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御驾亲征(三)兵进罗刹

推荐阅读: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领主之兵伐天下牧神记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三界血歌夜天子盘龙之化身为竹无上丹尊次日曙光武神主宰

    第251章 御驾亲征(三)兵进罗刹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初八,大宁府的寒冬格外凛冽。
    朱元璋坐在府衙的书房中,手中握着一份奏疏,眉头紧锁。
    桌上的一碗腊八粥,早已经凉透。
    奏疏是徐达送来的,详细汇报了朵颜三卫和女真三部的占领情况。
    “皇上,徐元帅今日的奏疏到了。”一名常侍太监走进书房,恭敬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接过奏疏,仔细翻阅起来。
    奏疏中写道,徐达已经率军完成了对朵颜三卫和女真三部全部的部落占领,下级官员在国子监学子的辅助下,已经开始展开政务。
    南起北平边关,北抵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边缘,西起阿尔泰山脉,东至萨哈林岛。原北元及女真三部的领土,已经全部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自此,世上再无北元鞑子,再无女真,只有大明的蒙古族及满族。
    朱元璋放下奏疏,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徐大眼果然不负咱所托。”
    大明版图,近三年,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
    季如风站在一旁,轻声问道:“老朱,接下来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北上?”
    北元、女真(金)、倭国以及南亚二十余国家,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如今,都已是国土。
    年关刚过,此时的朱元璋已是六十六岁高龄,是继续北伐,还是回北平安享晚年,季如风自该问一下他的个人意愿。
    他甚至无需推算,只看老朱的面相就知道他时日无多。
    正如历史中的一样,老朱还有五年寿数。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北疆已经平定,接下来就是巩固统治。徐达的奏疏中提到,朝鲜王李成桂已经派世子进京为质,自愿解散军队,自愿永久成为大明属地,并请求咱们派遣官员和军队进驻朝鲜。”
    季如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朝鲜王此举,倒是识时务。咱们可以借此机会,推行汉化,彻底掌控朝鲜。”
    朱元璋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冷酷:“但也省的咱御驾亲征!先生,你说得对。传旨,令太子立刻派遣官员和军队进驻朝鲜。”
    朝鲜王的世子李芳远抵达大宁府后,立刻被带到了朱元璋面前。
    李芳远跪倒在地,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伟大的洪武,朝鲜王自愿解散军队,请求大明派遣官员和军队进驻朝鲜。这是我父王的亲笔信,请皇上过目。”
    朱元璋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好!朝鲜王果然识时务。”
    李芳远松了一口气,连忙磕头谢恩:“多谢皇上!朝鲜愿永世臣服于大明!”
    当年,大明征服倭国,朝鲜上下皆拍手叫好!
    万万没想到,强大后的大明,会出兵横扫整个漠北,连关外女真都没能逃脱厄运!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酷:“只要你们忠心耿耿,大明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季如风站在一旁,望着跪在地上的李芳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知道,朝鲜的臣服,意味着大明的版图将进一步扩大。
    朝鲜王的寿数,已经所剩无几。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朱元璋率领北伐大军,继续踏上北伐之路。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极寒之地的罗刹国。
    罗刹!后世的沙俄,占领华夏领土最多的国家。
    季如风不可能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先生,此次讨伐罗刹鬼,你有什么计划?”
    罗刹人,毛发浓密,看起来像满身长毛的野人?,自古以来,民间均以罗刹鬼称呼他们。
    朱元璋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洪武十五年的时候,他们派使臣到访过应天,他们的的模样,当时可没少吓到人。
    他坐在大帐中,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
    季如风走上前,淡然道:“老朱,罗刹国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咱们的军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建议,先派龙骧玄甲军做为先锋部队,探查罗刹国的地形和兵力分布,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好!就按先生说的办。传令下去,立刻派玄甲军做为先锋部队出发!”
    朱标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激动:“父皇,既然是派遣玄甲军,儿臣自当为先锋!”
    朱元璋笑了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儿,你有这份心,咱很欣慰。不过,此次北伐非同小可,你还是留在中军,协助咱指挥大军。"
    朱标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坚定:“父皇放心,儿臣自有分寸,必斩罗刹鬼皇首级于帐前!”
    洪武二十六年的初春,阳光透过云层,给寒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明军将开始他们新的征程!
    大宁府外的官道上,积雪还未完全消融。
    这条沥青路在三年前,才刚刚完成了铺设,厚厚的积雪,足有三尺深。
    八百玄甲军,身着黑色的铠甲,头盔上闪烁着寒光,手中紧握着锋利的精钢长枪,背上背着两把燧发枪,身下跨着全身覆甲战马。
    当玄甲军的铁蹄踩踏在雪地上时,发出一阵阵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人心。
    这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传得很远,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无畏与强大。
    站在城墙上的朱元璋,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前方。
    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此刻面色沉静如水,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紧张或担忧之色。
    他就静静地矗立着,任由寒风吹拂着他的衣袂,却宛如山岳般岿然不动。
    或许对于身经百战的洪武大帝来说,北伐不过是又一次展现大明国威、巩固疆土的机会罢了。
    “老朱,别想得太理所当然,玄甲军装备虽然精良,但是罗刹可不是一块容易啃的硬骨头,你率军三日后开拔,我去照应标儿。”
    说到这儿,季如风停顿了片刻,看身边无人,才继续说道:“你还有五年寿数,好好保重,打完与罗刹的这一场,我带你回去……你的妹子在盼着你平安回家……”
    话音落下,季如风的身影便如同鬼魅般,消失无踪。
    朱元璋怔了怔,看着前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旋即,脸上露出一抹微笑,目光深邃。
    “五年……洪武三十一年吗?看来咱的命运还是没能改变啊!不过,咱的大明国祚应该变了吧……老天爷啊!你就不能让咱再多对付几年吗?咱是真舍不得咱的妹子啊!”
    这种时候,对堂堂洪武大帝来说,放不下的不是万里江山,不是社稷亿万黎民,也不是他心心念念了十几年的朱标、朱雄英。
    而是那个陪他从一穷二白走到君临天下的白月光发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