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大魏武王与千古一相

推荐阅读: 牧神记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仙骨风流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重生学霸:校草,放肆宠暗月纪元射雕之我是宋兵乙

    且说大军越过汉江,弃船乘马,如此徐徐北上,不知不觉旬日过去,进入故都洛阳地界。
    再往前行便是黄河延津渡口,过了黄河,一日可达邺城。
    大军正行间,忽见前军止住去势。塞于路中。
    程远志凝目一看,遥遥望见当道上立着一白须道人,生的鹤发童颜,负手抬首望天,自顾自朗声念道:
    “铸神鼎兮荆之阳,鼎成兮宾帝乡。
    君乘龙兮龙高翔,臣攀龙兮龙髯短。
    龙髯短,接君之衣兮,臣不敢以手挽。
    君弃臣兮臣将畴依,臣恸哭兮君不知。
    君不知兮可奈何,风雨惨惨兮荆山之阿……”
    不及来者念完,便有开路军士上前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阻挡大王去路!”
    那白须道人傲立道中,挺起胸膛,摆了个逼格很高的造型,淡然道:“道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左慈左元放是也。”
    开路军士哪里听过他的名讳,当即不耐烦挥手道:“去去去,快闪开,惹恼了大王,片刻间你人头落地。”
    左慈哈哈一笑,也不与他争论,抬眼直直望向中军。
    军士登时大怒,挥手去抓,没想到却抓了空。
    那左慈立在原地,未动寸步,却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却摸不着。
    众军士哪里见过这等怪事,当即大吃一惊,怪叫着后退几步。
    道路顿时塞住。大军前进不得。
    其时已到黄河南岸,过河便是邺城,程远志归心似箭,甚至都无心欣赏道旁大好山河,峋丽如画的美景,哪有功夫在这里耽搁?
    当即排众而出,来到左慈面前,直视其人,开门见山道:“道师可是为令徒管辂而来?”
    左慈摇摇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此来非为那劣徒,专为君王此行祸福。”
    程远志本以为左慈是来索要他的丑徒弟管辂,结果竟然不是,一时间怔住。
    说来也怪,当日蛮族遇险后,管辂便不知所踪,也不知生死。
    之后蛮族部落也曾派出无数人去寻找,但一直渺无音讯。
    后来,连程远志都觉得管辂或许是死了,便不再派人枉费力气。今日忽听左慈言语间的意思,似乎管辂还活着,且小日子过得很不错,顿时放下心来,遂道:
    “既如此,烦请高师直言相告,我此行有何祸福。”
    左慈看了一下周围,盈声道:“法不传六耳,大王且上前来。”
    虽然左慈神神秘秘的,故作玄虚。
    程远志却知道此人没什么坏心思,不会谋害自己,便朝前踏出一步,打算看看左慈在搞什么名堂。
    这一步踏出后,忽然周围景色一变,人已不在官道上,而是身处百米之外的小山头上。
    定睛望去,却见官道上的众兵士仍定定望着空无一人的道路中间,神色坦然。
    仿佛任何事都没发生。
    程远志顿时大为惊奇。
    “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神奇之事!人在山上,影在路中,如镜如幻,难辨真假。”
    左慈哈哈一笑,道:“雕虫小技,倒也叫大王见笑了。此乃奇门遁甲之移形投影之小术。”
    见程远志似乎听不明白,左慈又道:“不知大王可曾见过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程远志再一怔:“道师说的莫非是海市蜃楼吧!”
    这次轮到左慈一愣,旋即恍然道:“不想大王见识竟然如此渊博,这移形投影倒是与那海市蜃楼类同,只不过只能投影百步,不似蜃楼,可以跨越千里万里。”
    程远志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方才道师说我此归邺城有祸?不知祸在何处?”
    左慈不答反问道:“敢问大王对这天下之势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孙权都被我干废了,刘备也蹦哒不了几天了……程远志沉声道:“如今天下只剩半个益州未服,若我百万大军分八路齐出,弹指间便可横扫西南、肃清万里、一统天下!不知道师以为然否?”
    左慈哈哈一笑,摇头道:“不然,贫道以为,此时天下当分不当合,大王今日纵能强势一统天下,这十五州之地,仍将混乱三百余年,此乃天数,非人力可改。”
    闻言,程远志大惊:“不知乱从何处起?还请道师指点。”
    此时北境四胡全已消灭,天下也将一统,骤然间,他根本想不出祸乱会从何处起。
    左慈连连摆手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贫道能说的是,大王此去邺城,争则血流成河,退则天下安宁。孰进孰退,还望大王多多思量。”
    见左慈说的这么严重,程远志深深做了个揖,道:“多谢道师提醒。”
    左慈微微颌首,深深看过来一眼,转过身,朗声笑着大步离开。
    不一会,便走的远了。
    程远志忽觉脚下一震,眼前场景迅速切换,回过神来一看,自己仍旧站在大道正中,身旁却再无左慈身影,顿时叹道:
    “真是个奇人!”
    见程远志事罢,徐庶与贾诩凑近前来,前者问道:“大王,这位道人是?”
    程远志回头看了一眼,发觉已经看不到左慈身影,方道:“此乃江湖奇人,得道高士,左慈左元放。”
    左慈的大名,徐庶与贾诩早有耳闻。他们可不似寻常兵士,对左慈一无所知。闻言不禁神色微变,贾诩道:“既是世外高人,不知此来何故?”
    程远志想了想,道:“前番他有一徒弟,精通卜算之法,曾追随于我,不幸在蛮族遇难,是以,左慈此来寻徒。”
    徐庶与贾诩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两人互相对望一眼,后者疑惑道:“既精通卜算,何以会遇难?此道人莫非徒有虚名?”
    徐庶却摇头道:“我看不像,方才左慈使用之诡法,分明是奇门遁甲之术。”
    说到奇门遁甲,程远志忽然想起一事,连忙目视徐庶,问道:“我听闻诸葛亮也精通奇门遁甲之术,不知此事可属实?”
    徐庶点了点头,沉声道:“孔明自幼便博学多识,不知在何处学得此术,颇为精炼,更将其融入八卦之中,自创步兵新阵,端的是厉害。大王万万不可小觑,西川虽只剩半州,想要拿下却决非易事。”
    程远志沉着脸点了点头,脑袋里飞快转着念头。
    良久,忽然问道:“我观左慈施法,此术仅一二人可用,不知如何?”
    徐庶捋了捋胡须,点头道:“大王所料不差,此乃道门遁身小术,两军阵前无甚作用。”
    呼――
    程远志长吁一口气,放下心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诸葛亮才是三国时代最大的boss。
    人的名,树的影。
    诸葛亮的事迹经过几千年的发酵,确实有些神乎其神了。
    这主要是因为原时空里,诸葛亮主政的蜀汉时期(223年至234年),也是整个整个蜀汉政权短短四十年历史中,最为强大、最能打的一段时间。老辣、稳健、凶猛。
    诸葛亮更是内修政理,南抚夷越,东和孙权,北伐曹魏。将整个蜀汉打理的井井有条,且深度掌控了益州。
    出将入相,上马打天下,下马能治国。
    仅从这几点看,诸葛亮也确实当的起千古一相的美名。
    只是不知在这个时空里,他还有没有能耐挡住大魏国的攻势。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当务之急还是先回邺城再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