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下江南小分队

推荐阅读: 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三界血歌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我与她合租的日子夜天子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秦朗林馨儿

    死一般的寂静。
    李孝常有点发晕,这小子手里没证据?只是为了套自己的话?
    刚刚一波三折的设计,也都是为了套自己的话,让自己提供证据而已?
    我尼玛啊!
    要不要这样,你小小年纪,怎地心思如此深沉?
    当今皇子之中,能有你的对手?
    卢义和张亮、薛义成三个人也是面面相觑。
    原来殿下手里并没有任何证据?
    那殿下是怎么推断出此事和当朝宰相有关的?
    胆子也太大了吧?
    冷场。
    足足冷场了十几个呼吸,然后就听到李孝常发疯一般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没想到,老夫真是没想到,我老李家后继有人啊!贤王殿下小小年纪,机变百出,不仅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地,在这儿大理寺的审判大殿,也是花活不断。”
    李奇没好气的白了李孝常一眼。
    卢义试探着道:
    “殿下,眼下该怎么办?”
    李奇:“按照流程办!”
    卢义想了想,道:
    “按照流程,犯人既然供出了同谋,我们就必须将同谋之人拘押回来审问。但是……但是……”
    李奇一听,精神亮了起来: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卢大人,赶紧调集你大理寺的衙役,将裴寂那只老狐狸抓过来,严刑拷打之下,我就不信,他不招?”
    额……
    不能那样干啊殿下。
    卢义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细汗,道:
    “殿下,若是旁人,大理寺拘押了也就拘押了,无伤大雅。可是裴寂现在还是当朝一品宰相,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大理寺无权拘押他。”
    “无权拘押?”
    李奇一愣,“那我派我的府兵前去拘押呢?”
    汗!
    卢义感觉自己的心跳都骤然加快了一倍,和殿下聊天,随时能聊死人的啊!
    只听卢义耐心的解释道:
    “殿下,你的府兵只有拱卫王府安全,守卫你安全的指责,并没有拘押朝廷大员的权力。你若真的派府兵前往宰相府拿人,恐怕乱子就大了。”
    那不叫大,那简直就是捅了天。
    李奇皱着眉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合着裴寂这只老狐狸就啥事都没有?”
    这个时候,只听张亮道:
    “也不尽然。”
    “目前,我们有人证在手,已经招供。想要拿人,只需进宫,向陛下讨一道圣旨即可。唯一有一点棘手的是,裴寂是朝廷宰相,早已见惯了这些伎俩。”
    “他若是到了大理寺,执意什么都不说,坚持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没辙。”
    合着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实质的证据罢了。
    老狐狸毕竟还是老狐狸啊!
    筹谋这样滔天的大事,居然没有留下一丁点儿的证据。
    不得不说一句:人才!
    想到这儿,李奇转过身,盯着李孝常:
    “那也不对啊。”
    “既然裴寂与你合谋造反,若是没有他的信物,你又如何能信?”
    李孝常惨笑道:
    “宰相府上的管家,曾经见过我一面。”
    “管家?”
    又多出一个人证。
    虽然这个人证,极有可能早就离开长安城,再也不会出现了。但是,即便是这个管家被抓到了,仍旧不能够定裴寂的罪。
    他大可以把锅一甩,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说是管家自己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造反,假借自己的名义,联络义安王。
    这种说法,你也根本就无从反驳。
    李奇叹了口气。
    他拍了拍桌子,然后对卢义等人道:
    “没劲,你们自己审吧。”
    反正,李孝常的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要想指证裴寂,却仍然远远不够,不够啊!
    不过这样一来,李奇也算是和裴寂撕破脸皮了。
    双方都知道:
    你知道我合谋造反了,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合谋造反了,但是那又怎么样,没有证据,你就永远无法动我。
    否则,朝廷百官到时候人人惶恐。
    秩序大乱。
    卢义看着远去的李奇,有些底气不足的问道:
    “两位大人,那咱们这……”
    薛义成:“依律办理,至于宰相大人那边,直接将犯人的证词写上便是。至于结论,就说证据不足,暂且不表。”
    “陛下英明睿智,自然知道,这封奏章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相当于,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丢给老李同志了。
    李奇回了王府。
    他也有些明白了老李同志的处境,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哪个不是好人。但是却偏偏不能妄动。
    且不说百官怎么看,太上皇他老人家还在大明宫呢!
    裴寂可是太上皇的人。
    这一点,人人得知。
    老李同志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已经是名声不好了。
    若是再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把太上皇当年的旧臣给搞死搞残,让太上皇他老人家气出个好歹,那老李同志的名声就更完蛋了。
    所以要慎重。
    打蛇打七寸,捉人捉证据。
    没有证据,一切免谈。
    李奇只是稍微想了想,便将这些事抛诸脑后。
    权谋的事情,他不擅长,也的确不感兴趣。
    算日子,长孙冲过扬州也有些时日了,上一次来信,据说船坞的码头已经开始着手在建了,长孙冲招了很多工人,包括造船的工匠。
    长安大抵也就这样了。
    李奇心中暗道:
    或许,自己的大本营可以搬往江南。
    那里气候好,水也好,养人。
    美女多。
    粮食富足。
    若是自己去和老李同志请命,将封地封在江南,大力发展一下海洋事业,说不定就能远离朝廷中枢这些子丑寅卯。
    说干就干。
    李奇第二天就进了宫。
    老李同志还以为李奇来复案的,问道:
    “怎么样,问出点东西了?”
    李奇垂头丧气,道:
    “别提了。”
    “李孝常倒是供出了裴寂,可惜没有证据。他手里连一封合谋造反的书信都没有,你说说,是不是气人。父皇,这一次裴寂这只老狐狸算是全身而退,咱拿他没辙。”
    “不过,父皇你还记得江南的账簿么?”
    “江南赋税连年下降,亏空了至少上百万贯!”
    “这里头,绝对有搞死裴寂的足够多的证据!上一次,因为波斯商团伤了丽质的缘故,所以儿臣赶着回来,这次,儿臣想再下一次江南。”
    老李同志警惕的看着李奇。
    再下江南?
    你小子又想偷溜?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只听老李道:
    “奇儿啊,下江南的事情,咱不急。”
    “怎么能不急呢?”
    李奇反问,道:“裴寂这只老狐狸这一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他显然也知道,咱们在查他。说不定他会憋着更加阴损的招儿等着咱们,所以,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
    老李看着李奇:
    “你和朕说实话,下江南,真是为了查案?”
    李奇一点也不心虚:
    “当然是真的?”
    老李又问:“除了查案,就没别的事?”
    李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然后道:
    “查案为重,当然,既然去了江南,若是时间方便,儿臣顺便去扬州的船坞那边看看。冲哥已经去了好些时日了,儿臣去看一眼,回来也好和长孙舅舅交差啊!”
    老李似乎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似的,道:
    “朕怎么觉得,你去看船坞是首要任务,有时间了才顺便查查案呢?”
    卧槽……
    父皇你怎么把我心里话都给说出来了?
    李奇连忙摆手,拒绝承认:
    “不至于不至于,孰轻孰重,这一点儿臣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老李:你分得清楚个屁。
    你就惦记着出海那点事,你还能想着为朝廷效点力?
    出海就那么好?
    海上什么都没有,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里想的啥。
    不过,老李也没拦着李奇。
    这是自己儿子的追求,也挺好。最能干的这个儿子,对皇位半点心思都没有,有时候老李都觉得,这不知道是不是种悲哀。
    好处是,没有什么夺嫡的明争暗斗。
    不管是谁,想要争权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贤王的对手。
    连贤王都斗不过,你还想着东宫?
    只要李奇坚定的站在太子身旁,那么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
    坏处是,这么能干的一位皇子……无心朝政,实在是浪费。
    上马打天下,下马安天下。
    李奇似乎都能做到。
    若是能全力辅佐李承乾,那么大唐盛世必能绵延不绝!
    可惜啊!
    世事又焉能两全?
    只听老李道:
    “你要去江南,我也不管你。至于江南税赋账簿的事情,你能查就查,可千万不要把朕的江南给一锅端了,地方还是需要有人来治理。”
    李奇大喜:
    “儿臣先谢过父皇!”
    老李脸色淡然,继续道:
    “不过,下江南一事,也先不忙。”
    “过几日,吐蕃派来的使者,即将抵达长安,说是要和我大唐和亲。这是大事,你留下来,也算做个见证?”
    李奇犹疑的问道:
    “吐蕃?”
    只听老李同志非常骄傲的道:
    “不错。李靖已经传回战报,西征突厥,已经宣告尾声。东西突厥的版图,此刻已经全部纳入我大唐版图之内,吐蕃前来和亲,也算他们识得好歹。”
    李奇对好歹不好歹的一点都不关心。
    他直接问道:
    “父皇,和亲对象是?”
    “吐蕃的世子。”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咱们这边。”
    老李见李奇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笑着道:
    “你放心,不是丽质。朕准备派一个堂叔的侄女,也算是郡主,下嫁到吐蕃。”
    “当然,出嫁之前,朕会敕封她为公主。称号朕也想好了,就叫文成公主!”
    我尼玛!
    这么说来,来的那个所谓的世子,竟然是松赞干布?
    不得了啊!
    这家伙厉害着,回去以后,把吐蕃搞得是有声有色。
    不行。
    这对大唐吞并吐蕃的计划不太有利,这个松赞干布必须留下来,留在长安好了。
    想到这儿,李奇当仁不让:
    “如此大事,儿臣自然应该见证一番。”
    回到王府后,李奇便差人请了程处默和房遗爱过来。
    他开门见山:
    “默默、小爱,不久后,我就会下江南去。短时间内,应该都不会回长安,我和你们说过,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所以,我想问问你俩,想不想一起去。”
    房遗爱有些不太确定:
    “殿下,长孙之所以前往扬州,就是为了这个星辰大海?”
    李奇点点头,然后道:
    “不错。”
    “冲哥受累了,他在准备前期的工作。”
    房遗爱不解的道:
    “可是我一直搞不明白,出海有什么好玩的。据说,海上风浪极大,海水中,怪物巨多,若是咱们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就会全都葬身大海之中。”
    李奇想了想,然后道:
    “小爱,你说的这种可能性,的确有。”
    “但是我们生活在长安就没有危险了吗?”
    “说不定哪天你走在路上,就被刺客给盯上了。海上虽然有危险,但是几率也很小,只要我们观察风向、天气,及时避险,其实反而是安全的。”
    房遗爱闻言,又道:
    “好吧,就算是安全的。”
    “但是,殿下你出海是为了什么呢?放着长安这多好的日子不过,一定要去经受风浪之苦?”
    下海讨生活,在房遗爱等人的观念里,就是辛苦。
    那些沿海边的渔民,不就这样过来的吗?
    李奇笑了笑,道:
    “谁告诉你出海就一定要受苦?”
    “你看我像是能吃苦的人吗?”
    这……
    那的确是不像。
    一旁没有说话的程处默突然道:
    “我去!”
    “跟着殿下跑,甭说下海了,就是上天,那也妥妥的没有问题!”
    李奇看了程处默一眼,惊奇的道:
    “默默,你倒是有点眼力见。”
    “不过上天之事,还得再等个一两年吧,等我把飞机搞出来了,咱们想去哪就去哪,往天上走。”
    程处默只当李奇是在说笑。
    还从天上走?
    你咋不从地下走呢?
    李奇又看了看房遗爱:
    “小爱,你呢?”
    “这个不强求,你若是想留在长安,自然也由得你。”
    房遗爱很仔细的想了想。
    如果自己把事情告诉老爹房玄龄,老爹他会怎么说?
    八成会说:
    “殿下邀请你出海?那你还愣着干嘛,还不麻溜的出海去?!”
    这就是房玄龄对李奇的态度。
    不管李奇干啥,让自己的儿子紧紧抱住这条大腿,准没错。
    朝中之人,谁看不出来李奇的能耐?
    甭管未来李奇做不做太子,他的地位、权势,都不会差。
    想到这儿,房遗爱很坚定的点点头:
    “好!我也去,下江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