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署定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龙蛇之拳镇山河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快穿:女配又跪了

    “嗯,此事朕有所考虑。”
    高诚端坐在首,看着聚集在一起的几位国朝重臣,心中有些感慨。
    他们并非是不明白其中关键,而正是因为明白,所以才来见自己,以定下论调。
    怎么说呢,这也许就是提线木偶的弊端吧。
    “关于增加各地驻军一事,没有必要。各州郡民兵社加快筹建进度,大将军府那边也配合兵部,安排充足的军吏负责训练调整。待各地民兵社筹建完毕,守备军与民兵社配合之下,相信足以镇守地方。”
    高诚说完,严颜便问道:“民兵社于州置兵备司直,直属中央。于郡置兵备司马,属兵备司直。县邑则置社,属兵备司马。其兵备司直、兵备司马、社尉品级分与师帅、校尉、军侯同,如逢战事若以州武事计,有守备军军将在,自无不可。然以郡县计,兵备司马、社尉品级却在当地守备军上,当如何司定?”
    话音落下后,高诚便皱起了眉头。
    对于各县邑民兵社体系构造,自己与大将军府商议过不少次才最终以兵备司作为各州郡县邑的管辖机构。而兵备司直、司马、社尉等官阶品级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毕竟要从正规军中抽调不少军吏来充为主官。
    这种情况下,肯定得给人家好处,不然谁会放着好好的正规军军吏不干,跑到地方去养老?
    所以,兵备司各级主官的品级一点都不低。同样,也就导致了严颜方才提出来的问题。
    守备军兵力不足,在很多郡县内可能就是两个曲的兵力,最高长官也就是正副校尉,甚至可能是俩军侯商量着来事。
    这么一来,兵备司主官的品级比守备军主官的品级高,指挥问题就出现了。
    他说你不是正规军,你说他品级比你低……
    “子文有何看法?”
    高诚将目光挪到宋斌身上,谁让他是兵部尚书呢,兵备司归兵部管。
    宋斌嘴角一抽,就说严颜跟阎象俩人拉着自己进宫没啥好事!
    现在兵部那边忙的自己一个头两个大,尤其是兵备司与民兵社的事,更是让人白了头。
    现在民兵社还在筹建呢,兵备司仍在纸面上呢,结果又给自己找麻烦。
    宋斌回了高诚一个眼神,目光瞥向贾诩,说道:“回陛下,臣愚钝。”
    高诚白眼一番,这小子最近当上兵部尚书后,有些飘了啊,都敢明目张胆的应付自己了。
    而贾诩则是抽了抽嘴角,是真没想到宋斌甩得如此干脆。
    “陛下,臣以为当由守备军主官为主,兵备司主官为副。”
    贾诩也不拖沓,反正早晚都得由自己出对策。
    于是,继续说道:“其一,兵备司主官回调地方后,主民兵征训。短时间尚可,然若久居安逸,必心绥气惰。而守备军主官,稍尚存武劲。其二,守备军毕竟是正规军,常年操练,比起民兵,更加骁勇胜锐。若逢战事,地方必以守备军为骁锐,以民兵为辅。由此,当以守备军主官为主。”
    “文和的建议,诸君可有异议?若无异议,便以此颁布军律,宣告三军。”
    高诚与贾诩算是不谋而合。
    严颜等人自然是没有意见,这次觐见就是由陛下拍板钉钉,免的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非议。
    “此外,可还有其他要务?”
    “陛下,关于国营厂坊一事,京兆尹各郡县皆有官员上书。”
    定下地方镇守力量的事宜后,阎象也借机提起关乎政改的另一件大事。
    “嗯,说说看,下面的人都是怎么说?”
    高诚眉头再度皱起,没想到铺垫了那么多,关于国企的事还有异声。
    “回陛下,诸守宰多言少府诸吏行事张狂,打着国营的名号,压迫地方民营厂坊。且,国营厂坊大肆招募匠户工人,影响当地耕收。另有传言,少府吏手段非常,威加工匠。”
    阎象一边说着,一边注视着高诚的脸色。
    因为国营厂坊也是平乱大局堪定后,才提出来的建设规划。自己了解了一番,也没过多注意。结果,少府那边玩呲花了。
    虽说谈不上民怨载道吧,但声名也没好到哪去。
    很多人都在传,连各府部的官吏掾属间都传开了。不少人都在非议秦怡是佞臣,蛊惑陛下,借国营之名,私敛聚财。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少府的名声直接崩了。
    这里面,肯定少不了别有人用心之人。
    当然,少府也跑不掉。
    口实肯定是落下了,否则人家也不敢如此大鼓宣吹。
    高诚长叹一气,知道多少会有些麻烦,但没想到来的那么快。而且听阎象的意思,少府那边办事肯定是有些糙了。
    但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
    “国营厂坊这方面阎相多关注关注,其需要诸府部的全面配合。至于少府那边,朕稍后会过问下,秦府令当是疏忽了下面。”
    两句话说的阎相没话可说了,陛下摆明了是在给少府撑腰,再多说别的意义不大。
    “老臣领命,只是朝廷的名声....”
    少府跟某些人的私营作坊之间的龌蹉,阎相也不想管,要不是韦端跟马日磾天天来找自己,自己才懒的说话。
    说到底,那是工部跟少府的事,中枢府要下场也得挑个好时机,不然怎么显得中枢府诸府之首的地位。
    “文宣司不是已经筹建起来了吗?”
    高诚眉头一皱,阎相是不是老了?
    这点小事,还得自己开口才敢干?
    闻言,阎象微微摇头道:“陛下,文宣司那边,恐怕不适合参与此事。”
    “嗯?”
    高诚思考着阎象这句话,未得其意。
    文宣司那边,多数都是直接从太学院和上林学宫抽调的留级生,的确不乏士族子弟及地方豪富子弟。而国营厂坊的成立,显然就是在与士族及地方豪富争夺财富,有着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
    但,那些家伙都留级一两次了,家里面估计都任由他们蹉跎一生了。而自己则是开了天恩,给了他们一个编制,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还敢撂挑子不成?
    “朕稍后传韦部卿来汇报工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