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孙十万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

    潼关的状况,最终不了了之。
    高龑只是和第五儁讨论了一番,在见到潼关都尉后,就再也没讨论这个话题。说多了也没有用,国朝自有国朝的规矩,潼关近在眼前,这里什么情况,长安一清二楚。
    第二天,在潼关都尉依依不舍的目送下,高龑等人驰马快行。
    快了,长安不远了!
    九月最后一天。
    高龑与第五儁回来后,一同往未央宫觐见。
    宣室内。
    高诚与第五儁叙了会儿,主要还是关心关心国朝重将的身子。
    接着,便来到了正题。
    “先前,老将军病重之际,国朝就十一军是否撤回江北寿春讨论了一番。但时至今日,朕仍未下定决心。老将军怎么看?”
    高诚将前阵子的这个闹心的问题丢了出来,想要看看十一军主将的意思。
    第五儁沉思了片刻,言道:“陛下所忧,老臣心中略明。依老夫之见,十一军完全可以退到寿春。一来,十一军在吴国境内作战已逾半载,水土不服的现象非常严重,士气也一度低下。而程普也非庸碌之辈,想要靠胜利来打破士气滑落的局面,几乎不可能。如若十一军惨遭失利,只怕后患无穷。”
    “其二,江东之地虽有大江天险,然守江必守淮。只要国朝牢牢掌控两淮,江东之流无人敢逆天命。先前,大军渡江南下,无心梳理江淮。而十一军调回寿春,则顺势可以掌控两淮。日后,无论对齐作战,抑或是压制吴国,皆上上之策!”
    第五儁说完,高诚也细细琢磨起来。
    守江必守淮,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无数有识之士共同的看法。
    毕竟,江东富庶之地,距离淮南也就隔条大江。
    太近了!
    没有丁点战略纵深。
    但是,如何拿下两淮,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现在,两淮仍旧是吴国的疆域,由徐逸这位吴国北部督负责。
    而吴国现在与国朝是姻盟关系,这种关系不足以让国朝名正言顺的吞并两淮地区。再加上徐逸又是孙氏姻亲大将,他的想法也不好去试探。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会破坏两家目前的姻盟关系。
    想到这,高诚不禁有些感慨。
    瞧瞧人家孙氏,不算本族子弟,姑表姻亲一大堆,拎出来都是孙吴基业的奠基者。
    再看看自家,全靠自己拼。
    拼了大半辈子了,才等来姻亲妻弟姜叙能够独当一面。后面靠着义女唐瑛又哄来了庞柔、庞德俩亲戚,然后就没了。
    哪像人孙家的亲戚,打江东全靠亲戚凑兵、凑粮,打下来后还能坐镇地方。
    哎~
    “徐逸乃孙吴外亲,再加上国朝与吴国尚有盟约,名不正言不顺啊!”
    高诚幽幽长叹,意思表达的很明显。我想当婊子,但还想再立个牌坊~
    第五儁似乎早有准备,不急不忙的说道:“陛下,听闻太子与孙权交好,不如使孙权出任靖难军参军,节制十一军,坐镇寿春,以应齐鲁之事!”
    第五儁不说还好,这一提孙权,高诚立马就眯起了眼睛,面生不善。
    这一幕,搞得第五儁也有些心虚?陛下是担心孙权叛变?
    不至于吧!
    孙吴上下就差俯首称臣了,区区一个从小就呆在长安的孙权,在江东没有任何威望,能翻起什么浪!
    片刻后,高诚也知道自己的猜忌心显得有些过重了。
    第五儁提起孙权,肯定不只只是因为孙权是孙家人,这后面绝对有人在推波助澜。
    会是谁呢?
    慢慢的,目光就转向了自己的好儿子!
    高龑眉目乱晃,有些不知所措。
    看到这一幕的高诚不由嘴角一抽,搞毛线啊,额滴儿啊,是你在上下捣鼓?
    可你挑谁不好,偏偏挑孙权这货?
    处理关系的手段他确实有一手,也许理政还过的去,可打仗.....
    孙十万跟你闹呢?
    寿春那边现在是没怎么打,但日后是国朝东出灭齐战略中的三大要点之一。让孙权带着,自己怕翻车!
    “龑儿,汝怎么看?”
    高诚不得不给自己儿子点面子,毕竟也长大,又有第五儁在侧。
    高龑大松了一口气,刚才被父皇一直盯着,气都不敢出。
    “父皇,儿臣以为仲谋之才,闲置于长安,委实浪费。不如借此机会,使其往寿春,一来可以助国朝收两淮之心,二来亦可制衡孙贲、陆逊,更可全其孝心,一举数得!”
    高龑按照路上早就定下的文本背了起来。
    高诚听了之后,不由暗叹一气。孙权的确是个极其合适的人选,只要他不生异心,国朝拿下两淮之地稳稳当当,更不用担心为人说三道四,很符合自己刚才的想法。
    但潜龙归巢,终究让人感觉有些不稳妥啊。
    “陛下,老臣认为孙权不敢心生二心。其自少时便居长安,于吴地毫无根基。而吴王虽年幼,然乃是吴王策正嗣,彼若夺其位必为天下所指。其若掌朝权,孙贲亦不是易于之辈。更何况,说不定孙贲比吾等还要担心孙权呢!”
    第五儁再度帮着太子殿下说话。
    高诚轻轻颔首,有这个可能,但最终都是猜测。
    让孙权去寿春,毫无疑问就是放虎归山。国朝未来数年都没多少心思管江淮,这很容易给予孙权等人机会。
    唔~也许让孙权去牵制孙贲,也不错!
    想了片刻后,高诚就想通了。既然未来数年管不到江淮,那把孙权放到寿春也就无所谓。孙吴要是还有割据东南之心,那大周就再打一次江东!
    只要未来解决了齐国,区区东吴,不足为惧!
    “这样吧,龑儿明日汝领仲谋进宫,朕也好久未见文台兄之子了,当好好叙叙旧。”
    此话一出,高龑与第五儁就知道事稳了。
    “父皇放心,儿臣明日便引孙权觐见!”
    “嗯,其他的也无甚要事。老将军权且先行回府,与家人好好聚聚。河西军区刚开始筹建,不急于一时。”
    “老臣谢陛下厚恩!”
    第五儁当即谢恩,此次平定江东,自己是有些功劳。但绝对不到封县公的那一步,这其中自然有太子殿下的帮衬。
    至于河西军区节将,那也是意外之喜。
    本以为自己最多就是捞个县公的爵位,顶着曾经靖难军节将的名头在长安养老。没想到,还有机会成为第三位正式确定的国朝节将!
    第一自然是姜叙,虽然并州那边还没有确定军区,但他基本上板上钉钉了。河西军区筹建完毕之际,并州那边肯定也会准备好。
    甚至,南阳徐荣那边也不会慢了。
    但那又如何,姜叙和徐荣都是陛下心腹,排在自己前面怎么了。再说,自己新投靠太子不久,能得到如此殊荣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第五儁一走,高诚就忍不住把高龑揪到了椒房殿。
    而后,与姜抒一同上演了一出父母慈而子孝的场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