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换了时空,结局依然相同

推荐阅读: 最强篮下霸王兽魂无双陈元昭许瑾瑜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仙逆垂钓之神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周玄机姜雪笑傲之问道巅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孙刘双方相持于榆林,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初春僵持到盛夏,前后鏖战五六个月。
    期间刘备数度攻城不克,对乌龟壳一般的榆林城毫无办法。
    中途军师法正曾献上一计:明里作势分兵南下去夺取交趾郡,暗中诱吴军来断粮道,待其兵马出城后,以野战胜之。
    此乃阳谋。
    吕蒙虽明知是计,却也不得不出城来战。
    双方在榆林城南八十里处激战一场,孙权军大败亏输,丢下几千具尸体退回城中。
    为防刘备再行此举,孙权听取了吕蒙的建议,重新启用小将丁奉,坐镇交趾。
    如此一来,法正再无奇谋。
    两军就此僵持下来。
    战况传到魏军大营,程远志暗叹战事精彩的同时,心下颇为感慨。
    法正确实是个不错的军师,但再强的谋士,才华上限也是有限度的,遇到同等级对手时,能用的计策真的不多。
    譬如诸葛亮遇到司马懿。
    后世人都说司马懿只会龟缩防守,非统帅之才,殊不知他兵击孟达时,大军一日行两日之路,神兵天降上庸,杀得孟达猝不及防,含恨而终;平定辽东公孙渊时,行军快如闪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旬月便荡平辽东。
    诸葛亮亦是此然,平定南蛮时几乎无所不能,对孟获七擒七放,直接打服了对方。
    但这么两个用兵如神的人碰到一处,那就真成了棒槌碾豆腐――干磨了。
    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咱们谁也不用诡计(用了也没效果),就干瞪眼,等到一方粮尽退兵罢了。
    法正此刻遇到吕蒙,正如原时空里诸葛亮遇到司马懿那般,无可奈何。
    无计可施。
    当你无论用什么计策,对方都能看破的时候,那场面就很尴尬。
    况且,双方的实力还是有些微的差距,并非完全势均力敌。
    刘备兵锋虽锐,奈何孙权才是综合实力更强的一方。
    尽管孙权现在只剩交、广二州,地盘和刘备差不多大。但他可是从荆南四郡安安稳稳带走了十多万荆南士兵。
    这些士兵可是实打实的即时战斗力!
    战争打的是什么?不就是财力和兵力嘛。
    刘备倾国之力,也就堪堪组建了二十万兵马。还要留下五万看守益州各处,防备汉中。
    因为刘备并未占据汉中和南蛮的关系,是以,他的兵力上限就只有这么高。
    可孙权却不然。
    孙权眼下是有三十万军队的,在绝对兵力这一方面,是占据着优势的。
    另外还有本土作战的地利因素。
    是以,这场战争只要僵持下来,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坐镇主场的孙权无限倾斜。
    好在,刘备还有法正辅佐,断不至于重现原时空夷陵之战的场景,被一把火给烧了个吊蛋精光。
    如是想着,程远志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大战充满了期待。
    换了时空,也换了地点,夷陵之战的名场面还会上演么?
    没人知道。
    不知不觉中,时间悄悄来到七月。
    夏日炎炎炙烤着大地。刘备也早已忍受不住高温,将帅营迁至城外密林之中。
    这一日,刘备巡查诸营,见各营兵士难挡酷热,多有中暑之状,便下令各军将营帐悉数迁移至山林之中。
    法正见状大惊,急忙来劝。甚至列举出诸葛亮在新野火攻打败魏军的案例来劝说。这才令刘备改了命令。将一半兵马重新扎回宽阔地带。
    法正很快又思得一法,每过七日,林中凉快过的兵士便调换到烈日下驻扎,而烈日下的士兵则转到密林中乘凉。
    如此往复,算是堪堪解决了天气炎热的问题。
    但仍有隐患,毕竟还是有一半人马住进了树林。
    一旦遇到火攻,后果不堪设想。
    数次交锋间,法正深知吕蒙绝非庸才,一定能看出蜀军薄弱之处,是以便动了劝说刘备退兵的念头。
    另一边。
    吕蒙见刘备军一分为二,半数驻扎在城外空地,半数驻扎于林中,顿时灵光一闪,计上心来。心下暗道:
    “天干日躁,刘备却扎营林中,若我今夜去劫寨,必能一举功成,运气好的话说不准还能擒住刘备。果如此的话,便是大功一件,到时便可名扬天下,无人敢小觑我吴下阿蒙。”
    想到此,吕蒙心下大悦,嘴角含笑,反复斟酌着夜袭计划,完善着遗漏之处。
    当晚三更,吕蒙分兵五路出城,悄悄潜伏至刘备寨外,瞅准时机,一拥而上,放火的放火,呐喊的呐喊,瞬间呼喝声震天,将蜀军唬得魂飞魄散,阵脚大乱。
    一时间火雨纷飞,桐油四溢,蜀军军营中一片火海。
    恰好当夜南风劲吹,风助火势,愈发狂盛三分,只烧得蜀军将士哭爹擀面,抱头乱窜。
    自从双方开战以来,吴军被压着捶了半年,早已憋得狠了,今见雪耻有望,个个士气旺盛如火,人人奋勇争先,大声呼喝着乱砍乱杀,如虎入羊群一般,直杀得刘备军首尾难顾,兵不知将在何处,将不知兵是否生还。
    由于半年不克,未能前进一步,刘备军本就士气低靡,突遭大变又仓促遇敌,敌军未近身己方便已先乱,如惊弓之鸟般乱窜乱撞。
    加之漫天火海,根本不知生路在何方,如何是一心雪耻的吕蒙军对手?
    双方士兵甫一接触,刘备军便抵挡不住,四下逃窜。
    乱军之中,幸得几员大将拼死保护,方才护着刘备逃出生天,往西奔去。
    吕蒙趁此良机,五路兵马齐出,在旷野间高声乱喊:“刘备逃了,刘备逃了!”,
    矿地驻扎的一半蜀军本就在与两倍于自己的吴军激战,渐落下风,闻听此言,都以为刘备跑路了,顿时无心再战,纷纷倒戈而去。
    吕蒙本来已经计划好趁势追杀刘备,将这十几万蜀军全部消灭,没料想到蜀军虽败,被逼急了的士兵战斗力仍能瞬间爆发,反而将追击的吴军兵士杀得狼狈不堪。
    吕蒙心知此是“穷寇不追”之理,无奈,只得命人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至翌日天将正午,战事方才告一段落。
    这场十万人围歼十多万人的战斗,前后仅持续了大半天,便以刘备军惨败而结束。
    此役,蜀军兵士葬身火海者不计其数,兵器甲杖粮草被付之一炬。投降兵士也在万人以上。
    好在,虽是惨败,还是保留下来不少人马,纷纷赶去与刘备汇合。
    战后盘点,刘备见军中将士仅剩不到五万时,不由得潸然泪下,半天说不出话来。
    想他刘备一辈子虽没打过什么大胜仗,也从未吃过这么惨的败仗。
    足足有十万兵士葬身火海。如果再加上征调的民夫,恐怕伤亡数目还要翻倍。
    这样的战绩,让他如何回去面对川中父老,益州旧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