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筑台拜将·南下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妙医圣手周玄机姜雪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最强篮下霸王陈元昭许瑾瑜垂钓之神末世超级农场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因为现在辽西需要一位熟悉辽东事务,老干持重有能力的人,不需要进取,只要守住现在局面就行的人。而老先生大起大落,尝遍人生酸甜苦辣,心性稳重,最是适合镇守辽西。老先生放心,一旦建虏大兵过来,我会星夜驰援而来。”周大虎道。
    钱龙锡沉思了一下,看向周大虎道“朝廷和皇上那边……”
    “我来解决,相信陛下和各位大臣会同意的。”周大虎道。
    又是沉默了一会,钱龙锡起身向周大虎鞠了一躬道;“谢侯爷,为我去除罪人之身。只是当年一案……”说到这里,钱龙锡不再说下去,点到为止。
    周大虎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沉声而道“至于袁崇焕一案,本侯自有看法主张,总会给天下一个定案。公道的定案。”
    钱龙锡不再言语,接受了这个推荐。
    这一任命一公布,立即引来了大量非议。
    科道御史官员的上疏,犹如雪片一样涌到了内阁和崇祯皇帝面前,历数钱龙锡的曾经朝廷给其定下的罪责,私结边臣,蒙隐不举,谓然军国大事,私自商度,不抗疏发奸,此等早已定罪之人,岂能再次堂堂而回朝堂而立,更是成为一方镇臣?
    但是这些上疏,都被崇祯皇帝留中不发。
    而一些高品重臣,都是没有人出来说话。
    这些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忠勇侯周大虎的推荐,要适当而止。
    随着钱龙锡面见崇祯皇帝,吏部重新给其恢复官籍,和上任,这件事情就彻底的过去了。
    而朝廷。
    却是议论着由周大虎带着精锐南下中原,彻底荡平流寇动乱和各地匪患。
    其中以兵部尚书杨嗣昌最为积极。
    他是主管的,第一责任人。
    这个提议崇祯皇帝和大臣都是支持的。
    现在有所争议的,是周大虎以什么名义,领兵前往中原剿贼。
    现在朝廷内阁和军机处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前例。
    就以这次辽东的加衔方式继续沿用。
    另一种就是孙承宗提出来的,择一人拜为大将,授予假节钺,节制剿贼各路诸军以及当地地方文武。
    假节钺是什么意思?
    就是代表皇帝的出征,凡持节的文臣武将,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行使相应的权利。而且在作战时候可以先斩后奏,自行出兵,不用受到请示。
    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并拥有斩杀节将和有关文武,以及临时任命将领和地方官员的权力。
    这种假节钺权力很大,但风险也是很大。
    一旦行使权力斩杀文武官员或者任命一地临时官员,事情期间不会有事,但往往会有人事后多少年,都会有人以此弹劾。
    成为一些想出名的官员不断攻击的对象。
    事情的麻烦在后面。
    早就对中原乱局失去耐心的崇祯皇帝,略一思考,就采纳了孙承宗的意见,准备择日筑坛拜将,授予周大虎假节钺。
    但很快就收到了还在休假的周大虎的辞授假节钺的上疏。
    其中理由就是此权力太大,一不小心就会惹来争议,有损朝廷和皇帝的威严等等。
    崇祯皇帝只是批了十几个字“朕相信你,勿忧后来之事。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看着这几句,周大虎没法再说了,上疏愿意接受。
    ……
    崇祯十二年五月十五日。
    大明京师效外。
    良辰吉日。
    早已经准备好的高台,还有各种旗帜迎风飘扬。
    国之大事,不可马虎。
    崇祯皇帝仪式前三天就开始沐浴斋戒。八七七中文网
    今日吉日。
    拜过太庙祖先后,乘车前外拜将台。
    此时,在京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皇室宗亲勋贵等,俱一应到场。
    时辰一到,崇祯皇帝登上高台,对天、对列祖列宗讲话,随后周大虎也一步一步登上高台,跪地接受崇祯皇帝的赐予节钺。
    君臣之间一番交代和表态后。
    拜将之礼成。
    在众望所归之下,周大虎带着崇祯皇帝刚刚授予的权力的象征节钺,翻身上马,前往三十里之外军队临时军营所在,领兵出征进剿中原。
    这次不同往日,周大虎还征调了漠南、归化土默特、鄂尔多斯等各部骑兵两万余人,随军出征。
    由于周大虎在广宁之战的大胜建虏,事情很顺利,一声令下,便纷纷率军而来帐前听令。
    这就是军威,这就是实力的无形作用。
    出关的五万大军战损,已经全部补充完毕。
    七万人马,其中马军五万,步军两万,随军民夫两万,共计九万余人,浩浩荡荡,军威威严,一路开始南下。
    沿途,周大虎并不急于立即赶到中原一带。
    而是行军到一路一地,就会召集地方官员,听取当地的贼寇情况,并出兵给与剿灭或者捉拿归案。
    加上周大虎纪律严明,对部伍严力约束,也不扰民,沿途清缴土寇流匪这一行动,得到了各地当地官府的热烈欢迎,也是帮了他们大忙。
    顺天府、保定府、真定府,他还派出了虎大威领五千骑兵,到一旁的河间府帮助所在的卫所兵马清剿土寇流匪。
    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与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这里是周大虎父亲领兵所在驻地,土寇流贼几乎没有。
    加上这里进行了改革,处处都勃发着生机,一片欣欣向荣。
    也因此,从河南等地涌来了大量流民和逃难之人。
    周远山和巡抚杨中玄也特意赶了过来,将这一年多收集的中原之地的情况资料,交给了周大虎。
    询问了一些这新的河北镇改革情况和民生,商谈了一些事情,停留三日后,大军开始继续南下进入河南布政使司。
    ……
    河南。
    东接南直隶、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广。
    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也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流贼土寇你来我往,受到兵祸的牵连也最重。
    为了自保,当地百姓民众纷纷结寨筑堡,打造兵器盔甲,进行自卫。
    当地官府能力有限,也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为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