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权衡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龙蛇之拳镇山河东晋北府一丘八快穿:女配又跪了无上丹尊

    谈完少府的事,高诚就将目光丢到郭嘉身上。
    这小子现在比宋斌还飘,调查司的大小事务扔给盖顺就不管了。搞得现在自己有时候问他调查司的事,他一个都指挥使却是比谁都懵。
    “奉孝,调查司那边,汝需多管管。盖顺毕竟年轻,资历也有所不足。看看现在,调查司都成什么样了?犍为郡百姓亡逃,调查司没有送回密信。现在在长安出了这么大的事,调查司还是没有任何音讯?怎么~调查司上上下下都在忙甚要务呢?”
    这番话说完,郭嘉已经束身端坐,丝毫不见方才那副慵散的模样。
    郭嘉听的出来陛下的口气,属于发飙的前奏,不能再浪了。
    于是,拱手言道:“陛下,臣以为调查司不应行监察诸府部、百官及天下政务之使。”
    “嗯?”
    高诚眉头一皱,没想到郭嘉突然冒出个这么想法。
    “奉孝,调查司的成立由来,汝也清楚。调查司当做甚事,汝同样清楚。”
    高诚目光凝视着郭嘉,不太理解郭嘉的想法。作为自己最忠实的鹰犬,也是唯一能够让自己放下架子说话的好友,奉孝不应该会说出方才那番话。
    郭嘉则是微微一叹,拱礼言道:“陛下,调查司监察百官,已致天下吏员人人自危。若再行监察诸府部及天下大小风闻事宜,臣恐官署动荡,天下人心惶惶。继而人有言而不敢言,积怒而不敢怒。长久下去,非是善事。”
    高诚白眼一番,这些场面话从他郭奉孝口中说出来,味都感觉不对了。
    “秦卿先回吧。”
    高诚先是使秦怡退下,待到室内只余两人后,这才悠悠然道:“说吧,汝是如何想的?”
    没了他人,郭嘉又恢复了那副懒散的模样,感叹道:“陛下有所不知,而今长安诸多在京吏员,多有怨言。彼等不敢于府中高谈阔论,亦不敢引朋并举,此非常态也!”
    “这么严重?”
    高诚眉头微皱,这不禁让人想起后世明朝的锦衣卫。
    锦衣卫最猖獗的时候,同样也是使百官言不敢言,怒不敢怒。甚至,没事还给你罗织罪名,扣大帽子。
    但调查司应该不至于吧?
    又不是像锦衣卫那般拥有缉捕、审理的职权。
    应当是前面处罚了那么多官吏,导致的人心不安。毕竟,那些证据全都是由调查司搜罗出来的。
    “陛下,这等事不能视而不顾。调查司监察诸府部、百官,的确可加强皇权,但事有利弊。如今陛下英明神武,公卿百官皆忠耿国士,调查司未显其弊。然若百年后,朝廷局势不同今日,调查司的弊端便彰显而出。若其为权臣所掌,恐无人能使天下幽而复明矣!”
    郭嘉随后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高诚也没了刚才的怒气,而是细细回味着奉孝的这番话。
    调查司主官会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吗?
    很难,难如登天。
    但调查司主官一旦成为权倾朝野的主官,那几乎无人能制。当然,天子能不能管住这些鹰犬,还是得看自个本事。
    毕竟,唐末那帮没卵子的宦官都能骑到天子头上拉屎拉尿了。没道理调查司主官不会生出野心,权势生人欲啊。
    其次便是如郭嘉所言,调查司为权臣所控,也不是没有可能。同样,权臣掌握国朝最大的特务机构后,其他人有没有能力清除权臣就两说了。
    特务情报机构的成立,对于内部的监察可谓是极其恐怖。尤其是在针对谋反叛乱方面,就国朝先前的两次叛乱而言。那些人也知道调查司的存在,但还是让调查司提前将情报送到了中央。
    而叛贼刚一冒头,中央这边的平叛大军就已经出发了。即便是地方偏远的地区,有调查司的提前报信,当地主官也能迅速平叛或者遏制叛军的迅速扩大。
    所以,放在长安这座政治中心,只怕刚一举事,大军就围上来了。
    也就是说,掌握了特务情报机构的权臣,真的能够做到真正的权倾朝野。
    偏偏现在还不跟宋朝后的时代重文轻武,掌握军权的,那都是正儿八经的权臣潜力股。尤属大将军这个位置~
    “奉孝多虑了,司礼监的存在,可以抑制调查司。”
    高诚拧着眉头,道出一句话。
    郭嘉悻悻没说话,表情倒是很充足,就差写着说不准三个字了。
    好吧,看到郭嘉这表情,高诚也没脾气。
    还能怎么办嘛?
    有利必有弊,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陛下,调查司最好还是主司探查内外军情。而诸府部、百官及天下政务,还有御史府呢。由御史府担起这个责任,一来不会使百官兆民心气惶惶,二来也能确保军政两分之大局。至于司礼监,完全可以独居于外。”
    郭嘉提了个小建议,说白了就是加强御史府的职权。同时,把监察百官这颗雷还给御史府。
    那就是一颗大雷。
    毕竟天天被人听墙角,泥人还有三分火呢。
    而司礼监这个太监机构嘛,肯定是要存在的,它是皇权弱势时对付外朝最有利的武器,不能丢。而且,司礼监的存在,天然就与百官敌对。
    大汉朝百余年的权宦之争,早就根深蒂固。只要司礼监开始触碰权利中心,那就铁定会被百官怼。
    高诚也明白郭嘉的意思了。
    只是,连特务机构都要搞三权分立,会不会太臃肿了?
    别的不说,假如一条消息,三个机构却是给出不一样的数据,信不信它们三能互相打出狗脑子。
    而且,这么玩的话,国朝的权利掣肘有些太复杂了。
    调查司、司礼监、御史府互相掣肘,大将军府、中枢府、御史府互相掣肘,大将军府、兵部、总参府也是如此,御史府、刑部、廷尉府还是如此。再加上文武分立,以及未来必然会出现的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以及士人集团。这还不算外戚、宗亲……
    “御史府扩大权利的话,会不会导致三公府以及朝堂诸府部的失衡?司礼监若是触碰权利的话,只怕那些士人及百官都不会愿意啊。”
    高诚忧心忡忡的说道。
    郭嘉摇了摇头,言道:“陛下此言有理,不过有些事早早定下来,比晚定下来要好。此外,规矩已经定下了,那么所有人都只会在规则内争斗,他们也不会轻易打破规则。打破规则,对于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可现在天下尚未堪定,恐言之过早啊!”
    规则圈的道理高诚懂,毕竟当初就是自个跟董卓打破这个规则圈的,怎么可能不明白。
    “国朝威凌天下,何谓言之过早?”
    “呵~也罢,此事朕过后与阎相、大将军,还有蔡公商议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