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中山之行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妙医圣手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大楚最强姑爷东晋北府一丘八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江南春水涨,烟波浩渺,万里水道泛着碎金。
    沿岸垂柳低垂,翠色欲滴,水鸟腾空,惊起一片清脆鸣叫。
    水路间,轻舟缓行,破浪而过。
    一队禁军骑卫,戎装整齐,护着中军一艘雕花画舫,正顺流而下,缓缓驶入吴陵水道——这条水道通往南原镇,是回京最近的一条支路。
    画舫雕梁画栋,帘幕低垂,周围护卫左右环绕,层层守护,连船尾都插着黑金双龙旗,那是代表皇室的禁军标志。
    “今晨风顺水平,照此情形,三日便可抵南原。”
    为首一艘小舟上,铁拳环胸而立,眉头紧皱,看着前方波光潋滟的水面,面色却没有丝毫松懈。
    “你皱眉,是在想那位中山王?”
    舟身一震,另一位披红袍金甲、背负长枪的大将缓缓踱出,踏上前舟。
    正是此次禁军统领——蒙尚元。
    铁拳微一点头:“没错,太子殿下贵为储君,返京乃国之大事。”
    “而这条水路、以及即将通过的南原镇,偏偏……皆在那位‘中山王’的地界。”
    “中山王?呵。”蒙尚元嗤笑一声,眉宇间尽是讥讽。
    “你还真信那人胆敢动手?他不就是个养狗斗鸡、贪花好酒的纨绔?朝中谁提起他不摇头?”
    “正因如此,才更不安。”
    铁拳沉声道,“据我所知,晋王一直在布局中原,太子此次回京,显然牵动时局。”
    “而中山王名义上虽与晋王对立,实则却未曾真正与之一战。若说有谁能在南原动手,还不被察觉,非他莫属。”
    “唔。”蒙尚元没有再笑,脸色渐沉,目光如刀,“你是说——他与晋王勾连?”
    铁拳没有回答,只是眼神变得更加凝重。
    “可那人……”蒙尚元抿了口干粮,似在权衡。
    “先帝赐封他中山王,虽是闲爵,但地盘也不小。他若真在自家地头劫杀太子……那是逼宫大罪,九族俱诛。”
    “所以我才不信。”铁拳喃喃道。
    “我只担心他另有图谋……若这一切,只是借中山王之名的布局?”
    ……
    风起,水波翻涌。
    两人未再多言,只命军士戒备。
    就这样一连赶了两日,终于接近南原地界。
    就在昨夜,一骑快马逆流而来,将一封密信交至蒙尚元手中。
    蒙尚元拆封一看,脸色骤变。
    “中山王——血屠陇阳村?”他低吼一声,气息骤冷。
    铁拳瞬间移步:“什么?”
    “就在昨日!三十余骑兵杀入村中,不留活口,只为寻找一人。”
    蒙尚元眼神闪烁,“而出动的军士,皆着中山王战甲,甚至有人看到了中山王本人!”
    铁拳脸色终于变了,沉声道:“他疯了?”
    “不。”
    一声轻语自后而来,细若流水,却直入人心。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转身,后方的雕花画舫中,纱帘微扬,一道清冷女声自帘后传来:
    “真假,何必在意。无论是谁,到了南原镇,一切自会有定论。”
    声音不高,但在河面回荡,如一滴墨落水,瞬间染开。
    铁拳和蒙尚元对视一眼,竟不再多问,皆拱手肃然道:“谨遵吩咐。”
    画舫内帘再次低垂,声音再无半点波澜。
    ……
    第三日清晨。
    水路终于至尽,众人登岸,车马早已候在原地。
    禁军换乘陆行,浩浩荡荡,直往南原镇进发。
    南原镇地处三州交界,山水夹道,道路泥泞。
    春寒未尽,雾气萦绕,官道上残雪未化,泥土松软,车辙交错。
    太子之车行在中军,帷幕高悬,四周护卫如林,蒙尚元与铁拳骑马于左右,警惕四望。
    忽地,一骑快马疾奔而回,来到蒙尚元前道:
    “将军,前方官道上,出现一队人马,正在镇东静候!”
    “来得这么快?”蒙尚元脸色微沉。
    铁拳已抽出佩剑,寒光一闪:“多少人?”
    “约三十余骑,皆披甲持戟,为首者身披墨蓝玄甲,腰悬双刃,气势极盛。”
    “是中山王?”蒙尚元目光灼灼,心中已有猜测。
    “好大的胆子!”铁拳怒道,“他真敢出现在这里?!”
    “不。”蒙尚元却缓缓摇头,眉间疑云更重,“太快了……若他要动手,不该这样‘光明正大’地等着我们。”
    铁拳冷哼一声:“不论真假——到时见了人,自有分晓。”
    队伍继续前行。
    远远地,南原镇外,官道平直如削,山林如黛,一队骑士静候道旁,烈风猎猎,旌旗飘扬。
    为首者神情从容,双眼微闭,恍若养神。他身披墨蓝玄甲,马下皆是血色披风的骑士,甲胄精致,行列森然,正是王侯之军的气度。
    画舫中的帘子再次轻轻一动。
    铁拳不觉间放缓了马速,悄声道:“若那人真是中山王,为何先前的血屠又作何解释?可若不是……又是谁?”
    “再等等。”蒙尚元冷冷吐出四字,“就看他们,敢不敢迎上来。”
    ……
    风起,草动。
    两支人马,终于在南原镇东的官道尽头,正面遭遇。
    雾气之中,骑士列阵,阳光穿透薄雾,斜斜打在那个玄甲男子身上,仿若天降金辉。
    若此刻有外臣在场,只怕已认定,那正是闲散多年、突然出手的中山王——萧业。
    南原镇外,风拂旌旗,官道如线,雾气尚未散尽,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两股人马的对峙。
    太子所在车队缓缓停下,禁军骑士手按刀柄,目光如炬。
    蒙尚元、铁拳率众前列,目光沉沉地盯着前方那一队玄甲骑士,尤其是为首那人。
    玄甲男子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慵懒,却透着不容忽视的锐利。
    唇角轻扬,他一策马,缓缓出列,马蹄声在寂静中尤为清晰。
    “哎呀,这不是……太子殿下的仪驾么?”
    他朗声开口,声音透过山谷回荡,竟不含半点杀意,反倒带着三分懒散与七分笑意。
    “在下萧业,受封中山王,听闻太子殿下返京路过我中山地界,特来接驾。”
    话音一落,铁拳眉头一跳,紧紧盯住那人:“你就是中山王?”
    “正是。”玄甲男子策马再近一步,抱拳施礼。
    “听说南原镇一带不太平,不知从哪冒出些不长眼的宵小,竟敢在我中山地界放肆。”
    “在下坐镇中山多年,虽不敢说清明廉政,却也不容贼人擅动分毫。”
    他说着顿了顿,望向中军画舫所在,神色郑重几分:
    “太子殿下贵体万金,如有疏忽,罪在末将一人。是以不敢怠慢,提早半日便在此等候,只望能护送殿下平安返京,履我中山守土之责。”
    此言一出,铁拳眼角一跳,不由看向蒙尚元。
    后者沉吟片刻,目光仍旧冷峻,却没有立刻反驳。
    他虽对这位“传说中的纨绔王爷”早有成见,但眼下这般自来熟、又一口一个“护驾”的架势,倒是与传闻中的游手好闲相去甚远。
    “你怎知殿下会经此道?”蒙尚元冷声问道。
    萧业双目微眯,笑意更盛:
    “这里臣已经向洛陵方向提前汇报了,可能宫里还没有收到消息吧。”
    “大概半月前,臣在中山境内,救下了一名被截杀的信使,最终从其手中,得到了这个消息。”
    “陛下遗脉要从琼州回洛陵,而中山境内可通南直的大路,唯有三条,其中两条近日塌方,唯独这南原官道尚可通行……”
    “殿下若急于回京,定不会多做耽搁。”
    “你倒会算。”铁拳冷笑道。
    “非是算。”萧业双手一摊。
    “而是怕有人算……太子殿下事关大局,若出了什么意外,那才叫国朝震动。”
    他话锋一转,策马退回本阵,又抬手一挥:
    “我麾下三十人,皆是老兵悍卒,熟知南原地形,擅骑善战。若殿下信得过,我等愿在车队之后断后,沿路侦查,不容一鼠窜逃。”
    “你愿在车队之后?”蒙尚元目光一凝。
    “不错!”萧业干脆道。
    “我们在最后一排,若有人暗中行刺,我们第一个拦上去。太子身边人马不动,阵形不乱,亦不打扰殿下休息,可谓万全。”
    此言一出,铁拳心中微动,不由与蒙尚元互视一眼。
    以中山王目前这副“客客气气”、甘为人后,甚至刻意避嫌的姿态,倒真让人一时间难以挑出毛病。
    “好。”蒙尚元终于点头,“就依你所言。”
    “那便上路!”萧业哈哈一笑,策马一转,回归本队。
    “诸位!列后阵!前距太子五十丈,不得喧哗,不得靠前!”
    玄甲骑士齐声应诺,顿时整队退入官道后方,姿态不卑不亢,动作整齐划一。
    眼见如此,铁拳终于松了口气:
    “若他真有歹心,就不会主动避前,反将护卫让我们尽控。”
    “但也不能大意。”蒙尚元压低声音,“让赵烈、冯深两人去盯后阵,一有异动,立即回报。”
    “是。”
    太子车队再次动身。
    此番队形重新编排,前有轻骑开路,中军为太子五车,蒙尚元与铁拳一左一右护卫,后方则是中山王三十玄甲骑士断后。
    车轮碾过残雪,道旁山林掠影,阳光从树隙洒落,官道之上似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
    这份平静之中,亦多出了一丝古怪的“和谐”。
    只见那萧业隔着数十丈,时不时便高声提醒:
    “前方三里有溪,恐泥泞,请减速。”
    “左前山坳多伏盗,我军已派两骑清探。”
    “前路村落名‘冷泉’,近月失联,疑有异动,小将会同我兵详查。”
    他的声音清亮,态度谦和,言辞谨慎,一副“为太子安全操碎心”的忠臣形象,令车队中的士卒都禁不住放松了几分。
    铁拳在马上皱眉:“这……还真不像是做戏。”
    蒙尚元脸色虽仍不动,却也默然不语。
    这中山王,行止之间,竟让他们渐生“信任”——这才是真正的诡异之处。
    而更深一层的疑问,也在蒙尚元心中盘旋:
    “若他真无图谋,为何先前血屠村落?那三十多口人,又是死于谁手?”
    “还是说,消息有假?”
    ……
    一路走来,再无阻碍。
    天色渐晚,夕阳染金,车队终于临近南原镇南口,准备入镇驻扎。
    萧业最后一次策马前来,遥遥作揖:
    “南原镇已备下驿馆,可供殿下休息一夜。末将已令兵卒清理四周,设岗布防,严防宵小。”
    话说得滴水不漏,态度极度端正。
    蒙尚元微点头,吩咐安排营地。
    而太子车帘轻垂,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言,但车内却似有目光,从帘后看尽这一切。
    风过,草动。
    中山王依旧立于车队之外,面含微笑,宛若忠臣良将。
    而在他身后,三十玄甲骑士整装肃立,神情漠然,宛如雕像。
    无人察觉,夕阳之下,一道不起眼的骑影,在山林尽头,悄然消失。
    这宁静的夜晚,终将迎来暗涌。
    夜色沉沉,寒风如刀。
    南原镇外的老驿馆灯火通明,临时扎营的禁军在前院围成数堆篝火,身披甲衣,就地而坐,或饮水充饥,或默然擦拭兵刃。
    风中隐约可闻铁器摩挲之声,带着些许肃杀,也带着山林的荒寒与警觉。
    院中正中,五辆制式相同的漆黑马车一字排开,紧紧围绕成一个略显奇特的阵型。
    守卫的精骑一动不动,宛如雕像。
    每一寸土地,皆有兵影。
    蒙尚元与铁拳并肩而立,眼神扫过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不远处那群玄甲骑士身上。
    中山王萧业此时却仿若不觉,依旧笑吟吟地围着营火,似在与几名禁军百夫长闲聊,不时还能传出几声爽朗的笑声。
    “中山王,”铁拳忽然走上前,抬手抱拳,脸色却颇为随意地说道。
    “你既为东道主,自然熟悉这南原镇的吃食风味。今夜伙食,便由你来安排,可好?”
    此言一出,数名禁军军士面露微异之色,而中山王本人却神色不变,连笑都未曾断过,反倒是嘿嘿一笑:
    “铁将军这是看得起我了!我中山王若是连自家门前饭馆都不熟,那可不成笑话了?”
    说罢,他拍了拍手。
    “冯忠!去镇东‘福来居’取十斤醉鸡,再去后街‘马记’要三坛老酒、五份卤牛筋……”
    “再叫上‘黄婆铺子’那边的炖萝卜牛杂,告诉她是本王要的,她就知道分量怎么配。”
    他连珠炮似地念了一大堆铺子、菜名、路线、价格都如数家珍。
    铁拳眯了眯眼,半晌才咧嘴笑道:“中山王好记性。”
    “哪里哪里,这些都是小时候跟兄弟们偷跑出来吃时记下的。”
    萧业笑眯眯地挥手,“你若喜欢,我明日再请你去吃本地最好的一家青楼酒楼——呸,我是说酒楼!”
    众人闻言纷纷低笑,气氛一时轻松不少。
    中山王的反应看起来很是轻松,毫无破绽。
    可铁拳与蒙尚元对视一眼,都不再言语,只是各自心头一沉。
    ——熟悉得太刻意,反倒像是……背熟了。
    菜肴最终还是被送了回来。
    香气四溢,炖牛筋、醉鸡、卤煮三鲜……色香味俱全。
    兵士们席地而坐,大口吃肉,大碗饮酒,一时间竟真有些喜气洋洋的错觉。
    玄甲骑士们也毫不客气,围坐一圈,自斟自饮。
    而在营地中央,那五辆漆黑的太子马车,帘子低垂,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人下车。
    即便到了用膳时辰,车帘依旧纹丝未动,仿佛里面的存在与世隔绝。
    蒙尚元最终亲自端着一盘热食,走至车前,轻声说道:
    “殿下,用膳时辰已到。”
    话音刚落,车帘轻颤,一只戴着黑纱手套的纤纤素手缓缓探出,将食盒接过。
    整个过程中,无人言语,无人露面,车内仿佛只有影影绰绰的一人,带着某种沉静、压抑,却极具威严的气息。
    “谢殿下。”蒙尚元低声躬身,退后几步,神色凝重。
    而这一切,远处的萧业看在眼中,笑在脸上,却未言一语,只继续吃着手中的羊肉串,眼神微垂,似乎漫不经心地望着营地篝火跳动。
    饭毕。
    天色已完全沉下,营地外围早已布防完毕。
    禁军与玄甲骑士分区巡逻,灯火不熄,宛如铜墙铁壁。
    中山王打着酒嗝,满面通红,拱手笑道:
    “诸位将军、将士,今夜本王先回帐中歇息,明日一早,继续护送殿下归京!”
    说完,他拽着几名随从,一路晃悠回到后方那顶早就支好的黑顶帐篷。
    铁拳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低声咕哝:“这人……太稳了。”
    蒙尚元点点头:“越是稳妥,越是要警觉。那顿饭,破绽不小。”
    铁拳舔了舔嘴唇:“我倒是想看看,他到底是真忠还是装忠。”
    “明夜之前,我们会知道的。”
    “为何是明夜?”
    蒙尚元看了眼营地北侧,那里通往中山地界最后一段山道。
    “因为再往前,就要出中山境了。”
    他语气极轻,却带着一种杀气未显的预感。
    风更冷了,远处林梢间,传来几声不知名的夜鸟低鸣。
    夜,似乎比白日更深,更黑。
    ……
    连日风霜兼程,自南原镇启程后,这一路地势愈发开阔,道路也愈加平坦,山势后退,平原渐广,远处时有耕牛车马,一副中原平陆之景。
    天色阴沉,云层低垂。
    第三日午后,一行人终于抵达平原镇外。
    “前方再过三十里,便是晋州境内了。”铁拳勒住战马,望着前方黄土官道,沉声道。
    蒙尚元微点头,回首望去,太子的五辆马车依旧行进在队伍中央,黑帘未掀,低调肃然,宛如巨兽护幼,周边重重骑卫环绕。
    再望向外围,玄甲骑士列阵森然,个个佩刀披甲,神色沉稳。
    “这些人……到底是哪来的?”铁拳忽然低声嘟囔一句。
    蒙尚元却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转身,迈步走向中山王萧业所在的马队。
    “殿下,晋州地界已近。”铁拳上前,扬声笑道。
    “末将愚钝,不太熟悉晋州的路况,还望王爷赐教,接下来该如何绕道走得更稳妥些?”
    这句话说得彬彬有礼,听上去是军中例行的请教,但蒙尚元却懂,铁拳这是再次试探。
    而这一次,不再是打探中山地界,而是——晋州。
    中山王萧业闻言,毫不迟疑地笑了:
    “晋州啊?这地方我熟得很!从前我常去那边听戏,喝酒——呃,看风景,哈哈。”
    他策马上前,指着东南方向道:
    “咱们从这条官道走二十里,会遇到一个叫‘黄崖渡’的渡口,顺水南行三里,有一片树林叫做‘落风林’,那边地势低洼,适合避风扎营。”
    “再往前就是‘石马坡’,那坡虽陡,但绕不过去,是晋州入境的咽喉之一,易守难攻,也最不容易遇到……山贼流寇。”
    说到这里,他又指向西边:
    “若绕远些,也可经‘三水关’入晋,虽然路多走了十几里,但胜在水草丰饶、路面宽阔,车队行走起来也更方便些。”
    他一口气说了七八个地名、关口、村镇,甚至连哪个村头的老榆树下能歇马、哪个茶棚的水最甜都能讲得出来,仿佛他不是中山王,而是晋州本地的巡查官。
    铁拳听得不动声色,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连连点头称赞:“王爷好记性,好眼力,末将佩服。”
    蒙尚元也顺势抱拳一礼:“王爷所言极是。如此我们便依您所指,从黄崖渡入晋州,绕过主道,避锋而行。”
    “哈哈哈,应当的应当的。”萧业似乎还想再说几句,忽听得身后一骑飞奔而来。
    “王爷,前方石马坡附近,有三家人家正筑土埂挡水,看上去不像官府差役,要不要……”
    “不必理会。”萧业一摆手,“当地老百姓防春水呢。晋州这地方山水多,春天一涨水,房子都给泡了,他们年年修土埂。”
    语气自然,语调自信。
    可他没看见,铁拳的眼神,在此刻多了一抹更深的冷意。
    ——年年修?你若只是去听戏饮酒,如何知得如此细节?
    这一念头在两位统领心中几乎同时升起。
    不过,他们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更加恭敬地向中山王拱手一礼:
    “王爷既然熟稔此地,便劳烦王爷指路。晋州境外之路,还得多仰仗王爷周全。”
    “哎,哪儿的话!”中山王摆手大笑,笑声朗朗,仿佛真是个热心肠、性子随和的守边藩王。
    “既如此……”蒙尚元语气一转,冷静说道。
    “那咱们此处便要分路。王爷领着你的玄甲骑返回中山即可,接下来入晋之路,我们禁军自有安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