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哀怨词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妙医圣手周玄机姜雪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最强篮下霸王陈元昭许瑾瑜垂钓之神末世超级农场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在这样忧愁的日子里面。
    李清照不断的辗转,从青州到绍兴,再到杭州。
    一时之间,竟然已经渡过半生。
    到杭州的时候,竟然已经足足四十九岁了。
    这些日子,毫无疑问,李清照都在凄楚之间渡过。
    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
    如果不是尚且未曾完成的金石录支撑着她继续走下去。
    她或许,早就已经倒下了。
    人的心中,有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念头的。
    这份念头,至少能够支撑着一个人,不会轻而易举的倒下。
    抵达杭州。
    一个人漂泊异乡,孤苦无依。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似乎有着几分残忍的味道。
    而一代名词,声声慢,却也正诞生于这个时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所透露而出的孤单凄凉,几乎溢满了整首词作。
    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李清照遇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
    是她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人。
    张汝舟。
    在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以及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的时候。
    这个人出现了。
    而且给了李清照,一种别样的温柔。
    在一种浪漫,亦或者是依靠的情绪之下。
    李清照,陷入到了爱情里。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规矩已经再一次的出来了。
    而且规矩说起来倒也比较简单。
    那就是。
    在宋朝的时候,女子再嫁,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伤风败俗的事情了。
    虽然在魏晋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
    但宋朝时候理学的形成,的确是给女性,添加上了一份无形的禁锢。
    但李清照并不在乎其余人的眼光。
    她是特立,而且独行的人。
    于是她嫁给了张汝舟,原本觉得,这或许是另外一段圆满的婚姻。
    却没想到。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张汝舟之所以对李清照万般的好处,一方面是贪恋李清照的才名。
    而另外一方面,自然就是李清照手中,那些珍贵的金石古物。
    金石录这个东西,没有确切的玩意儿,也无法准确的写成。
    所以在当时的张汝舟看来,李清照,应当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珍藏的。
    然而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李清照忍无可忍之下,一纸诉状,告发了张汝舟。
    但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理学逐渐形成的时候。
    女子休夫,已经变成了一件,极其大不敬的事情。
    甚至当时的法律都直接规定。
    妻子告丈夫,就首先要判处两年的牢狱之灾。
    但李清照还是这么做了,面不改色。
    不仅仅只是要宣告离婚,顺便还揭发了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同样深陷困境当中。
    牢狱之灾,实在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但幸好,有着诸多亲友的大力帮助,最终李清照也就只坐了九天的牢,便被释放了出来。
    不得不说,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随后去往了金华。在这里,也是留下了相当之多不朽的篇章。
    其中最为着名的,莫过于那一首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堪称是千古绝唱。
    而往后的日子里,李清照则是终于将赵明诚的金石录整理完,并为其写了后序。
    金石录,也正式的诞生。
    再过十多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一代才女,就此落下帷幕。
    不得不说,李清照前后的生活对比之强烈,实在是难以再寻找到一个相似的人。
    在之前,李清照是一个宦官家庭。
    生活幸福而且美满。
    但是在国家巨大的灾难之下。
    李清照所代表的家破人亡的局面。
    却仿佛又是当时整个北宋的缩影。
    而在这些缩影当中,毫无疑问的是,李清照绝对不是最惨的那一个。
    但也可以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的破灭,带给下面人的动荡,是何等的剧烈。
    “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放在易安居士的头上,我倒是觉得,实至名归。不知诸位,却又是意下如何呢?”
    秦戟如此开口。
    倒是让众人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杜甫:“果然,刀兵之祸,百姓之苦啊。”
    李白:“还是国家太弱了啊,那样的事情发生,的确是让人汗颜。”
    李贺:“主要的还是,国家的懦弱吧。”
    嬴政:“说得对,不怪那些人,要怪,就怪最上面的那些家伙吧。”
    其实现在众人知道了李清照的一生之后。
    其实对于到底哪一首词会排名第四的心情。
    其实已经是淡薄了许多。
    有些时候啊,一个人的命运,是很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的。
    特别是在宋朝这个一个无比特殊的时候。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一切,追溯到源头,还是因为皇帝不干好事。
    一时之间,众人倒是有着各自的感慨吧。
    毕竟这样的一个才女,后半生却过得是如此的凄凉。
    不得不说,也是上天,有几分的残忍了。
    秦戟也这么觉得,大多数的才女,似乎日子都不是特别的好过。
    谢道韫有卢徇之乱。
    蔡文姬的后半生更是无比的凄惨。
    只能说,有时候老天爷,的确是有些.....让人感慨。
    当然,该排名的还是要排的。
    至于这个第四名嘛,在秦戟的心中则是那首声声慢。
    没错。
    就是那首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因为实在是太经典了,所以哀怨词上榜,也不是什么,特别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了。
    <!--17K::-->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