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风云际会破庙对峙 真相曙光乍现旋隐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 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 牧神记、 盘龙之化身为竹、 超级提取、 次日曙光、 三界血歌、 诡秘之主、 蓝筱温穆楚、 武神主宰、
马蹄声如雷,滚滚而来,包拯等人严阵以待,全神贯注盯着破庙门口。不多时,一群人涌入庙内,为首的竟是一位身着华丽锦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神情肃穆的侍卫。
包拯心中疑惑,却仍镇定拱手问道:“阁下是?贸然闯入,所为何事?”中年男子微微拱手,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包大人,久仰大名。本王乃安平王,听闻大人在此遇袭,特来相助。”
包拯恍然大悟,连忙恭敬回礼:“原来是安平王殿下,多谢殿下援手。只是殿下如何得知本府在此?”安平王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本王一直关注着琉璃盏一案,得知大人前来破庙,料想可能有危险,便即刻赶来。”
包拯心中虽对安平王如此迅速知晓他们行踪感到一丝异样,但当下情况紧急,也不便多问。这时,安平王看了一眼地上黑衣人的尸体,皱了皱眉头,道:“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公然伏击朝廷命官,看来背后势力不简单。包大人,关于此案,可有新线索?”
包拯将发现刻有“影”字令牌以及萧逸所提琉璃盏可能与前朝宝藏有关之事告知安平王。安平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沉思片刻后道:“如此看来,这背后定有一个庞大的阴谋。包大人,本王定会全力协助你,早日将真凶绳之以法。”
“殿下仗义相助,包拯感激不尽。只是此案目前线索繁杂,还需细细梳理。”包拯说道。
安平王点头称是,“包大人明察秋毫,想必很快就能理清头绪。本王觉得,我们不妨从琉璃盏与前朝宝藏的关联处着手,或许能有突破。”
众人正说着,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庙内,在安平王耳边低语几句。安平王脸色微变,随即对包拯道:“包大人,刚刚收到消息,相国寺又有变故,我们速速赶回去。”
包拯心中一紧,怒道:“凶手实在猖獗,竟敢在我们离开期间又生事端,当下毫不犹豫,带着众人立刻返回相国寺。”
回到相国寺,只见寺内气氛凝重,僧人们神色慌张。智空大师满脸悲戚地迎上来,说道:“包大人,安平王殿下,存放慧尘和尚遗体的房间被人闯入,尸体不见了!”
“什么!”包拯心中一惊,怒目圆睁,“凶手竟敢如此大胆,在本府眼皮底下再次作案!”
众人立刻前往存放遗体的房间查看。房间内一片凌乱,窗户大开,显然凶手是从窗户进入后劫走尸体的。包拯蹲下身子,仔细勘查地面,发现了几枚奇怪的脚印,脚印呈梅花状,不像是常人所留。
展昭也在一旁发现了一块布料碎片,质地精良,不像是普通黑衣人所穿衣物。公孙策拿着布料碎片,仔细端详道:“大人,这布料材质上乘,应是富贵人家所用。看来,此案背后牵扯之人身份不凡。”
包拯微微点头,心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口中说道:“看来这凶手绝非一般草寇,背后必有强大势力支持。只是,他们劫走尸体意欲何为?”
此时,安平王在一旁说道:“包大人,看来这凶手急于掩盖什么,连尸体都不放过。我们必须加快调查进度,以免再生变故。”
包拯道:“殿下所言极是。只是目前线索虽多,但却杂乱无章,难以理出头绪。”
就在众人苦思对策之时,萧逸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大人,我曾听闻江湖中有一个神秘组织,名为‘暗影阁’,他们擅长暗杀、情报收集等勾当,行事极为隐秘,标志正是一个‘影’字。这些黑衣人,会不会与‘暗影阁’有关?”
包拯听闻,心中一动,道:“若真是‘暗影阁’所为,那此事就更加棘手了。只是,‘暗影阁’向来只为钱财卖命,究竟是何人雇佣他们,对琉璃盏和相国寺僧人下手?”
安平王在一旁沉思片刻,道:“包大人,本王觉得可以从琉璃盏可能关联的前朝宝藏入手。或许是有人想独吞宝藏,所以才不择手段。”
包拯点头称是,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这前朝宝藏之事虚无缥缈,不知从何查起。”
正当众人商议之时,一名小和尚匆匆跑来,在智空大师耳边说了几句话。智空大师脸色大变,看向包拯道:“包大人,寺中一位僧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信件,似乎与琉璃盏一案有关。”
包拯等人立刻跟着小和尚来到那僧人的房间。在房间的暗格里,包拯找到了几封信。信的内容模糊不清,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只能隐约看出一些关于宝藏位置的线索以及一些神秘的符号。
公孙策看着信件,眉头紧皱道:“大人,这些信件似乎被人用特殊药水处理过,要想看清全部内容,还需一些时间和特殊方法。”
包拯点头道:“公孙先生,此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尽快破解信件内容,这或许是查明真相的关键。”
“大人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公孙策领命,带着信件匆匆离去。
包拯则在房间内继续勘查,试图找到更多线索。就在这时,展昭在门外发现一名可疑之人,正鬼鬼祟祟地朝着这边张望。展昭立刻追了上去,那可疑之人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展昭轻功了得,几个起落便追上了可疑之人。正要将其拿下时,可疑之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烟雾弹,扔在地上。顿时,烟雾弥漫,展昭眼前一片模糊。等烟雾散去,可疑之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展昭懊恼地回到房间,将此事告知包拯。“大人,属下无能,让那可疑之人给跑了。”展昭一脸自责。
包拯脸色凝重,拍了拍展昭的肩膀,道:“展护卫不必自责,凶手如此狡猾,早有防备。看来凶手一直在暗中监视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掌握之中。”
安平王在一旁道:“包大人,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同时加快调查进度。本王也会动用王府的力量,协助大人查找线索。”
包拯感激道:“多谢殿下相助。如今案情越发复杂,我们更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让凶手得逞。”
众人正说着,突然相国寺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衙役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大人,外面有个自称知晓琉璃盏秘密的人,非要见您,说有重要线索。”
包拯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是案件的转机来了?他与安平王对视一眼,立刻说道:“快将此人带进来!” 随着衙役转身离去,包拯等人在屋内等待着这个神秘人的到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不知此人带来的,究竟是真相的曙光,还是另一个陷阱……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包拯心中疑惑,却仍镇定拱手问道:“阁下是?贸然闯入,所为何事?”中年男子微微拱手,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包大人,久仰大名。本王乃安平王,听闻大人在此遇袭,特来相助。”
包拯恍然大悟,连忙恭敬回礼:“原来是安平王殿下,多谢殿下援手。只是殿下如何得知本府在此?”安平王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本王一直关注着琉璃盏一案,得知大人前来破庙,料想可能有危险,便即刻赶来。”
包拯心中虽对安平王如此迅速知晓他们行踪感到一丝异样,但当下情况紧急,也不便多问。这时,安平王看了一眼地上黑衣人的尸体,皱了皱眉头,道:“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公然伏击朝廷命官,看来背后势力不简单。包大人,关于此案,可有新线索?”
包拯将发现刻有“影”字令牌以及萧逸所提琉璃盏可能与前朝宝藏有关之事告知安平王。安平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沉思片刻后道:“如此看来,这背后定有一个庞大的阴谋。包大人,本王定会全力协助你,早日将真凶绳之以法。”
“殿下仗义相助,包拯感激不尽。只是此案目前线索繁杂,还需细细梳理。”包拯说道。
安平王点头称是,“包大人明察秋毫,想必很快就能理清头绪。本王觉得,我们不妨从琉璃盏与前朝宝藏的关联处着手,或许能有突破。”
众人正说着,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庙内,在安平王耳边低语几句。安平王脸色微变,随即对包拯道:“包大人,刚刚收到消息,相国寺又有变故,我们速速赶回去。”
包拯心中一紧,怒道:“凶手实在猖獗,竟敢在我们离开期间又生事端,当下毫不犹豫,带着众人立刻返回相国寺。”
回到相国寺,只见寺内气氛凝重,僧人们神色慌张。智空大师满脸悲戚地迎上来,说道:“包大人,安平王殿下,存放慧尘和尚遗体的房间被人闯入,尸体不见了!”
“什么!”包拯心中一惊,怒目圆睁,“凶手竟敢如此大胆,在本府眼皮底下再次作案!”
众人立刻前往存放遗体的房间查看。房间内一片凌乱,窗户大开,显然凶手是从窗户进入后劫走尸体的。包拯蹲下身子,仔细勘查地面,发现了几枚奇怪的脚印,脚印呈梅花状,不像是常人所留。
展昭也在一旁发现了一块布料碎片,质地精良,不像是普通黑衣人所穿衣物。公孙策拿着布料碎片,仔细端详道:“大人,这布料材质上乘,应是富贵人家所用。看来,此案背后牵扯之人身份不凡。”
包拯微微点头,心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口中说道:“看来这凶手绝非一般草寇,背后必有强大势力支持。只是,他们劫走尸体意欲何为?”
此时,安平王在一旁说道:“包大人,看来这凶手急于掩盖什么,连尸体都不放过。我们必须加快调查进度,以免再生变故。”
包拯道:“殿下所言极是。只是目前线索虽多,但却杂乱无章,难以理出头绪。”
就在众人苦思对策之时,萧逸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大人,我曾听闻江湖中有一个神秘组织,名为‘暗影阁’,他们擅长暗杀、情报收集等勾当,行事极为隐秘,标志正是一个‘影’字。这些黑衣人,会不会与‘暗影阁’有关?”
包拯听闻,心中一动,道:“若真是‘暗影阁’所为,那此事就更加棘手了。只是,‘暗影阁’向来只为钱财卖命,究竟是何人雇佣他们,对琉璃盏和相国寺僧人下手?”
安平王在一旁沉思片刻,道:“包大人,本王觉得可以从琉璃盏可能关联的前朝宝藏入手。或许是有人想独吞宝藏,所以才不择手段。”
包拯点头称是,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这前朝宝藏之事虚无缥缈,不知从何查起。”
正当众人商议之时,一名小和尚匆匆跑来,在智空大师耳边说了几句话。智空大师脸色大变,看向包拯道:“包大人,寺中一位僧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信件,似乎与琉璃盏一案有关。”
包拯等人立刻跟着小和尚来到那僧人的房间。在房间的暗格里,包拯找到了几封信。信的内容模糊不清,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只能隐约看出一些关于宝藏位置的线索以及一些神秘的符号。
公孙策看着信件,眉头紧皱道:“大人,这些信件似乎被人用特殊药水处理过,要想看清全部内容,还需一些时间和特殊方法。”
包拯点头道:“公孙先生,此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尽快破解信件内容,这或许是查明真相的关键。”
“大人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公孙策领命,带着信件匆匆离去。
包拯则在房间内继续勘查,试图找到更多线索。就在这时,展昭在门外发现一名可疑之人,正鬼鬼祟祟地朝着这边张望。展昭立刻追了上去,那可疑之人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展昭轻功了得,几个起落便追上了可疑之人。正要将其拿下时,可疑之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烟雾弹,扔在地上。顿时,烟雾弥漫,展昭眼前一片模糊。等烟雾散去,可疑之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展昭懊恼地回到房间,将此事告知包拯。“大人,属下无能,让那可疑之人给跑了。”展昭一脸自责。
包拯脸色凝重,拍了拍展昭的肩膀,道:“展护卫不必自责,凶手如此狡猾,早有防备。看来凶手一直在暗中监视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掌握之中。”
安平王在一旁道:“包大人,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同时加快调查进度。本王也会动用王府的力量,协助大人查找线索。”
包拯感激道:“多谢殿下相助。如今案情越发复杂,我们更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让凶手得逞。”
众人正说着,突然相国寺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衙役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大人,外面有个自称知晓琉璃盏秘密的人,非要见您,说有重要线索。”
包拯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是案件的转机来了?他与安平王对视一眼,立刻说道:“快将此人带进来!” 随着衙役转身离去,包拯等人在屋内等待着这个神秘人的到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不知此人带来的,究竟是真相的曙光,还是另一个陷阱……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