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送羊入虎口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最是光阴留不住、 牧神记、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大楚最强姑爷、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周玄机姜雪、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逍遥文公子,当世谪仙人、
时安夏存心遛着岑澈玩,指尖轻转茶盏,目光却落在谢槐身上,“谢大公子,听闻你近日常往铁马城走动?那边的药材储备可还充足?”
谢槐当即拱手,“回公主,铁马城现有三七、当归等药库存充足,只是大夫尚缺。在下已往四处延请,还望公主放心。”
“这方面,你们谢家一向办得好。本公主是很放心的。”时安夏给予谢家肯定。
她查过,谢家虽是商贾,行商却老实本分。谢槐为人也诚实肯干,这次铁马城灾情的诸多事宜,无论是他该管还是不该管的,他都管了。
可说是桩桩件件办到了时安夏心里头,让她省不少事。
这样的商贾之家,她定是要重用的,不能让人家出钱出力还寒心。
且据她的人查实,谢槐确实不知岑澈的真实身份,并非有意与他国皇子勾结。
顶天,只能算被人利用蒙蔽。
当然,若非被蒙蔽,谢家也走不进她的视线。这么算起来,岑澈虽心怀鬼胎,倒是误打误撞办了件好事。
时安夏决定保下谢家,重用谢家,
谢槐更是受宠若惊,忙又起身行礼,“得公主信任,是谢家之福。”
时安夏抬手免了他礼,令他坐下才继续道,“你手底下那几个得用的管事都不错。曹福精于账目,陈松擅管仓储,夏生最会安抚人心,常对灾民说‘莫慌,热粥管够’。”
她一席话,直惊得谢槐目瞪口呆。
时安夏唇角噙着笑,说明意图,“铁马城的秩序已然良好,本公主想着,借他们去各城帮着打理赈灾事宜。他们对这些熟,也能助各城官员一臂之力。”
谢槐闻言,又要站起回话。
时安夏指尖轻抬,虚虚一按止了他的礼数,“坐着说便是。”
谢槐这才堪堪挨着椅边坐下,板正回应,“这几个都是谢家的掌柜。公主要用人,吩咐一声,在下安排下去。他们几人的身契都在谢家,晚些时分在下就送过来。”
“不必。”时安夏截过话头,茶盏轻轻搁在案上,“本公主信得过谢家。身契你们自己拿好就是。”
这话像一瓢温水浇在冻土上,谢槐忽然觉得喉头发紧。
他想起这些天来,曹福带着伙计们连夜押粮押药送大夫进铁马城和桂城,陈松为清点仓廪冻裂了十指,夏生蹲在灾民棚里一个个登记名册,还有他手下的兄弟伙计们来来回回艰难往返。
他原以为这些琐碎功劳,会淹没在漫天风雪里。
可那句“本公主信得过谢家”如天籁,简直比任何赏赐都来得珍贵。
也是这会子,谢槐才真正确定,公主对谢家说的肯定不是场面话,更非随口敷衍。
从她点出的人名和道出的琐碎事务就可看出,谢家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被公主认真看在眼里。
谢槐嗓子哑得厉害,忙借着整理衣摆低下头。他袖口沾着星点灰渍,是今晨亲自去查验物资时蹭的。
他忽然庆幸这些时日不曾懈怠过半分。
两人一问一答,气氛热烈,竟将岑澈晾在了一旁。
谢槐眼中的公主,精明能干,和善可亲,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干实事的。
岑澈眼中的公主,装模作样,都是其手下人精明能干。她就是个傀儡,只胜在伶牙俐齿。一个女子懂什么,又能成什么事?
如此说到兴处,时安夏提起了一件重要大事,“说来年关将至,这可是铁马城重归我北翼怀抱后的第一个新年。”她眼波流转,笑意盈盈,“本宫想着,怎么也得在凌州各城办场过得去的灯会才是。”
重点来了,各城!灯会!还要“过得去”,哪句不是明晃晃在要银子?
岑澈听到这里,已经明白。公主狮子大开口,十万两银子都填不饱她。
如今灾情还没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公主又想要给百姓营造一种“生活还有希望”的氛围。
银子哪里出?可不就盯上了那些自投的商户?
他算是明白了,这无妄之灾!那天他和大哥就不该约着去看热闹,偏偏雅间还订在郑四公子隔壁。
这不就是送羊入虎口吗?
岑澈衰头耷脑,感觉十分棘手。十万两银子都救不出人来,这可如何是好?
他只得真诚发问,“那公主以为,筹备这等规模的灯会,需要耗费多少银子为宜?”
时安夏那会子险些笑出声来。这岑澈当真有趣,堂堂皇子被敲竹杠,不能声张,还偏得做出诚恳模样。
她看岑澈很顺眼。自她接触此子以来,发现对方有一种比她蠢爹更清澈干净的愚蠢。
这货就是一脑门扎在金眼子里,有点讨喜。
难怪前世恒帝最后为保梁国不乱,仓促中会选择他来做皇帝。
“这个么……”时安夏拖长了尾音,用茶盖拨弄着浮叶,笑着对南雁吩咐,“你去请邱大人来。”
不过半盏茶功夫,邱志言便挟着两卷账册踏入门槛,青缎官靴踏在青砖上没有半点声息。
岑澈盯着邱志言看。白皙修长的手指正捏着蓝本账册,明明生得俊雅斯文,偏那双眼精明得瘆人,像是能把人魂魄都勾出来按在算盘上剥皮拆骨。
他心里咯噔一声,有点心颤。
“下官核算过了。”邱志言展开账册,声音没有一丝起伏,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凌州八城灯会,莫说流光溢彩,便是最寒酸的排场……”
账册哗啦展开,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座城的灯彩制作,工匠杂役的人力耗费,灯火表演及戏班巡演的费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包括治安维护,及道路整修费用,共计四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两。
岑澈眼珠子瞪老大,“四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两?”
那不就是五十万两!
就,倒吸一口凉气。
他手指不自觉地掐算起来。数目看似惊人,可细究每一项,竟都挑不出毛病,连每盏灯笼的灯油损耗也都只按三夜用量计算。
岑澈不得不承认,这账做得实在漂亮。边城战后物资紧缺,物价本就高昂,这个数目甚至称得上节俭。
时安夏抿唇,“邱大人请坐。”
邱志言依言落座。
时安夏这才转向岑澈,“以谢公子的见识,应知这等花费不算豪奢……”
谢槐当即拱手,“回公主,铁马城现有三七、当归等药库存充足,只是大夫尚缺。在下已往四处延请,还望公主放心。”
“这方面,你们谢家一向办得好。本公主是很放心的。”时安夏给予谢家肯定。
她查过,谢家虽是商贾,行商却老实本分。谢槐为人也诚实肯干,这次铁马城灾情的诸多事宜,无论是他该管还是不该管的,他都管了。
可说是桩桩件件办到了时安夏心里头,让她省不少事。
这样的商贾之家,她定是要重用的,不能让人家出钱出力还寒心。
且据她的人查实,谢槐确实不知岑澈的真实身份,并非有意与他国皇子勾结。
顶天,只能算被人利用蒙蔽。
当然,若非被蒙蔽,谢家也走不进她的视线。这么算起来,岑澈虽心怀鬼胎,倒是误打误撞办了件好事。
时安夏决定保下谢家,重用谢家,
谢槐更是受宠若惊,忙又起身行礼,“得公主信任,是谢家之福。”
时安夏抬手免了他礼,令他坐下才继续道,“你手底下那几个得用的管事都不错。曹福精于账目,陈松擅管仓储,夏生最会安抚人心,常对灾民说‘莫慌,热粥管够’。”
她一席话,直惊得谢槐目瞪口呆。
时安夏唇角噙着笑,说明意图,“铁马城的秩序已然良好,本公主想着,借他们去各城帮着打理赈灾事宜。他们对这些熟,也能助各城官员一臂之力。”
谢槐闻言,又要站起回话。
时安夏指尖轻抬,虚虚一按止了他的礼数,“坐着说便是。”
谢槐这才堪堪挨着椅边坐下,板正回应,“这几个都是谢家的掌柜。公主要用人,吩咐一声,在下安排下去。他们几人的身契都在谢家,晚些时分在下就送过来。”
“不必。”时安夏截过话头,茶盏轻轻搁在案上,“本公主信得过谢家。身契你们自己拿好就是。”
这话像一瓢温水浇在冻土上,谢槐忽然觉得喉头发紧。
他想起这些天来,曹福带着伙计们连夜押粮押药送大夫进铁马城和桂城,陈松为清点仓廪冻裂了十指,夏生蹲在灾民棚里一个个登记名册,还有他手下的兄弟伙计们来来回回艰难往返。
他原以为这些琐碎功劳,会淹没在漫天风雪里。
可那句“本公主信得过谢家”如天籁,简直比任何赏赐都来得珍贵。
也是这会子,谢槐才真正确定,公主对谢家说的肯定不是场面话,更非随口敷衍。
从她点出的人名和道出的琐碎事务就可看出,谢家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被公主认真看在眼里。
谢槐嗓子哑得厉害,忙借着整理衣摆低下头。他袖口沾着星点灰渍,是今晨亲自去查验物资时蹭的。
他忽然庆幸这些时日不曾懈怠过半分。
两人一问一答,气氛热烈,竟将岑澈晾在了一旁。
谢槐眼中的公主,精明能干,和善可亲,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干实事的。
岑澈眼中的公主,装模作样,都是其手下人精明能干。她就是个傀儡,只胜在伶牙俐齿。一个女子懂什么,又能成什么事?
如此说到兴处,时安夏提起了一件重要大事,“说来年关将至,这可是铁马城重归我北翼怀抱后的第一个新年。”她眼波流转,笑意盈盈,“本宫想着,怎么也得在凌州各城办场过得去的灯会才是。”
重点来了,各城!灯会!还要“过得去”,哪句不是明晃晃在要银子?
岑澈听到这里,已经明白。公主狮子大开口,十万两银子都填不饱她。
如今灾情还没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公主又想要给百姓营造一种“生活还有希望”的氛围。
银子哪里出?可不就盯上了那些自投的商户?
他算是明白了,这无妄之灾!那天他和大哥就不该约着去看热闹,偏偏雅间还订在郑四公子隔壁。
这不就是送羊入虎口吗?
岑澈衰头耷脑,感觉十分棘手。十万两银子都救不出人来,这可如何是好?
他只得真诚发问,“那公主以为,筹备这等规模的灯会,需要耗费多少银子为宜?”
时安夏那会子险些笑出声来。这岑澈当真有趣,堂堂皇子被敲竹杠,不能声张,还偏得做出诚恳模样。
她看岑澈很顺眼。自她接触此子以来,发现对方有一种比她蠢爹更清澈干净的愚蠢。
这货就是一脑门扎在金眼子里,有点讨喜。
难怪前世恒帝最后为保梁国不乱,仓促中会选择他来做皇帝。
“这个么……”时安夏拖长了尾音,用茶盖拨弄着浮叶,笑着对南雁吩咐,“你去请邱大人来。”
不过半盏茶功夫,邱志言便挟着两卷账册踏入门槛,青缎官靴踏在青砖上没有半点声息。
岑澈盯着邱志言看。白皙修长的手指正捏着蓝本账册,明明生得俊雅斯文,偏那双眼精明得瘆人,像是能把人魂魄都勾出来按在算盘上剥皮拆骨。
他心里咯噔一声,有点心颤。
“下官核算过了。”邱志言展开账册,声音没有一丝起伏,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凌州八城灯会,莫说流光溢彩,便是最寒酸的排场……”
账册哗啦展开,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座城的灯彩制作,工匠杂役的人力耗费,灯火表演及戏班巡演的费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包括治安维护,及道路整修费用,共计四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两。
岑澈眼珠子瞪老大,“四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两?”
那不就是五十万两!
就,倒吸一口凉气。
他手指不自觉地掐算起来。数目看似惊人,可细究每一项,竟都挑不出毛病,连每盏灯笼的灯油损耗也都只按三夜用量计算。
岑澈不得不承认,这账做得实在漂亮。边城战后物资紧缺,物价本就高昂,这个数目甚至称得上节俭。
时安夏抿唇,“邱大人请坐。”
邱志言依言落座。
时安夏这才转向岑澈,“以谢公子的见识,应知这等花费不算豪奢……”