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各方反应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妙医圣手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末世超级农场垂钓之神东晋北府一丘八

    大胜的消息,也快速的传到了河南湖广一带。
    这个消息令许多还未投降的流贼一下子紧张起来。
    辽西祖大寿兵马刚到这里,实力强悍,现在朝廷又大胜,这还让人有活路吗?
    ……
    英山、霍山、潜山、太湖一带山区。
    这里是大别山山脉的一段,革左五营就驻扎在这里。
    由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又作乱世王、争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这五支当时比较有名望的流贼首领合兵组成,合称“革左五营”。
    这股紧张的风声,也是传到了这里。
    他们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这里,转战游击。
    甚至一部分人开始在山里屯田耕种。
    大山之中的一座土寨之中,革左五营五位首领齐聚一堂,商量着最近传出来的朝廷兵马大胜辽东建虏的事情,以及天下局势发生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
    这次朝廷对建虏的大胜,然他们感觉到了极大的危机。
    坐在最上面的马守应,脸色深沉,脑子里一直想着事情,具体的说是一个人。
    那是他听到有些心惊的人。
    他已经再三确认,现在朝廷的忠勇侯,就是当年崇祯八年差一点就让他全军覆灭的朝廷将领。
    现在想想,对方的铁骑还是让他心惊。哪怕现在他自己比过去实力更强了。
    沉默了一会,马守应首先开口道;“现在义军各部看见朝廷势大,纷纷闻风而降,我等又该如何决断?各位兄弟都说说。”
    乱世王蔺养成道:“如果朝廷真的击败建虏大胜,那就是说,建虏暂时不会有能力进攻大明,朝廷边军的兵马已经可以抽调出来对付我们。这样一来,投向朝廷就是一条活路,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我赞成和朝廷接触一下,有机会就招安。”
    接着他又补充道;“早招安比晚招安好,主动招安比被逼迫投降要好,今后的地位和待遇也会区别很大,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好,也不枉打拼这半生。”
    上座的老回回马守应则是点点头,表示赞同。八壹中文网
    一旁一直不说话的革里眼贺一龙两眼一翻,冷声道:“还不知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看不要着急,再看看形势再说,只要我等兵强马壮,还怕朝廷招安不会给一个好的价格?”
    而一旁的另两个人,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又作乱世王、争世王)刘希尧则是沉默不语,没有表态。
    看到如此局面,老回回马守应道:“此事不急,押后再议。现在咱们说说屯田自力耕生之事……”
    ……
    湖广。
    谷城。
    王尚礼和白文选已经回到了谷城。
    将自己一行的遭遇和得到的辽兵的消息一一讲给了张献忠听。
    半天之后,张献忠道:“没想到皇帝老儿竟然看上了我那四个义子……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好好休息几天,再回营带兵。”
    等两人走后,张新忠幽幽道:“朝廷封了个副将吗?谁稀罕……”
    两个月后,朝廷的大胜建虏的消息就到了谷城。
    张献忠有些坐不住了。
    他立即收敛了附近的驻军行动并加以约束。
    同时准备去拜访五省总理熊文灿,并准备了大量金银首饰和书画。
    局势变了,他也应该审时度势长期打算了。
    ……
    陕西商州商洛山区。
    进山的路很窄,崎岖不平,仅可一人一马通过。有的地方甚至悬崖峭壁,需要攀登才能上去。
    在此地的军岭川,一处隐秘在半山坡的小型土寨中,二十多个人围在火堆旁,一边吃着黑馍,一边听着一个廋小的山民讲着外边的事。
    坐在最中间的人,浓眉大眼,方正的国字脸,面皮黝黑,像个种地的农民一般,静静地听着眼前之人说着话语。
    他就是闯将李自成。
    “各位将军,山外形势很不好。我听到八大王张献忠在湖广谷城,降了朝廷官府。顺义王于七月十五日在河南信阳投降,罗汝才,混十万、整十万、十反王、托天王、小秦王在河南永宁投降官府。过天星、紫微星,射塌天(即李万庆)、一字王等六部,在河南卢氏县投降。”
    “大的势力还没有投降的,只剩下了革左五营老回回马守应等部。”
    “朝廷又调了一万五千人的辽西边兵兵马到中原而来,现在又听到朝廷在辽西广宁大胜建虏,斩杀俘获两万余人,生擒建虏伪王两人,兵器盔甲粮草无数。”
    “各地各部义军听闻后,为了保命,都是望风而降。”
    身边刘宗敏、田见秀、谷可成、李过、刘芳亮、袁宗第、袁宗道、李双喜、党守素、辛思忠、李友、吴汝义、马世耀、马世泰、刘汝魁、白鸠鹤、刘体纯、刘体统、谢君友、张能、马重僖、高一功、王文耀……等人一听,个个都是满脸愁容。
    李自成脸色难看,想了想接着问道:“还有别的消息吗?”
    “就是官府传达朝廷圣旨,任何归顺招抚的义军将领,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去京师面见皇帝,当面授职。部属将会整编,随军的流民,一律整体安置于彰德府附近改造,非常严格。”
    一旁的高一功听着眉头一皱,说道:“这不是收去兵权吗?到时候孤家寡人,朝廷岂不是想杀就杀?投降的人成了待宰羔羊,生死全凭朝廷一句话吗?”
    刘宗敏大嗓门道:“如此朝廷谁敢归顺?我等自由惯了,受不了那样的约束,战死就战死,我是不降。”
    不少人呼应,绝不投降朝廷。
    李自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现在他不会做任何决定。
    他不相信已经腐败透底的大明,能够真的重生。
    投降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心里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冲天而起。
    只是那个忠勇侯,真的是崇祯七年自己见过很欣赏的那个少年吗?
    ……
    辽东。
    三岔河。
    大明一侧,一座大城已经拔地而起,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完成建筑。
    选好驻兵将领和兵马人数后,囤积够足够的能坚持守城等自己大军来援的粮草,他就会带兵回转京师。
    下一个战场,就是中原流贼各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