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十一年的愿景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牧神记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人们本来不过年。”
    “后来过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过年。”
    太子宫。
    赶在年节这天来大秦的李缘正对着扶苏胡扯。
    一旁的嬴政皱了皱眉:“年节习俗乃尧舜时期形成,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且最初是由祭拜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与过的人是否多无关;不要教坏了他。”
    李缘翻了个白眼,他只是开个玩笑的。
    没看到扶苏只是看了自己一眼就沉迷于放火树银花了吗?
    而且这个时候的年节,主要意义是对来年的祭祀和驱邪,并没有什么欢乐、团圆之意;可自从去年李缘带着秦国过了一个贴对联的年节之后,今年秦国的人们,也赋予了这个节日更多的意义。
    这个时空的过年发展,直接提前了近千年达到了后期,若再进一步就是后世完全版的‘春节’了。
    “砰~轰!”
    两声爆炸在一旁的地面上炸响,将扶苏都给吓了一跳。
    蒙恬站在不远处,呆呆的望着地面上那个被炸出来的小坑,手中还拿着一个打火机,好像有些不知所措。
    李缘带回来了许多鞭炮,而每一盒里面都有一个大的。
    他刚才突发奇想将十几个大的全部绑在了一起,然后放到了太子宫花园地面一个较大的砖头缝隙中。
    然后就尴尬了……
    “政哥,这砖头质量不行啊,居然被炸出了一个小坑。”李缘啧啧两声。
    嬴政看了他一眼:“你这话很可能会说死几个匠人。”
    在秦国,每一块砖头都能找到制作人员。
    如果不是嬴政知道太子宫这些老旧石砖确实无法抵挡火药,仅凭李缘这一句话,绝对会有人头落地。
    他又看向蒙恬,安慰了他一句无妨。
    “说起来,军部最近提交了一个讨论案。”嬴政对着李缘说道:“有将军建议在一年内让所有作战士卒全部换装火枪,哪怕是骑兵、盾牌兵、辎重营等等兵种,一律以火枪做武器,再辅以相关兵器;甚至连伙夫和马夫都要接受火枪训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战斗。”
    现在的秦军队伍中,火枪装备率只有一半。
    其余的,莫说骑兵和盾牌兵,哪怕是炮兵部队都没有火枪。
    原因自然有资源产量不足的缘故,但更多的,是因为火枪还没有进化到燧发枪阶段,敌人依旧有可能和秦军进行白刃战,冷兵器部队依旧有一定存在的必要——虽然眼下没人是秦军对手,但秦国将军们可不会自大,他们是以对手和他们有同样装备的假设来思考的。
    李缘摇了摇头,放低了声音:“我不懂他们怎么想的,但我知道的是,哪怕是世界大战时期,也只有一支军队富裕到人手持枪。”
    山姆大叔那时候的产能和国力是真恐怖!
    若是夸大点甚至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把二战翻盘,相比之下,部队人手持枪一事倒算不得什么了。
    嬴政有些迟疑了。
    他听李缘说起过,后世有过两次世界大战,席卷了全部的国家。
    如果后世的热兵器战争时代都没有做到,那现在……
    “国师,我听祖母说起过你。”
    扶苏走了过来,略带笑意的说道:“祖母说要给你介绍几个女子,说国师这么大了还没成亲,有点不好。”
    李缘:“……”
    政哥应该再把她关几年的,放早了……
    在太子宫待了半天。
    李缘回到了国师府。
    年节的正餐,还是不去掺和政哥的家宴为好。
    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是怕面临赵姬的“热情”而尴尬才不想去的,绝对不会。
    太后宫里。
    赵姬亲自下厨,和熊栀一起做了一大桌菜,就等着嬴政和两位夫人以及孙辈前来。
    外事部里。
    外事部为在秦国的外国使臣们举办了一场宴会。
    其中,五国使臣围绕在塞琉古三王子等人身边,频频劝酒。
    最开始是想着打探下异域的情报。
    但后来随着三王子一句‘我王国人喝酒从不认输’后,局势就变了。
    不认输?
    真的吗?我们不信……
    于是五国使臣在悄无声息间组成了联盟,对着塞琉古帝国的人猛灌酒。
    其他的秦人看出了这意思,却没人制止。
    在中原,我们是敌人。
    面对外人,那可就华夏一家了。
    渭河边。
    蒸汽磨坊大门口。
    十几个留守的人各自提着一些东西回家了。
    或许是嬴政觉得朝廷之人不该休息,又或者是无意间受到了李缘被后世朝廷无微不至思想的影响,以至于类似蒸汽磨坊这种朝廷直属机构、在年节这天依旧正常运转,只是提前了半个时辰结束。
    一个男人看着手中这些朝廷对雇员的年节补助,喜笑颜开。
    嬴政只是觉得他们没有年节假期需要给点东西打发一下,毕竟许多人也有家庭。
    但在男人看来,自己能进入蒸汽磨坊为大王做事,已经是一种天大的殊荣了;大王就算今天不对他们搞任何优待,他也无话可说。
    可大王不仅让他们提前下值了,还发了这么多东西。
    “祖宗保佑啊,让我秦国出了一个好大王!”
    男人的家就在几里地之外。
    回到家,妻子已经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了方桌旁,桌案上摆着足够一家人吃饱的吃食。
    “你又买东西了?”妻子有些心疼。
    虽然自家在周围人眼中已经是好的了,但钱这玩意,谁会嫌多呢?
    节省一点,就能多存一点。
    男人嘿嘿一笑:“不是的,这是大王给我们的年节补助,补助应该是补偿的意思吧?反正是大王的好意!”
    一条腊肉、一盒糖果、一小袋粟米、一小包精盐、以及十文钱。
    妻子有些不敢相信的起身帮着丈夫接过。
    “真是大王给的?”
    “我骗你干啥?我去磨坊身上也没钱啊!”男人笑着拆开了纸包的糖盒,将那些糖果分给了三个孩子。
    若是以往,一家人这就该吃饭了。
    但今天可是年节,他们还有些别的流程。
    摆好碗筷后,夫妻俩带着三个孩子跪在了地上。
    他们面前,是嬴政和李缘的长生牌位以及画像——这是劳苦大众对爱戴之人最顶级的褒奖!
    不仅是他们,同村的其他人在吃饭前几乎都会对着牌位跪地磕头,只是这一家人有些余钱,买得起画像而已。
    等磕了三个头后,夫妻俩才带着孩子们坐到了桌案边。
    属于孩童的年节,从吃好的开始。
    ……
    李斯府邸。
    刚刚下值回来的李斯也面带笑容的和家人吃着晚宴;对于日常加班的他来说,这估计也是他一年中最清闲的一天。
    只是一想到军部的尉缭还在值班,甚至因为咸阳今夜取消了宵禁、工作比往日更多,他就感到有些可怜、甚至有些想笑。
    吃完饭后,他发现长子李由不知何时已经不在大厅里。
    一处石台旁,李由正有些呆愣的看着夜空中那轮弯月,心绪繁杂。
    “今日不该想公事。”
    李斯端着一壶酒和两个酒杯走了过来。
    李由回过神:“我没想公事。”
    “私事?家里没什么私事能让你这个时候出来吧?”
    “我在想要不要和您分家。”
    李斯:“???”
    李斯原本是微醺,这下直接就清醒了。
    李由叹了口气。
    科学院的各方面研究进度,虽然还没有什么明显进展,可一些技术论证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每一个技术都可能给大秦带来未知的剧变。
    就拿那蒸汽机项目来说。
    蒸汽机虽然现在只造出了一个庞大的原型机,只是证明了大秦有这能力能造、蒸汽理论的正确,离实际使用还相差甚远——可这当中缺的,只是实验的时间、资源的投入、技术的打磨,以及一些物资的到位。
    年前,一个玄衣卫小队从楚国南方的南蛮之地送来了一种东西——那是从南方一些树上流出来的汁液,凝固后拥有极佳的弹性。
    这是自去年玄衣卫建立开始就有的行动,派出大量人手往未知之地探去,搜寻一切大秦没有的东西送回来建立档案,以便未来的不时之需。
    而这一次,科学院从这里获得了启发。
    据负责蒸汽机的研究员们说,那种植物汁液若能深入研究,极有可能对蒸汽机的改进有关键作用。
    李由原本也不怎么上心,毕竟科学院几乎每一天都有研究员会做实验,各种资源消耗庞大到他都麻木了;可当真的看到那种汁液实物后,他信了那些研究员的判断。
    这只是一个蒸汽机项目。
    科学院大部分科研项目,都和蒸汽机一样,只需要投入资源和精力改进就能获得新成果,指不定哪天就科技爆发了——虽然这个时间他也不确定,但他相信真的会有那一天;而且他预感,秦王十一年,绝对会有项目出成果。
    而一旦到了那一天,他这个科学院院长,加上由国师点名入仕的身份,到时候怕是会成为所有部长级官员中权重排名第一的存在。
    “爹,你是廷会首席执行官,有相国之权。”李由笑了一下:“我到时候又可能是第一部长,啧啧,咱李家可真是风光了!”
    李斯没心思理会长子的玩笑话。
    他打开了酒,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
    酒入愁肠……
    愁更愁。
    自家地位高,他很高兴。
    可如果太高了,他就得慌了……
    就算大王和国师不在意,可他们得自己在意,因为百官和百姓可能会在意。
    李由也拿过杯子,同样倒满。
    “对了爹!”
    李由忽然想到了什么:“国师也姓李啊!那照这么说,我们李姓岂不是天下第一家……”
    李斯一个眼神过来,李由当即闭嘴了。
    他只是开个玩笑。
    可开完玩笑后,他们又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父子俩喝着酒,谁都没说话。
    良久,李斯闭上眼:“你明日去国师府,问国师。”
    “你没话说?”
    “我倒是想让你分家,但大王已经暗示过我很多次了,说我太过小心,这一次为父不敢赌了。”
    “可问国师也没用啊!”
    李由比李斯更加了解国师,国师对政事尤其是这种事的兴趣,不说毫不关心,也是看都不看。
    “你以为国师真沉迷修仙?”
    李斯轻笑一声:“国师之位,怎么可能一点事都不关心?就算他不关心,大王也不会允许的。”
    李由想了想:“老爹你是想通过国师之口去询问大王,让大王来给我们家做决定?可是爹,你怎么变得这么小心了?”
    李斯不想说话。
    他一直都很小心,只是以前自以为是的保持着一些礼节上的尊敬和个人担忧,但后来被大王说了——李斯担心功高震主、地位太高家族会有倾覆之危,但在嬴政眼里,这属于对他气量的贬低。
    “爹,听说咱们家又有一些远房亲戚来投奔了?”
    李由转移了话题。
    李斯沉默了一下:“其实,为父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我们的亲戚。”
    “我们之间能扯上关系的是谁?”
    李斯说:“你曾祖父。”
    “那还好嘛!”
    停顿了一下,李斯:“的曾祖父。”
    “……”
    当大部分人吃完了饭准备出来看看咸阳的夜景时。
    三川郡北部。
    秦魏边境某县城。
    许多魏国百姓在下午时分越过了两国边境,因为秦国提前好几天就传来了消息,年节那晚在这座县城会有一场给百姓的大礼。
    秦国百姓都知道,肯定是大王把那绚烂至极的烟花也下放了几个在这里。
    但这个消息传到魏国之后,本就因南阳郡之事向往秦国的魏国百姓们,顿时涌入了秦国。
    秦王只说了是给百姓的大礼,可又没说是指给秦国百姓的;我们也是啊,我们也能来看看吧?
    “秦王真是可恨至极!”
    人群中,一个青年男子面目狰狞。
    特么一个消息,居然提前好几天就在魏国传开了,你要说这不是故意的谁信?
    而且好死不死的,秦国今天居然在边关加派了人手。
    年节不过,反而多派了人来边关,就为了缩短魏国百姓的入境时间以及维持秩序?
    怎么不再搞明显一点呢?
    “少爷,慎言啊!”
    身旁,一个同伴低声道:“这里是秦国,您……”
    青年抬手制止了他。
    他明白轻重。
    只是看着周围成百上千的魏国百姓那期待的神情,他心里极其难受。
    忽然间。
    一道光亮在远处的县城里升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