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日月晦盲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兽魂无双末世超级农场垂钓之神笑傲之问道巅峰我修锤子仙

    火药的力量,好似已经不是人间的神威。
    灭火之后,房子已然成为了一片废墟。
    真金命何小乙看守现场,维持秩序,之后他带人寻找陆九霄的尸身。
    寻了许久,方才找到他的下落。
    陆九霄的尸身已经被炸成了两半,场面惨不忍睹,另外他还有部分身体炸碎了,潜火兵继续在废墟找寻。
    忙活了两个时辰,众人皆是筋疲力尽。
    真金料想,这不会是个心安的夜晚。
    果不其然,太子赵桓传宣,潜火军李真金即刻赶赴开封府。
    不及歇息,张择端随李真金同去了。
    赵桓气坏了。
    李部童远远地安静站着,大气也不敢出。
    “不出三日,还会天降大火,这是赤裸裸的要挟,绝对不能容忍。”赵桓面色发青,双目有火。
    这件事情换了谁都会气急败坏。
    赵桓初任开封府尹,城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难免怀疑是有人故意找茬,要他难堪。
    “说说你的想法,有没有是朝中歹人所为?”赵桓问道。
    李部童思来想去,又道:“常言道,无利不起早,若是朝中人所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找你来,不是要你问我问题的。”赵桓说道。
    “太子恕罪,臣的意思是说,不管他们目的为何,当务之急,是要揪出幕后黑手,这正是潜火军大展身手的机会。”
    赵桓冷静了一下,又道:“查,尽快查出来,三日内查出。要知道,万一这个诅咒成真了,不出三日,果然汴梁又起大火,那个时候官府还有什么威信可言?那岂不是说推背图当真有道理?民间少不了又刮起一阵亡国的议论,如今大宋外有强敌,内有权臣,这个节骨眼上,难保女真一族不会率兵入侵。小心啊,小心。”赵桓叹道。
    李部童连忙道:“是。”
    说话间,真金已经赶到了开封府,他连忙拜见太子。
    “下官李真金参见太子。”
    赵桓摆了摆手道:“查案要紧,现在有什么进展?”
    “下官怀疑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纵火,他们自称火神,狂妄至极,既然他们已经放出话来,不出三日,天降神火。那么他们恐怕已经设计好了下次纵火的地点,当务之急,下官觉得有三点,其一,明面上,要增派轮值人手,潜火兵各军巡铺人手全员不歇,日夜巡视防火。其二,稳定民心,尽快将纵火犯陆九霄一案审定,公之于众,安定民心。其三,暗中调查,抽调部分潜火军士兵换上百姓衣服,在各处暗访,调查下次纵火的线索。”真金一口气汇报完了。
    “你倒是临危不乱,就这么办。我会让开封府的人,全力协助你。”赵桓又道。
    “遵命。”
    “时间宝贵,你们去吧,李部童留下。”赵桓又说。
    等真金离开后,赵桓又对李部童说道:“让你留下,是为了给你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李部童疑惑道。
    赵桓摆了摆手,只见堂上随从带来了一个锦盒。
    锦盒里面是一张白纸,铺开之后,上面写着: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李部童看了这句话,双手有些发抖,许久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太子……这是哪里来的?”
    “朝云观。”赵桓并没有多说。
    朝云观不是大道观,不过却是太子常去的。
    太子幼年时的一个陪读,后来入朝为官,不过他这个人却不喜官场。之后他入朝云观做了道士,因此太子最常去的反而是朝云观。
    这些李部童也只是听说。
    “这卦象是指推背图?”李部童问道。
    “正是。”
    “恕臣多言,臣以为太子不必相信这些……”
    李部童话未说完,赵桓便打断了他道:“有人信,我便要信。百姓信,我更要信。”
    “太子,我以为蔡京父子在朝经营多年,要想动他们,没那么容易,何况潜火军的成立还多亏了蔡京的支持,现在是不是早了点?”李部童又道。
    听了这话,赵桓叹了口气,想了许久。
    李部童很快又在脑子里分析了一下现在朝堂之上的局势,势力最大的莫过于是蔡京父子,蔡相主掌行政,大权在握,朝上不少臣工皆是蔡氏的门生故旧。其次便是枢密使唐仁绶,手里握着军政事宜,除此之外,高俅、李建文、童贯等人因为是官家早年的亲信,所以也十分受宠,皆是禁军高官。
    太子本来的目的是首先是改良军队,裁掉冗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裁兵这一点,唐仁绶便不太愿意,枢密院掌管天下军机,心知冗兵过多。
    唐仁绶以为,但是大宋的内部安定恰恰是冗兵而来,军队吸纳了不少各地的流民,甚至是罪犯。若是裁军不当,导致这些行伍中人回乡,这些人无事可做,况且他们本来便是悍民,很容易揭竿而起。
    因此太子才想到了潜火军,既然你不同意裁军,那我便打造一支精良的军队让你们看看。
    为了对抗唐仁绶,潜火军成立之初,太子赵桓还特地和蔡京通了气,按说,潜火军成立的背后,至少有一半是蔡相的功劳。
    李部童担心,若是过早把矛头指向蔡京父子,会导致前功尽弃。
    “现在,我并不无意要针对蔡京父子,我想告诉你的是,任重而道远啊。”赵桓又道。
    李部童这下算是明白了太子的心思。
    蔡京父子早晚要倒,只是他们还远远倒不了,强国强兵也并非一时之功。
    “所以啊,千钧重担,我们不能还没担起来,便被压垮了,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或许,现在是时候和唐仁绶拉近关系了。”赵桓叮嘱道。
    “臣,明白了。”李部童又道。
    李部童出了门,便直奔枢密院而去。
    潜火军毕竟还是军队,当然需要枢密院的支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