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画中仙和秀才郎40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京城郊外,细雨如丝,将土路浸得泥泞不堪。
    来往的书生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紧了紧肩上早已湿透的包袱,有的抬头望了望天色,叹了口气。
    贡院外人头攒动,各地举子排队等候入场,江云寒也在收到了江家村县令送过来的举人凭证,和池黎一同等候在外。
    就在这时,前面突然传来一道哄闹声响。
    “哟,这不是青州来的刘公子吗?”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个身着锦缎华服的年轻男子摇着折扇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家丁模样的人。
    男子面容俊秀却透着轻浮,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在下正是刘思哲,不知阁下是?”刘思哲拱手行礼。
    男子“啪”地合上折扇,用扇尖挑起刘思哲的下巴:“连我周荣都不认识,也敢来京城赶考?”
    周围几个华服公子哄笑起来。
    “周公子见谅,在下初来京城,见识浅薄。”刘思哲强压怒火,保持礼数。
    周荣上下打量着江云寒寒酸的衣着,嗤笑道:“就你这穷酸样,也配进贡院?别是偷了谁的考引吧?”说着突然伸手去扯刘思哲的衣襟,“让我看看你的考引是真是假!”
    刘思哲急忙护住胸前:“周公子请自重!考引乃朝廷所发,岂容轻辱?”
    “还敢顶嘴?”徐荣脸色一沉,对身后家丁使了个眼色,“给我搜!这穷书生定是假冒的举人!”
    两个彪形大汉一左一右架住刘思哲,第三个人粗暴地撕开他的前襟,考引飘落在地。
    周荣一脚踩上去,冷笑道:“现在没了考引,看你怎么进场!”
    周围学子纷纷低头,无人敢言。
    监门的官员远远看见这边骚动,却装作没看见,转身进了贡院。
    池黎淡淡收回目光,仔仔细细的替江云寒整理衣着,“这么多举人,考试紧张吗?”
    “哥哥,我好歹活了那么久,这凡间的玩意儿我肯定行啊。”江云寒失笑。
    “这周荣好像是英国公府那位的弟弟吧。”江云寒随意的开口。
    在路过周荣他们时,踢了一脚石子,石子直接重重的打在了周荣的头上。
    周荣直接华丽丽的倒在了地上,周围几个跟班焦急查看起来。
    刘思哲也被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看得一愣一愣的。
    “别傻站着了,考试要开始了。”江云寒走过,随口提醒道。
    刘思哲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江云寒的背影,也跟着走了进去。
    贡院内鸦雀无声,唯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江云寒缓缓卷起考卷。
    “这位举子,你在做什么?”监考官皱着眉头走近。
    江云寒站起身,双手奉上考卷:“学生交卷。”
    考场内顿时一片低哗。几个考生抬头张望,眼中满是惊诧。
    按规定,考试要持续三日,提前交卷者极少,更别说开考仅半个时辰就离场的。
    监考官接过考卷,检查了一下上面的名字:“江家村江云寒?你可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江云寒随手放下考卷,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考场。
    城西十里处的杏花岭,此刻正是花事最盛之时。漫山遍野的粉白花朵如云似霞,微风拂过,花瓣纷扬如雪。
    游人三三两两,或吟诗作对,或席地饮酒,好不风雅。
    江云寒沿着小径缓步而上,池黎在他身侧,陪着他静静观赏。
    他们走到一处僻静的凉亭,远眺山脚下蜿蜒的河流和远处的京城轮廓。
    在等待放榜的这些天,池黎和江云寒到处游山玩水,观看这京城繁华。
    说起来,他们还没有好好享受过这个世界,一路都在为剧情奔波。
    “哥,上次我们打伤的那个冥老,似乎走火入魔了,已经好些天没来过封禁之地了。”江云寒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
    “嗯。”池黎点头。
    “哥,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他修为虚浮,根基不稳,走火入魔是必然的。”池黎也不惊讶,似乎早就有所预料。
    “哥哥,我有些困了。”江云寒伸了个懒腰,靠在池黎身上。
    “你这身体,毕竟是个书生,睡吧。”池黎保持不动,尽量让江云寒更舒服一些,轻声安慰。
    同一时刻
    贡院阅卷房中,十余名文官正伏案批阅考卷。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疲惫的面容。
    礼部侍郎李文翰叹了口气,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伸手去取下一份考卷。
    “咦?”他的手停在半空,发现这一叠考卷中竟有一份异常单薄。
    通常考生三日写就的策论,至少也有十余页,而这份只有薄薄三页。
    他展开考卷,只见字迹清峻挺拔,如松枝横斜,自有一番风骨。
    更奇的是,这考卷上竟有点点银辉,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恍若星辰。
    “《论古今变法得失》...”李文翰轻声读出题目,目光落在开篇第一句上,顿时如遭雷击。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变法者,非为变而变,实因时势不得不变...”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引得周围几位同僚纷纷抬头。
    李文翰浑然不觉,完全被考卷内容吸引。
    这篇策论虽短,却字字珠玑,将历代变法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更提出“法无新旧,适于时者为良”的惊人见解。
    “李大人,何事如此入神?”一位同僚好奇地凑过来。
    李文翰如梦初醒,将考卷递给同僚:“王兄请看,此文如何?”
    王大人起初不以为意,但读了数行后,面色渐渐凝重。待读完全篇,他长叹一声:“此文...当为今科魁首!”
    “什么文章能让王兄如此推崇?”其他阅卷官纷纷围拢过来。考卷在众人手中传阅,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简直惊为天人,让人眼前一亮...”
    “短短三页,竟道尽千年治乱之理!”
    “此子必成大器!”
    “快,看看是哪位举子?竟然这般有才。”
    当众人看到是江云寒名字后,都愣了,他们对这个半个时辰就交卷的江云寒还是有印象的。
    “竟然是他。”几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