帮王姮建设书院,并将之发扬光大。
    事实上,楼彧已经在做准备了。
    他提前坑了沈先生,为王姮预定了书院的山长。
    另外,楼彧会赶在离开弘文馆之前,再给王姮挖几个学士、博士去骊山书院做先生。
    “……阿兄,你要离开弘文馆?有新的差事了?”
    回到公主府,安顿好庶弟庶妹,又去探望了瘫痪在床的谢太夫人……诸多琐事安排好,王姮便有时间与精力,与楼彧商量事情。
    然后,王姮就知道了楼彧的职位变动。
    楼彧进入弘文馆已经近两年的时间,达成了他教书育人、名满京华的阶段目标。
    修史、氏族志等,也已经完成了主体的大框架,只等后续的细枝末节。
    而这,就不需要楼彧耗费主要的精力了。
    他能干,关键是非常合圣人、太子的心意。
    这般人才,自是不能只放在弘文馆虚度光阴。
    “或是大理寺,或是刑部!”
    楼彧缓声说道。
    作为至尊父子的心腹,楼彧已经拥有一定的主动权,有了权臣的雏形。
    或许还未成长为一人之下的参天大树,却也不可小觑。
    “大理寺?刑部?”
    王姮略略一想,就猜到了为何是这两个主管司法刑狱的衙门。
    “裴驸马之事,果然不是意外?”
    或许随着周驸马的上位,京中众人已经忘了曾经的裴驸马。
    王姮、楼彧却还记得。
    一对未婚小夫妻,更是暗自猜测,裴驸马的死另有蹊跷。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王姮只是猜测,而楼彧却能动手中的权力去暗中调查。
    楼彧还有王棉这么一个“外挂”,得知了许多当时之人未知的“神仙手段”。
    “王棉说了些杀人于无形之中的法子,我觉得奇妙,便命人试了试。”
    楼彧从不隐瞒王姮。
    他将自己问询王棉,王棉知无不言的事儿,全都告诉了王姮。
    “试过之后,果不其然。”
    楼彧作为圣人、太子的心腹,既然有所发现,便不会隐瞒。
    他上报了太子,太子又带着他去面圣。
    在御前,楼彧不但提供了完整的实验报告,还有相关脉案、人证等。
    腐坏的食物,其毒性并不比砒霜差,关键是检测不出来。
    还有更为奇妙的过敏,明明只是寻常之物,却因着个人体质的问题,成为杀人的毒物。
    至于炭毒,就更好说了,裴驸马的尸体就在棺材里。
    每年冬天,亦有不少死于炭毒的人。
    圣人听了楼彧的回禀,饶是他见多识广,也禁不住惊叹:“这世间,果然奇妙。”
    当然,这些也只是楼彧的“猜测”。
    毕竟只有一个裴驸马,还不能断定平安就是个心思深沉,善于用诡道杀人的恶徒。
    尤其圣人、太子都是平安公主的血亲,即便两人从未看重过这个女儿\/妹妹,但平安始终都是自家人。
    就算有确凿的证据,他们都还是会忍不住为平安找借口:或许,她也是无心的!
    又或许,平安是好的,是公主府的长史失职,身边的奴婢挑唆!
    但,偏袒归偏袒,圣人、太子对楼彧的敏锐、能力等还是非常赞赏的。
    至尊父子经此一事,都意识到,楼彧的才能还是太全面了。
    他不只是精通经史,擅长喷人、干架,他还颇懂刑狱断案。
    把他放在弘文馆,完全就是浪费嘛。
    且,太子最初安排楼彧去弘文馆,也只是给他一个入仕的阶梯。
    如今楼彧已经在朝堂崭露锋芒,也该给他提提品级,加加担子了。
    “对!我因着调查裴驸马之事,这才有了新差事的契机。”
    楼彧点点头,虽然只靠一个裴驸马还不能扳倒平安,但却让他的仕途更进一步。
    不管是选择大理寺,还是刑部,楼彧都会掌握更多的资源。
    他会一直盯着平安公主,他相信,已经成功过一次的平安公主,断不会就此罢手。
    慧源的出现,就是在为周贺敲响丧钟。
    果然,半年后,又是腊月时节,平安公主府再度挂上了白绫——
    驸马都尉周贺殁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