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铁弦回归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正派都不喜欢我仙骨风流解咒战纪龙蛇之拳镇山河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九世天雷淬仙骨东晋北府一丘八

    “可是虾大人呢,大明皇家科学院不是已经建立了吗?为什么现在又提出来了?”
    一名老学究提出了疑问。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传统官员的疑惑,当然这种问题,肯定还是老登出言发问比较好。
    “这位大人,那如今大明皇家科学院是什么情况?您了解过吗?”
    “这老夫并没有了解,老夫身为吏部官员最大的责任是?在内部并不会插手这大明皇家科学院的事务”
    “不不不,老大人,你们吏部更应该插手。如今经过你们吏部的插手,目前被调配到那里的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儒生”
    “老大人啊,竟然知道那些家伙就是纯粹的儒生,让他们好好研究儒学问题就行了”
    “他们又不懂得怎么研究,怎么把他们安插到大明皇家科学院?”
    “老大人大明皇家科学院研究的是未来的先进技术,需要的是工科理科人才而不是儒生”
    “外行指导内行换来的将会是内行的崩溃,大明未来的毁灭,所以你绝对不能把这些儒生安插进去,否则大明的未来就毁在你的头上”
    天大的一口锅,直接把那名老儒生砸懵了。
    “在其位谋其政,老大人你把那几名儒生过去一天天的正事不做就知道瞎指挥乱搞,这是要毁了我们明朝我们大明的基业”
    “我大明皇家科学院,不养废物需要的人才也是向工部尚书送礼送大的这种精通水利的人才”
    “同时必须搜罗天下优秀工匠,要让他们这些最优秀的工匠来参与进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建设,同时提升到理论研究之中”
    对于虾仁所谓的大明皇家科学院,朝廷的大臣基本上是一知半解。
    当然虾仁也一样,虽然虾仁前世是理工科方面出身的,但是让他从无到有,搞出来也是很难做得到的,如今他现在正在改良蒸汽机。
    是的,蒸汽机这玩意大明朝也有了,并且就是运用在宝船身上了。
    只不过仍处于十分原始阶段的蒸汽机,想要改良虾仁,现在还没有头绪。
    至于在原本历史线中所谓瓦特改良,蒸汽机其实就是改良的如今大明的这款老式蒸汽机。
    “陛下,微臣还有一定重视,必须禀告陛下”
    “爱卿还有什么事便说了吧”
    虽然不知道虾仁又打算搞什么幺蛾子,不过阿斗还是听劝。
    “陛下微臣夜观天像如今我大明,恐怕将会迎来几百年的寒冷期”
    “虾仁,你胡说什么?我大明怎么就将进入几百年的天,冷期了你这是胡言乱语。陛下虾仁在诅咒大明”
    听到这句话,钦天监的人可不干了。
    他们承认,虾仁在很多方面,于大明都是有沷天大功,甚至可以说得上如今大明第一功臣。
    甚至虾仁的学识,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是你也压过他们成者的但是看天相,调节天地立法这种事情还是他们钦天监的人牛批。
    要知道这个司天这事从他们的祖上开始,自唐朝以来几百年,他们家族都在这做着这件事情,袁天罡,李淳风可是他们老祖宗的先生,在这件事上,他们家族不作于任何人。
    结果你好好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仙人板板竟然说未来几百年又寒冷了,这他妈不是挑事吗?
    “所谓见微知着我不相信司天监的各位大臣,不会,不知道宋汴梁湖面冰封一事,当然这个变化也不是宋朝开始就有苗头,是可以追溯到更早一期,甚至在唐朝末年都有点苗头了”
    这~。
    虾仁的话司天监的官员倒是无话可说。
    天气确实在逐渐变凉,他们也是知道的,只不过怎么可能,连续几百年都在变冷?
    他们不相信,但这毕竟是仙人说的,容不得他们不谨慎。
    “陛下未来大明天气变冷已成定局,在不知道还要变冷多久之时,我们必须先准备”
    如同献宝一般他又拿出了无烟煤。
    “陛下,这是微臣最新研究出来的无烟煤”
    “相较于传统的煤,这个无烟煤燃烧的时间更久,释放的热量也更足,当然也因为杂质去除了,所以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废气也少了很多,一般情况下,一块能保暖个两个半时辰”
    “在价格方面也比以前的木炭更加便宜了不少,如果把它推广出去,对民众而言也是一件美事”
    “也能减少因为天冷让民众冻死于家中的事情”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生七大事,而其中的柴不仅能在做饭中使用,更是能在天冷烧烫让人暖和。
    不过木炭实在是太贵了,而虾仁如今攻克了这无烟煤的技术也算是普及了煤炭。
    之后开采山西那边的煤炭,配合沿着山西的道路,山西的煤准能温暖整个大明,至少能让大明百姓在冬天冻死的情况变少一些。
    “而且又能为朝廷增加一点收入,也能降低民众在冬天冻死的概率”
    “再说了,就算以后天气暖和了,那谁知道什么时候暖和?”
    “咱们出来当官,说白了都是为民做主,让咱们治下的民众生活更好一些,他们生活更好了产生的税收不就更多了,到时候陛下也高兴了,我们也升官了,那是全方面都划算的事情”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横征暴敛更有性价比。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还不等这些大臣们盘算,阿斗一声令下就决议通过了这件事情。
    同时也加大了对大明皇家科学院的投资,尤其是推广无烟煤这件事还派出了手下的另外一员大将铁弦。
    铁弦上次前去海运司督促税务一事,已经顺利解决其中李景龙的儿子李幼斌也保证,老老实实为陛下缴纳足够多的税收,为大明百姓创造足够多的岗位。
    当然具体官员的安排,阿斗还是把绝大多数扔给了那些武勋和宗亲,尤其是周王在开封生下的那一批子女。
    下朝后,铁弦黑着脸找阿斗汇报一件大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