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放鱼归湖

推荐阅读: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领主之兵伐天下牧神记武神主宰超级提取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沙城城主心界之主修罗帝尊

    三个大汉顿时把他围住了。
    这可是我们买的,虽然只要一文钱,但我们赚得也少啊,我们好心借给你看你丫的居然扔我们的东西?
    “不是,我……”
    “砰!”
    一个拳头已经抡了上来,直接将他打倒在地。
    于是本就疲惫不堪的他,挨了两天内第三顿打……
    当三个大汉拿着报纸骂骂咧咧的跑掉后,男人有些无神的躺在地上。
    好几分钟过去了,街道上的行人只是偶尔有人看他一眼,把他当成了乞丐就不再理会。
    从入城到现在,没有一个衙役来问过他情况,哪怕是刚才他被打时,哪怕周围有人看到了他挨打的一幕,可直到现在也没有巡城衙役过来。
    一般情况下,当众斗殴,衙役都会过来把双方带走,以违反某条衙役自己都不清楚的律法为由敲诈他们点钱。
    这也是底层官吏的生存之道。
    可现在,他没有看到一个官吏过来。
    或许是因为他在这大梁城真的只是乞丐……
    “哈哈哈!”
    他忽然大笑出声。
    如此现实,可笑、可悲,可恨……
    与此同时。
    其他一些和他一样,在秦国时主动闹事、后被驱逐出境的读书人,境遇也和他差不多。
    有人或许是被蛊惑、被推动,也可能是被好友裹挟,对这些造反闹事的人,直接把他们扔到矿山里去好好改造一下,日后还可能有继续为秦国效力的机会——只是再也不可能为官或者当先生了,只会在某个辛苦的地方填补下人手空白。
    但对秦国有足够敌意,会主动将敌意付诸实践的人,秦国不想救,也没必要救。
    矿场或者工厂里不缺这么几十个顽固分子,也没必要把他们留在秦国碍眼。
    驱逐出秦国,让他们在六国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
    赵国。
    相国府门口。
    两个风尘仆仆的男人正等在这里。
    他们就属于被秦国驱逐出境的人之二,带着愤怒离开秦国后,在赵国境内被抢劫、殴打了两天,这才到达国都。
    在赵国,谁不知道相国郭开是最恨秦国的人?
    若不是因为国内一帮蛀虫官员掣肘,要不是大王只顾着沉迷美色,郭相国岂会独木难支?
    作为坚定的反秦分子,他们来投奔了。
    不仅是赵国。
    其他几个国家的一些对秦强硬之人的门口,都有这些被秦国赶出去的读书人。
    他们可是读书人,还是在秦国待了最少半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年,深知秦国内情不说,有些诸如教书先生、工厂记事之类的人,甚至看过一些‘行业机密’。
    当然,这只是他们自认为的。
    他们自己也知道,秦国能给他们这些底层读书人看的东西,完全就不是什么机密,秦国压根不怕六国知道。
    可他们毕竟是在敌国有过经验之人,想必那些对秦强硬的权贵们,很希望获得他们的帮助吧?
    ……
    “自以为是!”
    齐国相国府。
    听到有秦国归来的读书人在府门口求见,后胜满脸不屑。
    去秦国待了一段时间,还真以为自己有本事了?
    他们以前进不了本相的府门,现在难道就可以?
    他们还真以为他们有秦国什么秘密不成?
    再说了。
    如今齐国朝廷还有个屁的反秦官员。
    所有有点分量的大臣都是自己的党羽,一件事情上自己没有表达反秦态度,他们也不会有。
    这几个家伙居然跑到我门口来?
    怕不是看我是相国、是权势最大之臣。
    要么病急乱投医,认为我也是反秦分子;要么就是明知道我不是,却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来投奔,希望我在反秦时用得上他们。
    不管哪种,都是些废物而已。
    只可惜,我收钱了……
    后胜看向管家:“准备宴席,本相要招待他们。”
    做下表面功夫,然后把他们送到南边那个表面上是本相所有、实际上是秦国使者在打理的盐场去,之后一切与本相无关。
    秦国也真是的,这些人直接杀了就行嘛。
    何必要把他们放回来呢?
    至于他们说要借这些人吸引其他反秦分子……后胜觉得,反秦之人已经很少了,靠这几个人,应该起不到什么作用。
    至少在齐国没用。
    当晚。
    一场宾主尽欢的酒宴过后,三个从秦国归来的读书人,被后胜以‘探寻秦国变革模式’为由,打发到自己的盐场去了,希望他们也能帮助齐国探索出一条变革之路。
    在后胜一句“成,则三位青史留名;败,则本相一力承担”的鼓劲下,三人仿佛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伯乐。
    酒宴过后,管家安排好了三人的客房,并且准备好了明天一早的马车。
    “老爷,临淄衙门的长史来了。”
    后胜愣了一下,他都准备去休息了,这个点上门?
    “他说了别的吗?”
    “他说那三位小友中有一个是他家的,他怕三人冒犯到您,特意前来拜访,还说相国不愧为齐国柱石,他感谢您收留三位小友。”
    后胜沉默了。
    原来真有不经过自己同意就反秦的啊?
    ……
    渭河边上。
    蒸汽磨坊明天将正式开始对外开放,今天是最后一次试验。
    为此,嬴政带着满心期望也来观看了。
    河边的高地上,是两座巨大的厂房,每个厂房内都有十台由蒸汽机带动的石磨。
    毕竟蒸汽石磨还没有经过实际考验,科学院也不确定持久性如何,这才只建了两个。
    随着李由一声令下,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
    当第一团蒸汽通过汽轮冒出来时,嬴政强压着心里的激动,亲自走到了一台石磨旁。
    跟在身后的李斯赶忙搬来了一小筐小麦,锦陇拿来了一个小木瓢。
    当石磨开始转动后,嬴政小心翼翼的将一瓢小麦缓慢放入了石磨的磨眼。
    不一会,下方的滚架内已经有一些小麦壳出现。
    一旁立刻有研究员上来记录数据。
    李由在仔细观察了小麦去壳情况后,很是高兴:“大王,和人工碾出来的效果相差不多,且颗粒更为细碎一些!”
    人力可以更加细致的把控力道,而这里的机械结构还不够精密。
    对此,嬴政觉得没关系。
    在以前,人们大多都是用石臼的,不仅去壳不方便,还费体力。
    后来科学院向民间公开了石磨技术,也只是让人们去壳得更干净,可依旧费力,因为许多时候都是人来拉的。
    现在有了这蒸汽机,至少能轻便一些了。
    “大王,科学院针对水力磨盘的研究已经快完成了,下个月就可以向各郡普及相关水力结构。”李由说:“今后,大秦百姓吃饭时,不会混杂着麸皮了。”
    这话嬴政一时有些恍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