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参观核电站
推荐阅读: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轮回乐园之战争领主、 牧神记、 轮回乐园:我在天启当剑仙、 我在聊天群扮演异火炎帝、 怪物乐园、 异常乐园、 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 群鸦乐园、 征战乐园:从宇智波灭族之夜开始、
吃了饭,李凡高跟着刘永坚在阳江市区里转悠。
一起过来的供电局工作人员小杨做过相关的攻略,把两人带到阳江市销售土特产的街道。
话说,阳江有两大当地特产,扬名海内外。
第一样特产叫“阳江十八子”,不要误会这是什么十八个着名人物,这一种刀具的名称。阳江有“刀具生产基地”的美誉,就是来源于这种特产。
刘永坚和工作人员都买了菜刀寄回去。
李凡高对刀具没有兴趣,但对阳江的第二种种特产却看的口水都流了出来。
第二种特产是阳江豆豉。据说阳江豆豉必须用阳江的黑豆制作,用别的地方种出来的黑豆口感差很多。
于是乎,阳江黑豆种植面积约亩,年产量约9500吨。阳江豆豉作为微生物的发酵产品,与温度和湿度都较高的阳江十分合拍,利于豆豉霉菌的生长,所产生的霉菌丝特别旺盛,酶的分解能力也特别强。
这阳江豆豉现在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豆豉,种类繁多,品牌也很多,看得李凡高一眼人目不暇接,李凡高挑了一些小虾豆豉,小鱼豆豉,还有鲮鱼罐头豆豉,姜豆豉等等,也算是到阳江一游的打卡了。
第二天。专家团便直奔第一个参观点阳江核电站参观。
阳江核电站有六台核电机组,是采用国家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及其改进型技术,总投资800多亿元软妹币。阳江核电站建成后,每年上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78万吨,减少标煤排放量1483万吨。
妥妥的清洁能源。
一行人先是到一个会议室,听核电总工程师的介绍。
据电站的总工程师介绍,阳江核电5号机组是我国首个具备“三代”核电主要技术特征、满足最新安全技术标准的自主品牌核电机组。一个纯国产化的核电站!
接下来的参观让李凡高真正了解到什么是核电。
最让李凡高惊叹的是阳江核电站先进数字化仪控系统,那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复杂度、接口处理等方面,综合了计算机、通讯、显示和控制等多项技术,端得是复杂无比。
听说,这核电的数字化仪控系统以前被三个国家垄断,现在,这技术不但被我国攻破,还完成了完美的超越。
李凡高有一种想要用电力异能探查一下的冲动,后来还是忍住了,这玩意儿那么先进,要是把自己搞头晕了,那就麻烦了。
这一次参观,让李凡大开眼界,国家的清洁能源占比越来越大,如果全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站,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
可惜的是,在核电站内不许拍照,要不然,可以向穆星河和石涛吹嘘吹够一个星期。
次日,专家团转赴台山市,参观台山核电站。
这台山核电站与阳江核电站又有不同之处。
台山核电站采用的是全球三代EpR核电机组技术,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
所谓的EpR技术,是由高卢鸡国EdF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项技术据说是吸收了过去40年国际上积累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和技术。
李凡高用自己的一句话总结就是:阳江核电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台山核电采用的是高卢鸡国的第三代核技术,都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核电技术。
两者相得益彰。
参观完台山核电站,下一站便是中科院的中微子实验室。
这中科院的中微子实验室在开平市。
台山市和开平市都是县级市,同属于一个叫江门的地级市。
从台山核电站到开平市市区有80公里。李凡高在读书的时候,曾经来过开平一次。那地方是侨乡,全市有70万人口,据说海外的侨胞也有70万之多。
侨胞多了,自然有人锦衣还乡。于是乎,从民国开始,开平就有了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一种中西合壁的建筑物,叫做开平碉楼。
这开平碉楼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建筑群,现存1800余座。来这里摄影最合适不过。
这种建筑物展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华侨文化的独特历史景观,是一种中西建筑风格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特殊见证。
李凡高读书的时候,曾经到过这地方穷游过一次,拍了很多照片。
在车上无聊,李凡高便向刘永坚和各位专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正种起于民国时期的建筑物。
刘永坚听着听着,便道:“凡高对开平这么熟悉,那今天晚饭就由凡高选地方,大家说好不好?”
各位专家对小李这位谦虚的小伙 子印象很好,听刘局长这样一说,都叫起好来。
李凡高也不磨叽,到了酒店,放下行李之后,便带着各位专家到了一处中档的饭店。
这饭店颇为有名,外面像一个城堡,据说当年电影《让子弹飞》拍摄时有几个镜头还在这取景,专门出品当地的特色美食。李凡高穷游的时候听人介绍过,只不过那时他兜里没钱,也不敢进去里面消费,听说那价格也不便宜。
到了那饭馆,李凡高拿起餐牌,才知道自己当时是想错了。这饭馆看上去虽然比较高档,可是那价钱还是比较亲民的。
李凡高随口便点了好几样当地的特色美食,什么马冈鹅、隔水蒸鸡、开平濑粉、赤坎豆腐角、开平艾糍、开平蒸糕、开平钵仔糕等等。
还点了一样叫“咸鸡笼”的点心。
专家们听的云里雾里,开平钵仔糕还可以看到一个“钵仔”,是由这“钵仔”蒸出来的米糕,这“咸鸡笼”又是一个怎么样的说法?
这道美食李凡高上次来开平的时候曾经吃过,也问过起来名字的来源。
于是,他便向专家们解释道:“这是一种油炸米饺。是一款传统地道的开平特色过年点心,将糯米粉与粘米粉配搭搓成面团,然后包上地道传统的开平民间配制的馅料,轻轻一捏,就成了半个巴掌大的可爱咸鸡笼。它的味道是咸的,因外形像开平农村人走亲戚的时候用来装活鸡的笼子。所以。就叫‘咸鸡笼’。虽然馅料里没有鸡,但这款美味,颇受欢迎。”
专家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别说,这咸鸡笼还挺好吃。外面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有嚼劲,里面有肉馅和咸菜,吃起来很有味道。
旁边有一桌也叫服务员点菜,大声叫道:“喂,服务员,半只马冈鹅,两打咸鸡笼,要快点,我要赶时间呢。”
李凡高觉得这声音有点熟,扭头看去,不由哑然失笑,竟然是前几天在江宁私房菜馆停车场遇到的那位风骚老头。
好家伙,老头今天又换了个行头身,大热天的身穿短皮上衣。还有闪闪发光的纽扣,就好像上台表演的明星。
旁边的女伴又换了人,那女伴看着那风骚老头,一副脉脉含情的样子,李凡高简直对那家伙佩服的五体投地。
人才呐!
(道友“网事随风乐逍遥”打来催更符,赶紧更新一章。正努力校对,11点前再更一章。)
一起过来的供电局工作人员小杨做过相关的攻略,把两人带到阳江市销售土特产的街道。
话说,阳江有两大当地特产,扬名海内外。
第一样特产叫“阳江十八子”,不要误会这是什么十八个着名人物,这一种刀具的名称。阳江有“刀具生产基地”的美誉,就是来源于这种特产。
刘永坚和工作人员都买了菜刀寄回去。
李凡高对刀具没有兴趣,但对阳江的第二种种特产却看的口水都流了出来。
第二种特产是阳江豆豉。据说阳江豆豉必须用阳江的黑豆制作,用别的地方种出来的黑豆口感差很多。
于是乎,阳江黑豆种植面积约亩,年产量约9500吨。阳江豆豉作为微生物的发酵产品,与温度和湿度都较高的阳江十分合拍,利于豆豉霉菌的生长,所产生的霉菌丝特别旺盛,酶的分解能力也特别强。
这阳江豆豉现在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豆豉,种类繁多,品牌也很多,看得李凡高一眼人目不暇接,李凡高挑了一些小虾豆豉,小鱼豆豉,还有鲮鱼罐头豆豉,姜豆豉等等,也算是到阳江一游的打卡了。
第二天。专家团便直奔第一个参观点阳江核电站参观。
阳江核电站有六台核电机组,是采用国家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及其改进型技术,总投资800多亿元软妹币。阳江核电站建成后,每年上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78万吨,减少标煤排放量1483万吨。
妥妥的清洁能源。
一行人先是到一个会议室,听核电总工程师的介绍。
据电站的总工程师介绍,阳江核电5号机组是我国首个具备“三代”核电主要技术特征、满足最新安全技术标准的自主品牌核电机组。一个纯国产化的核电站!
接下来的参观让李凡高真正了解到什么是核电。
最让李凡高惊叹的是阳江核电站先进数字化仪控系统,那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复杂度、接口处理等方面,综合了计算机、通讯、显示和控制等多项技术,端得是复杂无比。
听说,这核电的数字化仪控系统以前被三个国家垄断,现在,这技术不但被我国攻破,还完成了完美的超越。
李凡高有一种想要用电力异能探查一下的冲动,后来还是忍住了,这玩意儿那么先进,要是把自己搞头晕了,那就麻烦了。
这一次参观,让李凡大开眼界,国家的清洁能源占比越来越大,如果全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站,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
可惜的是,在核电站内不许拍照,要不然,可以向穆星河和石涛吹嘘吹够一个星期。
次日,专家团转赴台山市,参观台山核电站。
这台山核电站与阳江核电站又有不同之处。
台山核电站采用的是全球三代EpR核电机组技术,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
所谓的EpR技术,是由高卢鸡国EdF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项技术据说是吸收了过去40年国际上积累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和技术。
李凡高用自己的一句话总结就是:阳江核电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台山核电采用的是高卢鸡国的第三代核技术,都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核电技术。
两者相得益彰。
参观完台山核电站,下一站便是中科院的中微子实验室。
这中科院的中微子实验室在开平市。
台山市和开平市都是县级市,同属于一个叫江门的地级市。
从台山核电站到开平市市区有80公里。李凡高在读书的时候,曾经来过开平一次。那地方是侨乡,全市有70万人口,据说海外的侨胞也有70万之多。
侨胞多了,自然有人锦衣还乡。于是乎,从民国开始,开平就有了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一种中西合壁的建筑物,叫做开平碉楼。
这开平碉楼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建筑群,现存1800余座。来这里摄影最合适不过。
这种建筑物展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华侨文化的独特历史景观,是一种中西建筑风格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特殊见证。
李凡高读书的时候,曾经到过这地方穷游过一次,拍了很多照片。
在车上无聊,李凡高便向刘永坚和各位专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正种起于民国时期的建筑物。
刘永坚听着听着,便道:“凡高对开平这么熟悉,那今天晚饭就由凡高选地方,大家说好不好?”
各位专家对小李这位谦虚的小伙 子印象很好,听刘局长这样一说,都叫起好来。
李凡高也不磨叽,到了酒店,放下行李之后,便带着各位专家到了一处中档的饭店。
这饭店颇为有名,外面像一个城堡,据说当年电影《让子弹飞》拍摄时有几个镜头还在这取景,专门出品当地的特色美食。李凡高穷游的时候听人介绍过,只不过那时他兜里没钱,也不敢进去里面消费,听说那价格也不便宜。
到了那饭馆,李凡高拿起餐牌,才知道自己当时是想错了。这饭馆看上去虽然比较高档,可是那价钱还是比较亲民的。
李凡高随口便点了好几样当地的特色美食,什么马冈鹅、隔水蒸鸡、开平濑粉、赤坎豆腐角、开平艾糍、开平蒸糕、开平钵仔糕等等。
还点了一样叫“咸鸡笼”的点心。
专家们听的云里雾里,开平钵仔糕还可以看到一个“钵仔”,是由这“钵仔”蒸出来的米糕,这“咸鸡笼”又是一个怎么样的说法?
这道美食李凡高上次来开平的时候曾经吃过,也问过起来名字的来源。
于是,他便向专家们解释道:“这是一种油炸米饺。是一款传统地道的开平特色过年点心,将糯米粉与粘米粉配搭搓成面团,然后包上地道传统的开平民间配制的馅料,轻轻一捏,就成了半个巴掌大的可爱咸鸡笼。它的味道是咸的,因外形像开平农村人走亲戚的时候用来装活鸡的笼子。所以。就叫‘咸鸡笼’。虽然馅料里没有鸡,但这款美味,颇受欢迎。”
专家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别说,这咸鸡笼还挺好吃。外面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有嚼劲,里面有肉馅和咸菜,吃起来很有味道。
旁边有一桌也叫服务员点菜,大声叫道:“喂,服务员,半只马冈鹅,两打咸鸡笼,要快点,我要赶时间呢。”
李凡高觉得这声音有点熟,扭头看去,不由哑然失笑,竟然是前几天在江宁私房菜馆停车场遇到的那位风骚老头。
好家伙,老头今天又换了个行头身,大热天的身穿短皮上衣。还有闪闪发光的纽扣,就好像上台表演的明星。
旁边的女伴又换了人,那女伴看着那风骚老头,一副脉脉含情的样子,李凡高简直对那家伙佩服的五体投地。
人才呐!
(道友“网事随风乐逍遥”打来催更符,赶紧更新一章。正努力校对,11点前再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